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济宁市监察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7&rec=59&run=13

【综述】 2009年,市纪委、监察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
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履行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扎实推进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
界好评。
服务大局主动自觉,保障有力 紧贴全市中心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
市重大决策部署,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制定《济宁市国家
工作人员十个不准实施细则》,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会同有关部门督查扩大内需投资项目314个。对34个“三重”项目进行督查。
对467宗违法占用土地整治情况进行检查,清理闲置荒芜低效利用土地178宗,
立查土地违法违纪案件168件,处理党员干部180人,其中乡科级干部13人,
移送司法机关12人,顺利通过第九次卫片执法检查。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执法
监察“回头看”,加大所欠规费和土地出让金的催缴力度。对房地产项目进
行治理,清理变更容积率项目74个。清理出探矿权采矿权招拍挂中存在的问
题18项。加强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23个
河流断面、12家污水处理厂、61家重点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开展粮食
清仓查库工作,检查粮食库点6个,粮食1.1亿斤。组成8个检查组对抗震救灾
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制定监管办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52人受到责任追究,
超限超载率由52%降至1.5%。加强对全运会济宁赛区场馆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的监督检查。
作风建设持续加力,环境优化 整合市优化办、市纠风办、市纪委投诉中心,
设立5个处,初步实现实体化运作。在新闻媒体开辟“跨越发展从我起步,
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等作风建设专栏,扩大了工作影响。组织市直56个部门
“一把手” 开展公开践诺承诺活动, 通过电视和网络现场直播。公开招募
1000名代表,组建群众监督评议团,对涉及干部履职和作风方面的问题进行
监督。对85个市直部门单位的100个服务窗口进行公开评议,对反映问题多的
部门开展定向评议。开展“十佳十差”服务窗口评选活动,对69个市直部门
单位的600多个中层科室组织网上投票。开展“双评”活动,把市直140多个
部门单位作为评议对象,发放一万张评议票,评议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对会
场纪律、 办公秩序、 部门和窗口工作现场进行明察暗访,暗访部门1877个
(次)、窗口3860个、企业846家,通报问题部门339个。全市共受理干部作
风、 效能投诉491件, 通报批评、取消评先树优资格、调整岗位、停职检查
149人。通报存在作风问题部门、窗口51个、机关干部116人次。加强调查研
究,探索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规律性特点,不断完善优化环境治本
措施。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中央纪委副书记张毅、李玉
赋,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等领导对济宁市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
廉政教育形式多样,氛围浓厚 开展党政干部“廉政悟语”短信征集提示活
动。编印《家庭助廉教育读本》,在领导干部家庭中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和格
言征集活动。对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开展“讲廉政党课,送教育
上门”活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120多场次,2万名党员干部接受
教育。在市直媒体开办“十佳”中层干部风采栏目,专题报道、跟踪报道46
次,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作巡回报告。组织《儿行千里》和《红叶旅途》济
宁专场演出,2000多名党员干部观看。各级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观
看警示教育片《欲之祸》《忏悔录》,党政主要领导作警示教育报告。开展
廉政文化建设“八个一”活动。组织编写《儒家经典文化读本》幼儿卷和党
员干部卷。省纪委在济宁市成功举办了儒家廉政思想论坛。
廉洁自律力度加大, 领域拓展 对136个县级班子、1521名县级领导干部进行
200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对违反规定的29名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签
订2009年度责任书。认真落实厉行节约七项要求,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同比
减少4215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同比减少3040万元,用电、用油、用水支出
同比减少1138万元,庆典费用同比减少255万元,节会费用同比减少554万元;
论坛费用支出66万元,同比降低285万元,会议费用同比降低966万元,文件
费用同比降低401万元,通信费用同比降低526万元。清理“小金库”22个,
涉及金额340.58万元,处理7人。建立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备案制度。对
市直机关单位建房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对县市区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查处1人、违规金额3万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现金、有
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23人,以赌博等形式收敛钱财2人,违反组织
人事纪律3人,公款大吃大喝、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3人。加强因公出国(境)
管理,同比减少46个团组、80人次、216万元。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审批监
督,纠正超标车10辆、超编车12辆。出台《济宁市巡查工作暂行办法》,加
强对民主生活会、“三谈两述”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纪委负责人
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760人次,任前廉政谈话1210人次,诫勉谈话28人
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7383人次,函询21人次。领导干部主动申报配偶和子
女经商办企业问题2104人次。推进党务公开,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工作信
息。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对首批67个“示范村”
进行命名表彰。实行村务公开“五规范”、“民主日”制度。加强企业反腐
倡廉工作,出台《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和《市管
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与12户市管企业负责人签订党风建
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书。
查办案件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出台《查办案件情况通报制度》《查办重大
案件报告制度》《一案双报告制度》和《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若干程
序规定》,发挥办案点作用,规范办案。推行内部辩护、公开审理制度,加
强申诉复查工作。组建“办案人才库”和“陪护人员库”。开展县市区“十
大重点案件”评选活动。据统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
报3180件,立查各类违纪案件1033件,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案件3件,乡科级
干部案件94件。共处分党员干部114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6人,通过办案
挽回经济损失6500余万元。立查商业贿赂案件18件,给予刑事处理8人,涉案
金额112.65万元,罚没款38万元。
体制机制继续创新,不断深化 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等问题。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
量权。出台《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的通知》和《济宁市社会中介组织
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试行办法》,对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在清理的基础上严
格管理。 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 推进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形成
《济宁市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开通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
出台4个配套文件,建立绩效评估和情况通报机制,每月对市直具有行政审
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进行绩效排名。该系统开通运行以来,纳入电
子监察部门53个, 审批事项578项, 办件23824件, 办结23517件, 办结率
98.71%; 承诺件16741件, 办结16440件, 提前办结15538件, 提前办结率
94.51%。 出台《济宁市涉企收费“一费制” 改革实施意见》《济宁市市级
“一费制”改革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召开全市涉企收费“一费制”
改革工作会议,6县市区已完成改革任务。全市1163家企业纳入改革范围,缴
费总额6.18亿元,减轻企业负担2600万元。其中,市级纳入“一费制”管理
的市直部门11个、费种25个,按“一费制”缴费的企业71家,缴费金额4.5亿
元。认真落实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登记备案制度,完成登记备案867件次,取
消涉企检查89件次。实行轻微违规“首违不罚”制度,第一批纳入“首违不
罚”制度管理的市直部门11个、项目123项,全市落实“首违不罚”事项2928
件,减轻当事人负担4 60.6万元。
纠风工作全面深入,扎实有效 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贯彻落实情
况开展执法监察,调查处理安全责任事故7起,处分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7人,
其中给予党纪处分3人,行政处分4人。认真治理征地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的
问题。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
务、涉农负担中的问题。加强对为民所办十件实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
强对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的监管。针对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
题开展专项检查。查实微山县渔管委滞留2008年渔用燃油补贴193天、梁山县
马营乡违反规定抵扣费用并长期延迟兑付等问题,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
纪律处分、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处理。清理党群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各
县市区和相关党群系统现有评比达标表彰项目363个, 拟保留66个, 拟撤销
297个。
派驻机构统一管理,严把政策、稳妥推进 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
常务副市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的领导小组;由纪委牵头,从组织部、人事局、编办、机关事务管理局、财
政局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办公机构。明确“改革领导体制,强化监督职能,确
保工作成效”的改革目标,坚持“归口派驻、整合力量、一步到位”的改革
原则, 落实“编制不能减、 人员不能少、职级不能降”的改革要求。制定
《关于对市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派驻机构
单列编制72名,与改革前派驻机构干部职数持平,每个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配备编制7至10人。12月13日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设立8个纪检组、
监察室,将市直66个部门、单位纳入统一管理。同时,积极探索县级派驻机
构统一管理工作,确定一个县先行试点。
调研工作深入具体,质量提高 把调研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各级纪委领
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确定选题,撰写调研文章38篇,省级以上发表19篇。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调研活动287次,完成调研课题232项,进入市级以上
决策146项。其中,市纪委开展调研活动43次,完成调研课题14项,进入决策
10项,省级以上采用调研报告多篇。组织三次热点问题调研活动,形成《地
级市直部门纪检组长问卷调查分析》(中央纪委《反腐倡廉建设通讯》第15
期)、《关于纪检监察干部读书状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和《145名乡镇纪
委书记问卷调查报告》。《145名乡镇纪委书记问卷调查报告》受到中央纪
委副书记黄树贤批示。承办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联系点研讨
会。
自身建设抓紧抓牢,形象良好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制
度和干部学习制度,开展“思想、纪律、作风、队伍”四整顿活动,扎实开
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实施“三个五”素质提升工程,提高
“五种能力”,处理好“五个关系”,争做“五个表率”,建立学习型、服
务型、创新型、文明型、廉洁型机关。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会议、办文、行政管理和派驻机构管理等各项制度。选好配强纪检
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完善领导班子工作机制、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多岗位
锻炼干部,认真落实中纪发〔2009〕9号、10号文件精神,加强县级纪检监察
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