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2&run=13

牛山,又名金牛山,因酷似金牛卧地而得名。位于肥城市新城区北约15公里,北邻济南市的长清区。其山脉东起肥城市老城镇的杨庄、栾庄,蜿蜒北伸,至大、小董庄折而西行,止于肥城市王瓜店镇的黄叶村。
清光绪《肥城县志》载:“金牛山在城(指老县城)西北,其东北麓距城三里,蜿蜒而西,距城十里、二十里不等,俗称牛山。宋真宗东巡临幸,赐名郁葱山。”因此牛山又称为郁葱山。
牛山属泰山之西脉,山体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共有8个山峰,主峰牛山,海拔524米。东经116°45′,北纬36°16′。牛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以北风为主。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6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冬季结冰期达25天,山顶最低气温-15℃。
牛山有柏树、桃树、杏树、核桃、栗树等木本植物46科,196种,占整个山东所拥有林木种类的大部分,并有被誉为植物化石的银杏、水杉等古老树种。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1949年,泰西专署在牛山建立林场,开展封山育林工作。1950年,林场改属肥城县人民政府。1993年1月,牛山林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12月,经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验收、审议,并经国家林业局审核、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牛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在自然景观方面,独具秀、险、幽、奇等特点,著名景观有“牛山叠翠”“龙沼春霖”等;主要历史文化遗迹有牛山寺、同川书院(详见《同川书院》)、穆柯寨(详见《穆柯寨》)、卧牛石、文昌阁、圭山石等。
“牛山叠翠” 为古代“肥城八景”之冠,通指整个牛山的秀丽风光。清光绪《肥城县志》载:“金牛山……翠柏千幛,流泉百叠,为肥邑第一名胜”。登山顶向西可眺望黄河玉带,北望泉城济南,东瞭泰山主峰,南瞰肥城矿区。纵观整个山景,可谓山清水秀,林茂境仙,峰峦如聚,郁郁葱葱,雾烟霭霭;置身高山深壑间,可见苍松叠翠柏,瘦藤攀古树,曲径通幽,溪流潺潺,竹翠欲滴,林间鸟啼,塘畔蛙鸣。清光绪《肥城县乡土志》载:“金牛山在城(老县城)西三里至十里二十里许不等,宋真宗临幸,赐名郁葱山,叠嶂参差,翠如点黛,林壑之美,自昔称最。”历史上留下许多文人墨客赞颂牛山的诗文,如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修肥城县志》中就收录了明代林贤的《牛山叠翠》、元代张起岩的《游金牛山三十韵》等。清乾隆癸丑科进士、陕西布政使唐仲冕在《牛山叠翠》诗中写道:“烟林弥望与峰齐,扪葛缘崖径欲迷。才历深坳层嶂转,辄登危石翠岚低。斜阳烂映霞千树,空岫寒生月半圭。共坐苍茫独怊怅,萦怀更在郁葱西。”
“龙沼春霖” 为古代“肥城八景”之一。清嘉庆《肥城县志》载:“沼在牛山西峰下,其水甘洌异常,深数尺,相传龙潜其中,岁旱祷雨辄应。每值天地和同之候,春气冲融,春云靉靆,春雨飞零,凭栏观之,迷离变化不可名状。”
“龙沼”,北宋时曾称“落石泉”,清光绪《肥城县志》中又称之谓“五龙池”。所谓“龙沼”,乃是一自然山泉,深2米。古代人依泉建井,宽约2米,因井口呈八角形,故亦称“八角琉璃井”。该泉水无水垢,饮之清爽甘甜,沏茶味正可口。1988年经山东环境水文地质实验室化验检测,又经山东地质科学研究所分析鉴定认为:泉水中富含偏硅酸、钾、镁等微量元素,水质未受污染,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指标。龙沼泉水每到雨季,泉水可溢井而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在井上建起了龙神庙,龙神庙建筑独特,因在庙的二梁之上悬空造龙,庙顶中间留一方孔,中午之时阳光从方孔中透入,将龙影映入井间水中,以石投之,可见鳞甲飞动,龙神庙即以此而得名。唐仲冕曾作诗赞曰:“苍龙蟠蛰白云隈,龙跃云飞碧涧开。风满危亭波不乱,镜澄方沼月初来。深秋远映山头翠,春澍先闻地底雷。啜茗细吟白雪句,羡君卓是济世才。”元、明、清各朝代均有名人赋诗赞之。
龙神庙曾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又于道光五年(1825)再次重修。道光五年所立《重修龙神庙及书院碑记》,记载了是年重修龙神庙的情况:“而斯沼即在院之偏西,加以砌筑引水,由地中南行至龙口流出,潜回曲折下注于池,汲之以煮茗甘洌异常。乃架亭于沼上,悬空造龙型,影射水底,蟠曲蜿蜒,投之以石,陡起波纹,隐隐然鳞甲飞动,乃奇观也。”
龙神庙周围现还存残碑数方,其中一方是宋熙宁六年(1073)癸丑岁十月院主惠玉立的诗碑,刻的是太常少卿通理郡事茹庭坚所题《留题落石泉》。另有明代隆庆年间的《题金牛山西峰》碑、清代嘉庆十七年(1812)邑人李基熙所立之碑等,其碑文均残缺模糊不可辨读。
牛山寺 位于牛山之阳,始建于唐朝,宋、明、清历代均有重修。为佛、道两教之圣地,盛时,僧、道达500余人。现存有王母大殿、关帝庙、吕仙洞等建筑及石刻、碑文多处,还有银杏、古柏、夏叶槭等古树,为牛山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牛山寺的王母大殿创建于明嘉靖年间。王母大殿长11.9米,宽7.2米,高7米,为硬山式。殿内8根石立柱,上饰浮雕二龙戏珠,殿内供奉王母娘娘塑像。殿前抱厦立柱刻有诸书体的楹联,风格迥异。殿前方还有一池,名小瑶池,泉水清洌,自中外泻,流入院外小溪。
牛山寺中有一株银杏树,为北宋初年所植,树围3.2米,树干挺立,高约21米,为当地树龄最长的古树,群众称其为“老寿星树”。还有十余株宋朝所植古柏,树高均在18米以上。这些银杏、古柏,虽经上千年,现仍枝繁叶茂。另有一株复叶槭,树龄也在200年以上,高10余米,每至春季,白花满树,颇为壮观。1982年,牛山寺被肥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牛石 位于牛山主峰,山顶较为平坦,有一巨石横卧,上有牛蹄状洼处,故名。卧牛石所在之山则名为金牛山。据当地民间传说:此石上曾有一金牛俯卧,后被人发现牵走,石上便留下了牛蹄印迹。
文昌阁 位于牛山南部,河湾右侧一高石岗上,建于宋代,保存完好。阁体呈八角形,高7米,宽4米,顶部无檩梁,全部用砖灰砌成。宋真宗封禅泰山将牛山赐名郁葱山后,文昌阁更负盛名,为历代文人崇拜之地。1958年,在文昌阁后修建水库一座,库内碧波荡漾,库边杨柳轻扬,成为牛山森林公园一佳景。
圭山石 矗立于牛山南山顶,高4.1米,宽1.6米,厚30厘米,因形似“玉圭”而得名。石上刻有80厘米见方的“圭山”二字,落款为:“同川题”,系李邦珍所书。“圭山”石北边的巨石上另刻有李邦珍所书《圭山赞》:“南山之巅,维石巍巍;其貌伊何,其如命圭;舜以辑瑞,禹以告功;召我斯文,后先登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