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灵泉访古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1&rec=22&run=13

有缘灵泉访古碑
颜建国
前几年,因为随泰山学院汤贵仁教授做《泰安区域文化通览——东平卷》,开始关注元代东平府学和元好问等金末元初学问大家;之后,研究清代画家禹之鼎,由此关注到清代文坛领袖王鱼洋。在这些名家的诗文里,东平湖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也激发了我的浓浓好奇心,心想:在我这个东平人眼里感觉那么普通的景色,怎么在这些大家眼里就那么与众不同了呢?
  两年前冬,在一次到梯门镇有事的中午饭余,想起离凤山就咫尺之遥,于是几人驱车十几分钟到附近灵泉寺小游,寒风刺骨,但我们几人还是对这儿水墨画一样的山景赞叹不绝,相约以后挤时间再来,特别一个深井边的两块古碑,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但因为井里结冰,没能到碑前看个究竟。心想:古碑,可别被人破坏了,你要安安静静等我再来。
  人到中年万事休。等着等着,这一等就过了两年,直到今年春我才能挤出时间重访。我们全家和一个好友冒零下几度的酷寒同去灵泉,当从县城驱车来到凤山下时,看到山险林茂,画画的儿子大呼这就是典型的元代水墨画之样图。进山的途中,看到路旁盗坑密布,我对大家深沉地说:“估计那几块石碑已不复存在。”但来到达泉边,奇迹出现了:那石碑竟然好好地在宽井口立着,只是破损的程度比之前更为厉害,很多地方已经整块脱落,字迹已经无迹可寻。
  泉边石碑有二,均刻在灵泉井壁的青石上,粗看残存文字,可以知道一为宋碑,一为元碑。
  宋碑在右,呈方形,为方平锋长的隶书。主要文字如下:
  中大夫充徽猷阁侍制知郓州事□□□,□□探古焚黄□□□□□□天堂□□□□□□□丞相梁庄肃公神道之下过,□□留宿,侄耜励从行,梁□恕、郭慎猷外孙吴□自城中来迎。政和八年四月初五日。
  通过以上残存文字,结合东平北宋时期有关史料,我们知道此碑为北宋政和年间的郓州知州蔡居厚所写。蔡居厚(?—1125),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字宽夫,曾考中第进士,担任太常博士、吏部员外郎等职务。大观初(1107—1110),任命为右正言,后任改户部侍郎、知秦州,因事被免职。政和中(1111—1118),历任沧州、应天府等。他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作家,著有《蔡宽夫诗话》等。看《宋史·蔡居厚传》和有关史料,蔡居厚是1118年离开郓州知州位置的,之后年余又来任职区划扩大了的东平府知府,他是1122年左右诱杀宋江等梁山好汉的官员之一,在1125年左右因病去世。
  有些史料认政和八年郓州知州为崔直躬,但看《宋史为》,宋徽宗使用这个年号共两年(1118年11月—1119年2月),实际时间才三个月,史载:“庚午,遣武义大夫马政同高药师等使女直,讲买马旧好。初,药师等兵船至海北,见女直逻者,不敢前,复回青州,称已入苏州界,女直不纳,几为逻者所杀。青州安抚使崔直躬具奏其事,帝怒,诏元募借补人并将校一行并编配远恶,仍委童贯措置通好女直事,监司、帅臣不许干预。”可见崔直躬在青州不在东平,碑刻作者应为蔡居厚。
  通过灵泉寺井壁崖石上蔡居厚所书游记的隶书碑文,大体知道此碑是蔡居厚到郓州城外的灵泉寺游玩时所为,他专门祭拜了被朝廷封谥号“庄肃”的梁适墓茔,(梁适,字仲贤,宋咸平三年出生于东平,父亲梁颢为翰林大学士,梁适以父荫为官,宋仁宗宝元年间任兖州知府,熙宁三年即1070年去世,朝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庄肃”)当天晚上蔡居厚住在灵泉寺,他的侄子耜励随行,梁某恕、北宋宰相兼枢密使郭慎求的外孙吴某从郓州(今东平街道办事处)城中相迎,时间是政和八年(1118)四月初五。
  北宋一代,行草大盛,传世的隶书佳作较少,但是,宋代是金石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金石学的第一个高峰,金石学兴起对篆隶书法开始产生影响,出现了师法金石文字的篆隶书法,宋人在对金石学的研究过程中,除了有理论上的探索,更有书法实践上的身体力行,欣赏蔡居厚《灵泉寺游记碑》隶书笔法,通过字字犀利稳健的笔痕,可见他在书写这篇游记时对金石书风的借鉴运用,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使我们研究宋代隶书的转变有本可依,找到力证。
  元碑在左,呈竖式,和宋碑不同,元碑是一篇用端秀的行楷所写的游记,主要文字如下:
  皇庆改元,龙集壬子秋九日,前卫率府左□□□□□饮于凤山□□□灵泉,且约诸公同游堙中,分□□□□□刻姓名于石以識(识)其来云。前扬州提举峗山□□□刘巘通甫时年八十,翰林学士北庵陈俨,公望前□□□总管逸斋□达达之。前东平医学教授陈思□□□□前卫率府□□□□□□□超宗超卿,前滕州知州敏,□□□□□□□□美,前□□□□□司事监遵子周,期而不□□□侍郎□□□□□□巨川,侍行者逸斋之□□□□□□北庵陈俨,书者逸斋乔(季)□□□□□□。
  东平路石匠提领左玉。
  分析以上碑文,人们会知道这是记述元代部分文士到灵泉寺游玩雅集的散文。皇庆改元即1312年,壬子秋九日即阴历八月初九,官员某人约朋友到灵泉寺雅集,主要有文士刘巘,看身份应该是位有才德长者,同来的有翰林学士陈俨,还有一个斋号叫“逸斋”名达之的总管,医学教授陈思某,滕州知州尚敏等人,还有数人如超宗超卿和“逸斋”的仆人。
  阅读碑文,人们会知道撰写游记的是翰林学士陈俨,书法作者是书房叫“逸斋”名达之的文士。
  关于陈俨,东平历代志书无记载。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元人陈绎曾(约1329前后在世)撰写的《文说·一卷》里有“卷首所称陈文靖公,盖即元翰林学士东平陈俨,亦以文名”,才知陈俨即陈文靖,在《元史》中有“虞集议陈文靖谥引仕不躁进曰靖”之句,才知道陈俨名字也叫陈文。
  再如至元二十年(1284)的“赵文昌谒孔庙碣”记载:“赵文昌之邹、滕,道曲阜,偕权祀孔治、教授陈俨、乡士李禋又拜祠下;同年,京杭大运河由淮安改道东移时,途径济宁城区的河线,正经小闸口附近,因运河工程的需要,由当时兼任济宁监州的丞相冀德芳主持,将原始的酒楼移到南城墙上,至元二十五年(1288)陈俨写下《重修太白酒楼记》石刻为证。这两碑文说明陈俨有在曲阜和济宁为官的经历。
  《元史》还记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命札马鲁丁、陈俨、虞应龙等编纂全国地理志,至元二十八年(1291)完成,共755卷名曰《大一统志》,藏之秘府。此处表明陈俨参加了《大一统志》编撰,在同期学者中深受朝廷重视。
  在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王恽的《秋涧集》中,有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王恽七十大寿,李谦、王构、陈俨等著名文士祝寿且写诗的记载;在王恽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去世后,陈俨、刘敏中、王约、张养浩、程巨夫等人写了悼诗。在《元史》中的《世祖本纪》十四记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御史大夫月兒鲁等奏“比监察御史商琥举昔任词垣风宪,时望所属而在外者,如胡祗遹、姚燧、王恽、雷鹰、陈天祥、杨恭懿、高道、程文海、陈俨、赵居信十人,宜召置翰林,备顾问。这段史料,更充分说明元世祖末年,陈俨已经成了德高望重回家隐居的学者,且在当时和胡祗遹、王恽等人齐,名望极大。
河南省安阳市出土元《渔庄记》,碑文写有:大德十苍龙丙午(1306)闰正月中□日,北山陈俨记,吴兴赵孟頫书,安阳李郁模刻,系清乾隆年间出土,清乾隆年间学使李玱云为此碑作跋说:“是碑为安阳监生孙讷见农人出诸土中以米易得……藏诸学宫”,此碑石后为平原省博物馆藏品,一九五二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时转至新乡市博物馆。这是赵孟頫和陈俨合作的记录。
《元史》中还记载:元仁宗1311—1320年调整翰林院,将国史院职能与其合并,吸纳文人,招揽文学之士,除赵孟頫外,还聚集了程文海、李孟、刘敏中、贯云石、陈俨、畅师文、元明善、张养浩、蒲道源等文士。这里也把陈俨和赵孟頫写在一起,也证明他在元仁宗时期是一位博学大儒。
元朝文学家程钜夫(1249—1318),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庙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他写有一首为陈俨祝寿的诗:

蝶戀花 寿陳北山
月掛新年弓未彀。
璧水溶溶,已覺春光透。
國子先生松竹友。
一尊請為斯文壽。
況是雪中萱樹茂。
華萼相輝,天地同長久。
何處東風吹雅奏。

  由这首祝寿诗,可知陈俨年龄要比程钜夫大一些。
元代贯云石(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元朝畏兀儿人,精通汉文。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他的《折叠桃花岩诗》自序说:“白兆山桃花岩,太白有诗,近人建长庚书院。来京师时,同中书平章白云相其成,求诗于词林臣李秋谷、程雪楼、陈北山、元复初、赵子昂、张希孟,与仆同赋”,记载陈俨写有同题诗。
王旭(生卒年不详,1264年前后在世),《大明一统志》卷二三记载:王旭字景初,东平人,以文章书画知名于时,与东平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王旭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砀山县令礼遇,被请到县学主持讲席。足迹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资助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王旭在自己所作《兰轩集》中写有至元已丑(1289)《克斋记》篇,中有:“东平焉国宝以医游诸公间,诚宝乐易心休休焉,其得君子长者之称也盖久。至元丁未冬,予南还,相与会于北山陈君之座,而纪君子周在焉。”里面的北山陈君,是被人们忽视的元代东平府学文士、书画家陈俨。
  综合以上文字,可知道陈俨在元朝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文士之一。
  游记中的刘巘通甫在史料中记载很少,元代白雄飛所写《故惠泉散更顯翁先生李府君墓誌銘》载有:“至大四年大四年(1311)三月二十七日己亥惠泉散更李顯翁先生病革香巖白雄飛偕貳車劉通甫往問焉”;《丰城平治甸城山谷道路碑记》记载:“西三州官医前提领郭瑀,洎涨源杨礼,并本社王德成、刘通甫、李天佑、王通甫等恳请作文记之,以刻其石。愚辞不获已,故摭其实而备叙之。延佑七年(1320)岁次庚申十一月日建,裕斋後人李文焕撰书。”这两块碑都是元代官吏所书,里面提到刘通甫,时间也和元代《灵泉寺游记》碑的1312年吻合,只是没想他年纪会这么大。
  元碑中的滕州知州尚敏虽然在碑文中排,但他也是一个有为的文官。史载:滕州书院始建于元朝大德四年(1300)名居后,知州尚敏上任后,看到仅有的几处私塾不能适应学子的求学之需,便决定倡办义塾,他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俸禄作为启动经费,动员乡绅商贾多方捐助,很快募集了五千缗铜钱,官府又将三顷多官地拨给义塾当学田,田里的收入资助义塾日常花费。当时的义塾约有十几间房屋,随着办学影响不断扩大,1314年,监察御史滕人任居敬上疏朝廷,请求将义塾命名为“性善书院”,并升格为官办学堂,朝廷准奏,滕州第一所公办学堂就此名载史册。
  元碑中其他人物需要再考,但看陈俨在文中的称谓,知道都是不俗的文士。书法到元朝,赵孟頫被推为第一。我在初次看到元代《灵泉寺游记》碑时,没看落款,以为是赵孟頫的手笔。看了文中记述,才知道是斋号“逸斋”的总管所写,很凑巧在碑文有前有“逸庵”□“达达之”,初以为两个“达”是写错一个再写,后边的“逸庵书”接着一字不是乔就是季,结合有关元代文士资料,元代书法家、收藏家乔篑成字达之,有时也写“乔达,字达之”,同期的翰林学士程钜夫《雪楼集》中有《送乔达之寄东平序》:“吾故人乔君达之由翰林学士出守东平”,乔达之、程钜夫、陈俨再为翰林旧识,便知道这位斋号“逸斋”文士是乔达之,看元代《灵泉寺游记》碑,碑文行楷书法虽从“二王”帖中来,但由于其熟谙二王法度,故所作趣味横生,用笔刚劲有力,让人赞叹。
  清初《佩文斋书画谱》中元代画家部分记载:“乔达字达之,燕人,官至翰林学士,善丹青,山水学李成,墨竹学王庭筠,后学文同。”在一些收藏史载:“乔篑成,字达之,号仲山,天津蓟县人,元代收藏家。至元十八年(1281)曾任秘书郎,历官两浙运司副使、翰林直学士,乔达之精考据,富收藏。”
  南宋末元初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后自吴兴迁杭州)在《云烟过眼录》在“乔达之篑成号仲山所藏”一节里,记其藏品中有李唐《晋文公复国图》、李思训《江山渔乐图》等凡十五家作品。现存世的唐高闲《千字文》卷、五代卫贤《高士图》轴等书画名迹,上钤“乔篑成氏”印鉴,这是曾经他庋藏的标志。
  明代都穆(1458—1525,明代大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玄敬,一作元敬,郡人称南濠先生)著《铁纲珊瑚》卷五《寓意编》第三页记载:“叔固李公所藏黄筌《秋江待渡图》落笔便自超绝绰,有唐人意度,仆甚惜之不能去手。是日天宇清朗,神气闲畅。在坐子有廖方寿,乔仲山一时良会,李公命仆手摹此图,仆自愧不能追及前人,故略仿彷佛以求见教耳。延佑丙辰秋九月廿四日吴兴赵孟頫。”这段文字记下了赵孟頫、乔达之等人的一次书画活动,难怪乔达之在灵泉寺所写行书碑有很多的赵孟頫书法的影子。在其他一些资料中,赵孟頫还评价乔达之的侍女画作,写有:“近见张萱《横笛仕女》,精神明润,远在乔仲山《鼓琴仕女》之上”,可见乔达之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画家。元代周密在所写《志雅堂杂钞》记载:“己丑六月二十一日,同伯机(鲜于枢)访乔仲山”,元初己丑年为1289年,这是元代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1246—1302)和周密一起拜访乔仲山的记录,可知乔仲山交往的均为元初名家,他自己也是一位丹青妙手。
  游记中某侍郎巨川,是元代东平“三王”之一王构的哥哥王桓,史载:王桓字巨川,东平人,王构之兄。至元十四年(1277)为旭州尹,后任户部侍郎,善诗文。元带道士玄虚子撰《鸣真集序》有云:幸有蒲坂同道,寄世老人王巨川,嗟忆师之珠玉,特有英奇畅道之美。元朝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 ,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著有《湛然居士文集》)在其1230年写《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诗:

雪里冰姿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
令人多谢王公子,分惠幽芳寄好音。
商辛自底灭亡期,保障全空聚蠒丝。
谁识华山归马日,易于渭水钓鱼时。

  耶律楚材撰还写有《和王巨川题武成王庙》一文,记载他们和道士的交往。王桓的书法传世也有记载。可知是一位著名学者。
  宋、金、元时期的东平是一方巨镇。北宋末赵构脱金返南在东平集合诸路勤王大军,东平城的官绅随从南下;金占领后曾一度在东平设立刘豫(1073年—1143年或1146年)伪齐国,辖境为汴京开封府、河南府路、归德府路、山东东西路、大名府路和陕西路六路,成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特别是元代严实父子统治时期,重士兴学,元好问、杨奂、商挺、杜仁杰、宋子贞、王磐、康晔、梁栋、李昶、徐世隆等名儒成为府学的主管和教授,培养了李谦、阎复、徐琰、孟祺、申屠致远、张孔孙、李之绍、吴衍、马绍、王构、杨桓、曹伯启、刘赓、夹谷之奇、周砥等优秀的学生,东平派的成员在中统之后,大都出仕为官,成为元朝中央与各级政府的重要官员,元代人袁桷说:“朝廷清望官,曰翰林,曰国子监,职诰令,授经籍,以遴选焉始命,独东平之士十居六七。”元好问等人在东平期间,因为喜爱灵泉寺一带的优美景色,多次到这里写诗雅集,元好问《寒食灵泉宴集序》记录了其中一次,文为:“出天平”(东平)北门三十里而近,是为凤山之东麓。有寺曰灵泉,阻以绝碉,重岗复岭,四合蔽映。——寺已废于兵,而石楼之典刑故——”。用绝美之句赞美了灵泉之景色。他的《江城子》一词(梅梅柳柳闹新晴),也是赞美灵泉寺:“梅梅柳柳闹新晴。趁清明。凤山行。画出灵泉,三月晋兰亭。细马金鞍红袖客,能从我,出重城赏心乐事古难并。玉双瓶,为冠倾。一曲清歌;休作断肠声,头上花枝如解语,应笑我,未忘情。”《寒食灵泉宴集序》中雅集的韩文献、李桢、靖文炜、勾龙瀛、高诩、张圣与、刘诩、孙德谦、张孔孙等人,均为当时名士,之后大都进入元朝廷翰林院等,在文学或书画等方面成为卓越文士。
  更为传奇的是清代文化巨子王士祯,足迹走遍九州大地,独爱东平湖东北蚕尾山、灵泉寺一带风光,晚年自号蚕尾老人,取“蚕尾”命名自己的书房。
  灵泉寺残存的古碑,还有一些,如写有“灵泉”榜书的楷字,我觉得好似黄久约(黄久约,字弥大,东平须城人也,号“潜山先生”,书法家)的书迹,因为它和岱庙的《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极为相近。其他的碑,多数成为残字的碎石。这么多文化遗迹被破坏,当下甚至被盗挖,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历史过去,但华章永存,彰显着灵泉寺的一画一折。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科技巨轮下,百米山峰数月可以神速消失,灵泉美景不知道还会存在多少时日?唯独诗文中的前朝旧事,得以延伸和流传,这真是文化带给人类的最大幸事。
  灵泉的美,跨过了千年百年,还将延续再延续,那些事,那泉音,滴响在后人耳边和心里,用文化传承和恒美的大自然,带给未来自然的美、文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