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邑故城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192&run=13

刚邑故城址,位于宁阳县城东北约17公里的堽城镇堽城里村附近。故城居于鲁西南平原及黄淮海平原交汇处,前临洸河,北枕汶水,土地肥沃,系黄褐性土质,适宜农作物生长。刚邑古城址为春秋至北魏时代,沿续历史较长。2006年12月3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汉书·地理志》注载:“刚,故阐。”水从汶出称阐,即水。鲁以水名作邑名,春秋哀公八年,齐人取阐,后归于鲁,何时阐又入于齐及更名为刚,不可考。战国时齐之刚邑,公元前269年(周赧王四十六)“秦使客卿灶伐齐取刚”,刚之名始见于此。西汉置刚县,王莽改称“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四“汶水”载:“《地理志》乡,故阐也,王莽更之曰柔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阐在冈县北,冈城东有一小亭,今冈县治。”俗人又谓之关亭。东汉光武帝复称原名,晋称刚平,南朝宋省并,北魏复置,隋废。《魏书·地理志》记有:刚(县)治刚城。刚城现作堽城,而何时改刚为堽不详。明万历《宁阳县志》录有王正容的《堽城怀古》,即已写作“堽”。清光绪《宁阳县志》载:“旧志云: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颓垣高数丈,城内妆楼、钓台故址宛然,似非汉迹。土人相传为梁武帝筑,或曰梁王朱全忠。全忠建都于汴,此岂其击兖时所重筑邪?不可考矣。”综上所述,刚邑故城址早为春秋鲁国阐邑,降至北魏共沿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属宁阳县境内时代最早、沿用时间最长、保存较好的一处古代城址。
冈邑故城址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800米,现东、南、西三面城垣清晰可见,不少地段仍高高耸立于地面,其中的城东南角最高处有10多米。大部分为黄土夯筑,唯东南部墙身以土夹碎石夯筑,墙体内含汉代瓦片等遗物。夯层厚约16~20厘米,有一排排径约12厘米的夯窝。夯窝距约0.2-0.5米。在东城墙有两个高10多米突出墙外的夯土台,群众俗称“炮台”。城中部曾有一高10多米、径约40米的夯土台基,传为钓鱼台或梳妆楼,可能是城中官署等重要建筑所在地,可惜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在城址的东北部还曾发现过房屋基石和石柱础,村民称“金銮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本地群众为保护这一处古迹,专门订立了村规民约,并树立了“禁止毁坏古迹碑记”石碑一通(今尚存),对城址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1966年,在村落西部挖出一古石桥,习称“洸河桥”,似为故城的西门桥。
由于此故城沿续时间较长,致使该故城址内遗迹、遗物发现比较丰富,除日常地表可见的颓垣断壁外,还出土有基石、石柱础和大量砖瓦等建筑遗物,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陶鼎、汉代“半两”石钱范等,当地群众在农业生产中还经常发现大量红烧土、灰土、陶片、人骨、半两钱范、铜箭头和陶器等。
早在1979年12月,刚邑故城址既被宁阳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按照国家文物保护管理的有关法规,认真落实了“四有”工作,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方面的措施。尤其是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将遗址中心向东500米、向西500米、向南400米、向北400米,划定为重点保护范围;又以重点保护范围边缘线向东80米、向西60米、向南60米、向北100米,确定为建设控制地带,并埋置了四至界桩。
【附录】

堽城怀古
明·王正容
荒城寂寞枕长河,匹马西风此一过。
故垒秋深杀气动,高台日暮野烟多。
争传殿宇夸梁宋,忍见丘墟蔓筚箩。
怅望不堪嗟往事,空余山色映寒波。

古刚城
清·黄恩彤
草没谁家垒,烟迷何处楼。
无情清汶水,呜咽背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