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5&rec=104&run=13

·曲阜师范大学·

【概况】 曲阜师范大学有曲阜、日照两个校区。在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
课题公布的国内大学学科排名中教育学、理学、文学和社会科学类排名均居全国地方
师范院校前列, 教育学学科排名居于全国第24位,省属高校第1位。曲阜师范大学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校训,以“儒风海韵、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初步建
立起开放性、前瞻性的教师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科教兴鲁、
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现有在校本专科学生
249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37人,成人教育在读生15207人,外国留学生90人。
【学科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2007年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科建设实现新突
破。有本科专业61个,硕士点77个,其中硕士一级学科7个,博士点6个,学科专业覆
盖了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专业与非师
范专业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层次完备的人才
培养体系。2007年省级重点学科达到14个,其中包括6个省级重点强化建设项目。3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 1个省级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激光偏光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山东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山东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发展的
需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探索教学理念、培养
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学校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已经初步形成大专业
小方向,双分流培养,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建设、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的实
施,有力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转变。2007年,学校应届本科毕
业生考研率在30%以上, 少数专业高达67%。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获得国家级教学
成果奖4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省属高校前列。建成省级精
品课程7门,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学校通过设立教学、科研关键岗、重点岗等政策措施加
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2007年又启动“161”人才工程,实行加快科研团队建设和
教学名师工程建设等举措,建立起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和潜力的
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学校现有
教职工2262人, 其中教授228人,副教授405人;专任教师1393人,其中教授219人,
副教授267人, 博士223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28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
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1人;山
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人。设有山
东省“泰山学者” 特聘教授岗位3个;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被
聘为名誉校长,马建章、陈翰馥院士为学校双聘院士,刘跃进、陈礴为特聘“泰山学
者”,特聘教授2人,李学勤、方克立、乔羽等10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为兼职教
授。14人分别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
高层次科研项目,在中国古代文学、应用数学、孔子儒学、基础数学、激光偏光技术、
运筹学、自动化、物理化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领域达到较高的水平。“十
五” 期间,共申请到各级科研课题项目6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省部级项目
105项,取得纵向科研经费1350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6426篇,其中被SCI、EI、ISTP
收录327篇;出版专著245部;鉴定科技成果12项,其中国内领先2项,国内先进10项;
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273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十一五”以来,科
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取得国家级项目25项, 省部级项目66项。特别是取得国家
“973”项目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学校的科研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校园硬件建设进一步规范化】 〓学校两校区, 共占地2653.41亩, 校舍建筑面积
102.5万余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额11.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7亿元。教学
用计算机5088台, 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618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0000个。建有山东省
“十一五”科教强省计划重点实验室3个。两个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2888平方米,
藏书294.4万册。 电子书籍39万余册,电子期刊7.0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5个。建有
电子文献检索中心、校园教育科研网,实现两校区远距离网上教学资源共享。并建有
室内体育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等各类现代化体育设施。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
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实验中学(崂山区一中)、曲阜师范大学日照实验中学(日照一中)
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过硬,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名
牌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特色】〓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弘扬,结合学校设
学曲阜、日照的实际,汲取儒家文化精华,发扬开放包容的大海精神,形成特色鲜明
的校园文化体系。在山东省率先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举办“挑战杯”大学
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独具特色的“人文讲坛”,举行“曲
阜师范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先后以优
异成绩通过全省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评估、德育工作评估、就业工作评估、平安校园建
设评估。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7年又获全国百支重
点服务团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索尼杯”第八届大学生电子
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曲阜师范大学团委获第十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红旗团委”、2007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
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等多个奖项。
【积极推进服务社会工作】 学校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任务、
签订技术项目转让协议、进行对口科技帮扶等途径,进一步密切与地方的联系,发挥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2007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2项,与地
方、企业联合建立3个研究所和研究基地,获得转让经费和启动资金400余万,取得较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种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等
几十项科技成果已经成功实现产品转化,并发挥出良好经济效益。学校积极推动服务
地方行动计划的实施,制定了《服务济宁地方行动计划》和《服务日照地方行动计划》,
挑选2名同志分别到济宁、 日照担任科技局局长助理,并与德州市庆云县签订战略合
作协议。学校还发挥基础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与费
县实验中学结成对口帮扶关系。
【对外交流进展良好】 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
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先后与美、日、韩、法、俄、澳等国的27所国
外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
国际会议等方面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校与韩国平泽大学共同建立中韩国际学院。
经国家汉办批准,由山东省教育厅牵头、该校为教学主体,与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教
育厅合作共建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积极推动涉外留学和交流,先后与日本山口县
立大学、岩手大学、韩国平泽大学等数所国外高校互派师生进行访学交流;作为教育
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在校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已连
续11年与美国佛蒙特州州立大学亚洲问题中心共同举办美国教师中国历史文化学习班、
高中生互访项目、中美教育研讨会等活动。学校每年举行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术研讨
会、报告会和学术讲座,承办“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国际奥林匹克高级论坛等多
次国际、国内高级学术会议,日益广泛的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育人
环境,塑造圣地学府独特的学术品性。
(李 毅)

·济宁医学院·

【概况】 济宁医学院有济宁和日照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203.3亩,教学行政用房
面积14.25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29.63万元,馆藏图书总量为64.2万
册。学校设有临床学院、基础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信息
工程学院、 药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精神病与
精神卫生等17个本科专业。有行为医学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治实验室和职业卫生与
环境医学实验室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病学、心血管疾
病研究诊疗中心和神经内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预防医学为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
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7年,有教职工1076人,专任教师580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121人。学校面向
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3308人。102个实践教学基
地,其中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和山东省
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该院,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和山东省行为医学
会主任委员均由院教授担任。学院主办的《济宁医学院学报》和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
心期刊《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
结合, 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先后邀请5位教育部评估专家来院作报告,分别就自
评报告的起草、指标体系的理解、附属医院迎评等工作进行专题辅导。组织开展了两
轮职能部门评估和两轮二级学院评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试卷、实验室专项检
查,举办新办专业评估。建立健全了管理规章制度,编印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人事规
章制度汇编、 财务规章制度汇编、团委规章制度汇编、学生工作制度汇编等8部规章
制度汇编。评建工作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12月24—26日,学校组织开展预评估工作,
专家组根据听、看、查、议的结果,对本科教学工作和评建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会诊,
仔细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整改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重新修订79项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按照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各平
台课程结构,编制完成与培养计划相匹配的课程教学大纲。完善学校各主要教学环节
质量标准,健全了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的改革力度,预防医学专业被
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成人教育品牌专业。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设山东省精品
课程1门,立项校级精品课程4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通过组织教授
示范课、教学专题讲座、观摩教学、教学秩序检查、优秀教学课件评选、领导听课、
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育等活动,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进教学,取得显著
成效。 全年共新上科研项目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学技术协会项
目1项。争取和投入科技三项经费376.7万元,有60项科研成果获上级科技进步奖、社
会科学成果奖。 有32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1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1项成果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无论是上级科研项目数量、项目层次和科研经费总额都取得历史最高
水平。学校出台《关于加强“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见》,为
每个省级重点学科、 实验室安排实验用房,匹配了120万元的建设经费,推动学校省
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与山东大学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在原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基础上与山东大学重新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细化)协议,
进一步明确了招生、培养、学位、学生管理、经费等相关工作关系。全面制订内科学
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培养方案,遴选各研究方向导师组。高度重视,主动工作,积极筹
备,启动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申报工作。
【人事管理改革扎实推进】 根据省人事厅的安排,按期完成学校全部人员的聘用制
改革。 完成300多人的专业技术职务续聘工作和在职人员的工资套改工作。根据省教
育厅统一安排, 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296人办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根
据工作需要,完成系(部)改院工作。坚持采取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措施,加大高层次
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72人,有19人通过在职学习取得硕士以上学
位,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组织开展首届“济宁医学院教学
名师奖评选活动”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校级教学名师5名。孙勤
枢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重视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基础医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山
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继续教育办学效益不断提升】〓深入挖掘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办学潜力,在全省范
围内建立了36个教学点, 在省外建立2个教学点,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全年招收成
人学历教育学员近5000人, 现代远程教育学员100人。继续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联办
了研究生课程班,共招收学员30人。联合举办在职乡村医生大专学历水平班,招收学
员4000多人。多形式、多层次招生,丰富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增加办学层
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财务资产管理成绩突出】 充分发挥财务核算、监督、管理的功能,维护学校财务
资金良性运转。继续实行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开展
了资产清查工作,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资产管理职责。积极参加学校基
建项目的招标、批价和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确保了日照校区文体馆和教学实验楼等项
目顺利施工并按期交付使用。加大审计力度,发挥审计对学校经济活动的监管作用,
依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外事工作成效显著】 邀请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Bruce Cronstein(布鲁斯)博士来
校参观考察,举办学术报告,聘请布鲁斯博士为我院名誉教授。学校组团赴瑞典卡罗
林斯卡医学院进行工作访问,双方签定合作框架协议。按照“依法聘请、合同管理、
结合实际、注重效益”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外教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外事工作制度,
进一步提高了留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利用留学生和外教资源,举办英语角和英语
教学培训班,对开展双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常洪义〓刘本军)

·济宁学院·

【概况】 2007年3月,济宁师范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济宁学院现
设有中文系、政治系、外语系、历史系、音乐系、美术系、教育系、旅游地理系、数
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体育系、信息技术系、计算机科学系等15个系,设
有本科专业10个、 专科专业32个,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学、工学、管理学5
大学科门类,以人文科学、理学为主要学科。全日制普通在校生8000人,其中本科在
校生456人。学院另设有11个函授专业,5个夜大专业。学院设有社科部、电教中心等
公共教学部门,建有多媒体中心、电子阅览室和几十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教育科学、
济宁历史文化与名人、济宁地域文化、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等10多个研究所和艺校、
附高、 附中、附小4个附属学校。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567人,有教授34人,
副教授137人; 博士9人,硕士275人。学院占用地1370亩,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
其中教学区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 生活区建筑面积15.51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
积3.83万平方米, 有图书90余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2.13万册、近10年国内中文全文
电子期刊和硕、 博士论文数据库共计2717.77万篇,2个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共300座。
拥有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3952万元。拥有电脑音乐制作系统、激光拉曼光谱仪、
啤酒自酿设备、发酵罐、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
谱仪、数字显微图像教学系统等一批较为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共44口、
7724座;语音室共8口、736座;教学用计算机1228台。校园网投资1200万元,使用千
兆以太网技术,集网络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等功能于一
体,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拥有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学生体质健
康标准测试中心和8个实验中心、 91个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一类实
验室。
【以优秀成绩通过全省高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 升本成功后,学院把迎接全省德育
工作检查评估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将
德育评估和本科评估暨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成立了德
育工作迎评领导小组,建立了迎评工作办公室,全面协调德育迎评工作。坚持“以人
为本、德育为先、以评促建、确保优秀”的迎评原则,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实施以儒
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德育,取得了显著的德育效果,在2007年11月26~27日的全
省高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中,赢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取得“优秀”的评估成绩。2007
年12月被省高工委授予“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称号。
【强化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升, 2007年成功申报英语、音乐学、历史学、化学、体育5个本
科专业和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涉外旅游2个专科专业。至此,全院本科专业达到10个,
专科专业达到32个。化学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立了
网络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建设网站,积极推广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人体生理学、 无机化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至此,全院省级精品课程达到5门。继
续深化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重点扶持5个首批升本专业。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专升本工作再创佳绩,2005级学生共有
741人考入本科深造,占毕业生人数的35.6%。2007年招生3734人,普通毕业生2389人,
一次就业率达到83%,圆满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2007年,完成学校科技志1999—2005年的编撰工作,入编
《济宁市科技志》。进一步强化了科研激励机制,制订了《济宁学院科研奖励条例及
获奖补充规定》,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学校“十一五”科研工作规划》《学校优秀学术著作出版
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推动下,科研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科学化的轨道,实现新的跨越。在科研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科研基金项目申请、
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2007年,科研立项共计34项,其中山东省自然科
学基金1项,山东省软教育规划项目2项,山东省教育厅立项3项,济宁市科技局立项2
项, 学校立项26项。有4个项目顺利结题。2007年,共获科研成果奖37项,其中山东
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省高校优秀成果奖4
项, 济宁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济宁市科技局获奖2项,学校优秀成
果奖14项。 2007年学院公开发表论文300篇,核心期刊103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
论文2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4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
【加强教师队伍和干部人事工作】 按照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标准以及向应用学科拓展
的学科建设实际,本着“人才引进要注重质量,提高效益,与专业建设相协调”的原
则,以培养、引进高学历教师为重点,制定《济宁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实行聘用制度
工作实施方案》《济宁学院实行教职员工聘用制度暂行办法》,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
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培养、吸引高层次人才,优化教师结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凝聚教师队伍。 在567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9人,硕士275人,教师结构得以优化,教
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按照上级要求, 切实加强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2007年选派副处级干部5名,科级干部1名到省委高校工委干部培训班和市委党校学习。
成功举办中层干部暑期培训班。围绕学院升本后的工作大局,积极推进人事和分配制
度改革。顺利完成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年度专业技术考核工作。
【扩大对外交流】 学院重视对外合作交流,组织相关部门先后赴德州学院、枣庄学
院、菏泽学院等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济
宁学院要求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学院与韩国极东大学校签订友好合作
意向书,并与马来西亚马华公会就文化交流事宜进行了友好洽谈,探讨双方的合作基
础和合作前景。同时,学院先后赴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教育科技交流
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
(唐 宇 李洪伟)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下辖济宁广播电视大学和三所中专学校(济宁市工业学
校、济宁市农业学校、济宁市财政学校)。总占地面积781.26亩,建有近百个实验实
训室,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91.82万元,图书馆藏书46.3万余册,期刊杂志千余种。
现有教职工900人, 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251人,博士、硕士学位153人。学
院设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文法系、经济
管理系、外语系和基础教学部等8个教学单位和3个研究所,开设高职专业43个,全日
制专科在校生8600余人。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市场适应能力进一步增
强。 继续强化传统专业的内涵改造与整合,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专业。7月,《机械
设计基础》 、《汽车电器》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同时,学院评选出院级精
品课程8门、一类课程20门、二类课程17门。现已拥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
程15门、一类课程35门、二类课程58门,课程建设已初具特色。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
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修订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改革课程设置,整合课程
内容,调整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课时比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积极开展技能培
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工作,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
力,在由专业知识本位向岗位能力本位的转变上实现较大突破。全年投入资金近千万
元用于加强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至110余处,建立了稳定
的实践教学基地。9月,申报增设了矿山机电、服装设计、汽车电子技术、工程造价、
社区管理与服务、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6个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开设专业总数已
达43个,初步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
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园林技术、应用
化工技术等10个专业群,较好地实现了专业设置与济宁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
以培育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不断加大力
度、强化措施,科学、高效的课程建设机制逐步形成。11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
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院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学
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德风范,切实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开展了“师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学院被济宁市
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等四部门授予“第四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荣誉称号和
“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状”;有2人分别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和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
人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五一劳动奖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
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院工会被市总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汽车工程系被市总工会等部门授予“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另有2人被授
予“知识型职工标兵”和“第四届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措并举,优
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学历层次、业务能力、执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实施人才强校
工程,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争取教师编制,精心组织招聘工作。全院录用
了58位硕士研究生和9名本科生。 全年拨款83万元用于中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有
39人在职获得硕士学位, 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0人攻读硕士学位。先后举办了教
学基本功比赛、 多媒体CAI课件比赛、课程验收、课程评审、教学评比等一系列教学
竞赛,累计近千人次参加了活动,一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有计划地组
织专业教师下基层,深入企业、行业一线实践锻炼,支持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培
养了一批“双师型”、“复合型”教师。增加科研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教师立足本职、
围绕教育教学搞科研,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奖励,教师的
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增强和提高。全年共有5项省级、3项市级和10项院级科研课
题结题,4项获省科研课题立项,4项获市科研课题立项,2项获省科研成果奖,5项获
市科研成果奖,300余篇论文在各级学术期刊和报刊上发表。
【以人为本做好学生工作】
完善学生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院、系
和部门职责更加明确,配合愈加密切,管理效能大大增强。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提
升队伍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规范、高效的
学生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投资40万元,安装校园监控设备,为学院和师生的财产安全
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就寝就餐、安全用电等管理,严格校门进出
制度,确保了校内不发生火灾、食物中毒和政治性、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
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做好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网络、进宿舍、进
社团”的“三进”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教、文体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广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学院始终坚持从物质和
精神两个方面帮扶家庭困难学生,最大可能地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
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年安排勤工助学学生452人,发放各类奖、助学金680万元,为
628名同学申请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238万元;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研
室”的作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成立励志社,弘扬自强不息精
神,培养自立向上品格。
【全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招生计划比上年增加900人,增幅在全省高职招生计划中列第
一。招生第一志愿填报人数超计划1000多人,生源质量、数量均有明显提高。加强就
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广开就业渠道,通过与用人单位广泛联系、举办人才招聘
会、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等形式,为毕业生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毕业生高质、
充分就业。统筹规划教育资源,办学渠道进一步拓宽。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多形
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电大开放教育、
中职教育、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并举,持续稳步发展。各类
成人教育和电视中专教育在校生近2000人,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及各种继续教育
培训、考核万余人次,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已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
主,多种办学形式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梁玉振 方 丹)

·济宁市技术学院·

济宁市技术学院是在1958年创建的济宁市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国家级重
点技工院校。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坚持“内强质量,外树形象”,
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在管理质量、服务质量、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紧紧抓住职业教育
发展的机遇期,促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
【毕业生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较好成绩】 学院始终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
抓,修订12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更新10门课程的教材。积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组织
观摩教学。同时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加快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电子与信息技术教研室, 加快一体化教学步伐。投资
500多万元增添了现代化的实习教学设备,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公条件。教学条
件的改善,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2007年共有2083名学生参加技能鉴定,
有2069人获得中、 高级资格证书,合格率达99.3%。继续保持在全市技工学校毕业生
技术比武的领先位置。在全市特殊工种安全技能大赛中,电工获得第一、二名,焊接
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在省“劳动之星”技能评选活动中,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是闯
入决赛的唯一学生选手。在全省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钳工专业获得全省第一、
第三、第四,维修电工获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代表省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均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招生工作卓有成效 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 2007年学院加大了招生就业宣传力度。
根据生源情况的变化,调整宣传策略和宣传重点,发放宣传材料13万余份,走访全市
290多所学校, 新建初、高中招生基地14处。2007年计划招生2000人,实际招生2067
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提高办学层次,扩大高中生招生比例,
并开设了数控技术和电气工程两个技师班,为创办技师学院创造条件。积极做好毕业
生就业工作,制定了《毕业生就业推荐办法》和《市外实习就业暂行管理规定》。加
强了市场预测和调研, 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走访企业100余
家, 向企业寄发毕业生信息200余份,在原90余家就业基地基础上,新增就业基地28
家。组织招聘会90余次,巩固扩大了市内就业渠道,开辟了市外就业市场,保证毕业
生的充分就业。2007年毕业生共计2060人,提供就业岗位2592个,当年就业率达到95
%。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院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大事来抓,在抓好教师的
思想教育、师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的同时,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师资结构的
优化。 2007年吸收了14名大学本科生和6名研究生到院任教,同时有计划地对教师进
行培训,先后派出15名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利用暑假对理论
教师进行了操作技能培训,对实习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程度的
提高。
【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组织教职工开展群众性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科技培训
活动,浓厚学院的学术氛围,促进教职工的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
动,2007年学院在劳动部、省、市级获奖论文、课件、优质课、教案近40篇(件),
在报刊、 杂志发表论文国家级77篇,省级9篇,被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优
秀组织奖”。参与劳动部组织的教材开发、研究工作。学院10位教师承担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组织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写工作,主编了《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及
热处理》、《电工基础》等教材。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举办主题为“科学普及,
你我共参与”、“遵纪守法,共创和谐校园”等科普图片展,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收到良好效果,被市科协评为济宁市科协工作先进单位。
(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