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泰山石刻文化的力作 ——浅读《泰山石刻全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1&rec=12&run=13

普及泰山石刻文化的力作
——浅读《泰山石刻全解》
赵学法
泰山石刻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留下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代泰山金石学研究趋于深入,内容不再局限于发掘性、抢救性的拓片和书法艺术的临摹,而是随着“泰山学”的兴起,逐步扩展到考据学、历史学、文化学等领域,为泰山石刻学的发展拓宽了视野,开辟了新途。然而,作为博大精深的泰山石刻学,从古至今一直把玩于文人圈内,从来没有走下过文坛,成为一门普及化的大众学问,以致广大当代读者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尤其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芸芸游客,面对艰涩难懂的古文石刻时,无不望而却步,遗憾而去。可喜的是,张用衡先生所著《泰山石刻全解》(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年4月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著不仅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果,而且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地详解了泰山石刻,其通俗程度可谓老少咸宜、喜闻乐见,堪称普及泰山石刻文化的一部力作,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

尽显石刻内容

  发现并存世的泰山石刻,从《秦泰山刻石》开始至当代摩崖碑碣,纵贯两千多年不断层,可谓洋洋大观,奥义深邃。但对于渴望了解石刻内容全貌的当代金石爱好者来说,不免感到遗憾。因为实物资料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有的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残缺不全。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强化保护措施,但字迹漫漶或万劫不复的部分,却永远不能重见天日,而历代金石著作和书法临帖所呈现的,基本上是“为我所用”的选择性内容和局部性样板,不可能顾及石刻的内容全貌。因此,热衷泰山金石文化的平民读者,一直期待着展现泰山石刻内容本相的著作问世。
  《泰山石刻全解》的出版发行,满足了读者的这一夙愿。此书的作者,就是学界知名的泰山学人张用衡先生。此公长期在泰山管理部门从事宣教工作,职守使然,历练成一位博学的泰山文化宣传者和普及者。为宣传泰山,他不遗余力地出版过许多通俗读物,如《世界遗产·泰山》《岱宗览胜》《泰山游》《国之魂魄——泰山》《游遍泰山》《泰山古树名木》等,还于2009年与李传旺先生合作出版了《泰山景观全览·泰山2100景》等。这对于弘扬泰山文化无疑起到了权威发言的作用。但是,张用衡先生并没有满足这些,“总觉得未能进入泰山”,认为“泰山绝大多数石刻的内容至今均没有人对之做通俗的解释,这便为研究泰山留下了空白”(《泰山石刻全解·前言》)。确定了研究方向后,张用衡先生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将泰山景区石刻按照旅游路线,一一进行了细心搜集梳理,对石刻内容的残缺部分,根据史书记载作了补录,并加注了标点,简化了字体,使当代读者一览无余,心满意足。如《秦泰山刻石》,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直观上只能欣赏李斯的篆书艺术,但却难解文意。只有读过《泰山石刻全解》补录的全文79字,才能详见诏书写了些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再如著名的经石峪《金刚经刻经》,早已被水流冲刷的面目全非。为了方便阅读《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补齐了所缺的全部文字,恢复了该经的原貌。这虽然是一项拾遗补缺的工作,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查对大量的权威性信史资料,付出艰辛而巨大的劳动,而作为读者和研究者来说,这却是必须知道的,否则就失去了基础性资料。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泰山石刻学就沦为空谈,不能立足。《泰山石刻全解》的首要价值,就在这里。

译文通俗易懂

  普及泰山石刻文化,仅仅还原内容本相是不够的。由于古今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其用语习惯的不同,中间仿佛隔了一层面纱,所以今人读古文,犹如雾里看花、云中望月,只能会其大意、领略概要,而不能白话直说、通俗阅读。尤其是古代刻石文本,均系作者殚精竭虑的精华之笔,其中不乏引经据典的纵横捭阖以及古语名句的灵动化出,往往令生长在现代语境中的一般读者囫囵吞枣,难求甚解。客观地说,自白话文普及以来,除专业学者外,普通民众中很少有人再以古文表达思想,从而对文言载体形同陌路,渐行渐远。但这并不是说,当代人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搭建一座泰山石刻走向大众的桥梁,就显得特别重要。
  张用衡先生的《泰山石刻全解》,彻底解决了这个困扰大众已久的难题。然而,要翻译所有的泰山古代石刻,却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不仅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寻觅背景材料,而且还必须做到准确无误,真实地反映石刻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蕴含旨趣。况且,许多古代泰山石刻文字,尤其是古典诗词石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译成今文,往往费力不讨好,甚至解构意境,招来非议。或许,这就是没人愿意做这项工作的原因。可敬的是,张用衡先生没有被困难吓住,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挑战精神,勇于在日夜兼程的不懈努力中,攻克了一个个难题,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将通俗易懂的石刻译文摆到了读者面前。如泰山南天门元代杜仁杰的诗刻《天门铭》,为泰山元碑中的佳作,读懂此碑并通晓义理,只有那些元史学者才可以做得到,而对于大众读者来说,就勉为其难了。《泰山石刻全解》的可贵之处,在于运用意译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个通俗版本,让当代读者能够通达古人的心灵世界,与之进行遥远的交流对话。《泰山石刻全解》一书译文的另一个好处,是对史无索据的缺失刻字,也在译文中概括了大意,不再留有空白。如元代严忠济《礼岱顶神祠记》刻石,漫漶不识的刻字达51个,但通过概略译文,仍可贯通此刻的主旨。这对于完善石刻内容,具有重要的补遗作用。

解读深入浅出

  《泰山石刻全解》一书最值得称道的亮点,莫过于对泰山石刻的解读。作者虽然对此谦称“读碑赘语”,但作为普通读者来说,却是大受欢迎的部分。因为少了这项内容,就很难知道刻石文本的历史背景,无从探求其中的文化奥义及其存世价值。如山顶孔子庙北面的《孔子崖诗刻》,如果没有张用衡先生对该诗作者汪稼门饶有风趣的介绍,读者就不可能了解这位闽浙总督的从政风格,更无从知晓汪氏游泰山、赋此诗的心境。接下来,张用衡先生抓住诗中的核心句子“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将孔子的泰山情结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展示了《孔子崖诗刻》的文化价值。如此别开生面的解读,令读者荡气回肠,神清气爽。再如对唐玄宗亲撰亲书《纪泰山铭》的解读,将唐明皇借助封禅大典、摩崖刻石宣示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祈愿、政治理想及其文化意义,阐释的清通明澈、深入浅出。这对于当代读者洞察盛唐时期统治者的政治文化观,极具参考价值。
  亘古以来,没有方家对泰山石刻做过这等通俗易懂的解读工作,因为这件事情古人不需做,今人不敢做。不敢做的主因,不外乎一怕学养不足做不好,遭世人耻笑,二怕体量浩大太麻烦,精力吃不消。的确,一一解读古代泰山石刻绝非易事,也难免顾此失彼存偏颇、见识浅薄不到位。这些,似乎都没有成为张用衡先生面前的“拦路虎”,充分说明作者有这个能力和水平,敢于涉足前人不曾涉足的领域。作为解读泰山古刻的第一人,张用衡先生值得点赞和尊敬。
  或许,有人认为张用衡先生著述《泰山石刻全解》,依然是在做“导游”工作,这就大错特错了。披阅此书的读者,绝不会浅薄地小觑它的学术价值。的确,没有高屋建瓴的学术见解和通古晓今的文化功力,很难将“阳春白雪”转换为“下里巴人”,被大众所普遍喜爱和接受。正如央视的“百家讲坛”,广大受众没人质疑主讲人的深厚学识,更没人否认这个节目带来的文化普及效果。如果说泰山石刻文化就是地方版“百家讲坛”的话,那么张用衡先生就是主讲人之一,他的巨著《泰山石刻全解》,定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受到读者的青睐,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