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济宁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5&rec=9&run=13

·综 述·

2007年召开了中共济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确立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规划了建设“产业发达、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新济宁的宏伟
蓝图。按照党代会确立的思路和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鲁南经济
带规划建设和孔子文化节升格举办两大历史机遇,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转变,扎实推进
经济战略转型,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07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101.2亿元,
增长24.1%;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6.3亿元,增长24.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1.3亿元, 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527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4
元,分别增长14.8%和1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2.3:55.3:32.4。
【积极推进经济战略转型〓转变发展方式迈出新步伐】 市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以
“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从资源依赖为主向新兴产业
支撑转变,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新型主导产业发展加快。以导向作用好、激
励效应大的政策引领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拳头产
品。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形成了配套生产的企业群体,制造业增加值
开始超过煤电传统行业,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7.1%,打破了煤电产业的主导格
局,经济增长开始进入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重要阶段。注重培育区域创新体系,着
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01亿元,增幅达到38.2%,占规模
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8.7%。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57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达到219
家。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市有60个投资过亿元
的项目竣工,105个过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1家,总量达到
2562家。积极推进创百亿工程,着力培育“梯次强企方阵”。2007年,全市销售收入
过百亿元的企业1家, 过50亿元的4家,过10亿元的28家,过亿元的240家。民营经济
规模实力和贡献份额持续提升,上缴税金104亿元,增长31.8%。三是举全市之力扩大
开放招商引资。对外经济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增长20
%。 外商投资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亿美元,增长81.7%;引进市外
国内资金230亿元,增长35%。全市现有外资企业460家,已有2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济宁。
【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以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
以人力资源的眼光看待农民、以城乡统筹的思路谋划农村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培植了10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发展特色种
养基地2760处。优质专用粮面积达到56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450万亩,林牧渔业产值
占比提高到48%。积极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建成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347万亩,农产品
质量安全示范区96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总数和面积居全省首
位。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0家,总数达到680家,
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21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工资性收入已占到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医学”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达到新水平。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3%,55%的村庄接通了有线电视,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
客车, 全市已有142个乡镇、2040个村启动实施“一池三改”。高度重视支农惠农政
策落实, 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达到13.1亿元,比上年增长40%,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群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形势的稳定。
【大力培植新型支柱产业〓服务业发展开始提速】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打好孔子
牌,做活运河文章,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强力推进旅游业、文化产业、
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四大产业加快发展。2007年,全市接待游客1794万人次,实
现旅游社会收入126亿元,增长25%。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169亿元。服务业增加
值增长18.9%,高于GDP增幅2.6个百分点。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
培植引进一批大型物流集团,抓住京杭大运河改造扩能和南水北调的机遇,着力打造
“运河物流”品牌,加大沿运河基础设施和仓储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全市11处港口吞
吐能力突破4000万吨。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
统筹、梯次推进”的战略取向,推进济宁城区、兖州、曲阜、邹城、嘉祥组群发展。
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以城区路网拓展
延伸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济宁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吸引外围中心镇快速融入,
跨河道跨矿区大范围展开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开工建设了城市路网、水系改造、生态
环境、大型公共建筑等城建重点工程20项。济宁机场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建设速
度加快。各县市区城市开发建设规模扩大,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城市化水平提
高到42%。 济宁市区建成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完成绿化工程建设投资1.77亿元,
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0.27平方米,城市功能和承载力、吸引力明
显增强。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济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
通道,是备受关注的生态敏感地区。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
节能减排的各项规定,关停污染重、能耗高、浪费资源的企业22家,淘汰了83家企业
落后产能,全面完成了电厂脱硫任务,推广了一批节能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培育了
一批循环经济先导示范企业,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市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
各主要河流、湖库COD浓度较上年下降12%,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市建
设步伐加快, 启动了一批生态重点工程项目,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6.5万亩,南四湖
人工湿地面积扩大到5.5万亩。全市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均好于全
省平均水平, 列入国家、省治污规划的重点项目竣工率达到95.3%。农业面源污染得
到有效控制,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济宁市两次代表山
东省接受了国务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考评,均在参评四省中名列第一。
【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 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将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向民生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2007年用于民生的市级财政投入6.4亿元,增长31%。围绕“学有所教”,采
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教育投入较大幅度增长,全市城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
教育,12县市区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围绕“劳有所得”,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8.73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3.63
万人,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围绕“病有所医”,积极推进城乡卫生
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乡镇,参合率达到94%。在全省率先建立
起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机制,救助大病困难群众6300多人,真正实现了
“医前救助”、“零起付救助”,这一经验在全国推广。围绕“老有所养”,加大社
会保障和救助力度,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实现城乡低保尽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由176元提高到240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围绕“住有所居”,
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251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上廉租房。实施农村特
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2160户困难农民搬进了新房。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全
市深入开展“三学三创”活动,着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环境创
新。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减少行政审批程序,着
手建立规范管理、独立运行的集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于一体的公共交
易平台,从源头和制度上推动“阳光”政府建设。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市
直246个预算单位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两集中” 改革,取消部门内
部财务职能,建立政府资金分配权、使用权、监督权“三权分离”的管理体制。探索
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使用,放大财政性产业资金使用效益。建
立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增强城市建设投融资能力。实施市属国企改革攻坚,对市属
45家困难国企集中进行改制和破产重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煤炭资源管理改革、旅
游体制改革已正式启动。
【积极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群众工作新格局】 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积极
探索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构建起群众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制定
了《关于构建群众工作平台健全组织网络的实施意见》等五个配套文件,制定了信访
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和维护信访秩序的暂行规定等一批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制度,
重点建立健全了重大决策公示、听证制度,重大事项新闻发布制度,政务、厂务、村
务公开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部门包村制度,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领导干
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等“十项制度”。建立四级群众工作机构,市和12个县市区成立
了群众工作部,乡镇成立了群众工作办公室,村居、社区成立了群众工作室,形成了
四级群众工作组织网络。市、县两级建立群众服务大厅,整合相关职能集中办公,搭
建起“群众工作平台”,联合接待群众,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群众,不仅解决了一系列
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而且有效化解了矛盾,推动群众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引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强力打造文化品牌】 围绕建设“文化名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全市文化发展呈现出
“亮点增多、 实力增强、 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的局面。“文化品牌”日益彰显。
2007年,“孔子文化节”升格为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举办,规模和层次有了大
的提升,“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在济宁颁发,进一步奠定了济宁作为国际儒学研究交流
中心的地位。“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加紧推进。加强了文物保护修复,开展了
主建区环境综合整治、九龙山区生态保护和绿化,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和文化工程项
目,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关心、支持“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的浓厚氛围。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大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
社区、进企业、进村居、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加快了鲁文化产业园和运河文化产业
带建设,实施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组建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一批文艺精品在全省
全国获奖, 曲阜明故城、嘉祥石雕园、汶上宝相寺等4家单位被列为省级文化产业示
范基地。
【扎实开展平安济宁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加强
大排查、大调解、大防控和基层基础“四大建设”,努力做到生产安全、社会安宁、
生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全市12县市区全部跨入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市区行列。安
全生产主要指标连续6年下降,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建立起鲁苏边界
微山湖地区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与徐州缔结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边界
稳定工作呈现了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协作双赢的新局面,全国创建平安边
界现场会在济宁市召开。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巩固提高“政府出资聘保
安、保安巡防保平安”和军警民保安巡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贯通、
社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大防控”格局。制定了《关于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
处活动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了预警、排查、报送、包案、督导等工作机制。进一
步加强乡镇调解中心、村级调委会建设,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机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办公室工作·

【概况】 2007年,市委办公室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总
体部署,突出参政服务职能,搞好事务管理和综合协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为市委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办公室共起草和参与起草市委
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等综合文稿496份,汇报材料、情况介绍116份,为市委领导提供
综合性分析材料89份; 审核市委、市委办公室文件380份;编发信息5310条;开展决
策督查活动28次, 办理中央和省、市领导批示件57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2件;收发
办理明密电报1490份;编发《济办通报》、《参阅》、《工作情况交流》40期,《督
查专报》、《督查专报(特刊)》61期,《济宁督查》8期。会务服务、值班、接待、
机要、保密、人事管理、党组织建设、老干部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
车辆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参谋服务层次明显提升】 市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参政职能,
较好地发挥了“参谋部”、“智囊团”的作用。认真做好综合文字工作,着力打造精
品文稿。坚持以文辅政,着力在“求精、求新、求实、求深”上下功夫,所起草的市
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市群众工作会议、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暨科学发展观现场观
摩会等重要会议讲话材料,受到了一致好评,对全市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始
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服务的重要环节来抓,紧紧围绕领导关注、群众关心、关系全
局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决策建议,许多调研成果进入了市委决策。在综
合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的“以创新精神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汇报材料得到省委主要
领导的较高评价,省党代会工作报告吸收了有关经验;关于提升孔子文化节办节层次
的决策建议,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批示,进入了高层领导视野,促进了孔子文化节
的升格举办。公文审核方面,坚持在政治方向、政策法规、上级指示、领导要求、语
言文字等方面严格把关,实行“三校三核”制度,公文审核的规范性和严密性进一步
增强,所审核的市委、市委办公室文件无一出现差错,充分发挥了党委文件在实际工
作中的指导作用。信息工作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领域,
注重挖掘深层次信息,领导批示和中办、省委办公厅采用量明显上升,较好地发挥了
信息在领导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和了解通报情况的主渠道作用。督查工作按照孙书
记提出的“令出督随、狠抓落实”的要求,建立健全刚性的目标责任体系,对市委每
一项决策部署都迅速分解细化、逐一落实责任,及时跟上督查,把市委的决策迅速转
化为部门的行动,有效推进了工作落实。高度重视批示件办理,按批必查、查必清的
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批件办理质量和时效,同时注重举一反三,推
动面上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坚持督查与考核一起抓,形成了以目
标管理为总抓手,督事与考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增强了督查工作权威。
【综合协调、 事务管理职能得到较好发挥】 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
枢纽作用,加大协调工作力度,确保市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办会方面,对每次会议
和活动都提前制定详细预案,做到“会前精心设计、会中周到安排、会后总结提高”,
实现了会务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办公室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
参与各项会议活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充分发扬了严谨细致、务实高效、能打善
战的工作作风,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严格执行值班日志和交接班制度,
切实加班值班接待工作,全年筹备、组织市委重要会议、活动80多次,编发各类会议
通知213个,承接电话2万多次,保证了联络畅通。办文方面,坚持“准确、及时、安
全、保密”的原则,规范了办文流程,公文处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全市连续16年
密级文件无短缺。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实行简报登记备案制度、部门会议审查把关
制度,保证了市委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干部人事工作突出抓好办公室干部职工的学
习教育,组织开展了赴临沂市接受传统教育、赴湖南学习考察和到县市区参观等活动;
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为办公室子女入学入托创造了便利条件。老干部工作围绕“老有
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总体要求,组织了老干部政治学习、外出参观、举办
书画展等活动。机要工作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收发明密电报1490份,均
做到了保密及时准确。保密工作突出保密宣传、保密管理、保密检查“三条主线”,
开展了一系列保密工作大检查,全市未发生一起失泄密事件。市保密局2007年被国家
保密局、人事部授予“全国保密工作系统先进集体”。
【行政后勤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办公用具的采购、保管、发放和使用中,严格出入库登
记制度和大宗物资采购审批制度。认真落实财务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机关经费
达到了收支平衡。积极做好机关通讯服务工作,严格控制通讯费用,通讯费用比上年
降低近一成。严格实行接待定点、记帐派餐单、接待审批和接待工作日报等制度,接
待费用比上年降低15%。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和管
理改革,拓展后勤服务范围,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有新的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进。
高度重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严格管理、积极防范,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突出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机关综合治理,妥善处理群体性
上访,保证了市委机关和宿舍区的安全,维护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车队以作风
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服务观念,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车辆管理,注重厉
行节约,保证了领导和机关工作用车和安全驾驶。
【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按照市委书记孙守刚提出的“政治强、素质高、作风实、形象好”的要求,进一步加
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了对党的十七大精
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及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继续深化
“三学三创”和科室建设活动,狠抓机关作风建设,通过在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的工
作中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促进了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提高。根据“一切工
作具体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作理念创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办
公室形成了创新、争先、高效、和谐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
市开展的“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慈心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和
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使用,按照德
才兼备的原则,对优秀干部及时提拔重用,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包驻村工作
作为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扶
解决实际困难,协调投资230多万元,帮助修建桥梁3座;投资72万元,硬化村内道路
7.8公里; 投资12.8万元,完成“一池三改”160多户;另外,总投资260万元拦蓄工
程,已经省水利厅立项,3月份开工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
于加强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组织干部职工接受传统教育、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不断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廉政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
自励”,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
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和
廉洁自律保证书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始终把发扬党内民主、加强
民主集中制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善了廉情公布、领导干部述廉、重
大事项报告、政务公开等制度,并定期听取干部职工和老干部对办公室工作的意见建
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办公室内部事务管理方面,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最大限
度地压缩会议、接待、通讯、办公用品、车辆等方面的支出。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
报告、收入申报等制度,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树立了
市委办公室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政研工作·

【概况】 市委政研室内设秘书科、综合科、城市经济科、农村经济科、政治文教科、
信息资料室,现有人员19名。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政研室主动适应新
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决策服务这条主线,积极主动
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履行了各项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调查研究、综合文
稿、刊物编辑、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新成绩。
【调查研究工作取得新突破】
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
展各类大型调研活动20多次,形成各类调研报告20余份,其中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
导作出重要批示的10余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调研成果。一
是开展了事关区域发展布局的重大课题调研。2007年5月至8月市委政研室牵头组成鲁
南经济带课题组,先后调阅淮海经济区22市、苏北5市和鲁南经济带5市资料近1000余
万字, 走访专家30余人次,领导座谈200余人次,撰写报告两篇,传报省委,得到省
委书记李建国、省委秘书长王敏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走在全省前面。专题报告中
所提五项建议、数十条分项均被省委采纳,在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临沂会议上,省委
书记李建国多次引用报告原文。二是开展了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的调研。围绕新农村
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从奶产业发展态势看我市奶牛养殖—全市
奶牛养殖情况调查》。针对失地农民急剧膨胀的社会现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
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工作的调查》。就“强镇扩权”推动新型乡镇
加快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乡镇发展的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的基
础上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的意见(讨论稿)》。这些调研
报告,市委领导都作了重要批示,报告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均被市委领导采纳。
三是开展了关键领域的调研。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推动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任务,
围绕“向哪转”、“如何转”的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科技创新”、“南水北调沿
线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等专题调研,形
成一批重要调研成果。 还通过解剖4家企业,提出了利用科技进步走秸秆利用产业化
路子的建议,引起市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四是开展了社会民生方面的调研。关于深入
研究群众工作的研究成果引起省委政研室的关注,在省委政研系统工作交流会上,作
了经验介绍。还就教育优先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关于全市职业教育发展
情况的调查报告》。五是开展了一系列典型调研。对菱花集团利用技术创新推进节能
减排的做法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技术创新支撑引领下的“菱花现象”》。对济宁市
高新区创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的做法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创新高效运行模
式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的调研报告。还注意总结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事迹
和先模人物,形成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小马青、胡桂花、张文菊、朱庆来等
经验做法和先模人物事迹材料,并上报省委研究室,有的在全省推广介绍。六是积极
参与配合全省重大课题调研。先后配合参与了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组的调研,
关于解放思想、群众工作、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建立落实科学发
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考核办法等6次调研活动,形成上报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材料。
【综合文字工作有了新提高】
高质量地起草和参与起草领导重要讲话20余份,市委重要文件10余份,向上级领导部
门上报综合汇报材料20余份。在全市重要会议方面,参与了市十一次党代会的筹备,
参与起草了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参与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群众工作会议、农村工作
会议、全市深化“三学三创”活动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
暨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十一届二次、三次全委会议等重
要会议的筹备工作,参与起草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参与筹备了2007中国曲阜
国际孔子文化节、“鲁南经济带与济宁高层论坛”等重大活动,并承担了大量文字任
务。 鲁南经济带论坛结束后, 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论坛总结报告,编辑出版了
《鲁南经济带与济宁高层论坛文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服务基层、配合部
门方面,对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做法进行挖掘和梳理,形成了《多
措并举出实招〓打造环境新优势》一文,作为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典型发言。在汇
报材料方面,起草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关于
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打造东方文化圣城的情况汇报》、《济宁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济宁市关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问题》等汇报材料。
【党刊编辑工作取得新成绩】
《济宁通讯》 不断创新办刊思路, 改进办刊方式,提高办刊质量,连续六年被评为
“全国城市十佳期刊”。全年编印发行12期,刊发文稿250多篇、100多万字,宣传图
片100多幅。刊物发至乡镇,并与全国220多个大中城市交流。信息资料室充分发挥信
息资料优势,注重收集先进地区的决策动态和新思路、新举措,及时摘编整理,报送
市有关领导,编发《领导参阅》17期,其中《南通“无红包医院”的做法》、《各地
推动中小企业上市政策综述》等,市委主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在决策信息服务方面
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身建设有了新进步】 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注重加强政治
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工作,定期组织全体同志及时学习领会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
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执
行市委的各项决定、意见。二是注重加强队伍建设。立足提高整体素质,突出抓学习、
抓作风、 抓制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有2名同志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习任
务,2名同志获市委、市政府嘉奖表彰,4名同志通过推荐提拔、公开考选等形式走上
副处级领导岗位。三是注重加强作风建设。按照市委书记孙守刚同志对政研室工作提
出的“建设一支优秀团队”的要求,努力创建学习型、研究型、高效型的“三型机关”。
一年来,在调研任务重、领导交办材料多的情况下,很多同志经常通宵达旦,任劳任
怨,体现了吃苦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精神状态。在市委机关秋季运动会上,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好成绩,集体项目获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2007年,政研室被评为“双评”
(“万名代表评机关”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满意单位、市直文明机关,被市委、
市政府授予“2007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沈传宁)

·组织工作·

【概况】 组织部内设办公室、研究室、组织科(新型办)、干部调配科、干部科、
干部教育科、干部监督科、济宁企业干部处、干部信息科和干部信息中心(副县级合
署办公)、市委组织员办公室、济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人才办;
行政编制46人、 事业编制15人、工勤人员4人。2007年,在市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坚强
领导下,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
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这条主线,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大
局,突出重点抓大事,整体推进求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新济
宁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把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
市党代会召开,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领导班子思
想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会议召开前,认真回顾总结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的
成就和经验,大力宣传一线先进典型和党代表的先进事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月份, 中组部在曲阜召开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组织工作回顾与总结座谈会。十七大和
省、市党代会召开后,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全市党员干部的学习,重点抓好各级领导
干部的学习。换届后,适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新形势,及时把领导班子建设的重
点转到思想作风和制度机制建设上来,不断完善领导班子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
制。重视抓好干部作风教育,建立并落实市、县级领导干部“六个一”联系点和蹲点
调研制度,全市市、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单位2483个,有效促进了作风的转变。
【各级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抓住换届有利时机,大力选拔坚持科学发
展、工作实绩突出、群众信任拥护的高素质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突出选好配
强“一把手”,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换届有关政策
规定,按照中组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考察评价干部,积极推进领导班子配备
改革和干部交流,精心组织和指导换届选举,圆满完成了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
作。 认真做好市管干部充实调整工作,全年共提拔正县级干部51人、副县级干部259
人, 其中40岁以下的44人,大学以上文化的263人,研究生39人,党外干部27人,女
干部32人。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 制定了学习贯彻《干部教育条例》的《实施意见》,
启动了“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顺利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全年共培训各级
各类干部17万多人次。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建立并落实学分制、点名调训制、
质量评估办法等规章制度,全年举办干部培训班21类30期,培训干部1700多人。紧紧
围绕全市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搞好专题培训,实施了“双高双强”培训计划,在复旦
大学、同济大学分别举办了城市建设与规划、外经外贸干部专题培训班。开办了“专
家讲坛”,邀请清华大学经济学家魏杰作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专题讲座。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认真落实中央、中组部“一法、
一纲要、 三条例、 十一个法规性文件”,完善配套制度,强化督促检查,扎实推进
《公务员法》 实施工作,年内集中对县、乡两级1.1万余名公务员进行了登记审批。
认真做好工资套改审批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乡镇(街道) 党政正职
“一人兼” 试点工作,全市有9个乡镇和6个街道实行了党政正职“一人兼”。制定
并实施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全市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的实施意
见》,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激励作用。进一步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重点加大
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督查力度。 做好“12380”举报电话和来信来访处理工作,全年
受理来信244封,来电300余人次。严格执行干部研究任免事前审核把关制度和干部任
前档案审核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年审查干部任免50余批次,
提出纠正措施30余条。制定了《济宁市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实施细则》,
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全年委托审计201件。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素质有了新提高】 以实现“党建考核标准化、党内
活动规范化” 为目标,健全完善基层党建“1+X”制度体系,采取千分制考核办法对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和抽查, 8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省级党建工作示
范点”,3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党员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
在市委党校举办了“321工程示范村” 和“新农村建设帮扶村”党组织培训班,培训
村党组织书记200余人。 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党员承诺制,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创先争优活动,推出了爱民好支书——郭奉林先进典型。深
入开展流动党员摸底排查工作, 共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11353本。以深化“三级
联创”活动为总抓手,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建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精心组织村
“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村“两委”成员交叉
任职比例分别达到91%和86%。 如期保质完成了全市644个无活动场所村的场所建设任
务。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举办了第五期农村党员干部大专班,招收学
员200名。 做好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帮助整顿软弱涣散村级
班子199个, 协调各类帮扶资金2.19亿元,发展各类专业村1112个。新型经济社会组
织、城市社区等领域党的建设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单独组
建率达到98.78%。在市中区开展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国有企业、高
等院校、机关等领域党的建设也取得新进展。
【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等紧缺急需人
才的引进、培养。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举办了国际孔子文化节人才交流
大会, 组织开展海外人才暨国内博士孔孟之乡创业行活动,吸引200余名海外高层次
留学人才来济宁投资考察、 创业发展。实施了“百名博士引进工程”,首批引进5名
博士来济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十一
五”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了“五年五千新技师”培育计划,全年共培养中、初
级技工3万人, 培养高技能人才6000多人。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完
善人才评价办法,评选表彰了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出台了《济宁市专家服
务站管理试行办法》 ,认真落实领导联系专家制度,为521名引进人才发放生活补贴
和安家补助费187万元。
【自身建设呈现出新气象】 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开展了“迎接、学习、贯彻党
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抓作风、树形象、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和“三学三创”
教育活动,围绕“搞好理论武装、加强能力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这一目标,采取外
出参观学习、举办读书会、参加“双高双强”培训等形式,加强学习培训,部机关干
部整体素质、业务能力、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有了新的增强和改进。市委组织部被评
为“省级文明机关”,在“万名代表评机关”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处于先进位
次。
(岳修广〓程善伟)

·宣传工作·

【概况】 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设办公室、干部科、调研科、宣传教育科、新闻出版
科、 文艺科、理论与党员教育科、企业宣传科8个职能科室,内设市精神文明建设委
员会办公室、 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市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
(市互联网管理办公室);行政编制33人、事业编制8人、工勤编制4人。2007年,全
市宣传思想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
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主动服务全市
工作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各项工作呈现出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力度加
大、亮点增多、实效增强的良好态势,为推动建设“产业发达、城乡秀美、文化繁荣、
民生殷实、社会和谐”新济宁,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党员干部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
教育群众,掀起了新一轮的理论学习热潮。举办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和报告会8次,
开展了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第四届社科普及周活动。成立学习十七大
精神宣讲团, 举办了180余场专题辅导报告会,召开了一系列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
神座谈会, 编辑推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
《伟大的旗帜〓伟大的道路〓伟大的目标——十七大报告解读》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创作了电视理论专题片《文化巨人——孔子》,激发了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研究理论、
实践理论的浓厚风气。
【健康向上的舆论基调更加鲜明】 坚持牢牢把握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不动摇,组织
策划开展了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等5个方面的主题宣传,组织实施了促进又
好又快发展、改善民生共建和谐、深化“三学三创”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宣传战役,
形成了强大声势和影响。 对上对外宣传报道质量明显提高。全市有9件作品荣获中国
地市报新闻奖,50多件作品分别获得山东省新闻奖、山东省地市报新闻奖和山东省广
播电视奖。在省以上主要新闻媒体刊播重点稿件1100多件。其中,6月6日,中央电视
台《新闻联播》节目一次播出两条反映济宁市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的稿件。在各类涉
外、境外媒体发稿(片)2000余篇(条)。组织对全市进行航拍,高水平编辑制作了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中国济宁”画册、外宣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
四套播出了城市形象宣传片。成功举办“相约‘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中国网络
媒体济宁行” 大型采访活动,在人民网、新浪网等网站发稿400余篇(幅)。孔子文
化节期间, 国内外80多家媒体300多名记者参加采访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济宁的国际
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严格新闻宣传宏观管理。健全完善了“两会一评”、新闻发
布等制度,加强和改进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分析研究,提前应
对,及时化解负面报道。强化互联网管理措施。制定《济宁市突发事件网上应急预案》,
调整充实网络评论员队伍,密切监控网上舆情,及时处置网上重大不良信息。超额完
成了2008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任务。
【引领社会的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全年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回
顾辉煌成就、展望发展前景”、“迎奥运、促和谐”、“安全生产、重在落实”等12
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全年重点宣传20多个在促进科学发展、建
设和谐社会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其中,嘉祥县疃里镇农机站站长朱庆来同
志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要典型,由新华社播发通稿,中央各大媒体在“劳动者之歌”
栏目进行集中宣传。金乡县兴隆乡郭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奉林同志被省委
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重大典型,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期间进行集中宣传。组
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评选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
信模范、 敬业爱岗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各10名,道德模范提名奖68人,其中,3人被
评为省级道德模范。同时,还集中推出了一批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济宁供水集团、兖
矿集团被中宣部初步确定为中国企业文化创新20年优秀企业文化典型。
【文化事业社会影响和发展成果更加显著】 反映济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电视连续剧《福星临门》于全国“两会”期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
段首播, 已在央视播出4次,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市杂技团应邀到乌克兰、阿曼、
摩纳哥等国家进行巡回演出,节目《叠椅技巧》在摩纳哥第20届国际杂技比赛中获银
K奖、 唯一城市奖、摩纳哥荣誉奖三个奖项。精心组织省第八届“精品工程”作品申
报工作, 全市有9件作品获奖,并连续七届荣获全省“精品工程”组织奖。市青年书
法篆刻爱好者陈靖,继2002年获得全国书展“兰亭奖”之后,2007年又在全国第九届
书法篆刻作品展中荣获唯一一个篆刻金奖。 积极承办全省吹打乐大赛,全市6个节目
荣获金奖,列全省第一,并荣获组织工作特别奖。文艺展演好戏连台。围绕党的十七
大等重大活动,组织举办系列主题演出周和系列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收到良好
社会效果。10月25日,组织举办的“永远跟党走——济宁市庆祝十七大胜利召开”大
型文艺晚会,是近年来水平最高、质量最佳、效果最好的一台晚会,受到社会各界广
泛赞誉。 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市文物局被人事部、国家文物局表彰为
“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投入1000万元对全市
40个乡镇文化站和100个村级文化大院进行新建或改进。 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工程四级网络,为2000个贫困村配发图书60万册。
(李学斌〓张〓猛)

·统战工作·

2007年,市委统战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全国、
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实创新,重点突破,统一战
线各领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建设民富市强文明和谐的新济宁作出了积极贡献。
【统一战线内外部环境建设再上新水平】 市委先后3次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统战工
作汇报,解决了一些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在市委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市政协换届
人事安排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的人事安排及经费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市委
市政府领导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大活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到市民主党派工商
联机关走访调研,多次主持召开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情况通报
会、协商会。市委高规格召开了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济宁市委关于巩固
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表彰了全市统战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
作者,为全市统战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内部环境建设方面,采取多种方式
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出安排部署,在全市统战系统开展了“学习贯彻十
七大精神有奖征文”活动,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深入
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认真开展了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和信息工作。在全省统战部
长会议上,市委统战部荣获2007年度全省统战宣传刊物工作一等奖。注重加强机关作
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市委统战部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2006
-2007年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先进包村部门”,被市“双评”活动领导小组授予2007
年度“‘双评’活动满意单位”称号。
【统一战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是协助和支持各民主党派搞好
帮扶。市委统战部和民建省、市委联手,在投资68万元修建“民建路”和“民建桥”
的基础上,帮助引进的投资5000万元的荷兰独资企业“圣斯服饰有限公司”顺利投产
达产,还引进了两个投资1500万元的加工和养殖项目。促成民建全国社会服务扶贫联
系点现场会在泗水召开。市民建与民建会员企业——济南蓝翔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免费
对全市77名大龄女孩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名女孩免收培训费4000余元,培训结束后
负责推荐就业。九三学社市委将泗水县圣水峪乡卫生院作为该党派医疗专家的长期定
点帮扶医院, 坚持每月开展义诊,并捐赠了价值8.5万元的医疗设备;为微山县高楼
乡湖区的永胜中学捐赠了近2万元的图书130套、 校服130件。市民盟与市慈善总会等
单位联合发起了关爱贫困孤儿救助活动,在短短两周内广大盟员就踊跃捐款4万多元,
并与梁山县、 鱼台县农村60名贫困孤儿结成帮扶对子;还为汶上南旺小学捐赠了近4
万元的电脑桌椅和图书。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致公党济宁支部组织专人参与对秸
秆禁烧问题进行调研,并将做法和成效撰写成一篇题为“山东济宁市实施补贴政策解
决秸秆禁烧难题”的综合信息上报,温家宝、回良玉、曾培炎等国家领导同志作了重
要批示。协调民革省委与汶上县政府签订了经济发展扶持合作协议,开展秸秆反应堆
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深入开展“民企帮村”和对口帮扶活动。市工商联组织会员企
业开展争做“光彩事业光彩人” 活动,全市有856家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结对
帮扶396个村,在农村实施项目139个,投入资金2.7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9700多人,
为农村增收8300多万元。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帮扶工作。与江、浙、沪、闽
共26家工商联组织建立了友好商会,并组织了十余个项目与南京、宁波、杭州等地企
业对接;邀请中国化工新材料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徐维欣一行来到济守考察,
拟规划建设氯碱化工园区,总投资近40亿元。抽调人员参与了2007年国际孔子文化节
的招商引资、引智等有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统战部门和统一战线各界成
员介绍引进项目79个,总投资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2亿元。
【多党合作事业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是协助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统战、组织部门紧密配
合、规范操作,深入细致地做好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和与会代表的思想政治工作,
理顺了情绪,统一了思想。4至5月,民建、九三学社、民盟市委会和市工商联先后召
开了全市代表大会,领导班子选举候选人均全票或高票当选。本次换届,在民主党派
历史上是最成功、最圆满、最和谐的一次换届。二是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政治协
商水平。协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
题, 积极建言献策。2007年提交提案177件,其中19件被市领导批示。市委召开协商
会、 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8次,其中市委主要领导参加4次,分管领导参加4次。三是
积极为民主党派工商联解难题、办实事。市财政为市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每年新增
考察、 调研、培训经费21万元,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为3个民主党派市委机关
破格提拔了3名正县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新提拔3名副县级领导干部,交流重用1名民
主党派领导干部;全面整修了市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大楼。四是认真做好市政协换
届人事安排的相关筹备工作。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召开了县市区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政协换届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按照“统筹兼顾、全面
安排”的原则分配名额,名额分配情况分别与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进行沟通、
协商达成共识。人选的提名推荐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归口推荐、逐级上报、党
委(党组)负责考察,市委统战部、组织部共同把关。提名人选的质量和代表性都有
明显提高, 各项比例符合要求。12月,协商提出了515人的新一届市政协委员名单和
67名党外市政协常委名单,为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顺利圆满召开奠定了坚实的组
织基础。
【统一战线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 截止2007年底,全市作政治安排的党外人士
共2684名, 其中有2名党外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17名党外人士担任省人大代表,
99名党外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 12名党外人士担任省政协委员,318名党外人士担任
市政协委员。在选拔使用方面,共配备党外领导干部741人,其中市级领导干部6人,
县级领导干部85人,科级干部650人。市法院配备党外副职1人; 市政府33个职能部门
中,有9个配备了党外领导干部,占27.2%;12个县市区全部配齐了党外副县市区长。
在社会安排方面,市政府6个部门与民主党派建立了对口联系,聘请市级特约检察员、
审计员、监察员、教育督导员和行风监督员24名。全市建立了2000多人的党外知识分
子代表人士队伍, 调整充实了100人的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队伍。进一步加大了培训
力度。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一期党外干部进修班,对50余名党外干部进行了为期
两个月的集中培训。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市各民主党派成员中开展为期一年的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举办了为期15天的各
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暑休研讨班。在全市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
人士中开展了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 培训了130名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人士代表。
还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无党派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科级干部、律师
参政议政等情况的四次调研活动。 全年市、 县两级统战部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
(次),培训党外干部和统战干部500余人次。
【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居)创建活动,认真实施少数民族帮扶工程。积
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从2007年起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资金由每年20万元增加到30
万元。不断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组织开展了第七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活动,开展了以“学习政策法规,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和学习科学技术,争做科技
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双争双学”活动。市、县两级分别建立起了组织协调、
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八项民族工作长效机制,及时化解了涉及少数民族的一些矛盾
纠纷。建立健全了宗教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宗教工作目标责任制,指导做好宗教活动场
所重新登记换证工作,健全完善各宗教堂点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天主教
自选自圣主教的“05专项工作”,协助市天主教爱国会做了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工作。
解决戴庄天主教房产落实遗留问题取得新进展。为省五大宗教团体换届作准备,对市
相关宗教团体和代表性人物进行了认真的调研、考察和推荐。针对影响宗教领域和谐
稳定的几起事件,采取得力措施,依法进行了防范、化解和妥善处理,得到了信教群
众的一致拥护和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
(统战部)

·对台工作·

【概况】 中共济宁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济宁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下设
人秘科、 经贸科、宣传科3个科,编制11人,工作人员11人。2007年,对台工作在市
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省、市委工作部署,以确保制止“台湾法理独立”为
首要任务,深入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突出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强化涉台稳定和服
务,切实加强对台基础建设,全市对台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做台湾人民工作取得新成效】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
自接见台湾重要人士, 2007年,市领导会见台湾重要人士和团组350多人次。中国国
民党副主席林丰正率领的祭孔参访团,花莲县议会副议长钟逸文、台东县议会副议长
饶庆铃、新竹县议会副议长张志宏率领的议会参访团,由台湾“前教育部长”杨朝祥、
“前国防部长”孙震、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郭添财率领的台湾教育参访团,台湾台东
地区资深教师山东访问团,“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参访团,国民党副主席关中夫
人张惠君女士率领的台湾欣欣百货公司参访团,台湾车王电子李火城率领的电电公会
汽车机电产业考察团等一大批台湾各界高层人士率领的团组到济宁参访,加强了沟通,
增进了共识。
【不断推进济台经贸合作】 发挥职能优势,把握有利时机,加强协调沟通,力促经
贸合作。一是举办台商孔子故里行活动。2007年孔子文化节期间,通过积极邀请,一
批高层次台商参加了台商孔子故里行活动。许多台商看好与内地合作的空间,表示合
作的意向。二是积极参加第十三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以全面宣传推介济宁、大力开展
对台招商引资、 促进济台经贸合作为主题,全市组织52家企业、150余人参加此次洽
谈会, 共设展台20个,3个项目在洽谈会上签约;济宁市综合展位制作质量和签约资
金数在全省都名列前茅,省政府领导对济宁市的参会工作多次给予表扬。三是发挥台
办优势为县市区及有关部门提供招商信息。 2007年4月,市台办、济宁高新区组织有
关人员到淄博拜会了参加台协活动的深圳、东莞、上海、贵阳、大连、青岛、淄博等
地的台协负责人和一批重要台商;6月,市政府领导带领市台办赴广州、深圳、惠州、
东莞、厦门、泉州等地拜会了当地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秘书长等50余人;11月,
赴国台办和全国台企联拜会了有关领导。通过这些活动,搜集了大量招商信息,并及
时提供给了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四是邀请重点台商和团组来济考察。先后接待了电电
公会汽车机电产业考察团、台湾商业总会考察团、厦门台商协会考察团、华陆国际集
团考察团、台湾和明纺织有限公司、台湾润泰集团等多个企业和机构负责人团组,为
推介济宁,宣传济宁,促进济台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推动台湾工业园区
建设。经积极推荐和省台办批准,在济宁高新区设立了“山东(济宁)台湾工业园”,
标志着济宁市对台招商引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六是积极争取和接受台胞捐赠。台
塑集团捐助济宁市225万元的5所明德小学基本建成,台资企业旺旺集团向济宁市10多
个敬老院捐赠了价值6.5万元的旺旺食品。 七是为台资企业办实事。经常走访台资企
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情况。尤其逢年过节,逐个企业
走访慰问,邀请他们参加各种联谊活动。协调华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理相关审批手
续,保证了企业如期开工生产;协调高新区解决台商多次投诉案件等有关问题;安排
专人为重点台商办理多次出入境签注;免费为济宁市常住台商进行健康查体。认真开
展“台商服务年” 活动,有5家台资企业获全省“文明诚信百家台资企业”称号;开
展了“优秀台属企业家”评选活动,4名台属企业负责人获“山东省优秀台属企业家”
称号, 推动了台属经济发展。2007年,全市新批准台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台资9450
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952万美元。
【济台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更加活跃】 举行第二届“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邀
请台湾文化界、 教育界、企业界知名人士150多人参会。开展了多项对台交流活动。
组织客人参观考察了济宁高新区和曲阜开发区以及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
梁山县的开发区,举办了台商孔子故里行经贸洽谈活动和曲阜经贸洽谈会,在祭孔大
典之外第一次为台湾来宾专门安排了两次祭孔活动,宣传了济宁,加深了了解,增进
了友谊,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二届“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对台交
流项目。协助省台办和其他兄弟市完成了台湾中学生夏令营、台湾大学生研习营等十
多个交流活动。2007年,到济宁旅游、观光、考察、参访的台湾同胞近万人次。积极
组织赴台交流活动,做好对台宣传工作。配合省台办了《台资在山东》电视专题片的
拍摄;协助台湾中天电视台拍摄了孔子故里揽胜、水浒旅游揽胜,并在台湾播放;接
待了台湾资深评论员吴忠信和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张启楷一行,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
与合作。
(申云涛)

·信访工作·

【概况】 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市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办公室、政策法
规科、 群众工作指导科、接访科、人民群众建议征集办公室(办信科)、督查科6个
科室和市人民群众来访接待服务中心、市信访驻京值班办公室两个直属事业单位;行
政编制24人、 事业编制21人、工勤编制2人。2007年,市信访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4633件起, 其中,来信2368件,来访2265起16007人次,集体访498起13407人次。到
省进京上访登记数稳中有降,来市上访总量有所增加,市、县、乡三级信访渠道进一
步畅通,全市信访工作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2007年市信访局被评为“全国信访工
作先进集体”和“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拓宽群众诉求渠道】 向社会公开信访工作机构的投诉电话、通信地址、电子邮箱、
接访时间、地点和工作程序。落实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定期轮流公开接访、带案下访
和包案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制度,市、县直部门负责人群众工作接待日制度。统一安装
使用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实现全市及各县市区信访工作机构与省信访信息系
统专网连接;省长信箱和网上信访交办信件按时办结率均达100%。总结推广“民情恳
谈”、“村级周报”、“平安夜会”等基层经验做法,多层次畅通民情表达渠道。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坚持条块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等各种排查方式,
加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全部实行台帐管理,逐一落实“四
定四包” 措施。 2007年全市各级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22589件, 已化解
21814件。
【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对非正常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全部建立台帐,逐案研究、限期办结,确保案结事了、
事了人服。组织成立下访工作组、督导组,深入到基层矛盾多、上访量大的地方,上
门解决群众问题、督导重点信访案件。2007年,中央和省交办非正常上访案件114件,
结案率100%;省信访局发函要结果案件45件,结案率100%。
【确保重点时期社会和谐稳定】
重大活动或节会期间,各级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到省进京值班工作组,积极查
找、 劝返上访人员。党的十七大期间,济宁是全省3个情况较好的市之一。2007年,
全市没有发生在京在省丢丑滋事事件,没有发生集体到省进京上访,有效维护了济宁
形象,并多次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和领导好评。
【推动全市群众工作深入开展】
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市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制发了《关于构建群众工作平台健全群众工作网络的实施意见》 等5个配套文件,
形成“1+5”政策体系。市县乡三级成立与信访部门合署的群众工作机构,增配力量,
拓展职能。市、县两级建立群众服务大厅、乡镇(街道)成立群众服务中心,与群众
利益直接相关、涉访量大的部门抽调人员在大厅开设窗口,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群众。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管理监督、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等群众工作“四大机制”,健全完善了重大决策公示等10项配套制度,有效推动了全
市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
(邱 爽)

·党校工作·

【概况】 市委党校2007年控制编制143人,实有132人,其中,公务员37人,专业技
术人员76人, 工勤人员19人,人员总数比2006年减少2人;内设处室16个,其中,教
研室7个(哲学、经管、科社、党史党建、文史、行管、信息工作处);行政处室3个
(办公室、 政治处、行政处);业务管理处室6个(教务处、科研处、学员管理处、
社会教育处、公务员培训管理处、图书馆,其中公务员培训管理处为行政学院的内设
机构)。2007年,市委党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集中精力抓培训、千方百计谋发展,
行政后勤、教学组织、业务指导、业余函授教育、保密和保密教育、环境卫生等各项
工作都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市委、市工委、市直机关评为“文明机关”、
“文明单位”。
【以坚持党校姓“党” 为根本〓着力提高办学方向掌控能力】 为把党校姓“党”落
到实处,学校集中半年时间开展了以加强影响党校形象和制约党校发展的校风、学风、
教风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的党校姓“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
活动,更加自觉地坚持了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了党校办学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以加强理论武装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创新创优能力】 创新了主体班次“三阶段”
教学流程和“三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课堂理论讲授、现场体验和专题研修三阶
段教学的步步深入,实现从理论阐释到问题研究、现场模拟,再到能力提升的转化,
将分班小课堂、校园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三种模式、三类资源综合运用,使学员在党
校的学习和研讨,从课堂到社会再回到课堂,从理性到感性再上升到理性,内容丰富
多彩,形式灵活多样。
【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干部培训辐射能力】
校党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培训优势,主体班次、业余函授教育、社会化培训、电子
政务培训四条办学线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主体班次超过1700人,培训轮训总人数突
破20000人。
【以突出做“大课题” 为基础〓全面提高科研服务能力】 年内结项省级课题18个,
市级课题12个,进入决策8个,年内发表省级理论文章46篇,著作教材5部,科研成果
的数量和档次都有明显提升。
【以增强教师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全力提高人才支撑能力】
校党委按照“培养与引进并重,组织培养与自身提高并重,品德修养与知识修养并重,
资源挖掘与资源共享并重”的原则,通过不断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了以人为本的
和谐环境。
【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切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党校大厦经营运行工作开
始启动;投资近30余万元改造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设施设备;投入近10
万元,配套完善了新的办公设施;投入近40万元完成了校园重新规划和建设;投入近
60万元对学员公寓、餐厅进行了彻底改造。
【以全面共同发展为目标〓全方位提高业务指导能力】 校党委坚持从大局出发,不
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多为基层党校办实事、好事,促进市县两级党校和谐发
展、共同提高。2007年,全市县市区党校举办各类班次200余期,培训轮训人数达3万
余人次。
(李彦忠〓孙其瑞)

·党史工作·

【概况】 市委党史研究室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落实中办
发[2006]23号文件为契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党史资
料征集、党史编研、党史宣传教育、重大课题调研、室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06
—2007两年一度的全省党史系统评比中,被授予“山东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2007
年11月23日,市委、市政府以济委[2007]219号文给予通报表彰,并记集体三等功。
【党史编研取得新成果】 全力开展中共地方历史第二卷的编写工作。撰写《中共济
宁地方历史》(第二卷)初稿30余万字,对部分初稿进行修改,使其布局结构合理,
语言精炼,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完成《中共济宁年鉴》(2007)的编
纂出版,进一步突出围绕中心、贴近现实的服务功能。圆满完成抗战课题调研复查工
作。按照省抗战课题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抗战时期济宁人口伤亡和财产
损失课题调研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复查,重点做好伤亡人口的综合复查、专题调查和
重大惨案的司法公证及调研成果的修改完善和归档整理工作。对抗战课题调研成果进
一步梳理、考证、修订和整理,形成了抗战课题调研成果——《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抗日战争时期济宁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录》,全书80多万字,已完初稿。
【党史宣传教育取得新成绩】
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军80周年暨鲁西南战役胜利60周年大型图片展。宣讲地方党史,进
行革命传统教育。按照党史宣传教育进党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进
学校的工作思路,在建党86周年前夕,到济宁激光研究所等单位,为其机关全体党员
宣讲济宁地方党史,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学术研讨,
提升研究水平。组织全市党史系统及党史学会会员开展专题研究,参加了中央和省委
党史研究室举办的“1978—1992年农村改革学术研讨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纪念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发表50周年”学术研讨会,其中6篇论文
在省研讨会上交流。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农村建设典型”电视专题片的要求,确
定泗水县水泉村(电视连续剧《福星临门》拍摄地)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指导
泗水县委党史研究室完成了电视片脚本的撰写及摄制任务。
【加大对县市区党史工作的指导力度】 把县市区党史部门班子队伍建设,党史正本
征编、宣传教育、重大课题调研等作为工作重点,明确部署,协调调度,指导督促,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党史工作的开展。据统计,县级党史部门共编纂出版党史书籍8部,
约260万字。 泗水、鱼台、曲阜、梁山等县已率先完成地方史二卷本的初稿。在纪念
建党86周年、建军80周年活动中,县级党史部门组织了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宣传教
育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在2006—2007两年一度的全省党史系统评比中,全市
9个县市区党史部门被评为“山东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 ,约占全省56个县级党史部
门先进集体的六分之一。
【文明机关建设再上新台阶】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一是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执政能
力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廉洁自律,团结协作,讲大局、讲党性、讲奉献,
较好地发挥了表率作用,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拥护。二是狠抓学习。室领导班子和室
机关党支部坚持每周五定期集体学习制度,狠抓政治理论、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和党规
党法的学习与积累,队伍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三是强化监督机制。
制定和修改各项规章制度,室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
认真执行申报制度,坚持政务公开,办事公平公正,带动了全体人员,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四是注重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开
展“三学三创”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使全体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
用。五是大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创建文明机关活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开展
建立“学习型”机关和“和谐型”机关活动及“三种能力”建设(动笔能写,开口能
讲, 遇事会办) 。在开展的救助残疾人、贫困学生等活动中,全室人员踊跃捐献。
2007年继续保持了“市直文明机关”荣誉称号。
(李仲波〓樊翠云)

·老干部工作·

【概况】 市委老干部局内设办公室、调研科、基层科、保健科4个科室,下辖干休所、
老年大学、 曲阜接待处、老干部活动中心4个县级事业单位。2007年底,全市共有离
休干部6097人。 其中,红军时期2人,抗战时期1328人,解放战争时期4767人。享受
厅局(地专) 级待遇137人,处(县)级待遇2028人,乡(科)级待遇3932人。行政
机关2273人,事业单位1931人,企业单位2014人。市直1659人,县市区4438人。2007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
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年工作计划,结合实
际,狠抓落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老
干部得到较好照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老干部政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先后举办了市级实职老干部参加的传达十七大精神大会,市直老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
报告会,学习十七大精神答题竞赛。各县市区普遍利用老干部党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
报告会、培训班。召开了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表彰先进离退休干部
党支部61个、先进离退休党员101名,推广了24个先进典型。13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13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受到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表彰。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
局联合发出了《关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费按比例返还的通知》,各基层认真落实,
增加了老干部党支部活动经费。各老干部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和制度建设,老干
部党支部活动更加适合老干部特点。市委3次向老干部通报情况,8次组织市级实职老
干部参加活动,组织市级实职老干部外出考察,走访慰问出省异地安置的老干部。市
县两级为离退休干部订阅《老干部之家》 13006份,《老年教育》3900份,走访老干
部13200人次,向老干部通报情况560次,参观工农业生产260批次。
【老干部生活待遇得到更好落实】 市县两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市老干部两费得
到确保。为全市红军遗属增加了生活补贴,由每月300元增加到800元;为市直老干部
增加了离休费,发放了取暖补贴。各县市区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老同志的医疗
需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统筹金标准,老干部医疗水平得到提高。全市普遍为老干部
进行了健康查体。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收归主管部门管理服务的
困难、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得到较好照顾。全市各级各单位根据老干部双高期特点,结
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努力转变服务方式,积极地开展亲情化服务。老人节前,市里组
织向全市90岁以上离休干部送蛋糕祝寿活动。
【老干部活动丰富多彩】 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新进展,
全市投资120万元增加活动设施。 任城投入20多万元资金,建设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和
老年大学。邹城改建了占地10.17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
鱼台、微山、金乡、汶上等县也投资对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软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
全市141所老年大学(学校)正常开展了教学活动,(市级1所,县级12所,企业4所,
乡镇121所, 村级3所),在校学员近万人,3所老年大学通过了省级示范老年大学复
核验收。市老年大学艺术团参加了第七届国际老人文化节,并荣获金奖。举办了第二
届老干部文化艺术节, 10月尊老敬老宣传月活动,全市6万余人次老干部参加活动。
济宁广播电台开辟了“尊老敬老促和谐”专栏,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播发了全市老干部、
老干部工作者和老干部部门的先进事迹。举行了广场文艺演出,市县两级共有3000多
名离退休干部参加了文艺演出。1200多人次参加了书画摄影展。济宁市老干部代表队
参加了省里的文艺汇演,获得了银奖。
(胡广洲)

·机关党建·

【概况】 2007年,市直机关工委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大力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
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了以“解放思想、科学
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创”教育活动,以“改进干部作风,强化效能建设”为
主题的“创建高绩效机关”活动,以健全和完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为重点的机关党
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以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满意为目标的“评机关、评行风”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思想组织保证。
【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逐步深入】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武装机关党员干部。制定了市直机关学习教育规划,采取举办培训班、报告会、专题
辅导、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用
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见诸行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按照中央、省市委的要求,不
失时机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举办了全市机关党务干部学习
十七大精神培训班, 给12000多名党员购买了学习材料,印发了《党章》。引导党员
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围绕十七大确定的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重大工作部署,结合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
代会精神,明确了建设新济宁的各项工作布局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
的具体要求。为提高学习质量,坚持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各部门机关党组织都制定
了具体的学习计划, 自觉坚持学习日制度,做到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集中学
习的时间不少于4小时。 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党员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学习,增强了学
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了述学、评学、督学制度,加强了对部门党委(党
组)中心组学习情况的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据统计,各部门各单位年内举
办各类理论学习培训班、报告会600多期,参学面达到了95%以上。市直机关工委《强
化理论学习的做法与成效》,被评为全省机关理论学习成果一等奖。市直机关工委已
经连续8年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党建调研和宣传报道先进单位。
【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作
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不断给机关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赋予新内容。一是圆
满完成了市直机关出席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推荐和选
举任务。严格按照推选程序和有关规定要求,认真做好代表候选人的推荐提名、组织
考察工作, 召开了市直机关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128名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二是按照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和“五个好”党员的要求,抓班子、强队伍,充分发
挥机关党的组织优势,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想干事、能干
事、干成事的氛围。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合理设置机关党委、总支、支部,按期
进行换届选举。年内党委、总支、支部换届选举89个,增补委员67名,新建党委、总
支、支部13个。坚持按计划发展党员,年内发展党员273名,预备党员转正286名,培
训入党积极分子240名。三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
“共建新农村百件实事行动”和“1+10”送温暖、献爱心等党性实践活动,积极为广
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搭建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四
是努力构建“机关工委加强领导、部门党组具体指导、机关党组织抓好落实”的党建
工作领导责任制,通过“抓系统、系统抓”,形成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整体合力。坚
持机关党委、总支考评制度,按照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对系统机关党委和不归口管
理单位党委、总支进行了述职测评和追踪问效,增强了机关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
调动了抓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坚持抓点带面,通过召开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机
关党建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有效地促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机
关工委实行了党务公开和服务承诺,进一步提高了党务工作透明度。开办了“济宁机
关党建网站”,网络党建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
工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
意见,分解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
预防的方针,把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实施纲要》与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
障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济宁市党员领导干部“四项纪律”、“十个不许”
等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开好党
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配合有关部门对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加
强了对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重大事项申报等制度执行情况
的监督检查。据统计,市直部门年内开展廉政谈话280余人次,进行警示教育300多场
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培
育从政道德、弘扬优良传统、增强法纪观念,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公条件,创办“学习
视窗”、“文化长廊”,发挥机关局域网、内部报刊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建设廉政文
化传播阵地, 努力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组织机关300多名文艺骨干,参与了廉
政文艺演出活动,观看演出的观众达一万人,受到群众的好评。
【“三学三创” 和“创建高绩效机关”活动进一步深化】 坚持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
党建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根据省直机关开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创建‘两好一高’
机关”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济宁实际,进一步深化了“三学三创”和“创建高绩效
机关”活动。一是以“建设新济宁,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新境界、新作风”和
“我为创新发展环境做什么”为主题,进行大讨论。引导大家把自己摆进去,从触及
思想、触及工作的层面上思考问题,通过“学、查、改”,市直机关查摆出思想观念、
工作作风、 精神状态、服务水平等四大类1378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976条,完善制
度规定1243个。二是紧紧围绕“改进干部作风,强化效能建设”这一主题,进一步深
化了“创建高绩效机关”活动。实现了机关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创新工作理念,实现
机关工作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实现工作方
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实施工作流程再造,实现办事程序由“旧模式”
向“新模式”的转变;打造服务品牌,实现工作标准由“一般化”向“品牌化”的转
变。在各部门各单位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再造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编印了市直
机关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选编,供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各部门各单位修改完善政
务公开4981项、服务承诺3649条,整合规范内部分工,制定明确工作流程3162项,经
自下而上推荐上报,确定机关服务品牌候选单位20个,已按照相关程序组织评选和考
核,从中表彰市直机关首批“十佳服务品牌”。通过“四个转变”,走出了一条“工
作理念新、服务意识强、工作作风好、管理绩效高”的机关建设新路子。在全省机关
党(工)委书记会议上,印发了题为《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营造良好政务环境》的典
型经验。三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7年开展了“评机关、评行风”
活动。创新评议的内容和方式,突出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这个重点,着眼于
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了评议工作的针对性。改进评议方式,
增加了服务对象参评的比例。抓好了“下评一级”试点工作,把教育、卫生、城建、
交通、质监、工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部门和行业列为试点单位,使“双评”活动逐
步延伸。评议采取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的方式进行,在10月27
日组织的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一天内接待群众8936人次,提供咨
询服务2140人次,受理投诉举报214件,当场答复解决156件。通过各类代表填写评议
票, 共提出意见建议1445条,归纳梳理为249条,涉及到71个部门单位。许多部门单
位还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个别了解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
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坚持未评先改,边评边改,把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
题作为提高机关工作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来抓,“双评”活动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欢迎,对机关作风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机关群团工作丰富多彩】 坚持以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群众
工作。支持机关工、青、妇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市直
机关工会组织加强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强化了对机关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举行了
第二届市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活动,10名先进个人荣获市直机关“五一”劳
动奖章。深化了建设“职工之家”、“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市直困难职工实施
了大病保障计划,建立了职工健康档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困难职工群体。市直
机关团组织开展了“迎接十七大,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引导
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市直机关
妇女组织积极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开展了“巾帼建功”、“和谐家庭”创建等活动,
取得了好的成效。 举办了市委机关秋季运动会,5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18个项目的
角逐比赛,进一步活跃了机关生活,陶冶了干部职工情操,促进了和谐机关建设。
【自身建设得到逐步加强】 始终把加强工委自身建设,作为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按照政治坚定、
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坚持党员领导
干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学习日制度,每月都制定学习配档表,明确学习的内容和
重点,把科学发展、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等作为重要内容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以领
导干部带头学习来促进机关的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理论知识和
党建业务知识,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不断提高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素质和本领,形
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二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履行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遵守中央、省、市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议
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遵守工委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约法三章。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班
子成员首先做到; 凡是别人不做的,班子成员坚决不做。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了2个党
建工作联系点,并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三是加强了工委内部管理,建立健全
了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健全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
度管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规范。
(程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