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5&rec=119&run=13

【概况】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主管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事务的市政府工作部
门,局机关现有行政编制37人,局属单位有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市机关事业保险处、
市劳动保险处、市医疗保险处、市农村保险处、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市劳动保障监察
支队7个副处级事业单位和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市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信息管理
中心3个科级事业单位,代管副厅级事业单位济宁技术学院,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432
人。
2007年,济宁市劳动保障部门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抓重点、攻难
点、创亮点、求突破”的工作思路,把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这个
中心上,放在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上。把做好弱势群体再就业、企业养老保险扩面
征缴等几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取得新的进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抓重点、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圆满完成了全
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7年, 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继续把
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政府责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把弱势群体再就业
帮扶作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首,狠抓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再就
业帮扶机制,把“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作为重点,建立动态帮扶机制,确保“零
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形成
全市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高劳动
力技能素质,提高有组织输出比例和输出质量,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加强
失业保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和《山东省失业保险规定》,
以“保生活、促就业”和减少失业为重点,解决失业保险基金不平衡问题,切实落实
失业保险待遇。加大失业调控力度,规范企业成规模裁员行为,从源头上调控失业,
缓解失业压力,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2007年,全市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8.73万人,完成计划的10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3.63万人,完成计划的107%;困难群体再就业6548人,完成计划的101%;新增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8.21万人,完成计划的103%;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147个,为下岗失
业人员减免各项税费710.8万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3.4%,实现了控制在4%以内的工作
目标。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现新突破】 2007年,围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各级劳动保障
部门层层分解任务,狠抓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继续完善社会保险“一票征缴”机
制。进一步整合和加强征缴力量,创新和完善征缴机制。继续抓好新型农保制度试点,
加大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认真审核缴费基数,加强管理检查和定
期通报,对有能力缴费而不缴和欠费大户进行跟踪追缴。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
法,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收、发放、管理情况的监督。实现了参保人数、缴费人数和
基金收入的同步增长。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离退休人员按
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险金。以贯彻落实国务院38号文件为重点,着力抓好做实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试点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待遇,逐步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待遇差距。推
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扩大社区管理的覆盖面。 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53.36万人, 比上年增加7.19%, 全市共征缴企业养老金14.76亿元, 完成任务的
117.36%,比06年增加7.19%,其中清欠收入9280万元,完成计划290%,比上年同期增
长39.14%, 为9809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1.35亿元, 基金年末累计结存
15.73亿元,比06年增加30.25%;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19.64万人,完成任务的
101%, 比上年同期减少0.4%,征缴机关事业养老金10.69亿元,完成任务的153%,比
2006年增加39%, 为51228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3.37亿元,基金年
末累计结存2.16亿元;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67.2万人,完成任务的100.3%,比06年
增长1.33%, 全年收取保费1802.17万元, 比2006年增加51.97%, 发放养老保险金
519.91万元,比2006年增加12.35%,基金年末累计结存2.49亿元,完成计划103.61%,
比2006年增加6.33%。 医疗保险着重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参加医疗
保险的问题,继续做好农民工参保工作,做好新农合与基本医疗保险在就医和费用结
算方面的衔接工作,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个体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加强基金
监管工作。 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68万人, 完成任务的104.0%; 比2006年增加
11.5%; 征缴医疗保险基金7.70亿元,完成任务的118.37%,比上年增长23.0%;为参
保人员支付医疗保险金5.87亿元,比2006年增加29.5%,基金年末累计结存6.93亿元,
比2006年增加35.8%。 工伤保险。重点抓好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加大政策宣
传,做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完善工伤保险政策,
重点解决高风险行业的参保问题,全面落实伤残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全市工伤保险
参保人数46.32万人, 完成任务的101.8%, 比2006年增长9.8%; 征缴工伤保险基金
8867万元, 完成任务的113.1%,比2006年增长13.8%;支付工伤保险待遇7046万元,
比2006年增加6.4%, 基金年末累计结存6785万元,比2006年增长37.4%。失业保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和《山东省失业保险规定》,以“保生活、促
就业”和减少失业为重点,切实落实好失业保险待遇。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2.1万
人,完成任务的101%,比上年增加1.04%,征缴失业金19570万元,完成任务的177.9%;
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0731万元。生育保险。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3.62万人,比
06年增长3.37%, 收缴生育保险费4065万元,比06年增加15.94%,共为为生育女职工
发放生育保险金1072万元。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新加强】 2007年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以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建立符合济宁实际的多
层次、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技能大培训格局。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就业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鼓励民办培训事业上水
平、上档次。指导技工学校按照市场需求扩大办学规模,搞好专业设置,加强教学管
理,提高教学质量。在高职院校和普通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
度,做到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互相促进。
2007年全年培训在职职工8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4万人。全市新增技师高级技师
1280人, 新增高级职业资格人员5300人,职业技能鉴定发证3.8万人,完成技能鉴定
任务的115.2%;技工学校招生1.3万人,完成任务的130%。
【劳动关系协调取得新突破】
2007年,市劳动保障局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契机,提高劳
动合同签订率,指导和规范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国有企业关
闭破产、改组改制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做好职工安置、劳动关系处理和
各项社会保险的接续等工作。认真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认真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执法检查,把日常检查、举报投诉调查处理、专项检查和书面审查
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察体系,有效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07年全市参加劳动保障年检的单位3746户,涉及职工47万人。通过年检补缴各项社
会保险金1.3亿元,为1239名职工补发工资80多万元。全市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70多件,
处理人民来信来访3000多人次,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进一步
加强, 市医保处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市劳动保险处等7个单位被评为全省
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市局被评为全市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劳动保障基础建设有了新提高】 2007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了各项制度建设,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市劳动保障局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全市
劳动保障系统普遍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大体系。就业和各项社会保
障的经办能力也有明显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内部监控制度逐步完善。乡镇(街
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较好地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劳动保障统计
数据实行了统一管理,做到及时准确,为领导决策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好的服务。
宣传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 提高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积极
参与市里举办的行风热线栏目。
【劳动保障系统行风和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认真组织
开展了以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优”文明窗口创建活动,
以创建为载体,促党风廉政建设,促政风行风转变。局党委根据劳动保障工作实际,
制定了八个方面的创优标准,将所有业务工作流程予以公布,防止暗箱操作,规范了
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透明度,增强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
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真正树立劳动保障工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全心
全意为劳动者服务的理念。同时结合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实际,强化“四种意识的教
育”,即强化服务意识教育,积极为企业和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强化公开意识
教育,以公开、便民为基本要求,凡是能够公开的政策和办事程序以及办事结果一律
要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效率意识教育,提倡“一次办
理、二次办结、杜绝第三次”;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教育,公布投诉电话,健全投诉记
录,认真接受企业和群众投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政务公开。在市里组织
的“双评”活动中位次逐年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党建、宣传信息、规划财务、人事
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呈现出全面、协调、健康
发展的良好局面。
(任宪民〓龚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