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5&run=13

布山,又名布金山、瀑布山,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部,处于安驾庄镇、边院镇交界处。
清光绪《肥城县志·方域》载:“瀑布山在城南四十里,上为天井峪,旁有岭蜿蜒高耸,谓之横岭。”又据清光绪《肥城县乡土志》卷七载:“瀑布山在城南四十里,上有天峪,旁有岭蜿蜒。唐李白《送王山人归布山》即此。”按上述记载,此山因瀑布而得名。
布山为东西走向,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2公里,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447.9米。东经116°37′,北纬36°04′。山基结构为花岗岩。布山一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结冰期超过20天,山顶最低温度-15°。
布山山势险峻,历为军事要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在此设据点两处达3年之久。1947年10月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布山战斗”即发生于此。由于屡遭兵变洗劫,此山千年古刹面目全非,古遗址内的石刻碑文已荡然无存。
布山现存的文化遗迹、遗址主要有:大云寺、云阳庵及布山战斗遗址等。
大云寺 在布金山之阳,主峰玉皇顶下。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历代重修。遗址前后各存石质墓塔一座。寺址前的墓塔,高2.7米,六层,莲花座,鼓形塔身,锥形顶。寺后的僧塔上刻有“霞禅师塔”4个字,斜刀、阳刻。寺前有全公律师行状碑,碑首为盘龙戏珠浮雕,背面刻有该寺僧人的谱系。由兖州节度使张进撰文,竹林逸民毕甫周书,蒙古宪宗六年(1256)立。民国《重修泰安县志》所记的元至正年碑、清雍正年碑已无存。大云寺在1927年被国民党军马洪逵部焚烧,其断壁残垣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拆毁,现仅留废墟遗址。
大云寺历史上多名僧云集,曾有著名僧人51人。其中的心庆和尚就是民国初年至新中国建立前的主持僧人,他不仅精通佛学,而且还以儒医著称,受到当地群众的尊敬。他现在香港仍主持佛教事务,改名为大光和尚。1977年,大光曾回乡探亲,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热情接待。
云阳庵 俗称上庵,位于布金山之阳、玉皇顶之下,这里三山合抱,西濒大峪,迎面矗立的影山与泰山顶的碧霞祠极为相似。庵院居处地势平坦,风景幽雅,奇花异草,树木参天,遇大风而无尘土,遇大雨而不泥泞。人从山下仰望,透过云雾,云阳庵犹如拔地而起的凌霄宝殿。
云阳庵创建于隋朝,占地约10亩。庵内建有大殿三间,供奉玉皇大帝,大殿西有华佗殿,大殿东西两侧各有廊房10间。庵中有四季不涸的清泉,泉南有奶奶殿三间,供奉泰山老奶奶,殿前设香火池一座,火池前系钟、鼓二楼,庵前的山门楼高大雄伟。十三级台阶下有两棵二人合抱粗的柏树,分列两侧。庵东面有住宅一处,共15间,以供尼僧夫役居住。此庵原为尼姑主持,后归道士所管。
云阳庵因地势险绝幽静,在清末民初多为盗匪盘踞。民国19年(1930)被国民党山东驻军马洪逵部焚毁。后虽经道士崔永福、韩明墀等人一再募资修建,终因历遭劫难又无人管理,致使雄伟壮丽的千年古刹逐渐成为一片废墟。
1947年前,云阳庵内还矗立着一方“李太白”碑,碑文是八分体写的“送王山人归布山诗”。诗曰:“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空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莽,石道生蔷薇。原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此碑可证实李白曾慕名到过云阳庵地。该碑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布山战斗 1947年9月,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七十三师十五旅或从济南长途奔袭,或以肥城、石横据点为阵地,频繁地对泰肥山区一带大肆袭扰,欲寻中共泰西地委、专署和分区机关作战。10月8日,地委、专署、军分区和肥城县机关部分人员1000余人,由四区的南北尚任一带转移到三区的大辛庄,计划继续向泰肥边界一带山区转移,不料其动向被敌十五旅发现。敌十五旅遂以重兵向大辛庄、布山一带包抄。分区一团和特务营迅速抢占大辛庄和布山顽强阻击,激战从上午9时一直进行到下午2时许。专署保卫战分离开辟出一条通路,使大部分人员轻装突出重围,突围中100余人牺牲、负伤和被俘,地方党政机关损失尤为严重。战斗结束以后,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将烈士遗体埋葬在了大龙岗石村的石龙山脚下,1971年又将烈士遗骨迁至东陆房革命烈士陵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群众对布山进行封山造林,栽植了大量的苹果树、栗子树、桃树等经济林木。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上的经济林规模越来越大,加之山上自然盛产柴胡、葛根、远志、枸杞、透骨草、土元、蝎子等几十种中草药,使布山成为了周围村庄农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