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11&run=13

金山,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前面,泰安市区金山路北首。为一孤立的小山丘,南北长约630米,东西宽约65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东经117°6′43″~117°7′8″,北纬36°12′5″~36°12′23″。海拔229米。金山之西为普照寺路,东、南边为金山路,北边为环山路。古时,金山顶建有眼光殿,南麓有青帝观,东边有金龙四大王庙,山前东西两边有眼光泉、广生泉。现整座金山已建成了金山公园,内含有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金山,古时典汇于泰山诸峰之中,未予单列,为无名山。清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中称其为“高阜”。因山体形似“金”字而得名金山。金山处于泰山脚下泰前断裂带的北沿,向南即为广袤的泰莱平原北边。金山山体构造与泰山一脉相通,通体由距今25亿年太古代时期形成的变质岩——泰山杂岩构成,南麓裸露的宽广石坡岩壁,斑驳陆离,记载着它岁月的沧桑痕迹。金山西南面为奈河,其上源又称为西溪,从泰山西南麓流下,经金山前自西北向东南流过。
金山翠柏掩映,草木葱茏,肃穆幽静。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泰安知县毛徵曾发动泰安各界在金山等处植树造林,今金山上保存有许多柏树、黄连木等古树。新中国成立后,又陆续栽植了松树、枫树、梧桐、杨柳、苦楝等树木,近年来又引进了白玉兰、雪松、鹅掌楸、银杏等名贵树种和奇花异草。现金山满山翠绿,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古树名花互映,成为泰城人茶余饭后休闲游历的著名景点。
金山北依泰山,南瞰泰安城,地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在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为双方激烈争夺的军事制高点。
眼光殿 金山顶上明朝时建有高真院,清朝时改名为西眼光殿。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载:“眼光殿,一在大王庙西高阜上,旧称高真院,俗谓西眼光。一在王母池东,俗谓东眼光。”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金山,明立高真院于上,今名西眼光殿。”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载:“眼光殿,一在红门下,东南虎山上。清雍正八年建,道光十四年重修。一在红门下,西南金山上,旧称高真院。左右对峙。”
古时眼光殿为发券式宫门建筑,底部为一平台。内祀眼光奶奶神像。眼光殿在1928年北伐战争中曾受损毁。北洋军阀踞守泰城时,在金山布有重兵把守。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在泰安围歼北洋军阀张宗昌部,首先攻占了金山和泰安城南边的蒿里山南北两个制高点,形成对泰城的包围,在金山眼光殿架起巨炮轰击泰安城内北洋军,全歼张宗昌部徐海春旅2000余人。
1946年,国民党驻军扼守泰安城,在金山顶构筑了防御工事,眼光殿被改建为坚固的碉堡,眼光殿周围挖了层层战壕,修筑了工事。1948年5月,许世友、谭震林率华野山东兵团并鲁中军区四个警备团发起津浦铁路中段战役。泰安守敌为国民党整编八十四师第一五五旅。解放军在攻占泰安城中,首先强攻制高点金山,敌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烈的战斗从黄昏一直打到深夜,终于攻占了金山。夺取金山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一部仓皇逃往济南。解放军第三次解放了泰安城。5月30日,泰安县全境解放。
现在,金山顶上的西眼光殿与东面1000多米处遥相对峙的虎山东眼光殿,均已毁圮。金山顶上,尚存眼光殿废墟,为一堆高约2米的碎砖石块土丘。废墟中,有一南北方向断墙,南北长约4米,高约3米,墙厚约90厘米。
眼光泉 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山水》载:“金山……眼光殿,殿前有眼光泉,游人多掬水洗目。”古籍中记载的“眼光泉”,至20世纪中叶仍存在,为两处,均在山前西南和东南麓半山腰。泉水奇特,似小米汤,黄澄澄的,称为“浑汤泉”。人们认为泉水神灵,可以明目,故此,常到金山上用眼光泉水洗目。后来眼光泉干涸不在。但今天古眼光泉位置处,地表仍是常年湿润,草木生长茂盛。
金山西北麓山脚下亦有泉群,长流不息,现已扩建为泉湾塘坝,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70米,水平面约9000平方米。泉水清彻透明,汩汩不断,从金山脚下的塘坝南端放水洞涌出,向西经普照寺路流入■河。
20世纪末,在金山西麓、北麓建成会议中心、度假村等现代建筑。青砖黄瓦与青山绿水、翠柏黄花交相辉映。
大王庙 乾隆《泰安府志》卷七《祠祀》载:“金龙四大王庙,在玉皇阁北偏,按:神为南宋谢绪,明天启中,以拥护漕河封今号,祀于单县之黄堽。国朝康熙中,州人私祀于此。”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载:“金龙四大王庙,在玉皇阁北偏。按:神为南宋谢绪,行四,隐金龙山。宋亡,投茗水死。明天启四年,以拥护漕河封今号,祀于单县之黄堽。清康熙元年祀此,有王纪碑,乾隆五十六年重修,赵东周记之。”
新中国成立后,大王庙处改建为机关事业单位,其位置在今金山东麓金山路东边。
青帝观 金山南麓古时有青帝观。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山水》载:“青帝观……今门垣尚存,已改为林场。北为金山……”卷二《舆地志建置》载:“青帝观,在县城西北,金龙四大王庙西。创始无考,《隋书·礼仪志》:‘开皇十五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又址外为柴坛,饬神庙于展宫悬于庭,为埋陷二,于南门外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辂,备法驾,而行礼毕,诣青帝坛祭焉’。顾炎武曰:‘即《月令》所谓其帝太皞也’。宋祥符中重修,诏加封广生帝君。明嘉靖尚书步(朱)衡复修葺。清康熙七年,郡武举张所存重建。后圮,仅存前门三间。民国四年,知县冯汝骥缭以周垣,植桃杏树百余株。”
古时的青帝观是金山南麓规模较大的道教场所,占地大致为方形,边长约150米,院落如城池布局,四周有城墙,南边城墙中间为城门楼,南城门楼下为3座发券门洞,供人们进出,俗称城门洞子。北面城墙中为北门,向北可通往山顶的眼光殿。青帝观内祀广生帝君等神,观内亦有眼光殿,与金山顶眼光殿相同,民间称为下眼光殿,祀眼光奶奶神像。民国年间,青帝观改建为林场,但青帝观“门垣尚存”。1953年夏,逢大暴雨,巨雷击中城门,城门洞南半部毁损倒塌。1955年将青帝观建筑全部拆除,在青帝观旧址并向北扩大范围修建了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青帝观原大殿西墀立有著名的《青帝观碑》,即宋真宗“加青帝懿号碑”,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御书的诏文。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云:“《青帝观碑》:宋真宗书,在泰安州北。”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十三《艺文志·金石》云:“《青帝广生帝君赞并阴祝文》:是刻旧在泰山西南址青帝观大殿西墀,清乾隆十二年为俗吏所毁,民国六年(1917)得残石八枚于观之旧址,其遗物也。”该碑残石现组合而成立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新中国成立后,在金山之阳建有“泰安革命烈士陵园”(详见《泰安革命烈士陵园》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