天书观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75&run=13

天书观遗址,位于泰安市区中部■河西岸,上河桥西侧。北纬36°11′25″,东经117°7′7″,海拔144米。宋代古建筑遗址。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载:“天书观,在城西里许,观初名亁元,宋祥符中王钦若得天书于此,改今名。”天书观是泰山脚下著名的道观之一,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初名亁元观,后改为天书观,是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历史见证。
北宋景德元年(1004),宋真宗赵恒与辽国签订了赔金割地的“澶渊之盟”,真宗为掩盖国耻,企图以封禅泰山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先遣王钦若等至泰山安排有关事宜:五月,泰山西南麓有“醴泉”涌出;六月,宋真宗下诏于泉上建亭,名为“灵液亭”;六月六日,木工董祚称于灵液亭北树枝上见“黄素书”。宋真宗亦自称夜梦神人向他宣告赐以“天书”于泰山。王钦若按真宗授意,将董祚见黄素书一事奏报。宋真宗下诏在泰山灵液亭北,降“天书”的地方建殿,以“天贶”为名。下诏大赦天下,改元大中祥符,到泰山封禅。十月初四,宋真宗奉“天书”从京师出发,二十日到达泰山,二十一日乘轻舆登泰山,行封于日观峰顶祀天,二十五日禅社首山。大典告成后,下诏改亁干封县为奉符县,加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后晋号为帝)、泰山七里内严禁樵采;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真宗后撰书《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刻于岱顶大观峰,又立碑山下,以纪封禅盛典。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王旦《封祀坛颂碑》现存于岱庙院内。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天书观成为盛极一时的宗教活动场所,时占地数十亩。至明代皇帝崇拜道教,对天书观进行了增建。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载:“天书观……前一殿奉元君。明万历中,尊孝定皇太后为九莲菩萨,构一殿于元殿后奉之。崇祯中,尊孝纯皇太后为智上菩萨,复构一殿于后奉之,乃更名曰圣慈天庆宫。像设皆范铜镀金,而按察使左佩玹为之碑,宫成于崇祯拾七年三月……门西有醴泉,祥符中,建亭于上,颜曰:‘灵液’,久圮。北有铁浮图十三级,明嘉靖十二年造。又南有门楼三间……”天书观前古有汶阳桥,亦称上河桥,为两孔石桥。
清乾隆三年(1738),天书观毁于大火,遂废。观内两座明代铜像移到灵应宫,现分别保存在红门宫和斗母宫内。1936年,民国地方政府曾在天书观内设乡村师范。观内铁塔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只剩3层,后来与“醴泉”石碑移置岱庙内。
新中国成立后,天书观遗址被改建为粮库。天书观前的上河桥,于196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桥,1985年修建东岳大街时,在上河桥北重建新桥。东岳大街从中间穿过,天书观被一分为二。北边为泰山区粮食局办公场所,南边被开辟为总面积4300余平方米的天书观三角游园。原来天书观内的“灵液”醴泉,因位置在东岳大街人行道上,在修建大街时,予以除去。为恢复醴泉原貌,于1999年4月在天书观三角游园南部甃砌为井,重建了醴泉。现立当代重刻《醴泉碑》1通和“天书观遗址”标识石1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