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幅珍贵老照片看天贶殿的沧桑历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1&rec=11&run=13

从多幅珍贵老照片看天贶殿的沧桑历史
赵祥明
岱庙旧称东岳庙,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场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内祀泰山神—东岳大帝,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它与紫禁城的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天贶殿是东岳大帝的神宫,作为一座礼制建筑,其建筑等级和形制随着泰山神身份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在此过程中名称也数次更迭。据史料记载,泰山神于唐开元十三年(735)被封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复增懿号为“仁圣天齐王”;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奉升为“天齐仁圣帝”。随着泰山神的地位由“王”升为“帝”,其庙宇的规模和建筑等级也得到了提升。岱庙历经宋大中祥符元年至次年(1008—1009)、宋绍圣四年至建中靖国元年(1097—1101)、宋建中靖国元年至宣和四年(1101—1122)的三次修建,形成了与泰山神帝位相符合的规模,“岿然如清都紫极”。主殿也形成了高规格的形制,名“嘉宁殿”,元代更名为“仁安殿”,明代一直沿用。清康熙七年(1668),泰安发生大地震,大殿损毁严重,“唯梁柱可用”,“拆卸”大殿进行重修,“檩枋坏烂者,俱换新料”,共历时十年,功成后大殿更名为“峻极殿”。民国时期,大殿曾改为会议场所,除“峻极殿”之名,悬额“人民大会场”,后替换以“宋天贶殿”匾额至今。
天贶殿采用了“九五”之制的黄琉璃瓦庑殿顶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天贶殿九间五进的平面布局以及部分斗栱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特征相吻合;现存木构架的尺度规格以及构件的样式特点等均符合清工程则例做法,为古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殿内北、东和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画面高3.3米,总长62米,整个画面以出巡人物为主,所绘人物达690余人,衬以山川树木楼阁,间以祥兽,表现了泰山神出巡、回宫的宏大场面。壁画初绘于宋,清初重绘,在宋代壁画规模和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具有不同历史时代特征的形制样式和绘制手法,保存了大量的文物信息,为研究我国的宗教、建筑、绘画史提供了依据。
在岱庙内,珍藏着多幅天贶殿老照片,这些照片早至清末,晚至当代,通过对这些照片的分类整理,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天贶殿清末以来的发展历程。

清末时的天贶殿

从收集到的早期老照片来看,清末的天贶殿基本保存完好,为规模宏大的高规格的宫殿式建筑,外观上看,它采用重檐庑殿顶,上悬匾额“峻极殿”,门窗为典型的官式做法(见图1)。从殿内部来看,内檐为典型的清式旋子彩绘做法,壁画保存基本完好(见图2),侍从塑像高大精美(见图3)。

民国时的天贶殿

  民国初年,大殿保存完好,殿内泰山神和侍从像威严华丽(见图4、5),民国十七年(1928年),日军在济南制造惨绝人寰的“五三”惨案后,山东省政府迁往泰安,泰安成为临时省会。岱庙辟为市场公园,天贶殿改为“人民大会场”,门窗改为方框玻璃民居形式,撤“峻极殿”额,挂上“人民大会场”牌匾,成为当时省政府驻泰期间的重要会议所在地(见图6)。民国二十年(1931年)泰安县县长周百鍠和赵正印报请山东省政府批准,维修、保护天贶殿壁画,并在壁画之下设铁质护栏,并将古代铜铁造像,及其他古物陈列其中,以备好古者游览,岱庙大殿再易额为“宋天贶殿”(见图7)。

建国后的天贶殿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实施天贶殿维修保护工程。特别是1986年泰安市博物馆成立,作为岱庙的直接管理机构,致力于恢复天贶殿的历史原貌工作,重现其金碧辉煌之壮观。1956年搭架整修天贶殿(见图8)。1984年重塑东岳大帝神像。1987年安设避雷装置,并用铜网将天贶殿檐部以上全部遮挡保护。1993年维修天贶殿西侧屋面。2011年,实施天贶殿修缮保护工程,包括瓦面维修、木构架加固、柱子和门窗油漆、地面维修、石台基和踏步维修、匾额制作贴金等项目(见图9)。2015年,实施天贶殿壁画修复保护工程(见图10)。
从以上不同时期的天贶殿老照片分析,大致可以看到天贶殿清末以来的历史变迁,无论从大殿外观到内部陈设,均有较大的改变。从匾额上看,大殿清末为峻极殿,民国期间先后易为人民大会场和宋天贶殿一直沿用至今。从门窗来看,清末为标准的官式做法,民国期间一度被破坏,采用玻璃门封堵,建国后恢复清式三交六椀菱花隔扇。从内部陈设来看,清时殿内祀泰山神,为泥塑,左右还有侍者塑像;民国时期,天贶殿成为人民大会场,塑像被毁;1984年恢复泰山神塑像,坐像高4.4米,头顶冠冕十二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肃穆端庄,俨然帝君,再现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