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9&rec=27&run=13

2011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共济宁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
干部群众,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态势,各项
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2011年,全市各级党组织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不断深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党的
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
党员45.98万名, 基层党委700个,党总支1618个,党支部20117个。一是扎实开展创
先争优活动。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组织开展“擦亮窗口”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全市涌
现出医疗系统“先诊疗后付费”、交通系统“温馨旅途”、行政审批部门“阳光快车”
等一大批为民服务品牌。中央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推广了济宁市的做法。组织各基层
党组织对党员公开承诺进行集中规范,扎实开展领导点评创先争优工作。建立全市创
先争优先进典型数据库, 收录各类先进典型800余个。谢立亭的先进事迹被省委书记
姜异康批示肯定,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召开庆祝
建党90周年大会,隆重表彰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
者,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集中精力抓好
换届工作。广泛开展严肃换届纪律宣传和“换届我承诺”活动,开展换届专项巡察,
实行干部“双向约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统筹上下级领导班子、
同级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人事安排,圆满完成市县乡换届工作。抓住换
届有利时机, 公开差额选拔县级干部81名,公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副科级干部150
名。修订完善干部督查考核体系,清理规范各类考核活动,撤销或合并集中实地考核
项目82项, 占82.8%。突出培训主题,抓好学风建设,全年在市委党校举办19类25期
培训班, 培训县级干部1600余人次。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进“511”
计划实施。截至2011年底,全市有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入选省“万人计划”
第一层次。实行高层次人才“个性化、全天候、无障碍、直通车”服务,积极开展人
才特区建设试点,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考核,扎实
推进了人才规划落实和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夯实根基。精
心组织村“两委”换届工作,换届选举成功率99.33%,村“两委”成员中“三高三强”
型干部达到79.62%, 194名大学生村官通过换届进入村“两委”班子。结合实施“农
村六大重点工程”,选派3481名干部包驻1949个村。开通济宁党建数字电视、互联网
络频道,开播《济宁党建新闻联播》,搭建党员教育新平台。创新农村社区党组织设
置和运行模式,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作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
作覆盖进一步扩大。把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和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
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强化了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的工作责任。四是深入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围绕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土地
利用、民生资金、保障房建设、援疆项目等领域开展执法检查,确保了各级重大决策
部署落到实处。以“增强为民意识、争做执行表率”为主题加强作风建设,治理庸、
懒、散、乱,通过强化问责促作风转变。开展市直部门承诺践诺公开评议和百名科长
大评议,建立网上评议系统,提高了评议的科学性。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
设,儒家崇廉尚勤思想教育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济宁廉政网”开
通上线。推进预防腐败工作,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科技防腐、廉政风险防控、
“一费制”改革,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切实纠正各类损害群
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重大决策与主要工作 2011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济宁市着眼于实现“十二
五”良好开局,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着眼提质提速,以六大工程强化
农业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以重大任务牵动城市建设,以实事硬事提升民
生水平,以作风效能保障工作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态势。全市地区生
产总值达到289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7亿元,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3.7%、
64.1%和32.2%。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1: 53.0:3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21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712元。人均GDP达到35729元,比上年增加4168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增长10.1%。 一是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
之重,实施了以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型农村社
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六大
工程”。粮食生产战胜严重干旱,总产487.2万吨,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
4.8%。 建成农业标准化基地35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767家、 2095家。金乡大蒜、邹城食用菌、微山渔湖产品、梁山鲁西黄牛等品牌效益
更加凸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推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实行农村垃圾
“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农村环境有了根本性改观。二是加快推进经济
战略转型。煤电产业居主导地位的格局开始扭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11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6.1亿元,增长20.5%,利税516.8亿元,增长
10.1%。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上升到56%,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总量突
破3000亿元,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增加到7家。服务业完成投资675亿元,占全市固定
资产投资的45%,提供税收占全市税收的33.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
成长, 建成国家级光电产业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
的19.4%。 科技、金融、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
层次研发机构相继落成, 兴业等4家商业银行和豪德物流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济宁,
宝相寺景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投入运营, 全市旅游社会总收入286.4亿元,增
长22.8%,旅游创汇17767.1万美元,增长3.8%。三是大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以筹
办第23届省运会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牵动中心城区功能提升,以重大基础设施牵动济
兖邹曲嘉组群城市加速融合, 以县城、 中心镇和农村住房建设牵动城乡一体发展。
“两区三市”全部实现镇街建制。“一城四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北湖新城展示靓
丽形象,济北新区承载能力迅速提升,东部科技新城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运河生态经
济区加紧建设,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增加到117.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02.4万人。城
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 全市园林绿化完成投资13.4亿元, 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
2883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0.9平方米。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6.2亿元,全
年新修道路22条。太白楼路东西延及两座跨河大桥、北湖中路立交、南北外环升级改
造等工程相继竣工, 临菏路济宁段建成通车,济宁机场开通8条航线,高标准如期完
成京沪高铁曲阜站配套建设, 成为全线6个精品站之一。济宁高新区、任城开发区与
兖州、邹城、曲阜在产业布局上基本形成网状连接,“同城效应”日益显现。县城和
镇村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建项目的体量和投资规模均超过往年。四是着力强化要素
支撑。 狠抓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截至
2011年底,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市级433家,
建立4处国家火炬计划技术产业基地, 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20处。依托济宁国家高
新区建设科技新城,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大所大企业合作创办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全
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51家, 博士后工作站增加到6处,与美国代顿大
学合作建立了“先进超轻型汽车材料研发生产中心”。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淘汰、关闭66家企业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100项,
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节能减排两项工作均
在全省获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到位,在全省率先完成燃煤机组脱硫改造任务,化工
发酵企业异味污染得到遏制,秸秆禁烧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荒山治理,东部山区
再现青山绿荫景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启动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建成和
修复人工湿地16万亩, 微山湖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治理采煤塌陷地5.8万
亩。五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关于做
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完善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
拓展各级服务群众平台功能,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公开接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
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全市信访态势持续平稳。不断深化完善鲁苏边界微山湖地
区稳定协作机制, 连续9年没有发生大的边界纠纷事件,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优秀市”。实施了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建成了布局合理、覆
盖重点部位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了对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管
理,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持续开展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化
品和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改革与创新 一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加快“阳光政府”建设,成立市公共资源
交易平台,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实现全程网上监管运行。
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市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和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有机整
合市县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能力明显增强。扎实推进资源资本化运作,利用
资本市场盘活资源存量的能力显著提升。企业上市和债券发行工作取得成效,曲阜圣
阳股份上市成功, 首发融资4.8亿元,济宁城建投16亿元、兖州城投10亿元企业债券
批准发行。二是强力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成功
举办了第28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及系列活动,获得“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殊荣,曲阜
片区大遗址保护规划顺利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召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
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高铁时代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等一系列扶植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政策措施,文化产业
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正在兴起。高水平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作为首家
承办活动的地级城市,济宁市被国家文物局评价为“确立了新标杆”。全民健身公共
设施不断完善。建成30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赢得第23届省运会承办权,全市
有两名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夺取金牌。三是全面推进民生工作。2011年市级财政安排民
生方面支出154.8亿元、 增长21.5%,占财政支出的52.5%。为民所办10件实事如期完
成。 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11.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8.4万人。 社保方面,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每人每月提高到260元至320
元,农村每人每年1400元至1700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双低”联动机制,累计向困难
群众发放价格补贴4500万元。12个县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部进入国
家级试点。医疗方面,“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城镇医保、
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7%和99.7%。住房方面,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7万套、农村
住房11.1万户、启动危房改造2.09万户。教育方面,实施教育优先战略,财政教育预
算达到60.3亿元, 占预算支出总额的22%。启动了58个“学前教育工程”重点项目和
城区30个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投资21.8亿元全面改造中小学校舍,投资1000多万元
对100多所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