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故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58&run=13

罗贯中故里,位于东平县城西南隅的罗庄村、古宿国故城东南约1公里处。它“南澄汶水之清,东撷龙山之秀”,北借白佛之光,西濒浩瀚的东平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东东平(古称“东原”)罗庄村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三国演义》、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等。流传中外的不朽之作《三国演义》突出体现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补缺、备异、惩妄、论辨,所保存的大量宝贵史料,吸取了西晋至元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更借助他参加元末张士诚农民起义的军事经历,成就了这部75万言的古典名著。他充分发挥个人在军事、心理、智谋、公关、人才等方面才华,通过夸张、渲染、对比等艺术手法,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400多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把中国章回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推向了成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也为世界文学的宝库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罗庄村现有上千口人,由5个自然村组成,自东至西依次分布有姜罗庄、李罗庄、刘罗庄、侯罗庄、管罗庄。现在的五罗庄村民祖上多来自山西洪洞县,属明朝以来迁民到此。罗庄村最初只有罗姓一家,故名罗庄,后又迁入华氏一家,聚居在今侯罗庄与李罗庄中间,现存遗迹有一大土坑,名曰:“华罗坑”,长约500米,宽约40余米。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有侯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入罗庄西北居住,随着人口繁衍,逐步形成侯罗庄;成化年间(1465—1487)管姓入住罗庄西南,叫管罗庄;正德年间(1506—1521)李姓自洪洞县迁入罗庄以东,形成李罗庄;明代末期,姜姓自汶上姜店迁此,称之谓姜罗庄;后刘姓迁入,又有了刘罗庄。五个罗庄自然村原都建有围村堰,1957年6月22日,汶河水暴涨致大清河决口,冲开了四个村的围堰,惟有离水头最近的姜罗庄村安然无恙,当时,村民用土筐提土加高围堰,最终挡住了洪水。大水过后人们意识到,洪水冲开围堰进入的水头更高,随后逐渐破除了围村堰,只剩下修堤时挖的几个大坑成为了历史见证。
罗庄村作为罗贯中的祖籍地,现在已没有了罗姓,其主要原因是:明朝初期,罗贯中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问世,《水浒传》反朝廷的主题材引起了明朝野震惊,朱元璋斥责《水浒传》作者罗贯中大逆不道。罗氏家族为避免满门抄斩的危险,不得已离开祖籍,远走他乡。据元延祐五年(1318)状元霍希贤的族人(东平县霍家庄霍树元)说:“我们家族在元代兴盛,有位状元叫霍希贤,他有位好友叫罗本,就是写《水浒》的罗贯中。罗在宿城罗庄住,也是个大家庭。我祖上为了与他相处,即把他的府第(状元府)建在了宿城,两家府府相邻。自罗的《水浒》问世,引起明朝皇家的不满,满门追杀,罗贯中家及罗姓族人均走往他乡。后罗家府第被侯、姜、李、刘等姓所占,而几个姓罗的村庄便没有了姓罗的人氏。”由此,罗贯中的籍贯便出现了山东东平、山西太原、浙江杭州(钱塘)、江西之说。其实,太原为东原之误;钱塘为罗贯中后来落籍之地。《尚书·禹贡》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古东原即今东平,罗庄村置于“古东原文化区”。元朝是东平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元太祖十五年(1220)设东平路,至元三十年(1293)罗庄村东不足4公里的龙山上设置了“龙山书院”,东平府学发达时期的元末明初,全国著名作家有20多位在东平这块宝地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后来出仕江浙一带,如元代“世称三王”的文学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元代戏曲家、史称“小汉卿”的高文秀,明进士、兵部尚书王宪及其子王汝孝等。罗贯中学博识广,才华俊逸,有志图王,写出了《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传》《隋唐志传》等传世之作,成为元末明初最著名的小说家。
东平县委、县政府大力弘扬东原文化,在县城西部城区罗庄村北修建了以罗贯中命名的文化广场,广场的东北角树立了罗贯中塑像,并还将规划筹建罗贯中祠庙和纪念亭,以供中外游人参观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