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读书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336&run=13

仲子读书处,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青龙山北面的子路村。东经116°10′,北纬36°06′。北宋嘉祐四年(1059)建,历代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群基本完好。1994年3月1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版《张秋志》载:“子路村有子路读书处”。清朝版《苫羊山志》载“子路村为升堂之先贤所经历也。”按子路村古碑文记载在东平州东阿县子路村创建“仲子读书处”,也称子路读书阁,读书阁西临之山叫做子路山。子路村原名枝露村,春秋时南与鲁国接壤,西与卫国为邻。传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带其三个得意弟子同行,其中一个人叫仲子(字子路),路过这里休息时,捧书诵读,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村里建起了仲子祠,亦称仲子读书阁,并将枝露村改为子路村。
仲子祠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以大门、二门、仲子祠正殿为中轴线,对称而列,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建筑群。祠内正殿为硬山式建筑,鳞瓦盖顶,滴水钩檐,四山龙头仰天,龙身呈波浪式,状若游飞。大殿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南北配殿亦十分壮观。
正殿内原有仲子泥塑金身坐式塑像,像高1.7米,身着蓝袍,左手拿书,右手扶右膝,作专心读书、孜孜不倦之状。后损毁,近年又重新泥塑。正殿擎梁石柱上刻有楷书楹联:
从政当年蒲邑千秋传治绩,
读书此地谷城百代振雄风。
正殿前有两方形石柱,上刻对联:
学海文烂源分泗水,
春风化雨道祖尼山。
宋嘉祐四年(1059),里人刘秩、刘可隐因仲子读书处经历代风雨剥蚀,故在旧址重修子路读书处。现南北配殿各3间,殿内墙镶嵌有同治七年(1868)“重修仲夫子读书阁碑记”等。大门悬石匾一块,上刻“仲子读书处”5个金光大字,字体工整,笔法遒劲。子路村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来读书之风甚盛,私人藏书颇丰。
原仲子读书阁(正殿)因年久受损,今人又在原址重建其阁,并刻碑铭记。重建的仲子读书阁,其建筑规模和样式与原阁相同,为东平境内一大景观。

【附录】

仲子读书处履历
“春秋时期”子路曾读书于子路村,历史上曾叫“读书村”。自周朝时期,村人业农崇儒,历代设教于子路阁内,明、清两朝中进士、举人,禀生、贡士、秀才者达七十余名。明进士刘三泉,为官清正,得罪顶头上司,诬害被杀。清朝里人刘运枢于顺治十四年(1657)山东乡试中举;里人刘德桢及其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兄弟二人在乡试场中举,并在子路村北侧东西大道上修建了“同胞乡荐”坊,精工雕刻,远近皆知;顺治八年(1651),举人刘运枢在江西雩都当县长,将多年奉禄买二十顷良田贡献给子路阁,作为祭田和在校师生薪伙之用。同治六年(1867)子路读书阁董事周光碧、房庆锡精心办学,子路阁一年进过六个秀才,一时文风颇盛。
至民国6年(1917)东阿县长宋世男整顿学校。在子路阁教学实行推陈出新,委派里人刘会英(秀才)为学董,刘树香(秀才)等数名秀才为教员,全班学生皆升入高等中学。民国7年(1918)里人刘镇庚,刘景程等募得京钱,二千余吊,又在子路阁增修瓦房十余间,作为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寝室,自习室、厨房等用。民国9年(1920)县知事方家永改子路阁小学堂为高等学堂,委谕刘会英筹备学款四千余吊开办学堂,增加教师名额和学生人数。民国11年(1922)东阿县委任姜虞廷为子路阁高等学堂校长。民国20年(1931),将子路阁学堂改为东阿县第二区公立第一学堂,院内北大殿设高级班,南大殿设初级班,各班均招生五十名,高极班为二年制。每期招生,县长亲自到子路阁监场,应考生不分民族、县分、界别、皆可应试。考试课目为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
民国年间,子路阁共招生七期,第七期招生因逢日本侵华,未能如期毕业,教师和学生被迫离校,至1942年子路学堂始得复课,但是,学堂被搬家到斑店村玉皇庙院即日本鬼子据点里边,直接受到鬼子和汉奸的监视。鬼子怀疑子路阁学堂内有地下党搞秘密策动反日活动,因此搬家。子路阁学堂内确实有第三期毕业的学生刘合美(刘鲁民)为党的早期地下党员,参加八路军后受党的派遣来往于东阿鬼子司令部和班店所驻鬼子据点搞地下情报,以子路村人的身份,常到子路阁学堂秘密活动,发展地下党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祖国人民荣立卓越功勋,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负责人。还有第三期毕业学生刘会堂(刘深)子路村人,自参加红军后,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战功累累,解放后,任济南军区后勤部主任兼泰安军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子路阁设小学班、初中班、高中班。历届学生发扬子路勤学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成后奔赴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改革开放以来,上级有关部门,以现存仲子读书处作为东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管理,特拨款新建一处标准学校取代子路阁校址,使全体师生搬到新的环境里去上课。但是,子路勤学精神仍在激历着全体师生向更高的学业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