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彤故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57&run=13

黄恩彤故里,位于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庄村,在县城东北23公里处,北依大汶河,西临苗家河。据《汶南黄氏族谱》记载,黄氏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从山西洪桐县迁此定居。据原石碑记载,村名在清朝康熙年间称天禄庄。清咸丰《宁阳县志》中称天福庄,不知何时改称添福庄。黄恩彤故里现存黄家大院和黄氏祠堂遗迹。
黄家大院(传说原叫中丞府)位居添福庄东北隅,是黄恩彤晚年著书立说及生活终老之所,为一南北向长方形建筑群,南北约300余米,东西约200余米,占地面积约100余亩。该宅院早期仅十几间草房,1850年,黄恩彤辞官回乡后,开始扩充宅院,购置地产,与其子黄师訚、黄师侃合力兴建,历时十年告竣。其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宏伟厚重,秉承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殿庑相连,曲折回廊、宇榭楼台,小桥流水,松竹掩映,犹如仙境,一派官宦气象。该建筑群原分东西两院,直到其孙辈(五个孙子:长子下有二子,次子下有三子)才分为五院(俗称五大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了粮所的粮仓,内部建筑逐步拆除,原尚有几处院落及大殿还可粗窥概貌,但近十几年来破坏严重,只剩现在的一个外形了。
黄氏祠堂(俗称家庙),坐落于添福庄西南村老街东段路北,建于1851年,距今已有150余年。该建筑为二进院落,门开八字,左右各一门墙成扇形敞开。中为七层台阶,台阶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石台,与门墙平行。石台与门墙外首,东西各一尊石狮,雄壮威武,拾阶而上,便是祠堂大门。大门的上方有一横匾,上书“黄氏宗祠”四个金光大字,是两广总督耆英,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为其所题。正对大门路南,有一影墙,长6米、高4米,中有砖雕拼合的巨形瑞兽麒麟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泥平成了黑板。走进大门,是一进深三米的门厅,出门厅,是前院:原有立柱飞檐,半厦前挑的二门,二门上有横匾书“文魁”二字,是黄恩彤胞兄之子黄宝书所题;二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谱碑,东为乾隆十一年(1746)所立黄氏大谱碑;西为嘉庆元年(1796)所立、用以记述家族延续的石幢,谱碑及石幢现均不知流于何处。在大门两侧原有耳房两间,是守人休息、放置杂物的地方。进二门为后院:正房为大殿,大殿门上原有并排两匾,东为“兄弟进士”是指黄恩澍、黄恩彤兄弟二人(分别是道光五年[1825]和道光六年[1826]的进士);西为“父子进士”,是指黄恩彤与其长子黄师訚(分别是道光六年[1826]和咸丰二年[1852]进士),由此可以看出其当时文化层次之高及其官位之显赫。大殿为历代黄氏供奉先人灵牌之所,在大殿两侧,各有厢房三间,是放置礼器及祭祀典礼筹备的地方;在殿前廊道东首贴墙原有一《恭纪》石碑,外观也已损毁。经过风雨剥蚀,这座建筑也面临倾塌之危。

【附录】

黄恩彤传略
黄恩彤,原名丕范,字倚江,号石琴,别号南雪。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授刑部主事。鸦片战争爆发后,其力主妥协,道光二十二年(1842),奉投降派钦差大臣耆英、尹里布之命,参与签定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升任广东巡抚。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因“有违定例”而革职,不久以同知起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返故里归养,后又随耆英参与《天津条约》签订,清咸丰十年(1860),黄恩彤在添福庄首办地主武装团练,联村筑堡,坚壁清野,与捻军为敌。清帝以“剿捻有功”予三品封典。清光绪八年(1882)赐鹿鸣宴,并赏还其二品衔。清光绪九年(1883)卒于乡里。
黄恩彤嗜读写,至老不辍。曾于1851(咸丰元年)、1879(光绪五年)两次任总纂,编修《宁阳县志》,对宁阳古代历史做了有益考证。其一生著书甚丰,所编及杂著百余卷数百万言,如《知止堂集》《余霞集》《秋声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