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4&rec=70&run=13

【概况】〓济宁市环境保护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科技
标准科、 监督管理科7个职能科室,下辖济宁市环保监测站、济宁市环境监察支队、
济宁市高新区环保分局、济宁市中区环保分局、济宁湿地管理处、济宁市环保干部培
训中心、济宁市环保科研所7个直属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22人,其中行政人员25人,
事业人员97人。2006年,市环保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总体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开展“三学三创”活动为动力,以建设一流
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攻
坚战”、“蓝天保卫战”和“生态济宁建设”三大工程,强力推进污染治理进程,着
力解决影响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目标,取得显著
成绩,全市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南四湖下级
湖及部分河流接近三类水质标准,南四湖上级湖和梁济运河达到了四类水质标准,实
现了境内水体变清的阶段性目标。 济宁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8天,全年空气
质量优良率达到92.6%。 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加快,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发展循环
经济成效明显。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硕果,在全市环保系统集体和个人中,
先后荣获“全省环保系统先进集体” 、 “五好党支部”、“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全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全年集体立功受奖36单位(次),个人立功受奖
129人(次)。
【主要污染物指标大幅削减】〓按照省政府“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书
的要求, 到2010年全市COD排放总量指标控制在3.93万吨;SO2控制在11.60万吨,分
别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8%和25.6%。为确保这一约束性指标的完成,结合全市排污
总量大、 南水北调治污要求高的实际,坚持严于国家和省要求的原则,按COD排放总
量削减率40.1%(低于省1万吨)、二氧化硫削减率37.5%(低于省1.87万吨)的标准,
将任务下达给各县市区。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订《“十一五”水和大气主要污染物
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县市区又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细化,在全市形成自上而下、
竖到底横到边的环保责任体系。 加快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对292家水污染物排放企业
发放排污许可证,严格进行持证排污。实施最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最严
格的治污实施计划, 采取最严格的手段强化污染防治。通过努力,全年新增COD削减
能力0.66万吨,二氧化硫削减能力1.3万吨;削减率分别达到13.6%和8.3%。主要污染
物COD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大幅度降低到2000克/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00克
/万元。
【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中央14号文件和全国经济形势电视电话会
议精神,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作为加强经济宏观调控、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的重要手段。对没有实施环评的建设项目,依照规定程序限期完成
环评手续;对没有执行“三同时”的在建项目,责令其拿出实施方案,确保生产投入、
环保设施同步落实;对违反环保法规、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坚决不批,已经开工
的责令立即停工。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建项目清查工作,共清理检查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301个、 新开工建设项目70个;查处固定资产投资违法违规项目38个、新开工违
法违规项目24个, 依法取缔违法项目4个,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定的,及时
补办了环保手续。对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专人跟踪负责制,确保此类项目
环保手续办快办好,完成济宁机场扩建工程国家环保评估文件批复,保证了济宁机场
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企业治污排忧解难, 协调争取上级各类环保补助资金已达
7400万元,推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水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宁段控制单元治污实施方案》和新颁布的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制定《济宁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政府决定的形式下发到责任单位。市
委、市政府相继召开“碧水行动”攻坚战动员大会和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水污
染防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以确保水质安全为目标,在加快建设国家确定的淮河
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同时,依据省出台的南水北调沿线治污新标准,对废水排放能
够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的工业企业,强化末端控制,确保达标排放;对煤炭企业、
以废纸或商品浆为原料的造纸企业、火力发电企业、机械加工企业和直排南水北调核
心保护区的工业企业,实施废水资源化,务求实现“零排放”;对其他不能进入城市
污水处理管网的工业企业落实深度治理措施,确保外排废水达到规定标准,并满足当
地环境容量要求。 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产治理直至关闭。全市211个
工业点源深化治理重点项目已完成165个, 其余46个在建。完善环境基础设施,集中
人财物力加快建设进度。截至年底,列入计划的12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9处,
日处理能力52万吨, 其余3处即将竣工;济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主体工程已经竣
工,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济宁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已正常运营。
针对全市造纸、发酵、化工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结构性污染突出的实际,坚持结构
调整与污染防治同步推进,狠抓造纸、酒精、淀粉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综合治
理。
【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加大工作力度,扩大脱硫成果。一是在保证已完
成脱硫任务电厂稳定达标排放的同时, 对2005年未完成脱硫治理任务的3家企业,采
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靠上帮促的办法,促其早日完成脱硫任务。截至年底,已有
2家按要求完成脱硫治理并通过环保验收投入运行,另一家企业2台60万千瓦机组脱硫
任务已完成70%以上。 二是对新建项目,坚持“以新代老”、多还旧帐,同步配套建
设脱硫改造设施,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
制度,有效地控制新上30万千瓦以下燃煤电厂项目,特别是13.5万千瓦以下的中小燃
煤机组。 年内否决不符合要求的火电项目6个,机组13台。三是推行二氧化硫排放总
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按照省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企业二氧
化硫排放指标,没有排放指标的新上项目,相关部门不予办理立项、登记、征地、准
建等手续,从源头上减少新污染源的产生。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擅自停运脱硫设施、
超标和超总量排污的电力企业,依法从严查处。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10万吨,比
改造前降低80%。 全市先后投入脱硫改造资金13多亿元,列入脱硫改造计划的33家电
厂, 除邹县电厂4×33.5万千瓦机组正在实施外,其余全部完成脱硫改造任务,年削
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10万吨, 比改造前降低80%。10月,省政府在邹城召开全省火力
发电厂脱硫工作现场会,推广了济宁市的工作经验。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狠
抓济宁城区低空大气污染防治, 市政府已连续4年将改善济宁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列入
为民办环保实事。集中开展“蓝天保卫战”执法行动,对全市烟尘、扬尘、机动车排
气、异味气体等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综合整治:①严格控制煤烟型低空污染。②防治
工业工艺废气和恶臭污染。③开展秸秆禁烧工作。④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
用。据监测,2006年济宁城区总悬浮颗粒年均值小于0.2毫克/立方米,全年日均值小
于0.3毫克/立方米的天数达到了338天;二氧化硫年均值小于0.06毫克/立方米,全年
日均值小于0.15毫克/立方米的天数达到338天; 二氧化氮年均值小于0.08毫克/立方
米,全年日均值小于0.12毫克/立方米的天数达到338天;确保实现2006年城区空气环
境质量优良标准天数大于300天的目标。
【生态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认真落实《济宁生态市建设启动期工作要点》 ,在
“生态双百工程” 100个项目中(已建成19个,在建59个),完成投资102.36亿元。
在微山、鱼台、兖州、汶上、任城等县市区进行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新增人工种植和
修复湿地面积4万亩。 开展各类生态创建活动。兖州、曲阜、邹城已完成省级生态示
范区创建工作,微山、金乡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邹城北宿镇获得全国环
境优美乡镇称号,汶上县汶上镇、次丘镇、郭仓乡,鱼台县王鲁镇、张黄镇;邹城市
唐村镇等6个乡镇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资
源综合利用。全市已建成5亿块/年制砖(砌块)能力,年消耗煤矸石、粉煤灰1000余
万吨。以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和循环经济企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逐步建立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
染、低效益生产线,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和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成功解决矸石与粉
煤灰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发酵行业高浓度废水的分级提取和残渣制肥、造纸等高耗
水行业节水技改等重大课题,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并实现了产业化。兖矿集团在煤炭开
采的基础上新建一系列甲醇、焦化、电解铝、热电厂、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
拉长了煤炭产业链,构筑了循环经济基本框架。菱花集团、雪花集团将高浓度有机废
水用于浓缩制肥,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对31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选择济
宁高新区、 任城开发区等5个工业园区,兖矿、菱花、雪花等10家企业作为循环经济
先导示范单位,从多方面倾斜扶持、集中培育,已初见成效。
【确保环境安全万无一失】〓进一步完善济宁市环境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环境
污染事件处置演习。妥善处理黄河跨界柴油污染事件,得到了省环保局的通报表彰。
开展化工等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对重点污染企业制定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健全
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在用放射源管理,严格新放射源审批。查清全市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底数, 从放射源的申购、退役入库、安全应用等8个环节建立严格
的管理制度, 与90家涉源单位签订《辐射安全责任书》,对118枚废弃放射源强制收
缴入库,确保了全市放射源和其它核技术的安全应用。
【开展环保执法行动扎实有效】
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发挥环保、
监察等部门联动优势,对环保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在日常执法检查的同时,加强
节假日及夜间的明查暗访,及时查处影响生产生活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
邹城市、梁山县着力开展小淀粉作坊整治活动,微山县开展棉纱加工点清理行动,嘉
祥县集中清理小炼油加工作坊,任城区取缔小造纸企业行动等。通过专项执法行动,
有效防治了“土小”企业反弹。年内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546人次,检查企业4873家
次, 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81起。其中,市环保局依法查处环境违法企业62家,实
行停产整顿和关闭企业22家,依法依纪对县市区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环保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为适应环保工作形势的需要,全市环保机构和队伍
建设进一步加强。新设立济宁市湿地管理处、济宁高新区环保分局两个副县级环保机
构,济宁市环境监察支队升格为副县级单位、兖州市环境监察大队升格为副科级单位。
市财政对环保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设立“211”环境保护支出专门科目,为环保工作
提供了资金保障。2006年,市财政拨付2076万元专款用于环境在线监控平台、人工湿
地和环保能力建设。全市环保数字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环保在线监控平台“三个
中心、一个视频”建成投用,配置环境监测车和应急指挥车,全市重点废水、废气排
放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全部纳入监控网络,全天候、全覆
盖的环境在线监测和监控体系初步形成,提升了全市环保执法现代化水平。
(高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