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国故城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199&run=13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县宿城镇宿城村西北,距县城4.2公里。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00余米。东经116°25′,北纬35°55′。1977年12月23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国是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在古宿国(太昊后风姓国之一,《后汉书·郡国三》:东平国“无盐,本宿国”)地设立的,汉宣帝刘询封其子刘宇为东平国王,国都设在宿城。辖无盐、任城(今济宁东南)、东平陆(今汶上北)、富城、亢父(今济宁南)、樊(济宁东)、章(东平鄣城)等7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封其子刘苍为东平国王。三国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封曹操之子曹徽为东平国王,国都由宿城迁至寿张。西晋,东平国都又迁至须昌。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宿城为郡城。北魏,宿城仍为东平郡治。隋朝设东平县,宿城为县城。唐朝仍为宿城县。至此,宿城自西周开始至唐代,或为国、或为郡、或为县,绵延持续2000余年。
对于这处规模宏大的王城遗迹,清代学者蒋作锦著的《东原考古录》和清光绪《东平州志》、民国《东平县志》均有记载。《东原考古录》载:“宿国故城在危山(白佛山)前……汉置东平国……治无盐(无盐村),无盐为县城,宿为王城。”清光绪《东平州志》云:“州东二十里汉置东平国,治无盐为县城,宿为王城,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宿又为郡城……”现故城址的西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还有残存的汉代城墙。特别是西北角的城墙,高度在3米以上,东西长180米,宽15米,夯土层、柱洞十分明显,对研究汉代城池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东平国故城址内残砖碎瓦和石质、陶质建筑构件随处可见,这表明当年城内应有较大规模的建筑群落长期延续。从历年来群众动土的断面上考查,可知文化层厚度达2米以上,包含物十分丰富。文化层大致分三层:上层以隋唐文化层为主;中层为汉代文化层;底层为商周文化层。汉代文化层包含物最为丰富,主要有灰陶乳钉砖、筒瓦、板瓦、泥质五铢钱范、灰陶豆、罐、缸瓮和铁质的锄、犁等。1972年,遗址的北部曾出土了大量新莽时期的货泉、布币等。皇城区位于城的西南侧,原高出地面2米多,1976年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时被推平,当时出土了一些金银器、陶器、瓷器和铁器等。特别是在遗址的北部还出土一宗比较珍贵的文物,如焦园村村民平整土地时一次出土虎符竟达十多枚,经专家鉴定为晋代遗物,是鲁西南乃至山东地区不可多得的珍品。虎符长6.5厘米,高4.5厘米,厚2.5厘米,用铜铸成伏虎状,通体有虎斑条纹,错金铭文刻于虎颈和背缝处凸起的长条形棱上,需两半扣合方读。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分左右两半,右一半由国王保存,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要调动军队时,国王将右一半交给另外的将领或亲信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所以又称“兵符”。中国迄今发现较早的虎符实物,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战国时期秦国颁发的“新郪虎符”和秦虎符、杜虎符。另外,县文物管理部门还从东平国故城附近的村民手中征集到许多汉代铁制生产工具,以及花纹不同的瓦当、乳钉砖、大型板瓦、筒瓦和瓷器等。有的出土器物已被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对研究和考证古代东平地区乃至整个鲁西社会经济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