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铜亭的历史变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2&rec=9&run=13

岱庙铜亭的历史变迁
□赵祥明
泰山脚下岱庙的北门内有一座铜亭,面阔4.65米,进深3.75米,高5.6米,重檐九脊歇山顶,亭构件及神像均为铜铸镏金,为仿木结构,可拆卸组装,具有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的特点,堪称中国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它原位于泰山顶碧霞祠内,名“天仙金阙”铜殿,原有四壁门窗和天花板,内陈设碧霞元君铜像和两侍从像。1972年移至岱庙内,门窗、天花板和铜像已荡然无存,铜殿也因门扇缺失,故被人们俗称作“铜亭”。岱庙铜亭默默矗立着,好像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人们不仅要问原铜殿因何而建?经历了哪些曲折历程?为何到了岱庙?通过查阅不同时期碑刻和历史文献资料,从始建到几次易址,分四个时间段来分析,大致摸清了岱庙铜亭的历史演变过程。
  1、铜亭最早位于岱顶碧霞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是万历皇帝为慈圣皇太后所患之眼疾痊愈向碧霞元君祈福而建。
岱庙铜亭原位于泰山岱顶碧霞元君祠内。现殿内有明万历“敕建泰山天仙金阙铜碑”,记载了万历年间救建铜殿事宜。《敕建泰山天仙金阙铜碑记》:“圣母目青,……复命内臣持节以祀东岳泰山之神、天仙碧霞元君,……出内帑金钱若干,镀金为像,范铜为殿、筑石为台奉元君奠居焉。爱锡嘉名曰天仙金阙。”可知铜亭原名“天仙金阙”铜殿,建造的缘由是万历皇帝为慈圣皇太后所患之眼疾痊愈向天仙碧霞元君祈福,万历皇帝采取了建造一座铜殿的方式来为母后的健康祈福,祭祀碧霞元君,这是泰山铜殿创建的直接原因。铜殿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始建,万历四十二年(1614)竣工。铜殿原位于碧霞祠院中正殿前今之香亭处,处于整个碧霞祠建筑群中轴线发展的高潮位置,来朝者拜于此,可见其建筑地位尊崇。
2、明末至清,铜亭被拆卸下山,先置于遥参亭,后置于灵应宫,门窗于清光绪年间被毁。
据《泰山道里记》云:“灵应宫,元君下庙也。庙创无考,明万历三十九年奉敕拓建,赐今额,有张邦纪碑。其制,前后殿庑,回廊周密。中为崇台四门,上起铜楼,号金阙,殿宇栏循像设皆范铜镀金为之,旧在岱巅,后移遥参亭,复置于此。”又据传说,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以为金阙是纯金打造,从山顶移下,结果发现是鎏金的,于是,金粉刮下,金阙抛弃之。还有泰安士绅赵弘文铜亭移地的说法,顺治年,泰山之上有金殿,明季移入遥参亭,而城州再破,伯(弘文)曰:“木受金克也,”遂毅请之上堂移灵应宫中,迄今安然无事,为其地方计着矣。(光碧堂稿,朴庵翁赵老伯先生大人八旬初度叙—李素著)。综合多方面资料分析,基本可确定铜殿于崇祯十六年(1643)前后先移置遥参亭,后又于顺治五年(1648)移置灵应宫。
  铜殿移置的灵应宫是碧霞祠的下庙。为了安置铜殿,灵应宫曾专门于中轴线上造崇台以承之,体现了对铜殿地位的尊崇。铜殿的精美引发了许多人的感慨,清乾隆年间的学者沈廷芳曾专门为铜殿赋《铜楼歌》咏道:“楼高丈余广袤称,轩窗栏楯工雕锼”、“是皆橿谷铜所铸,致与古六氏侔”、“腾光耀采射烈日,观者莫敢张两眸”。足见铜殿当时的辉煌与人们对碧霞元君虔诚的膜拜之心。可惜,铜殿的门窗毁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云南匪患严重,朝廷缺钱,考虑铸钱,各地方需要上缴铜,当时的地方官吏考虑把铜亭化了,做铸钱的材料,于是,拆下了门窗和一个梁做实验,结果发现铜殿的铜不适合做铜钱,于是就放弃了,但是,门窗和梁从此也没有恢复。
3、民国期间,铜亭仍在灵应宫,曾使用木门窗,内供神像,惜神像于文革期间被毁。
民国五年(1916)灵应宫遭回禄之灾,大部分建筑物及铜像焚坏,仅存有南山门、钟楼、铜阙、正殿、北斗台与禅房等。日本大正八年(1919)出的画册,上面有金阙(即铜亭)的照片,门窗已经是木头的了,木头的裂纹清晰可见,殿内供奉的铜像为碧霞元君,为一坐像,下设铜坐椅,背靠为双凤镀金,两侧还有童男童女两侍从像。1937年,“七七”事变后,尚士廉等人将庙内文物封存。泰安沦陷期间,他一直看守岱庙。日军妄图盗走灵应宫铜像、铜亭,他联络泰安知名人士上书伪省政府,阻止了日军的阴谋。1958年出的《泰山名胜》画册中,铜亭位于灵应宫内,门窗已缺少,四壁只剩四根铜柱,里面还供应碧霞元君的铜像。解放后,灵应宫后成为泰安汽车制修厂的库房,仅存山门、钟楼、铜亭、正殿。文革中泰安汽车制修厂将殿内所有神像拉到院内乱堆在一起,同时在此期间破坏了四尊主像和一尊元君像(铜亭内),今只剩元君头像及一片铜椅残件,存博物馆库房。
4、1972年铜亭被移至岱庙,重立于岱庙后花园东侧。
为确保在灵应宫院内的铜亭安全起见,铜亭于1972年被移至岱庙,由泰山管理处的维修工人进行迁移,按亭的铜构件编号拆卸,先存在岱庙东寝宫,1973年春就在东寝宫后建二层台安装,在移迁过程中,泰山人民对其十分珍爱,大、小铸件数百件,重三十多吨,无一件损坏,真应该感谢泰山的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为这件虽已残缺但极具价值的文物找到了理想的保护之地,也成为岱庙东路一个重要景观。
(作者单位:泰安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