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义姑姊故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55&run=13

鲁义姑姊故里,位于宁阳县磁窑镇南驿村,在县城东北28公里处。东临京沪铁路,西有104国道。
清光绪《宁阳县志》载“鲁义姑姊退齐师处,在县东七十里,南义社”“义姑姊故里,在县东八十里,南义集东”。
西汉经学家刘向《列女传·节义传》记载:鲁义姑姊者,鲁野妇人也。齐攻鲁至郊,望见一妇人抱一儿携一儿行。军且及之,弃其所抱者,抱其所携而走于山。儿随而啼,妇遂行不顾。齐将问儿曰:“走者尔母耶?”曰:“是。”“母所抱者谁也?”曰:“不知也。”齐将乃追之。军士引弓将射之,曰:“止,不止吾将射尔。”妇乃还。齐将问:“所抱者谁也?所弃者谁也?”对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所弃者妾之子也。见军之至,力不能两护,故弃妾之子。”齐将曰:“子之与母亲爱也,痛甚于心,今弃之反抱兄子何也?”妇人曰:“己之子,亲爱也;兄之子,义也。夫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幸,则鲁君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累足无所履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故忍弃子而行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于是齐将按兵而止,使人言于齐君曰:“鲁未可伐也。乃至于山泽之妇人耳,犹知持节行义,不以私害公,而况乎朝臣士大夫乎?请还师。”齐君许之。鲁君闻之,赐妇人束帛百端。号曰:“义姑姊。”孔子登泰山过义姑梓,慨曰:“公正诚信果行义夫。义其大哉。虽在匹妇,国犹赖之。况以礼仪治国乎。惜姓名不传,不能无憾于后也。”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此谓业。
自此,齐鲁之乡广泛流传鲁义姑却齐军而义昭华夏的故事。高官文人纷纷赋诗颂义姑。明京兆尹王贤,礼部侍郎薛瑄及翰林院大学士许彬齐倡:由王贤主持征集天下颂鲁义姑姊诗、文,一时文人、显宦纷纷响应。户部尚书萧镃有《鲁义姑姊诗五首》颂鲁义姑“清名重一日,高节传千载”;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刘翊赞其“烺烺节义秋霜肃,遂令敌国旋旌旗。片言从此服敌国,敌国人人皆叹息。鲁之一妇尚尔为,鲁之君臣不可测。君看此妇今世无,绝胜人间大丈夫。”王贤共征得颂鲁义姑姊诗、文849首(篇),撷其精编成《鲁义姑姊诗》,由薛瑄为其作序刊行天下。一位连姓名都不曾流传的村妇的高义,获得天下如此众多文人、官宦、帝王的褒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自孔子赞鲁义姑姊后,鲁义姑家乡就因其居住村位于泰山之南,其义昭华夏而名“南义”。北宋景德二年(1005)在此开设驿站,“南义”逐渐因“义”与“驿”谐音而名“南驿”。鲁义姑之义举与“南(义)驿”村名而家喻户晓。
现存主要遗迹有鲁姑山、鲁姑祠、鲁姑泉等。
鲁义姑弃子抱侄处 今在泰安市南43公里的宁阳县磁窑镇南驿(义)东的鲁姑山下。清咸丰《宁阳县志·山川》记载:“邢家山,在爵山西,一名山台山。上(在其西南)有鲁姑祠。鲁义姑姊抱侄弃子即此地,故又名鲁姑山。”此山海拔237.6米,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
鲁姑祠 鲁姑山西南,建有鲁义姑姊祠。清《宁阳县志·秩祀》记载:“鲁义姑姊祠,在县东北八十里南驿集东,盖姑姊之故里也。祠创于宋。”东汉至明初,泰山之前屡遭兵燹,鲁姑庙墙倾室颓。明天顺五年(1461),许彬在《重修鲁义姑姊庙记》中述:“鲁义姑姊庙,在宁阳东七十里南义社爵山之麓,历岁滋久,而兴废补敝者不知其几也。明正统年间(1436—1449),县丞齐郁又撤而新之。明天顺年间,巡按山东监察御使泰和康公,卢龙李公适过祠下,顾瞻庙貌,不称神栖,乃移建旧址北三十步,廓其规模,春秋致祭。明嘉靖十八年(1539),宁阳知县张文凤又在宁阳县城南门外建鲁姑庙,以节妇齐氏、程氏、朱氏、贞女许氏配飨,祭用春秋二仲上戌日。清康熙三十三年、三十六年,知县郑一麟、李温皋先后各重修一次。”
清乾隆元年(1736),葛石社宁家庄人自发在其村南建鲁姑庙。自此,宁阳县境内的鲁姑庙就达3座。后来鲁义姑盛名远扬,许多地方也建起鲁义姑姊庙。自王贤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在北京东郊建鲁姑庙始,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恩彤在广东佛山建鲁姑庙止,现有资料可查证的鲁义姑姊庙就分布于全国13个省、43个县。
鲁姑泉 位于宁阳县境西北部的鲁姑泉因鲁义姑姊而得名,《宁阳县水利志》载:“北泉河,即光绪增修县志记载的鲁姑泉。”清光绪《宁阳县志》载:“鲁姑泉,在县西北三十里,穟山东北涧中。南流经山后村东,过石桥,至穟山东南折而西,经东西山前二村西,至崔家河入汶上界。”新中国成立后,鲁姑泉几经治理,自龟山东麓,至周庄入汶上,注入梁齐运河,较大支流有姜沟、周庄沟、汪家泉沟、王卞沟、铁板沟等,河长16公里,流域面积135平方公里,成为鹤山、伏山、东疏地平原排涝河道,造福人民。
鲁义姑姊,由一个普通村妇,演化为全国众人敬祀的神,由山东人先祀,进而遍及中华,义之高,感人之深,可由事实窥之。她不仅是宁阳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