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4&rec=42&run=13

【概况】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市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 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
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基本框架,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
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7%。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比上年增
加462元, 增长11.2%。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平方米。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7%。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围绕五新
目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构建六项工作机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和目
标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强化投入,多措并
举,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在全市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油
路的基础上, 2006年投资4.3亿元,重点用于断头路、自然村连通路和部分老油路建
设改造,新建乡村油路610公里,改造老油路890公里,竣工桥梁39座,行政村通油路
率达到96.5%,通客车率达到98.8%。在加强治淮东调南下工程建设、骨干河道治理、
大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 又投资4.5亿元,投工1935万个,完
成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8万顷, 改造中低产田16.6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95万
亩, 新增除涝面积20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6.3平方公
里,生态修复20.3平方公里。投资4.41亿元,用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新增自来
水受益村2731个、受益人口247.36万人,全市8345个自然村已有7352个通上自来水,
普及率88.1%。全市县城电网改造投资3.7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8座,35千伏变电
站6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900公里,改造0.4千伏线路733公里,实施“一户一表”
改造11.83万户。以农业信息网为主体,通过与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整合,全市135
个农业乡镇、300多个行政村、80%的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开通了农业综合信息
服务网, 发展村级信息员1600多名;开通有线电视4090个行政村,农村宽带用户达1
万多户; 集中完成33个小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和160个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编修,其
余乡镇和行政村的新一轮规划修编已全面展开,市建委优选出20套民宅新居设计图纸
免费发放到所有村庄。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农村教师实现以县为单位的统筹发
放, 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4.7万
平方米,投资1100万元购置课桌、凳13万套,基本解决了个别学校学生自带课桌、凳
问题;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累计培训农民86万人次;新增农村劳
动力转移20.2万人, 其中市外输出8.37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8.7万人,其中
市外转出89.37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一步扩大,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74.72万人,参加合作医疗率87.8%;筹集资金13003.78万元,报销补偿5474.23万元,
直接受益160.87万人次; 36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列入省“360工程”进行重点建设,投
资2842.5万元, 34处有基建任务的项目全部完成,规范建设村级卫生室160个。村建
设乡村文化大院1200个, 实现了“科普村村通”,选派科技特派员1950名,选拔160
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开展“三支一扶”。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
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2.5%。
【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成效明显】〓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快
速膨胀, 全市大蒜种植面积达到145万亩,同比增加46万亩;落实圆葱种植面积31万
亩, 同比增加4万亩;肉鸭出栏3600万只;肉牛出栏30.15万头;蛋鸭存栏900万只;
奶牛存栏3万头;水产养殖基地70万亩;食用菌种植600万平方米;新发展苗木杞柳10
万亩; 种植大樱桃4万亩;新增速生丰产林5.8万亩;甜叶菊种植5.5万亩。各类规模
种养基地达到2600余处,落实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种养专业村1000余个,新创建绿化示
范村75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52
家, 新增152家;签订定单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养殖规模10000多万头(只)。农业
标准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市181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
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7个,绿色农产品18个,有机食品
26个,“三品”认证总数达到300个,158.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8个,168
万亩;农副产品注册商标780件,农产品著名商标认证11件,新增5件。
【“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5500多万
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和“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新建户用沼
气池5万个,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到6万户,其中汶上、嘉祥、微山等县户用沼气池分别
发展到万户以上,已有139个乡镇、1518个村启动、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
分别占全市乡镇、村总数的89.1%和23.2%,新增户用沼气规模列全省第一,总量位居
全省第三。 同期建设沼气发电站1处,大中型养殖场建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沼气
项目39个。结合“一池三改”,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
生产生活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新农村建设帮扶和“321” 试点示范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
“发展富民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创建文明和谐乡村、强化基层
组织建设”五项帮扶任务,市县乡三级1546个部门,选调5173名机关干部,组成新农
村建设帮扶工作团、工作队和工作组,进驻1629个村,因村制宜,突出重点,强化措
施,从解决事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入手,对农村“一池三改”、村村通油
路、村村通自来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建设,采取政策拉
动、行政推动、示范带动和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针对全市经济发达、欠发达、城郊不同类型的县市区和强、中、
弱不同类型乡镇和村居,选择兖州市、嘉祥县、任城区3个县市区和23个乡镇、114个
村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制定下发《新农村建设“321”试点示范工作方案》,
督促指导各试点示范县市区、乡镇和村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新农村建
设试点示范工作会议,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全面展开。
(王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