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6&rec=105&run=13

【概述】 2008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
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学苏北精神,促济宁跨越”和“解放思想改革
创新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繁荣农村经济中心任务,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
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
步。 全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56.8亿元, 比上年增长3.7%; 农民人均纯收入
5965元,增长13.16%,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增幅。一是农业经济总量持续
增加。全年粮食总产416.9万吨、增长5.4%,创历史最高水平;肉、蛋、奶
总产量分别达到65.3万吨、47.1万吨和15.3万吨,分别增长7.8%、5.3%和6.7
%;水果产量28万吨、水产品产量30.4万吨,分别增长5.8%、4.7%;林牧渔
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6%,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二是农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效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686万亩,其中优质瓜菜面积406万亩;食用菌生产
面积达到14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00多万平方米;渔业养殖面积61万亩,
其中生态高效品牌渔业面积51万亩,占到总面积的83.6%;各类规模种养基
地发展到2760处。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启动实施了农业龙头
企业建设“333”工程,首批筛选确定的23个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年
度完成投资14.6亿元,已有12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到792家、新增122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55家、新增64家,山
东鲁王集团有限公司晋升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邹城呱呱鸭有限公司等9
家企业晋升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发展到2975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基地450万亩、养殖
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多万户,全市有58%的农户和56%的农产品纳入
产业化经营体系。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8万人,总数达到212.6万人,占农
村劳动力总量的59%。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市级农、牧、渔
三大质量检测中心基本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机构、人员和设施装备
明显加强,新建区域性农产品质量速测点110处。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
安全示范区151处,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21个,“三品”
认证总数达到610个、面积285万亩。在全省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中,济宁市
平均合格率达到97.1%,位居全省前列。五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
加强。南水北调、治淮东调南下、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
顺利,6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8条乡村河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总投资6.1
亿元的1.49万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全部竣工。新增造林面积18.45万亩、农田
林网21.31万亩、 绿色通道71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6%。新增各类农机具
1.9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795万千瓦、增长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到99%。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7万个,实施“一池三改”的行政村和农户分
别达到2197个和14.6万户,占到行政村和农户总数的34.6%、8.3%,新增沼
气服务站点75处、总数达到193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达到136处。新建
改造自来水管网工程184处,解决了702个村、74.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1%,位居全省前列。由138个区域观测站、11个大气监
测自动站、4个土壤墒情检测站、11个干旱检测站等组成的气象综合监测网
络基本建成,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六是农村民生明显改善。新
建改建农村公路1263公里、桥梁81座,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了98%;农村网
络宽带用户达6.4万户、新增3万户,90%的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视;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改扩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9.3万平
方米;新农合参合人口达到596.65万人、参合率97.46%;完成138处乡镇卫
生院改造、1932处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为1082个行政村建设了农家书
屋;为10089名计划生育扶助对象发放家庭奖励资金605.34万元;农村养老保
险参保人数达67.3万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6.1%;新农村建设“百村
示范”工程扎实推进,新一轮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活动深入实
施,市直部门单位“共建新农村百件实事行动”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平安村镇、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取得新的成效,
1867个村被命名为文明小康村或文明生态村。七是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
实。认真落实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政策,近10万户农民签订林地承包合同,承
包面积120多万亩, 发放林权证3万份、面积25万亩。全年兑现各项农业补贴
65854万元、 比上年增加35920万元,其中粮食直补8189万元、农资综合直补
42572万元、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良种补贴680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794万元、
能繁母猪补贴2930万元、能繁母猪保险补贴1457万元、农业保险补贴711万元、
奶牛及畜禽良种补贴342万元、其他补贴58万元,农民人均获得补贴101元、
增加55元。八是争取国家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市委、
市政府关于积极争取上级增加投资项目的部署。农口部门在争取上级项目66
个、中央及省到位资金6.64亿元的基础上,新争取列入国家千亿元投资计划
的项目36个,总投资36.8亿元,其中已落实中央投资4.5亿元(已下达1.1亿
元),并提报后备项目93个。
【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把深化农业产业
化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大事
来抓。一是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组织召开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
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启动实施了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首批确
定的23个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牵头、部门单位负责的包保责任制,加大
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二是纵深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调整完善了《济宁市扶持
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实行重大项目立项制
和专家评审制,进一步增强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性。实施了农业结构
调整市直农口部门包县市区责任制,对各县市区农业结构调整进度实行了周
调度、周通报制度。三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制定下发了《关于
印发的通知》,明确了农产品品
牌培育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成功举办了微山湖系
列十大渔业品牌集中推介活动,并利用第九届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曲阜举
办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和种养大户参加国家、省有关
农产品展销活动,深入开展面向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
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强了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开
展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全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18.5万亩、占到
耕地面积的51%,化肥、农药亩施用量分别降到28公斤和250克以内。二是着
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土地治理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全
年改造中低产田7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 有效灌溉总面积达到
654.7 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8%。加强山区小流域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
合治理面积65万亩,生态修复面积35平方公里。三是加快提升农机化水平。
市级财政拨付89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了6个国家级、2个
省级农机化项目,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收和
经济作物机收等先进适用技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2%,
其中粮食耕种收农机综合水平达到84.2%。积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跨区作
业农机2万多台,实现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4%。
【以有效应对农业突发事件为重点 着力增强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口部门
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积极有效应对灰飞虱、美国白蛾等突发重大动植物疫
情。针对2008年相继爆发的灰飞虱、美国白蛾等重大动植物疫情,组织有关
部门,全力以赴,迅速反应,高效应对,成立了专门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门
会议进行部署,财政部门列支专项资金用于防控工作,业务部门集中全力调
度、督促和指导,各县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市里的部署要求,采取坚决果断
有力措施,灰飞虱、美国白蛾等病虫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积极应对“三
鹿”奶粉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针对影响不断扩
大延伸加剧的严峻形势,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七条
支持奶业发展的意见,在第一时间以市政府文件正式印发,成为全国第一个
出台支持奶业发展意见的地市,受到国务院、省政府的肯定。为应对乳制品
消费急剧下滑造成的企业停产、奶农倒奶危机,及时果断启动实施了机关干
部带头维护乳制品正常消费秩序活动,迅速恢复了济宁市两家主要乳制品企
业的生产,有效地消化了奶农生产的鲜奶,维护了奶农利益,促进了奶业稳
定发展。三是积极应对防汛严峻形势。针对汛期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的严
峻形势,组织水利、气象等部门,时刻关注雨情水情,科学调度,周密部署,
南四湖上级湖先后六次开闸泄洪13.8亿立方米,下级湖先后六次开闸泄洪,
大中型水库汛期水位均控制在警戒线以下,大中型河道水势稳定,确保了安
全度讯。四是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申报争取上级项
目资金。牢牢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积极
组织农口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实行了
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农口各部门迅速行动,主要负责同志全力抓项目申报
和争取工作。截至年底,已明确列入中央新增千亿元投资计划的项目36个,
总投资36.8亿元,农口部门争取中央、省扩大内需项目资金工作,得到了市
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以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为重点 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 在充分调研论
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5月启动实施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市
委、市政府《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专门工作班
子,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三重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实行了月调度、季通
报制度。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成立了由5名市级领
导牵头的新型乡镇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进督导组,分别研究制定了新型乡镇
财政体制、社会发展体制、管理体制、土地使用管理制度、金融制度等五个
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案和推进落实措施。截至年底,除邹城两个试点镇
外,以镇区(园)合一为基础的试点镇行政区划调整全部完成,试点镇班子
配备和机构整合全部到位,市直部门职权下放和支持服务有关措施全面落实,
聘请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及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组成新型乡镇
建设试点工作课题组,对试点工作进行跟踪调研和理论政策层面的指导,课
题组先后两次来济宁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和指导;新型乡镇体制机制活力
开始显现,2008年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共完成基础设施和新建
项目投资总额260.5亿元、同比增长60%,投资强度27.7亿元/平方公里;实
现工业总产值983亿元、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产出
效益52.6亿元/平方公里,实现业务总收入1015亿元、税收收入30.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0%和43%。呈现出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山东电
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全市新型乡镇建设
试点工作作了专题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