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坞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173&run=13

丁坞遗址,位于东平县大羊乡丁坞村西北处,距县城13.7公里。东经116°31′,北纬36°02′。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山坡台形地。从遗址断面观察,文化层堆积厚约1~2.5米。文化层主以灰褐色土,内包含有红烧土块,从文化层内的包含物看,其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地表暴露遗物主要有夹砂红陶器足、夹砂灰陶残片和黑陶残片等。从捡选的标本看,龙山文化层主要有陶鼎、盆、罐、豆、杯、觚和磨制石器等器物;陶器表装饰以素面为主,有的打磨光亮,部分器物上有压划纹、附加堆纹、篮纹、竹节纹等,有的鬲足呈较长的鸟喙状。1993年,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此遗址区东南部发现一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略偏东北(未全面清理)。主要随葬品系在头部发现有蛋壳灰陶高柄觚1件,高18厘米,喇叭形口,壁薄如蛋壳,细长圆形柄饰以竹节纹,圆饼形座,座下有三支腿附足,器座部有刻划纹。此觚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属于龙山文化早期。
丁坞遗址下层是大汶口文化层,从遗址出土文物看,主要器物有各式鼎和罐、钵、盆、豆、壶陶器和石器等。陶器以灰陶和夹砂褐陶较多,还有部分红陶;器表饰篮纹、绳纹者较多,另有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乳钉纹等。陶制工艺多数运用快轮制陶技术。从当地群众手中征集到的部分石器看,有斧、铲、镰等农业生产工具,制作细致,通体磨光,并采用管钻法穿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群众中还征集到一件月牙纹青玉斧,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1.5厘米,刃部较尖锐,斧顶部呈弧形并有一直径1厘米的圆形孔,一面饰有连续的月牙纹,此玉斧是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可多得的重要出土遗物。
丁坞遗址的发现和调查,对于古海岱文化区的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是创造“东原文化”这一地方文化体系的先躯,而且对于整个山东地区的史前文化考古也具有重要的资料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