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6&rec=223&run=13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
全区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总人口15.17万。
济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对辖区内的党务、
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行使完全市级经济管理权
限和县级行政管理职权。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设置内
部机构,下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市政建设管理局、社会事业发展局、
纪工委(监察室)、人事劳动保障处、政法信访工作处、发展策划处、科技
与知识产权处、群团工作处10个行政部门和投资促进局、创业服务中心、投
资促进一处、投资促进二处、投资促进三处、财务集中支付中心、土地储备
中心、园区管理中心(外商服务中心)、市政工程处、质监造价站10个事业
单位,辖洸河、柳行两个街道办事处,黄屯、王因两个镇。
区内建有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
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和纺
织新材料产业基地,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园区。在区内投资的世界
500强企业达15家,工业企业650家,形成了工程机械及纺织机械、汽车及零
部件、生物医药及食品、纺织服装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军工产品等五大主
导产业。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大力倡树“融合、创新、发展”
的园区文化,坚持提高境界、提高标准、提高执行力,以事业项目化、项目
责任化、责任数字化的工作要求和科学、精细、务实的工作作风,集中抓好
产业建设20大项目“百亿工程”、城市建设“6大工程”、社会民生“5个1工
程”等重点工作,推动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大力倡树园区文化〓聚合创新发展动力】 高度重视和突出文化元素对区
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融合、创新、发展”
的园区文化。“融合”,就是集成优异的经济、社会、人文理念,以更加开
放、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并激发出新
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强力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创新”,就是运用一
切有利于发展的模式方法,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
的共识,充分激发内在活力;“发展”,就是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
求,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成果共享的惠民发展进程中,不甘人后,率先
崛起。倡树“融合、创新、发展”的园区文化,已成为全体高新区人的自觉
行为,引领全区不断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
【经济增长实现新跨越〓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2008年,区属实现技工贸总
收入6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地区生产总值205.4亿元,增长27.1%;
规模工业总产值392.8亿元,增长2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6亿元,占比
达到52.1%;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实现23.16亿元,增长29.9%;地方财
政收入突破10亿元,实现10.65亿元,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3亿
元,增长53.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
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工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
资等主要指标名列前茅。
区内以骨干企业为带动的主导产业加速壮大,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区域
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9家,新增34家,其中产
值过亿元工业企业47家;39家工业企业进入全市利税超千万元企业俱乐部,
居全市第一位;利税超亿元企业12家,占全市总量的1/4。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按照“产业聚集、结构调整”
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龙头和配套并重,着力引进优势项目,
一批投资规模大、质量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全年共完
成招商引资项目143个, 实际利用外资1.2681亿美元, 实际利用市外资金
34.175亿元;签约合同项目61个,总投资53.318亿元;在谈项目57个,总投
资66.19亿元。全年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142个,过亿元项目48个。重点
项目向上对接申报工作取得突破,全年共有18个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大盘
子”,争取上级支持资金1.2亿元,对接项目数量和争取资金额度均居全市第
一位。
集中规划的20大产业项目“百亿工程”成效显著,全部按期落实。其中15个
项目主体已经落成,9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小松行走系统、大京结
构件、大马力推土机、鲁抗立科、辰欣药业二期以及装备工业园、中小企业
科技园的一批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玉柴发动机、吉利福林
汽车零部件基地、重汽二期生产线、小松工业园、小松精密铸造等一批重点
项目成功落地建设。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招商取得可喜成果,全年共引进金融
保险企业31家,当年新增税收4000万元。
【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城市功能设施和亮点工程不断增多】 “一年有起
色、三年大变样”的城建目标启动实施。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环
境等功能相结合,高起点规划设计城市空间布局,先后编制完成了专业规划
20多项。以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六大工程”。
高标准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城市绿地——杨桥公园,作为“东部绿洲”的主体
部分,其靓丽形象已初步显现,并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外商服务中心科苑
会馆顺利落成,在试运行中发挥了良好效应,成为高新区商务服务的品牌;
滨河公园实施了绿化提升和灯光升级改造工程,河东岸规划建设了高尔夫练
习场等一批体育设施。结合城市改造和安居工程的规划建设,实施了大规模
的拆迁工作,拉开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框架。全区以绿色家园安居工程、丰
泰园小区工程为代表的6大片区共完成拆迁面积130万平方米,超过建区以来
拆迁面积的总和。市政建设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建道路
3.31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0.77万平方米,全区绿化总面积达到231万平方米;
设置了一大批路灯、果皮箱、城市公厕等。加强城市管理,严厉查处了一批
破坏城市形象的违规违法行为。
【科技创新跨入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充分发挥政府配置资
源和政策导向作用,着力构建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紧密结合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人才支撑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意识更加浓厚,
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新增孵化科技项目50个、科技企业30家,过亿元
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23家,高新区纳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15个行
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区内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科技扶持资金4198.5万元,申请
各类专利707项,实现专利授权415项,同比增长92%。一批创新成果脱颖而
出,其中辰欣药业自主研制的阿德福韦酯获得国家一类新药及生产许可,成
为当年全省唯一新批国家一类新药,并添补国内空白;正和电子研制的高精
密金属箔电阻器,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神舟七号飞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佳机械被评为济宁市十佳科技小巨人企业;机械设计研究院获得“山东省机
械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院长张明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新标准认定,公共技术平台优化建设项目获国
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支持。年内新设立两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区国
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4家,占全市的2/3。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升级工作
获得国家科技部和省政府支持,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民生达到新水平〓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民生殷实、社会和谐的目标,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一是“五个一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各项新农村
建设重点示范工程投入全面建设;国际学校完成建设工作,面向区内正式招
生;技师学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在校学生达到3000多人规模,强化了高新
区企业发展的人力支撑;高新区人民医院规划加快实施;社会福利中心全面
开工建设。二是为民10件实事全面完成目标。全区6571名老人逐月享受了生
活保障金;新农合参合率达97.6%,参保标准提高到每人100元;30个村居卫
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实现了区内重点监控的全覆
盖;全年新增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户594户;新增农民免费技能培
训678人次,吸纳30名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辖区459名高中阶段学生全部免除
了学费,低收入家庭58名大学生正式享受每年1000—2000元的资助。三是各
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狠抓基层基础,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
纪行为;教育教学体系逐渐完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
制逐步完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积极实施了“情暖万家安居工程”和助
残复明工程;灰飞虱和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做好救灾捐助,全
年共组织捐款捐物2510万元,真诚支援四川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
四是镇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各镇办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努力壮大经济
实力,大力度提升民生,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洸河办事处以村居为载体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三产服务业,居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实现就业1200多
人,地方财政收入实现8755万元、增长32%;柳行办事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
设步伐,把绿色家园、潘庄、新村、卞厂等片区拆迁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作为
工作重点,推进了社区建设的转变;黄屯镇建设的装备工业园成为集约用地
发展镇办经济的典范,先后成功引进项目13个,总投资11.9亿元,地方财政
收入增长幅度达到60%以上;王因镇以中小企业科技园为载体,共吸纳36个
项目进园建设,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市试点单位,镇属敬老
院被评为省一级敬老院。
【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建设发展环境】
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转变作风、促跨越发展”教育活动和“解
放思想改革创新跨越发展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高境界解放思
想、大力度转变作风、深层次破解难题、全方位优化环境。深入贯彻《济宁
市创新发展环境二十条规定》,以建立部门服务激励约束、优化环境督查和
社会评议监督三项机制为突破,先后实行了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行政
事业性收费公示制、优化发展环境督查考核制、重点事项挂牌督办制、工商
业户动态管理制、维稳信息员工作制、环境监督员聘任制等一系列硬措施,
全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对无视有关规定、
逾越“红线”者,坚决实行“三个一律”,即,凡不备案而随意在区内检查
的,一律视为违纪;凡部门收费或罚款不公示的,一律视为违纪;凡部门收
费与个人收入挂钩的,一律视为违纪,有效遏制了重复检查、乱检查现象和
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对重点项目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机关效能服务以及
涉及城市拆迁、占地补偿、生态保护等重要事项,实行了限时办理,挂牌督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