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3&run=13

陶山,位于肥城市西北部的湖屯镇境内,距肥城市区约23公里,在湖屯镇驻地以北8公里处。
陶山周边,古时为湖,方园百余里,名鸱夷湖,故陶山又名鸱夷山。明朝李贤《大明一统志》载:“(陶山)在肥城西三十里,连平阴界,范蠡浮海出齐,行止于此。”
陶山以东衔连牛山与泰山相望,西接平阴县的凤凰山,背依长清县的大峰山,是泰山向西延伸的一条支脉。陶山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7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陶山呈椭圆形,主峰海拔502.2米。东经116°49′,北纬36°16′。山的基底为中国最古老的太古代“泰山杂岩”,其覆盖层是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山体的形成经历了各个地质时代二十多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变过程。属陶山—牛山断块凸起的西南缘,肥城煤田断陷盆地北侧,处于栖幽寺背斜、陶山向斜、吕仙村北斜的“两背夹一向”构造范围内。陶山主体方棱四削,负阴抱阳,山顶平坦状如鸾停,两崦如舒左右翼,故山顶又称“翔鸾台”。山顶部保水好,腐积物厚,故林木茂盛。山的上部地貌为裸露风化岩,山的中下部为沟谷坡麓,土壤属褐土性土,土层厚度大都在30厘米以上,适宜林木生长。陶山有核桃、板栗、槐树、银杏等树木,森林覆盖率90%以上。
陶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以北风为主。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6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冬季结冰期25天,山顶最低气温-12℃。
陶山山势险峻,遍身披翠,溶洞众多,奇峰林立,素有72洞36峰之说。清光绪《肥城县志》载:“山高五里有奇,方棱四削,负阴抱阳,有东西二崦。左右环列为屏障,正中山顶为翔鸾台,上有天池。台东为春晖岩,迎日洞……”
陶山有200多处人文、自然景点,不论是溶洞文化还是商圣文化,常使人流连忘返。其历史文化遗迹主要有朝阳洞石佛造像(详见《朝阳洞石佛造像》)、观音洞、西施洞、范蠡祠(详见《范蠡祠》)、唐仲冕母墓(详见《唐仲冕母墓》)、幽栖寺遗址(详见《幽栖寺遗址》)、洞灵观石刻(详见《洞灵观石刻》)等。
观音洞 又名蝙蝠洞。位于陶山之阴的峭壁上,洞口朝西,隐蔽难寻,极难攀登。主洞室深20米,宽15米,高10余米。内有巨石迭垒,奇形怪状,系大自然之造化。深处光线阴暗,通道狭窄,深邃不可穷。清康熙《肥城县志》载:“蝙蝠洞在菩萨洞之东门,西向深邃,远直透东山无止,极处内多蝙蝠盈万”。洞口处有3尊石佛,高1.5米,残损严重。洞深处存有多处模糊石佛痕迹,已风化难辨。石壁上有明正德二年(1507)文字题刻记载:“洞内原有铜佛17尊,现无存。”洞口北壁另有一摩崖石刻,载文是:“赠友人云侣子吴君修真陶山歌并叙。陶山古越王勾践臣大夫范公蠡归湖隐居处也……”,共282字,落款为:“明崇祯四年(1631)朱明月”,字迹清晰。另有清代同治年间所立的一块石碑,约1米见方,记述了太平天国军队途径肥城,群众为避兵乱逃居于此地的情况。碑文大意是:虽遭兵乱,民众在此则安然无恙。1992年12月,该洞石刻被公布为肥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施洞 在陶山西崦阁老峪有范蠡与西施幽居的西施洞。洞口呈三角形,上大下小,由外到内逐趋狭窄。洞口高约1.4米,洞深约7米。洞口前面1公尺处有两块天然的屏障石,也是上大下小,呈三角形,一前一后,中间可通行,屏障石正好遮住洞口,使人无论在远处、还是近处都难以发现西施洞。此洞的周围,是悬崖峭壁,唯有一个从下向上的陡坡可达洞口。民间传说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后,携西施毅然离开越国,来到了陶山。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止于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范蠡认为陶山一带交通方便,与诸国交往便利,是经商的好地方,因此,范蠡在陶经商成为巨富。清代唐仲冕所著《岱览》也载:“越后(范蠡)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城陶山也……”范蠡乐善好施,经常将钱财散与穷人,被后世称为“儒商鼻祖”,范蠡死后葬于陶山。西施随范蠡来到陶山隐居,虽身居齐地,仍心有余悸,她为了防备越王的追捕,所以找了这个地形险要,隐蔽安全的石洞藏身。西施洞内尚有一块光滑的大石,传为西施炕,至今犹在。
范蠡祠 位于幽栖寺遗址西北约百米处。范蠡祠始建于汉代,当时祠堂宏伟,香火兴旺,在宋、金、明、清各代又几经兴废,几经修葺,现保存较完整的“范蠡祠”墙上镶嵌着明清时代维修祠的碑文。1996年9月召开了由肥城市政协牵头的范蠡研讨会,同年11月范蠡祠被修葺一新。原祠内曾有一钟,其声可远闻数十里,即是肥城古八景之一的“山寺晨钟”,此钟毁于1958年,现钟楼尚存。
洞灵观石刻 位于陶山东北麓。清光绪《肥城县志》载“洞灵观在城西三十里,陶山东北麓,庙额石刻为隋王通题”。
清光绪《肥城县乡土志》载:“洞灵观在城西三十里,陶山东北麓,奇峰屏列,杂树郁葱,庙额石刻为隋王通题。”现洞灵观建筑物已倾圮无存。今人在遗址处一块高3米的巨石上,刻有“洞灵观”三字。每字30厘米见方,楷书,运笔遒劲。从上述记载庙额题刻推断,该观应建于隋代或更早的年代。
此外,陶山周边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湖屯镇古庄村汉代画像石刻、湖屯镇白庄村白侍郎坊等等。陶山集商圣文化、隐居文化、溶洞文化、宗教文化四大历史文化于一体,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特色显著,潜力巨大。2005年7月,山东省地质专家吕朋菊教授一行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在陶山考察7天后总结道:“陶山奇形怪样的奇洞,造形逼真的奇石,形态各异的奇峰,造化入神的奇桥,形式多样的奇貌以及三级溶洞、深沟幽谷、悬崖峭壁和断崖飞瀑等等,它们给陶山园区增添了许多奇观异景。”考察组一致认为陶山园区内容丰富,典型众多,特色显著;内涵深邃复杂,地学价值巨大;地学景观资源和其他景观资源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地学景观资源与泰山的地象旅游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园区的区位比较特殊和优越。
对此,陶山所在的湖屯镇近几年先后投资了1500万元,用于陶山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硬化了路面,修复了许多景点,为世人进一步了解陶山、认识陶山、开发利用陶山,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