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应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70&run=13

灵应宫,原名天仙祠,位于泰安市城区灵山大街西段北侧,蒿里山东侧。北纬36°10′55″~36°11′01″,东经117°6′53″~117°6′57″,海拔140米。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载:“灵应宫,在城西南,明万历中敕建,盖元君之下庙也。”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等史书也有类似记载。灵应宫是碧霞元君三庙(上庙碧霞祠,中庙红门宫、下庙灵应宫)中规模较大的。南北长300米,东西宽80米,占地2.4公顷。是泰城内仅次于岱庙的大型古建筑群。
据明清文献记载,灵应宫内前后共四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穿堂、崇台金阙、前大殿、后大殿和宫后门。从山门进至穿堂为第一进院落,穿堂至前大殿为第二进院落,从前大殿到后大殿为第三进院,后大殿到宫后门为第四进院,宫后门为灵应宫北门。
清代和民国年间对灵应宫皆有重修。清初,将岱顶碧霞祠铜亭(亦称金阙)移此。清咸丰年间又将天书观九莲菩萨和智上菩萨铜像移于宫内。一时庙貌辉煌,香火至盛。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载:“灵应宫……规模宏敞,有张邦纪碑记。前后殿各五楹。前殿于民国五年毁于火,融化铜像二尊。现存元君铜坐像及由天书观移来九莲、智上两菩萨铜像,并铜站像八尊。南有崇台,上为金阙,栋宇栏楯及坐立各神,并范铜镀金为之,万历时钦造,旧在岱顶火池之上,后移置于此。今金阙四壁易以木,立像二,移图书馆保存。”后来,灵应宫逐渐衰落,智上、九莲两菩萨铜像分别移置于斗母宫与红门宫,铜亭及钟楼内铜钟移置岱庙。
泰安县人民委员会于1957年7月4日公布灵应宫为第一批应保护文物古迹。2001年,政府对灵应宫进行修复,2002年一期工程完工,修复了鼓楼、穿堂、回廊、东西庑廊、崇台、月老台、月老殿及第一、第二进院落围墙,并对游人开放。
经修复后的灵应宫建筑保留了明清风貌。院落坐北朝南,山门有左右楹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从山门至穿堂第一进院落中,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穿堂,面阔3间,悬山顶,上有清乾隆帝题额“灵应宫”。左右两侧有四尊四方神坐像。穿堂至前大殿第二进院落内,由穿堂至前大殿甬路的中段,建有崇台。崇台北面,有一铜制方形香亭。再北面甬道尽头,为方形月台,月台北面,即是前大殿,是宫内主体建筑,建在方形高台之上,五脊硬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内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眼光圣母、送生圣母。前大殿东面为北斗台,台上有北斗殿,西面为月老台,台上有月老殿。北斗台南面是眼光殿,内祀眼光圣母。月老殿南面,是送生殿,内祀送生圣母。在眼光殿、送生殿南面,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庑房回廊,供修行者功课居住。东西两侧的环绕庑廊,围合着第二进院落。宫内的主要祭祀活动便在这里举行。北斗台、月老台下面都分别有券洞穿堂门可达第三进院落。第三进院落、第四进院落及其他建筑尚待修复。
宫内现存碑刻众多。除明正德二年(1507)《御制告文碑》外,多为清康熙至光绪年间的重修记事碑,进香碑和残碑。尤其是整个大殿及北斗台、月老台四壁皆用旧碑削制垒筑而成,疑为民国32年(1943)年重修灵应宫时所为。连残碑计算在内,灵应宫碑刻数量达236通,超过岱庙。2006年5月25日,包括灵应宫在内的“泰山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