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21&run=13

白云山,位于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7.5公里处,西尚村正北,主峰为白云山,海拔180米。东经116°45′,北纬36°10′。白云山山体为东西走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9公里,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白云山之阳有一洞,傍晚常有缕缕白雾飘出,汇集成白云,漂浮在山顶周围,又因山上风化石形似白云缭绕,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属于泰山山脉西麓,随泰山历经了各个地质时代的演变过程,基底为太古代“泰山杂岩”,同位素测定约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其盖层是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及中、晚石炭系的海陆交互沉积地层。山上部地貌为裸露风化石灰岩。中、下部丘陵地貌为沟谷梯田、坡麓梯田,由坡积物、洪积物形成,多为褐土性土、褐土和淋溶褐土,质地为壤质和沙壤质。地层较厚,特别适于果树、花生、地瓜等农作物的生长。
白云山上主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有白云洞、白云庙、群力放水洞,山前是著名的中央桃行,举世闻名的肥桃就产自这里。
白云洞 位于白云山南,现今西尚村中心街正北,山脚下有东西贯穿的肥桃路(二级公路)。过肥桃路往北500米,就是白云洞。洞为自然形成的溶洞,清光绪《肥城县志》载:“白云山,在城(指老县城)西南二十五里东礼社。山腹有洞曰白云洞。由洞口伛偻而入,石壁嶙峋宽步余,长丈余,中有一窦,深不可测,洞外古柏参天。”到白云洞要登32个台阶,因年久失修,台阶已残缺不全。古人在洞口山体两块巨石上横搭一长条石,长3米左右,厚0.5米。在石条前面刻有“白云洞”三个大字,由于年久风化剥蚀,字迹已模糊不清。跨入洞内,则见上方呈椭圆形露天,犹如天井。过天井进洞,洞深约20米,宽两步余。洞深处较宽敞,洞尽头坐北面南有白云奶奶石刻坐像,石像原高2米,底座宽80厘米,厚60厘米。神像已被破坏,只剩膝盖以下的底座沿存,像体的其他部分与乱石混杂在一起。
1958年,曾在白云山正中修建了一条宽5米的登山路,是按照泰山十八盘的设计而建造的。每个台阶的石条都经过精细钎凿,规整美观,攀登十分方便。整条盘道每上几十个台阶设一个缓冲的平台,共设有三个平台,从白云洞上方开始至山顶共有172个台阶。
白云庙 在白云洞的左上方,庙内原有石刻神像,现已损毁。庙墙尚在。白云庙前现散落大大小小十几块残碑,一块残碑上记有许多姓名,下面落款“住持僧人克远—徒—立德”。还有大明万历元年正月十五日立的完整碑一块。据此推论,此庙至迟应建于明朝。
群力放水洞 位于白云山前半山腰处。在其南端有“缺水碑”一块,上刻“尚里自古缺水,众人皆以为忧”“咸丰九年春,当事李恩亮、李曰厚等会集合庄公议捐钱输夫,凿井于庄西,供庄人饮水。”清咸丰九年(1859),此碑记载着这里缺水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尚里村一带缺水的问题,于1960年由肥城县委、县政府调集8个公社8000余人,修建了调水工程:即提山后康王河水,送至山前。主要凿通白云山,修建了底宽2.6米、高2.2米的穿山隧洞410米,并修筑了康王河拦水坝750米;修建了尚里五级扬水站,每级安有90马力柴油机一台及配套水泵,总扬程59.8米,提水流量0.5立方米/秒,砌筑明暗干渠2500米。整个工程于1960年1月15日破土动工,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四个月完成,投入工日97万个,清理土石方77万立方米,总投资40万元。工程完工后,苏联水文物探专家奥洛芬斯基及24个友好国家的驻华大使64人,在中央领导及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陪同下,曾先后到此参观考察。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也以治水为主题拍摄了彩色纪录片《世上桃园》。
放水洞出水口用雕刻石块砌成拱形洞门,洞口上方镶嵌着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群力放水洞”5个遒劲浑厚的大字,由肥城市著名石刻艺人杜春生雕刻。正中刻有五角星一颗。门两侧为高6米、宽8米石墙,分别嵌有“群力赞”和“英雄赞”两块石碑。沿石墙左右两端,分别砌20余石阶,方便人们上下。在石墙上方的平台上,还建有砖石结构的阁楼3间,面积60平方米,室前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楹联:“群力打开放水洞,放水浇灌桃园花”。洞口正前方有用细石砌成深1.5米、宽2.6米、长约30米的水渠,连接到容量1000多立方米的正八边形蓄水池,蓄水池东西两边各留一个放水出口,以便浇灌山前桃园及农田。1982年,群力放水洞石刻被肥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泰安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肥城中央桃行 白云山区是著名特产——肥桃的主产地。肥桃“中央桃行”就在白云山前的西尚村北狼虎峪。
肥桃栽培有千余年的历史。清雍正《山东通志》记载:“桃产肥城者佳。”清嘉庆《肥城县志》载:“桃味美,他境莫能及,惟吕店、凤山、固留诸社出者尤佳。”凤山即指现在的西尚村一带。
西尚村以肥桃个大体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而著称,一般单果重200~300克,大者近900克。据科研部门化验得知其含糖量11.4%~14.6%,含果酸0.25%~0.43%,含可溶性固形物14.27%~23.9%。肥城桃自古称之为“佛桃”,又称之为“长寿桃”,在民间流传有许多神话传说。自清光绪年间开始,“佛桃”为朝廷贡品。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肥城后,桃园常遭兵祸,桃农多伐去桃树改种粮食,肥桃生产大幅度下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肥桃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953年西尚村李志文互助组13户桃农曾挑选了13个优质大桃(每个重500克以上),寄给了党中央毛主席。中央办公厅收桃后,及时复信,并付给人民币50元。中央的回信,极大地感动和鼓舞了西尚村民,他们更加精心培育肥桃,并于1964年正式建起了“中央桃行”。
改革开放以来,桃行面积进一步扩大,现在的“中央桃行”面积已达到3400余亩。西尚村村民坚持科学管理,不断更新换代,培育和增加品种,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清除病虫药害,实施建设“绿色果园”的目标。2002年,西尚村的“仙乐牌”肥桃,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同年,“红雪桃”在中国山东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附录】

肥桃的传说

从前,白云山前住着一个名叫王得明的庄户人。因父亲死得早,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有一年遇大旱,王得明家地里颗粒未收,娘俩只好拄着棍子四处讨饭。没多久,他娘就病了,怎么给娘治病呢?愁得得明直转圈。一天,他看见家中的毛桃树上耷拉着二十几个桃子快熟了,就爬到树上摘下来卖了几个钱,又借了辆小车,推着娘到镇上看病。他拿着大夫开的药方,赶紧抓药,药房掌柜的一数钱不够,便提笔把一样贵重药给勾掉了。得明急忙问药房先生:“这味药用什么东西可以顶替?”药房先生说:“她儿身上的肉就行,不多不少整二两。”得明推着娘回家以后,立即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二两肉熬了药。其娘吃了以后,病真的就好利索了。
这事恰好叫下凡观景的七仙女看在了眼里,她回到天宫以后,一个劲儿向王母娘娘唠叨此事,把王母娘娘感动了,就顺手捏了粒仙桃核扔到王得明家,随后他家立刻长成了一棵桃树,上面挂满了大个儿的桃子,个个肉肥汁儿甜,有的插上根麦桔杆一吸,最后仅剩下外皮和核。王得明把桃子摘下来送给庄乡邻居及穷人去品尝。人们吃了后不但不生病,而且还大都延年益寿。自此,乡亲们便把这种桃子叫作“佛桃”。从此以后,佛桃就长满了白云山,然后又繁衍遍及了整个肥城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