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5&rec=102&run=13

2007年,全市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
入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教
育事业发展环境优化、重点突破、亮点增多、成绩显著,上了新的台阶。在省政府教
育督导评估中, 济宁市教育年度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2位, 上了8个位次。先后荣获
“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师教育
先进集体”、“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
“省级文明机关”等称号。
【教育优先战略深入实施 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全市教育优先发展大会后,市委、
市政府成立教育优先发展联席会议,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市第十一次党
代会把教育优先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大战略。市政府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免杂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工程和危房改造工
程”列入2007年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
意见》,聘任第三届督学,建立了同级督政制度和督学责任区制度。各级各类教育协
调发展。基础教育巩固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99%;学前一年入
园率达到99.3%;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1.3%,比上年增加3.3%。职业教育较快发展。
全市现有高等职业院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64所、职业培训机构168所,职业教育在校
生达到9.7万人。国家、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9所、省级教学示范学校7所。全市建成国
家骨干示范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8个,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高
等教育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6.8万人,济宁师专晋升为本科院校,整合组
建的“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民办教育机构390所,在校生9.7万人。教育均衡发展全
面推进。以县域内均衡发展为重点,认真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调
整优化结构布局,统筹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07年调减20所、初中23
所, 近几年调减小学959所、初中74所。全市现有省级规范化学校73所、市级规范化
学校268所、 省级示范幼儿园49所、市级一类幼儿园489所。投入资金3.3亿元完善了
中小学实验仪器、图书资料、音体美教材和电教设施,1400所学校接入教育网,中小
学配备微机7.2万台, 多媒体教室达到1483间。全市农村中小学更新配备21万套课桌
凳, 1500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部完成,5所“明德小学”项目学校建设
基本竣工。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坚持把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贯
彻〈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市建成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5处, 单项实践基地200处,特色实践基地500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在济宁
市召开,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济宁市作了典型发言。教
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组织5名“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赴美国学习,2名英
语教师赴美国中小学交流任教;美国康州丹博瑞高中与嘉祥一中缔结为友好姊妹学校,
印尼育德中学与济宁十三中、兖州一中缔结为友好学校;成功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第二届孔子教育奖颁奖盛典、促进全民教育国际研讨会和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
传周闭幕式。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加,2007年全市教育
经费总投入43.1亿元,比2006年增长22%;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30.4亿元,增长46%。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扎实推进,93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杂费,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全市投入8300多万元,改造D级危房5万平
方米, 新改扩建校舍13万平方米。近几年共投入危改资金4亿多元,累计改造中小学
危房76.7万平方米, 新扩建校舍128万平方米。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名师建
设工程,建立了“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杏坛名师”五级梯
队, 评选命名“杏坛名师”50名、“特级教师”100名,有一批教师被评为全省“齐
鲁名师”、省特级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十佳教育创新班主任、省民办学校十佳校
长,2名教师获省“师德标兵”称号,2所学校被评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委、
市政府召开市庆祝第23个教师节大会,隆重表彰济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
作者” 、“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5月,市教育局、市委政研室、市
人事局组成三个调研组,分赴12个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全面调研。
强化师资培训, 组织50名“杏坛名师”到北师大进行高级研修,500名骨干教师参加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80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参加业务培训。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2007年全市新考录教师2000名,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全市教师资格认定通过9194
人。 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农村支教,17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实施名
校长建设工程,选调10名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到江苏先进地区学校挂职锻炼,组织50名
高中校长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高级研修。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人民教师办的“八件实
事”逐步落实。12县市区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实现县域内统一发放,教师
人均月工资达到2206元,比2006年增加866元。启动“千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以优惠政策规划建设教师宿舍区,曲阜、微山、金乡、嘉祥教师小区一期工程全部完
工并已入住。为45岁以上中小学高级职称在职在岗教师进行健康查体。教师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待遇基本落实。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有较大幅度提高,小学、初
中80元, 高中100元。教育民心工程落到实处。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初步建
立覆盖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全方位的贫困学生
资助体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的同时,为11万名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 为1万多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7
年救助普通高考特困大学生近1000人, 为高校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近600万元。资助
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8万人, 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1.3万人。规范教育收费行为,3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实施招
生考试“阳光工程”,36个高考考点被评为省优秀考点。在全市推行校方责任险。集
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确保了师生生命安全。加大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
化工作力度,评选出20所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7年全市安
置毕业生1883人。
【加强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着
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教育系统党风政风校风持续好转。党风廉政责任落实有新成效。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
责、 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市教育局局长与直属单位、市直学校主要负责人签订
《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与县市区教育局长签订《2007年治理
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书》,形成从党委到科室任务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教育
制度监督并重有新加强。注重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组织观看反腐倡廉
教育片。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完善党内民主、政务校务公开、财务管理、收费公开、
教材教辅资料选用等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纪检监察部门围绕干部年终考核、选拔任
用、教师职务评审、评先树优、财务审计、大宗设备招标采购、招生考试等方面,提
前介入,全程监督,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教育依法行政工作有新起色。严
格落实《济宁市教育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将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
机关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依法民主决策,完善组织专家论证制度、征求群众意见
制度、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四项制度”。抓好行政许可工
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强教育信访工作,越级上访案件明显
下降。 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2007年共办理省人大建议1件、市人大建议10
件、 市政协提案39件,答复满意率达到100%。自觉接收社会监督,做好行风评议工
作, 开通32部举报电话,组织参加“行风热线”5次,现场回答群众提出问题28个,
对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做出处理,维护人民群众的
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