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74&run=13

时珍墓,位于新泰市天宝镇时家庄时氏祖茔地,北靠时家庄村,南临柴汶河。东经117°20′19″,北纬35°56′28″,海拔130米。元代墓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珍墓至1973年时,墓封土仍高约2~3米,墓前有石牌坊和龟趺螭首碑多座,墓前神道两旁,列有石人、石羊、石虎、石马。墓区内石坊神道碑巍峨,林木深秀,古柏蔚然,惜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墓区被夷为平地。现墓碑幸存,碑高2.63米,宽1.08米,方形抹角,龟趺座,篆额:“泰定军节度使左副元帅时侯神道碑”,为元皇庆二年(1313)立,碑文阴刻隶书。
时珍(1182—1252),字国宝,新泰市天宝镇时家庄人,是元初才能卓异的名将。时珍生活的时代,适逢金国衰败,蒙元兴起的大动乱时期。由于蒙古屡屡入侵,金廷仓皇南迁,山东陷入一片混乱。当时的新泰一带,金朝所任“郡县守令皆望风遁去,老幼震骇,无所请命”(《泰安县志·时珍传》)。再加连年兵祸,百姓不能耕作,饿殍遍地,致使“盗起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屡犯汶水泰山之间。甚至“猎人为食”(《时珍墓志铭》),给百姓带来无穷灾难。看到这种情形,时珍把家乡一带的青壮年组织起来,踞守天宝寨,维持一方治安。时珍“集创痍之民,勉之以垦田畴,完室庐,朝抚幕煦,曲尽其道”,“闾里相庆,而有更生之望”(《时珍墓志铭》)使“一方帖然”(《时珍传》)。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元兵南下。蒙古大将严实镇守在东平州,时珍率领部众归附严实,被授予昭勇大将军、泰定军节度使、兖州营内观察使、元帅左监军。这一年,时珍率领部队参与对红袄军李全的战争,攻下益都,被授予镇国上将军、右副元帅,镇守兖州。当时,兖州东南一带,林莽千里,为盗贼的巢穴,但由于时珍在兖州镇守,无一人敢于犯境。时珍“名位虽重,家人未尝废耕织,其自奉养,但如布衣时”(《时珍墓志铭》),深得百姓称颂。窝阔台五年(1233)改封左副元帅,陇西郡开国侯,食邑千户。窝阔台十年(1238),54岁的时珍致仕还乡。
时珍,生于乱世,立志护民为国,功成之后,不恋封爵,激流勇退,回乡为民。时珍的事迹,至今仍在当地民间广为传颂,称其“危能戡乱,安能利泽生民”。
时珍墓1978年2月被新泰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