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4&rec=84&run=13

济宁市旅游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旅游业的行政序列部门,内设4个职能科室,即办公
室(挂人事教育科牌子)、旅游促进与对外联络科、规划发展科、质量规范管理科。
市属事业单位3个, 即济宁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济宁市旅游投诉中心)、济宁市
旅游信息中心(济宁市旅游咨询中心)、济宁市旅游培训中心。2006年,大力推进全
市旅游总体规划的落实,积极实施旅游重点项目带动措施,全面提升旅游旅游行业管
理水平,进一步打造济宁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全市旅游业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全
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459.03万人次,增长20.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06亿元,增长
24.55%;接待入境游客22.73万人次,增长22.4%,入境旅游收入3403.5万美元,增长
30.8%;实现旅游总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23.4%。全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
元大关,成为全省第五个旅游社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城市。
【落实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年初,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入编制关键阶段。按照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
市政府常务会议的要求,市旅游局对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印制
和发布。 2006年5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完成编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
颁布实施。为认真抓好规划的宣传贯彻,济宁市召开了全市旅游规划推进落实工作会
议,对旅游规划实施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全市旅游业科学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
次。《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全市旅游行业认真学习旅游规划,
邹城、微山、泗水等市县进一步修订县域规划,重点编制景区和项目规划,推进了旅
游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旅游规划的完善和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全市旅游资源整
合,实现了传统人文景观转向深度开发,促使老景点焕发生机、增强活力。同时,在
总体规划框架要求下,市旅游局组织人员编制了《济宁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启
动了一批执行规划、景点规划等详细规划,将规划的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全
市旅游规划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迎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
2006年是济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年。为确保顺利通过复核,全面巩固深化创优
成果,济宁市对照优秀旅游城市标准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12月18—20日,省旅游局检查组实地检查了济宁旅游景区
(点) 5处、旅游星级饭店2家、社会餐馆3家、旅行社2家、旅游购物商店1家、娱乐场
所1家, 并对城市广场、美食城和购物步行一条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汽
车站、旅游汽车公司、旅游厕所及正在建设的古运河旅游区等进行了检查。一、加强
领导,明确任务。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空前重视,坚持把旅游业
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以创优、保
优工作为抓手,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
主导产业。自2004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和全球儒家文化旅游圣地”为目标, 进一步确定了“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
大产业”的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旅游工作,全面加强对旅
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全市成立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
加强了对旅游工作的支持协调。市政府每年召开旅游工作会议,不断加强协调旅游、
宣传、公安、商贸、城建、文化、园林、财政、工商、物价等部门的工作力度,出台
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批工业、农业、三产和民营企业,积极投入
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
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为旅游产业的跨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措施到位,成
效显著。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单位团结协作,下大力气加快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的整治,不断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加大旅游资源的整
合开发,加强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宣传,增强了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一是结合城市建
设快速发展的实际,把城市建设和创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新规划了“浣笔泉路购
物步行街”,建设了市区老运河秀水城,江南春美食城二期工程,规划了老运河灯光
工程和水上旅游线路,开发了潘家大楼书院和北欧生态风情园;建设了全市旅游快速
干道体系, 发展旅游专用公交设施。济宁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整体形
象、品位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一步完善,
接待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二是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工农业等资源
优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济宁市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开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整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鼓励
扶持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围绕打造“运河之都”旅游品牌,建
设了城区古运河旅游带,对北湖进行了重点开发;围绕打造太子灵踪、佛光普照旅游
品牌,建设了汶上中都佛苑;围绕打造水浒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品牌,开发建
设了水泊梁山山寨、江北水乡微山湖和南阳古镇。创建了济宁农高园、泗水宋家沟生
态旅游区等农业旅游项目和曲阜孔府家集团、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等工业旅游项目;
推出微山湖—铁道游击队抗日战场、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中原首战告捷等红色旅
游品牌。这一批吸引力强,拉动作用大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了城市旅游内涵。这些
旅游项目,极大的提高了济宁旅游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下大力气宣传促
销,城市知名度显著提高。济宁市在加快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旅
游市场。在中央电视台开展形象宣传,播出了济宁城市整体形象宣传片,在天气资讯
中增加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宁的天气预报,在报刊媒体进行宣传促销。采取大篷车、
交易会、推介会和区域联合等多种形式,先后在京津、华东、中原、东北等主要客源
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赴日本、韩国、东欧、北美等地开展境外促销活动,取得了明
显效果,在国内外初步打响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济宁政府
网、济宁东方圣城网、济宁旅游政务网等网站开展宣传促销,发布旅游信息。中国曲
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微山湖荷花节等,一大批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进一步丰富
了济宁市旅游产品,新增了一批旅游线路,提高了济宁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美誉度
和知名度。四是不断改进旅游市场管理手段,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制定
出台了《济宁市旅游经营违规行为和诚信缺失举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市旅游、
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有关部门,形成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督查督办制度。采
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防相结合的方式,依法查处“黑导”、“黑车”、“黑社”。
这些措施,全方位加大了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地保护
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旅游发展的良好市场秩序。不断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
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旅游细微服务年”和“共铸诚信山东旅游”活动,进一步
规范了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为济宁市的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 2005年8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济编[2005]11号)批复
设立济宁市旅游信息中心, 为科级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2006年5月,市旅游信息
中心正式挂牌开始办公,制定了《济宁市旅游行业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奖励意见》,健
全了信息宣传工作考核机制。随着全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借助网络技术广
泛开展旅游营销宣传,已发展成为济宁市旅游宣传的重要手段。济宁旅游政务网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年共发布政务公告、旅游咨询等信息300多条,编发《济宁
旅游信息》50多期,其中部分信息被省政府、省旅游局和市政府采用。济宁旅游政务
网已成为游客了解济宁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