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7&rec=19&run=13

【地理位置】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
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52′~117°36′,北纬34°26′~35°57′
之间。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总面积为10684.9平方公里。东邻
临沂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南连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与泰安市毗连,
西北端则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市区位于全市中部,含市中区和任城区,面
积为904.5平方公里,济宁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
(张培安)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距今五六千年前,这里就散布着众多的原始村落。
居住在济宁的“有仍氏”已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夏朝时,济宁城区一带称
为“任国”(即仍国,古代仍、任两字同音),一直延续到商周两代。秦统一
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称为任城县。五代时期称济州。北宋时期称济州
济阳郡。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这是济宁之名最早出现的年
代。济宁地名的由来,据传因任城一带地势较高,可免水灾,能保安宁,故
为济宁。明朝时先为济宁府,后属兖州府,清朝时为济宁直隶州。辛亥革命
后,废州府设道,先后为岱南道、济宁道。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属鲁西行政公
署第一、二督察区。日伪时期属鲁西道,后改兖济道。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
民党统治时期(1945年8月~1946年1月,1946年9月~1948年7月),济宁称为济
宁县,属山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1月9日,解放军第一次解
放济宁,当时以城区及近郊划为济宁市,属冀鲁豫七专区,3月29日升为地
级市,直属冀鲁豫行署,同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济宁。1948年7月14日济
宁重获解放后,将原济宁城区及近郊复称济宁市。初属冀鲁豫行署,同年8
月划归山东省,属鲁中南行署。
【行政区划】 建国以来,济宁的行政区划有多次较大的变动。1949年分属
于鲁中南行署的尼山、台枣两个专区。1950年行署撤销后,尼山、台枣两专
区合并为滕县专区,辖16个县市。1953年滕县专区与湖西专区合并,改为济
宁专区,辖14个县市。1958年曾与菏泽合并,辖17个县市。1959年济宁、菏
泽两个专区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开,辖8县1市。1961年峄县改为枣庄市,归
省直属。1978年又将滕县划归枣庄市。1978年底济宁地区辖10县1市。1983年
10月,济宁改为省辖地级市,辖9县2区。1986年曲阜县撤县设市。1989年12
月梁山县划归济宁市。1992年兖州县、邹县分别撤县设市。1993年12月市郊
区改名为任城区。2009年,济宁市辖2区3市七县,即市中区、任城区、曲阜
市、兖州市、邹城市、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
梁山县;15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