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 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51&run=13

岱庙,又名东岳庙、岱岳庙、泰山庙,俗称泰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红门路的南首(即古通天街的北端)。东经117°07′30.4″,北纬36°11′40.5″。内祀泰山神祇,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举行奉祀大典的地方。始建于汉代,后历代几经废兴修葺,是泰山历史延续时间最长,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岱庙的创建和历史沿革,《汉书·地理志》曰:“博有泰山庙”,说明自西汉时期已有了泰山庙的建置,这也是迄今所知有关泰山庙的最早记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曰:“岱宗庙在博县(汉县治在今邱家店乡旧县村附近)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水经注》卷二十四引晋末伍辑之《从征记》云:下庙“墙阙严整,……门閤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广八丈。”并置有宝藏库。唐开元十三年(725),“诏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宜令所管崇饰祠庙”(《册府元龟》卷三十六)。岱庙《宋宣和重修岱岳庙碑》载宋宣和四年(1122)岱庙重修,“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进而形成周有堞城,为门者八,四角有楼,前有殿后有寝,两旁有庑的庙制。“缭墙外围,罘罳分翼,岿然如御都紫极,望之者知为神灵所宅”。金大定十八年(1178)春遭火灾,次年重修。金末及元复毁于兵乱。元至元三年(1266),创构仁安殿。元至正十三年(1353)重修时,“又创为新堂五楹”。明天顺四年(1460)奉旨修葺,“殿宇周廊,门观缭垣,悉皆完治。”明弘治十六年(1503)大修,“金碧辉映,庙貌森严。”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灾。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二年(1562~1563)重修,“自堂而下,毁者以举,倾者以易,圮者以完,漫漶者以鲜以洁。”明万历十二年至十三年又修,规模布局如《岱史》所云:“堞城高二丈,周三里。城门有八,南辟者五,而正中曰庙门,东偏曰仰高门,西偏曰见大门;东辟者一,曰东华门;西辟者一,曰西华门;后辟者一,曰后宰门。凡门各有楼。而角楼亦四,东南曰巽楼,东北曰艮楼,西北曰乾楼,西南曰坤楼。由岱庙门而上,重门为配天,次为仁安,再上为仁安殿。露台高下联属者二。殿前两庑之中为钟、鼓楼,楼之后为斋房。殿后为寝宫,宫左右为配寝。”清康熙七年(1668),山东郯城、莒县大地震,泰安城“坏城垣民房几尽”,遂又修岱庙历时十年,至清康熙十六年(1677)竣工。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复重修,于是“凡神像、大殿以及各殿宇、廊庑、门垣、全行拆改新修,次第具举”。
岱庙现存规模与布局,基本如同明《岱史》所云。即南北长405.70米,东西宽236.70米,总面积计96222平方米。其建筑群体坐北朝南,仿效古帝王宫殿制度,外围方形城垣,内列殿宇左右对称,庙前有遥参亭、岱庙坊,后设庙内花园。按轴线对称的形式来布局,岱庙平面布局分为中、东、西纵向对称三条轴线。主体建筑均在中路轴线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三宫、厚载门依次由南向北坐落,其中天贶殿与仁安门之间以廊庑连接。东路轴线有汉柏院、东御座。西路轴线有唐槐院、雨花道院。整组建筑高大雄伟,俨然帝都。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给予岱庙高度评价:“岱庙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也占有极高的地位,是研究中国文化史与建筑史的一个重要实例”;“岱庙是一座历史建筑、文化的宝库”;“城堞高筑,殿阁峥嵘,那严谨的中国古建筑群的气势,实在令人驻足仰观,生发出一种民族自豪感”(见《岱庙》,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遥参亭 位于岱庙前,为岱庙与泰山的序幕。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均先在遥参亭进行简单参拜后再入岱庙祭祀、以行登封。因此,遥参亭又名草参亭,唐宋时期名遥参门。明代扩建,为二进式院落,由南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后山门等组成。南山门三间,为三柱五架梁中柱式,歇山顶,左右置掖门。经卷棚歇山顶仪门达前院,院中正殿五间,面阔19.15米,进深11.4米,通高11.9米,建置在长21.5米、宽14.4米、高0.65米的石台基上,黄瓦九脊歇山顶,施四柱五架梁,九檩前后廊式,殿内祀碧霞元君像(自明代始置)。过月门为后院,中有四角亭,亭北为北山门,与岱庙正阳门相对。遥参亭面临御街,后接岱庙,是一区小型四合院,它小中见大,以小引大,形成大小对比。遥参亭南门正对通天街及古泰城南门。
正阳门 是岱庙的正门,居岱庙南墙正中,宽6.2米,进深17.8米;正门左右两旁平列置有东、西掖门,皆宽5.9米;掖门两侧复有“仰高”、“见大”二门。各门的进深同正门,均为17.8米。正阳门上有楼五间,名“五凤楼”,通高19米,为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正阳门楼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损毁,1986年仿宋式形制复建,当时曾专门组织业务人员对原门基础进行了清理发掘,发现了宋代、明代、清代的三重基址,从而印证了岱庙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修建的事实。
配天门 位于正阳门北,五间,面阔25.35米,进深10.5米,通高11.1米,三柱对接七架梁,七檩中柱式,五脊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柱下施复盆式柱基。檐下施斗拱,承托蚂蚱头状梁头。平身科每间四个,双下昂七踩斗拱,承托六分半头。额、垫板、阑额、斗拱及檐椽等,均施金线大点金彩绘。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诸神。配天门东原为三灵侯殿,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西原为太尉殿,祀唐代豳公杜琮。现二殿均系1997~1998年复建。
仁安门 位于配天门北,并与配天门以高1.2米的基台甬道连接,形成“工”字形。五间,面阔25.25米,进深11.15米,通高11米,三柱七架梁,七檩中柱式,九脊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梁上有驼峰,对接处有抹颜拱承托,脊檩有扶脊和脊枋,下悬方形顺檩两根,枋上施一斗二升的斗拱,檐下施斗拱,柱头科双下昂七踩,斗拱后端托蚂蚱头后尾,三个菊花斗拱搭在下金枋的斗上,尾部雕成菊花头,此系岱庙中唯一保留元代营造风格的建筑。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及仁安门东西两侧的复廊,也系1997~1998年复建。
天贶殿 为岱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真宗时期,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它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宋代称嘉宁殿,元代称仁安殿,明清称峻极殿,民国后又名天贶殿。
天贶殿建在高出地面2.65米的石台基上,周围雕栏石砌,亭阁环抱。其台基分上下两层:下层台基东西长49.82米,南北宽35.2米;其上层为石砌殿基,长45.67米,宽19.75米,高0.6米。正殿9间,面阔43.67米、进深4间17.18米,通高22.30米。重檐歇山殿顶,覆黄色琉璃瓦,剑把鸱吻。殿身由60根大木圆柱组成柱网。外檐柱28根,承下檐斗拱及围廊天花;中围金柱20根,承上檐斗拱及外槽天花;内槽金柱12根,承内顶天花,正中作四个复斗式藻井。柱下施复盆式柱础,檐下施斗拱,柱头科单翘重昂,七踩承菊花头式梁头。檐檩、阑额、垫板、普柏枋及连接枋、雀替等木构上施金琢墨石碾玉彩绘,重檐间正中悬匾,额曰“宋天贶殿”。殿的正间宽5.30米,次间4.50米,再次间4米,末次间3.75米,稍间3.8米,前廊宽1.48米,60根木柱柱径0.78米。正间和次间内顶设藻井,周围施斗拱,末次、稍间等顶部施方形平棊天花板,其上绘金色升龙。另外,在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绘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3米,总长62米,生动描绘了泰山神启跸出巡、回銮的整个过程。全图布局严谨,疏密相宜,共绘有675个不同身份、不同神态的人物形象,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庙堂壁画之一。关于该壁画的年代,一般认为大殿落成以后即有了壁画。但由于大殿曾几经大的灾祸,现存壁画似更多体现出清代特点和风格。殿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大型塑像。殿前两侧各有乾隆御碑亭一座,亭为六角攒尖顶。
天贶殿前有露台,东西长29.5米,南北宽21.85米,东、西、南三面立石雕单勾栏。台上正中置明万历间所铸铁香炉,两侧置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所铸大铁桶。
天贶殿两侧原有环廊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相接,共108间,绘七十二殿阎罗像,新中国成立前塌毁。1982年始,陆续复建环廊,在东、西环廊中间置钟楼和鼓楼,现环廊内辟为文物陈列室。
后寝宫 位于天贶殿之后。传宋真宗封泰山时,认为神既称帝,当配“后妃”,于是附会出“淑明后”,并创建东、中、西三座寝殿。其中寝宫为五间,面阔23.1米,进深13.27米,通高11.7米,四柱五架梁,九檩前后双步廊,后廊括入殿中。九脊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
东西寝宫各三间,均面阔12.7米,进深9.45米,通高9.6米;四柱五架梁,七檩前后廊式,灰色筒瓦九脊歇山顶,檐下斗拱。
厚载门 明称后宰门,也称鲁瞻门,为岱庙后门。门上有望云阁,通高9.2米,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此系1984年仿宋代形制重建。
汉柏院 位于岱庙东轴线南部,为炳灵殿旧址。因此处有汉代所植的古柏树而俗称。现存汉柏五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泰山时所植。原炳灵殿即在此院的北部,祀炳灵王。后唐长兴三年(932)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禅毕,加封至圣炳灵王,令曾葺祠宇。清移祠于此。殿后原有灵威亭,现均已无存。现建筑主要有炳灵门、汉柏亭、茶室等。
炳灵门 原名东宫门,1956年重建。门三间,面阔11.72米,进深8.58米,通高8.3米,三柱五架梁五檩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檐下施斗拱,覆灰瓦,直棂窗,檐柱下施坐凳栏杆。
汉柏亭 20世纪50年代拓建,构于三层台基之上,三间,四柱六架梁,卷棚歇山顶。
东御座 位于岱庙东华门内,元代之前为三茅殿,元代改建为迎宾堂。清康熙年间(1662~1722)增置三茅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为驻跸亭,移“三茅殿”于延禧殿。东御座是岱庙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院落,主要建筑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配殿等组成。垂花门西向,方形,对接五架梁五檩,卷棚悬山顶,门东与岱庙东华门相对。中间有两仪门(又称塞门)与东华门相对应,仪门均为双柱,三檩三架担梁,卷棚歇山顶,柱石为方形墩石,均面阔1.55米,通高4.12米。东御座大门位于两仪门之间,南向;穿堂式门三间,面阔12.8米,进深7.7米,通高6.4米;三柱五架梁六檩后廊式,卷棚硬山顶,老檐枋下装走马板及上槛,槛上装4个瓜棱状门簪;次间砌墙,南向开窗。
正殿坐落于长19.06米,宽10.5米,高1.7米的石台基之上,五间,面阔18.8米,进深10.1米,通高6.9米,四柱六架梁八檩前后廊式,卷棚硬山顶。殿前东西两侧置配殿耳房,东耳房1间、西耳房2间,皆为卷棚硬山顶。东西配殿均3间,面阔11.42米,进深7.5米,通高6.1米,三柱五架梁六檩前廊式,卷棚硬山顶;正殿与配殿及大门均有内廊相连,系双柱四檩四架梁,卷棚顶。东御座曾为古帝王宗室到泰山祭告休息和召见地方官员之所。
唐槐院 位于岱庙西轴线南部,为延禧殿旧址,因院内有一株唐植国槐故名。这里原有延禧门和延禧殿,祀延禧真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建岱庙驻跸亭时,曾移“三茅”于延禧殿。殿之北,旧曾有存贮御香的御香亭,也有为祭官斋宿的诚明堂,清时已废。殿后偏西有环咏亭,四垣曾镶嵌历代石刻百余块。明万历十四年(1586)又在其旧址复构亭宇。清乾隆十二年(1747)拓新,十三年(1748)乾隆东巡谒岱庙,曾驻跸于此,有御制《环咏亭诗》三首勒于亭壁。亭址北原还有藏经堂,以贮历代经文典诰,今均已无存。以上所述古建筑遗址已于前些年发掘清理完毕,并保存完好。现院中的唐槐于1952年干枯,1953年又于开裂的古槐中间植一小槐,现成大树,名其曰“唐槐抱子”。1983年在唐槐北新建文物库房一座,以藏历代文献、御赐祭器及出土文物。
岱庙城垣 岱庙围墙完全仿效古皇宫的城堞式建置,城周长约1500米,基石五层,上砌磨面大青砖,断面呈梯形,下宽17.60米,上宽11.00米,残存最高处达8.2米。城墙外围雉堞,内设女儿墙。1992年维修及补建正阳门至东南角楼、西南角楼间的城墙,并复修正阳门东西两侧的马道。岱庙城垣共辟八门:南向五门,中为正阳门,正阳门东为仰高门、西为见大门;东向为青阳门,也称东华门;西向为素景门,也称西华门;北为厚载门。原来八个门上皆有楼,后均渐圮,现仅复建正阳门及厚载门城楼。城墙的四角亦按八卦方位,分设艮、巽、乾、坤四角楼。岱庙角楼以迴廊式角楼的模式区别于北京紫禁城的角楼,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代城垣角楼的另一营造形式。岱庙角楼的复建时间分别为:西南的坤楼复建于1985年,东南的巽楼于1987年复建,艮楼和乾楼又于1994年泰山登天景区保护建设工程中复建。角楼均为五间,五架梁转角重檐歇山顶,高11.40米。2002年至2004年,岱庙的西北城墙及北、东城墙部分也陆续修复。
【附录】

东岳大帝

由泰山衍生出的东岳大帝,作为中国道教中的一个重要神祇,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中国社科院道教室《道教文化面面观》曰:“传说东岳大帝为古代盘古氏的后代,称金虹氏,被伏羲氏封为太岁,神农朝赐号府君。至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薄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齐鲁书社1992年版)。远古时代的人们信仰万物有灵,从对自然山岳崇拜的观念出发,认为泰山无比高大可与“天齐”,自然成为可以通天的一座神山。这也就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提到的“七十二君封禅泰山”的缘起。泰山曾早名以“岱宗”,具有诸山之首的意思,还有“中央”的说法,大都是远古人们、尤其是泰山周边东夷族的自然崇拜和信仰所致。
泰山信仰与道教发生联系大约开始于汉代,主要是随着汉代“泰山治鬼说”的出现,开始有了“泰山君”、“泰山府君”的称谓。许地山在《道教史》中指出“秦汉所封有八神:天主、地主……地主祠泰山,自汉以后,此山便成为司人魂魄的神,所以所谓东岳大帝或泰山府君便是。东岳也是道教主要的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西晋张华《博物志》载:“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后来伴随着中国道教的不断发展,有着几千年丰厚积淀的泰山崇拜和信仰得以大力提升,尤其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的大肆推崇,使东岳大帝不断趋于神化。唐武后垂拱二年(687),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万岁通天元年(696)又尊为“天齐君”;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加封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宋真宗封泰山后,又加号为“天齐仁圣帝”;元代虽没有皇帝有事于泰山,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却诏加东岳大帝为“天齐大生仁圣帝”,从此泰山神即名正言顺的成了“东岳大帝”。大量资料证明,自宋元时代开始,东岳大帝之神便成为古代中国普遍信仰的大神,其东岳庙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各地。
纵观有关东岳大帝神祇的说教,基本上皆以教化人们弃恶向善为核心和内涵,这便是东岳大帝在民间信仰的社会意义所在,也是当今仍在民间、民俗信仰方面经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