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4&rec=15&run=13

·济宁市总工会·

【概况】 市总工会机关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教文体部、生产保护部、基层工作
部、法律工作部、保障工作部、财务部、经济事业部、女工部、经审办、老干部科等
12个部室。直属事业单位有工人文化宫、职工技协办、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培训中心。
2006年,全市有基层工会委员会6998个,职工125万人,工会会员110万人,专职工会
工作人员3482人,其中市总工会机关36人。2006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各项职能,
突出履行维护职能,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市总工会女职工工作、干部培训工作、
“四五”普法工作受到全总表彰,被山东省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被山东省综治委授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先进集体,
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全省工会促进再就业先进单位、全省工会统计和信息工作先进单
位等。
【围绕全市工作大局 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以“学振超精神,做金牌工人,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活动为
载体,积极组织百万职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了以“八
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
活动,实施了女职工“素质提升”、“岗位建功”行动;认真做好全国“五一”劳动
奖状(章)、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章)和市第七届劳动模范的推荐评选工作。评选
表彰了297名市级劳动模范, 隆重举行庆“五一”表彰大会,在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了
一大批先模人物。开展了济宁市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十大能工巧匠评选活动;
举办了全市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技能大赛;评比表彰了济宁市职工职业道
德、“创争”活动“双十佳”和首届“五一”巾帼奖状(章)。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全市各级工会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列入重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
实。市委办公室转发了《济宁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
见》;召开了座谈会,举办了劳模企业家带头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现场推进会。有
299位劳模企业家参与到活动中来, 覆盖职工30余万人。各地、各企业还因地因企制
宜,成功地创造了团队共创、链条共创、区域共创、结对共创、行业共创等一系列模
式,有效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全市已有2500余家企业、56万多职工
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各企业对照创建标准找差距,为职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8000
多万元,新签订劳动合同6.7万份,职工月工资收入同比平均增加106.4元。全市有60
家企业被命名为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有4家企业被命名为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市政协主席王润廷等领导对济宁市开展的劳模企业家带头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作出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工人日报》、《山东
工人报》在头版头条做了重点报道。
【维权工作深入发展】 按照“叫响一个口号(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找
工会) ,实施‘1+6’工程,努力架起党政与职工群众连心桥”的维权工作思路,着
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市及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职工维权工作
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工作计划、成员单位任务职责及考核办法、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年活动意见等,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二是积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市职工维权
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赴昆山和苏州学习考察工资集体协商及社会化维权
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对全市企业职工工资状
况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调研, 集中开展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宣传月活动。年内,全市
新增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760家。 三是积极推动社会化维权。市及10个县市区建
立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快速通道,并成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86起,为弱势职工减、
缓、 免诉讼费60余万元;有9个县市区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或职工律师援助团,
为900多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或法律咨询。 四是全面推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
体合同。通过联合下发文件、召开现场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到基层具体指导等积极
推进工作。 目前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有1473家,达建制企业的56%,超额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五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宣传《山东省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组织开展了宣传月和知识竞赛。全市已建立职(教)代会
制度的企事业2761家,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企事业2725家。考核验收了第三
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 3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14个单位、20名个人受到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的表彰。
【努力促进职工队伍稳定】 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工会组织筹资431万元,救助3.6万
名困难职工;大力推行职工大病互助保障计划,参加职工达11万人;有9312名职工参
加了职工补充保险, 其中35名职工获得足额赔付; 联合市卫生局、市民政局为城区
5000名特困职工办理了就医优惠卡,联合市国税局免费为百名困难职工白内障患者实
施复明工程, 联合协和医院免费为万名女职工查体;各级工会资助328名困难职工子
女上大学;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职工来访处结率在92%以上;妥善处理了3起职工停工
事件, 较好维护了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和企业的发展;市总“12351”职工热线24小
时开通, 近500余人次求助咨询,协调解决了困难帮扶、劳动争议、拖欠工资等大量
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受到上级工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好评。热情为下岗职工再就业
牵线搭桥,各级工会培训下岗职工2000多人,为3800多名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
帮助1100多名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基层工会组建跃上新台阶】
各级工会以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为契机,大力加强企业工会建设。一
是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在农民工从业比较集中的建筑、饮食服务、
交通运输等行业, 成立工会联合会113个,发展会员20多万人;在农民工输出集中的
村建立村级工会1920家;在劳务派遣机构建立工会组织26个;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
中的乡镇,建立了流动工会。二是大力加强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市委办公室转
发了《济宁市总工会关于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的意见》,经过积极努力,已建乡
镇总工会65家。三是做好外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已建工会120家,占应建工会的67%,
发展会员13900人。目前,全市建立基层工会组织9180家,工会会员达到109.9万人。
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完善了制度,强化了管理。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建立
工会与成立经审会、女职工委员会同步,建会、建制、建家并行促进了工会作用的发
挥。
(赵庆国)

·共青团济宁市委·

【概况】 共青团济宁市委机关内设组织部、宣传权益部、统战部、工农青年部、学
少部、办公室5部1室,下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青少年宫和市希望工
程办公室3个事业单位, 机关人员编制17人。2006年,团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
“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建功、育人”两大主题,始终
坚持“思想建团、党建带团、服务立团、作风促团、事业兴团”的工作思路,紧紧围
绕全市党政工作大局,以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三学三创”教育活动为动力,以青年创
业、青年文化、青年人才等为重点,着力抓好“新农村·新青年”活动、济宁青年文
明行动、“三型”机关建设、共青团凝聚力工程等工作,全市团的工作重点突出,特
色鲜明,成效显著。连续七年在团省委对17地市团委综合考评中荣获“红旗团委”称
号,连续三年在市委对市直部门综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荣获“平安济宁”建设
先进单位、“达标党支部”、全省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
荣誉。
【培育新人有新作为】 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各类演讲、征文、读
书会等活动300余次,在青年学生中涌现出各种学理论小组856个,在团员青年中持续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为重点,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6年5月25日,市委书记孙守刚就关于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作出重要批示后,团市委迅速行动,组
织开展了“知荣明耻,从我做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中
开展了“十美十丑”行为征集评选活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举
办了“济宁市庆‘六一’鼓号操大赛”、“祖国发展我成长”歌咏大会、“平安济宁”
红领巾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大力宣传李
目辉同学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在全社会掀起了向小英雄学习的热潮。国
务委员陈至立、省委书记张高丽、市委书记孙守刚等领导就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做出重
要批示。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参
与志愿服务,建设和谐济宁”为主题,坚持“一周一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基础上,
深化“志愿星期六”爱心接力行动,采取“一助一”、“多助一”等形式,广泛开展
爱心助残、义务家教、家政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以“诚信济宁”、
“文明济宁”为主题,全面开展“百城万店青年文明号信用宣传教育月”活动,2006
年全市新涌现出3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集体。 围绕建设文化名市,积极开展国学论坛
等各项文化活动。 2006年9月,启动了“中国济宁·青年国学论坛”。论坛以弘扬儒
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定期邀请海内外国学大师及其他相关
领域知名学者到济宁讲学,传播国学精粹及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新
思想、新观念。论坛现已举办3期。
【服务大局有新贡献】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新农村·新青年”活
动。以整治村镇环境为突破口,以创建“青年文明新村”为载体,33个青年文明号集
体与“青年文明新村”创建点结成对子,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协助共建村制定“青年
文明新村”创建规划及管理办法,协助、指导共建村加强团组织建设,扶持共建村青
年阵地建设。围绕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大力实施“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积极
深化青春创业直通车计划, 努力突破制约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 成立了济宁市
“青春建功新农村--农村青年创业计划”领导小组,并选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任
城区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可行的操作流程。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深
化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为主线,以青工岗位技术开发和
创造为重点,广泛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技术比武、“五小”攻关等活动。承办了“振
兴杯”山东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全市“五小”
科技成果现已达2000余项,实现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围绕“生态市”建设,深入实
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以“为同一条河,献同一份爱”为主题,开展了保护母亲河
行动系列活动,全市5000多名青少年热情参与。在全市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开展了捐植
青年林活动,收到捐款2.9万元,另外,还从省专项基金中争取绿化资金5万元,用于
青年林项目建设。围绕平安济宁建设,大力开展“青春铸就平安城”活动。以“竭诚
服务、 依法维权、优化环境、保护明天”为宗旨,畅通1600100维权服务热线,定期
发放维权卡,为全市青少年提供维权、法律、心理、自护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充分发
挥关工委老领导优势,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组织了四个宣讲组,作法制报
告80余场次,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服务青年有新提高】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青春伴我走四方——万
名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计划”。广泛开展以“送技能、送岗位、建组织”为主要内容的
“两送一建” 活动。大力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和“订单式”就业培训,全
年举办了6期实用技能免费培训班, 培训学员600多名。2006年,新设培训基地4所,
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12场, 输出农村青年2.1万人,鼓励扶持务工青年返乡创办企业
20多个。 开展希望工程、爱心捐助活动。2006年8月,市委书记孙守刚就救助贫困大
学新生做出重要批示。加大了希望工程资金筹措力度,筹资100多万元,救助了近600
名特困大学新生。2006年7月,海尔集团捐资22万元现金和8万元电脑设备,在曲阜市
建设一座希望小学。北京赵明明夫妇捐资20万元,在泗水县兴建了幸福希望小学。市
关工委启动了关心下一代“拯救蓓蕾”爱心捐助公益活动,筹集资金40多万元,首批
向38位白血病儿童患者发放了救助金。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类优秀青
年人才的表彰激励机制,先后开展了“济宁十大杰出青年”、“济宁市十大杰出青年
卫士”、“济宁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活跃青联、青企协、博士
俱乐部等外围组织,积极为全市各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加快推进关
工委组织网络建设。 2006年3月,市委书记孙守刚专题听取市关工委工作汇报,并就
有关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2006年6月,举办了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议。由市关
工委牵头组织建设的济宁市区首座过街天桥“关爱桥”落成启用,为万名中小学生交
通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做好“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2006年,新建12家流动站,
进站学生达600余人。 召开了济宁市“学士后流动站”现场招聘会,13家企业为大中
专学生提供了近100个就业岗位。
【组织建设有新举措】 深入开展“千名团干部牵手基层”行动,进一步推动团的基
层组织建设。按照“四块布局、星旗共建、三级联创”的基层团建思路,通过每名专
职团干部与基层团支部结对、市直团组织与农村团组织结对的形式,建立联系点,全
市专职团干部已建立联系点659个。团建创新有了新突破。指导汶上稳妥推进“支部+
协会”的新型农村团建模式,通过开展“双推互保”制,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的工作
与农村经济找到新的结合点。推广了兖州“村企联建”新模式,通过实施“三三制”,
进一步建强班子,完善机制,稳步推进企业团组织与村级团组织的接轨。指导微山县
赵庙乡团委结合自身特点, 在微山县率先开展了“1+X”建团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
套农村团建新模式。 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2006年全市有7个县市团的主要领
导相继转到党的领导岗位。举办了首期乡镇团委书记培训班,第五期青年干部进修班,
培训了100多名团干部和青年干部。 积极推进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工作,全市村
团支部书记进“两委” 的行政村已达2965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46%。先后制定了
“推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协同考察推荐对象制
度,并在任城区和兖州市开展了“推优”试点工作。青联、青年社团和少先队作用得
到充分发挥。组织由“十杰”青年、青联委员代表组成的“孔孟之乡青年访问团”出
访有关城市,加强了与市外青年和青年组织的交流。2006年11月,韩国京畿道青年会
议所访问团来济宁市考察访问,市青联与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济宁·青年国学论坛”声震四方】 2006年9月25日,由共青团济宁市委、中
华国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济宁·青年国学论坛”正式开讲。首场由中华
孔子学会常务理事、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骆承烈教授做了题为 《孔子要平反,
“孔家店” 要打倒》的报告,报告现场吸引了300多名学生、市民和专家学者,全球
大约100万人在“中国孔子” 国际网站观看了视频直播。中国济宁·青年国学论坛坚
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弘扬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为宗旨,紧紧围绕济宁文化名市建设需要,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品牌,培育新
青年,倡树新风尚,凸显孔孟之乡的现代文明风尚,促进济宁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全
面进步。通过定期邀请海内外国学大师及其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到济宁讲学,传播国
学精粹及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把论坛打造成为提
升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德育基地,成为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人文素养的文化休
闲场所,成为展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名市形象,凸显济宁现代文明风貌的宣传
平台,成为济宁文化名市建设最亮的标志性品牌之一。“中国济宁·青年国学论坛”
开设两个系列: 一是精品讲座,每1-2月举办一期,主讲嘉宾都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
学者,其中既有儒雅渊博的老年学者,又有思想敏锐、勇于革新的中青年俊才,内容
以儒学为主体,兼容现代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科技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二是国
学讲堂, 每2周举办一期, 邀请市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主讲, 内容以讲解
《论语》、《孟子》等为主。
(朱 林 王 璐)

·济宁市妇女联合会·

【概况】 2006年,市妇联内设办公室、组宣部、权益部、发展部、儿童部、妇女儿
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行政编制13人、事业编制3人、工勤2人。
2006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创新求实,全市妇女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发展。市妇联
被评为全国“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和“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单位,荣获省级文明
机关称号,“巾帼科技致富”、参与“平安济宁”建设、劳动就业、“四五”普法、
包村驻村、党组理论中心组建设、市直机关党的规范化建设、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职
责等10多项工作受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表彰,获各类荣誉称号23项,并被确定为
全市创建高绩效机关示范单位。
【统筹城乡妇女发展取得新成效】 大力实施“新型女农民培训工程” , 组织开展
“巾帼科技济宁行”活动,广泛开展“家庭创业”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家庭创业
活动的实施意见》。“三八”节期间,市妇联及各县市区相继举办了“妇女·创业·
发展”事迹报告会,表彰“巾帼创业带头人”1000多名。深入开展“巾帼文明岗”、
“巾帼建功标兵” 争创活动,2006年全市争创国家级“巾帼文明岗”3个,评选市级
“巾帼文明岗”100个、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10个,先进协调单位40个。
【引领妇女推进文明和谐建设作出新贡献】 以美德、平安、廉政、卫生、节约、文
化“六进家”为内容,广泛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市妇联在嘉祥、汶上、
兖州召开“六进家”活动现场观摩会,各级印发“六进家”宣传画、手册10万多份。
坚持开展“尊老敬老好儿女” 、 “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引领农村家庭实施
“一池三改”,建设生态家园,全市“一池三改”户达4万多户。
【维护妇女权益工作向纵深拓展】 “三八”节期间,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集中开展
《妇女权益保障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日活动,市妇联协调50多个部门单位在
市区文化广场举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开展宣传咨询。全市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
培训班1000多期, 培训骨干10000多人次。以“百万妇女学法律、百万家庭创平安”
为主题,开展“平安进万家”、“六无家庭”活动,全市涌现平安家庭标兵户14万户。
加强妇联信访工作,实行女律师和妇联干部轮值维权热线制度,全市妇联系统接待信
访案件1051件,处结率达99.8%,参与推动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289件。
【推动妇女儿童纲要贯彻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全市开展“两纲”宣传月活动,
部分县市区相继出台了2006年度为妇女儿童办实事的文件,联合党校、组织部门坚持
举办女干部培训班,在党校主体班次开设基本国策等课程;协调督导各级各部门开展
“两纲”实施情况自查自评,完成了“两纲”监测指标统计,形成了“两纲”中期监
测评估报告。
【儿童工作日趋活跃】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办“农村父母课堂”。组织开展第
三届“济宁新苗”大赛,全市4200多名幼儿参与评选活动, 200名幼儿被评为“济宁
新苗” ,2名获十佳“齐鲁新苗”荣誉称号。召开庆祝“六一”表彰大会暨“知荣明
耻、从小做起”联欢会,组织了“喜迎奥运,放飞梦想”彩绘长卷千人签名活动。认
真落实市委书记孙守刚关于向贫困大学生奉献爱心批示, 募集社会救助资金近100万
元, 救助贫困女大学生174名,贫困女童2000多名。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为
1075名贫困孤儿办理平安医疗保险。
【妇联组织服务能力得到新增强】 广泛开展以“组织、队伍、制度、活动、作用”
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创评活动,建立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开展“新农村、新女性、
新发展”理论研讨活动,妇联干部和妇女理论工作者共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85篇。
开展“心系特困家庭、情暖单亲母亲”活动,募捐资金27万多元,对1200多名贫困母
亲实施救助。市妇联协调资金30多万元为驻点村办好事、办实事,受到群众赞誉。制
定了2006年度县市区妇联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全市妇女工作考核评比检查,联合市人
事局表彰妇联工作红旗集体、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50名。
(梁 莲)

·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概况】 2006年,市科协内设办公室、科普部、科技事业部、学会部、市老科技工
作者协会办公室、市科技咨询中心、市科技培训中心;编制27人,其中,行政10人,
事业17人。
2006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科协“七大”和全国、省、市
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积极开展“三学三创”教育活动,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和建
设创新型城市,充分发挥科技群团优势,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积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一是深入发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部署了工作任务。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科普工作。
提前一年多完成了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建设任务。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一站、
一栏、一员”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了现场会。2006年,全市科协系统共开展
涉农科普宣传196次, 组织送科技下乡120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220万张(册),接
受咨询达6.8万人次, 举办科技培训班360余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38次,培训农民
7.8万人次、 农村党员干部7.3万人次,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80多项,为农民提供
医疗服务8000余人次。三是不断深化城区科普工作。在2006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
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倡议书, 举行了“科技宣传一条街” 活动。在全市开展了
“互联网知识进社区”活动,并在“全国科普行动日”举行了启动仪式。联合市文明
办开展了全市“科普示范社区” 创建活动。4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四是
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举办了第五届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学生13万余
名, 征集各类作品2261项,59项作品获奖,15项作品获省级奖励,1项荣获全省一等
奖。举办了全市第七届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赛,评出获奖选手93名,选拔16名
选手参加了全国联赛,济宁一中的孙亚星同学获一等奖,取得了重点高校保送资格。
成立了济宁市青少年科普知识宣教团。 济宁市4所学校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五是
深入开展“讲敬业爱岗、 比科技兴企”竞赛活动。全年完成“讲、比”项目857项,
组织科技人员提合理化建议1226条, 被采纳575条。开展了第二届“讲、比”成果评
选活动,50个项目获奖。举办了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型科普巡
展活动。成立了济宁市工程师协会。济宁市有2个车间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车间。
【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市科协牵头组织了全市“人与水
·自然和谐发展, 加速生态市建设”学术研讨活动,评出获奖论文107篇,召开了学
术研讨会议。 开展了全市第九届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评出获奖论文477
篇。各市级学会也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学术活动。二是积极推进学会改革,促进学会
规范化建设。市科协召开了学会改革座谈会。各级学会按规定进行了年检。三是发挥
科技中介作用,积极开展厂会协作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全年签定厂会协作项目6个。
【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一是积极开展评先树优活动。 济宁市5名科技工作者获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
称号。 表彰了第二届全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60名。 联合团市委等部门开展了第七届
“济宁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暨“第四届济宁市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二是积极为
科技工作者服务。共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98项,接待科技工作者来信来访53件。三是
注重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市老科协召开了二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各级老
科协在实施“服务‘三农’百千万行动计划”、法制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发挥了积
极作用。市老科协联办了济宁协和医院,开展了“协和爱心医疗工程”。《信誉形象
研究》杂志办刊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了《全市电力能源大全》的编辑工作。
【努力提高科协服务能力】 市科协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精神作
为重点,在全市各级科协干部职工、学会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掀起了学习会议精
神的热潮。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加强“八荣八耻”教育学习,积极开展“三学三
创”教育活动。注重加强全市科协组织网络、干部队伍、支撑条件等建设。召开了全
市科协信息化建设会议,强化了科协机关信息化服务手段。市科协被省科协授予2006
年度“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科协向市委发来喜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就此作
出重要批示。市科协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5年度全市机关考核先进单位,市科协领
导班子被定为“好”等次领导班子,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市科协主席朱正营被评为
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
(汪志民 任 涛)

·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概况】 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现有行政编制5人,工勤人员编制1人,设主席1人,
副主席2人,科级领导职数1人。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社科联
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进一步解放
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和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济宁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桥
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和宣传普及作用,为促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
展,推动济宁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扩大社科知识普及的覆盖面】
根据省委宣传部、 省社科联通知要求,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于6月24∽28日组织开
展了以“科学发展中的你、我、他”为主题的第三届济宁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市
五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社科亮点工作展板,市直有关部门,社科各学会、
协会、研究会,市委党校,各大专院校,市中区、任城区有关部门参加,在城区红星
中路两侧共摆放了宣传展板130块,悬挂横幅60条,发放各种科普宣传材料100余种,
接受群众现场义务咨询1000余人次,扩大了社科普及活动的覆盖面,为服务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新成绩。
【第十六次社科评奖结束】 在历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基础上,今年组织了由21位
社科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对申报的社科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成果73
项, 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43项,并在《济宁日报》上进行了为期
15天的公示。2006年底,召开了济宁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会议,市五
大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证书。
(社科联办公室)

·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概况】 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市文联)内设办公室、创联部;行政编制6
人、工勤1人。下辖作家、书法、美术、曲艺、音乐、舞蹈、戏剧、摄影、民间文艺、
电影等10个专业协会。 共有协会会员4000余人, 其中全国会员200余人, 省级会员
1000余人。2006年,市文联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履行“联络、协
调、服务”职能,为繁荣济宁文艺创作,开展文艺活动,促进艺术交流,培养艺术人
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型文艺活动成功举办】 市文联和各艺术家协会按照市委建设文化名市要求,举
办一系列高水准的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热爱济宁·歌唱家乡”歌曲作品创作征集
评展活动, 共收到参评作品100余件,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作者颁发了奖金
和奖杯,并于12月底举行了颁奖文艺晚会演唱了获奖歌曲,市六大班子领导出席晚会
并为获奖者颁奖;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大型书画摄影展和文学征文活动, 展览的150余幅书画作品和百余篇文艺作品从不同
侧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8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胜利的艰辛历程
和丰功伟绩,其中优秀文学征文在《济宁文学艺术》开辟专栏进行刊发。
【精品战略成效显著】 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作品的创作与规
划。上半年分别召开全市文学、音乐重点作者座谈会,会后对部分作品进行了指导,
提出了修改意见,为省精品申报打下基础。为搞好艺术培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市文联于12月中旬举办了2006年全市文学创作讲习班,邀请了省作协副主席毕四海、
著名文艺评论家施战军等为作者授课。有来自我市12个县市区的50余名作者参加。年
内出版长篇小说、 报告文学10余部,在省以上发表短篇小说、诗歌、散文100余篇。
10余人次获得各种文学奖励。
【文化下乡丰富活跃】 市文联会同各文艺家协会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书画家
到企业、农村送春联八千余幅、送文艺书籍两千册。各文艺家协会送演出进社区、下
农村,曲艺演出团常年在农村演出百余场。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发表64周年之际,市文联组织各协会的文艺家,深入泗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现场进
行采风活动。
【文艺交流广泛深入】 全年开展文艺交流展览十余次。邀请江苏省常州市文联共同
主办了《常州市女书法家作品展》;同泰安市文联联合举办“济宁-泰安书画联展”;
同厦门市文联共同主办“济宁——厦门书法篆刻联展”。并组织各县市区文联和各协
会负责人赴湖南考察学习文化产业发展。
(侯 健 黄秀杰)

·济宁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概况】 济宁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市侨联”)是中国侨联的市级地方组织和
团体会员。 内设办公室,机构编制5人。2006年,全市各级侨联组织在各级党委、政
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
绩。市侨联被省侨联命名为“全省侨联系统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此殊荣。
【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年来,市侨联接待海内外侨胞、港澳同胞1000多人次;
对外寄发招商引资项目册等资料500余份; 参与洽谈项目30多个,促签协议14个。香
港稳得福国际投资集团与济宁龙兴通讯有限公司就IP电视系统的研发生产项目签定了
投资协议书,确定投资1000万元;香港中城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市中区签
订投资12亿元建设济宁市浣笔泉商业步行街的意向书及其他项目。同时,市侨联积极
完善侨资企业联系制度。帮助侨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
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侨资企业年利润达到2000万元。
【加强与沿海侨乡及西部地区联系 缔结友好侨联】 5月,市侨联组织县市区侨联主
席和市侨联委员赴云南、贵州两省学习考察。市侨联与德宏州侨联、泗水县侨联与潞
西市侨联、微山县侨联与瑞丽市侨联分别结成“友好侨联”,切实有效地实现了东西
部侨务资源交流合作与共享,实现侨务联谊工作的新突破。与澳大利亚澳中贸易促进
会缔结友好合作关系, 签订了“友好合作备忘录”。9月,市侨联派员随市政协港澳
侨台委赴新疆学习考察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与西部地区的侨务联系。
【加大海外联络力度 开展侨务对台工作】 10月,市侨联派员随省侨联赴台湾考察,
参加了第2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台10天的交流期间,代表团拜会了台湾侨联总会、
山东同乡会等,广泛接触岛内外客属社团领袖近百人,实地了解了台湾经济社会情况,
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与他们缔结了友好侨联关系,实现了侨联对台工作的实
质性突破。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孔孟颜曾圣裔联谊暨经贸合作恳谈会”、“2006中国
·嘉祥石雕艺术节”。期间举行了“曾氏宗亲联合总会成立大会”,海内外嘉宾1000
多人参加。这些活动为加强与海内外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全面实施侨心工程 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市侨联开展了两次专项调查:
一是归国华侨生活情况调查;二是农村归侨侨眷分布情况调查。为开展帮助贫侨提供
了工作依据。印制了500余份侨法宣传材料,向有关涉侨、新闻单位和归侨侨眷寄送。
11月,市侨联开展了侨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市侨联干部上街宣传侨法。举办了驻市区
归侨侨眷子女“暑期免费读书月”活动,并向侨界子女捐赠图书和发放读书卡。解决
困难归侨侨眷子女上学问题,联系香港中国星火基金会开展了“助学奖学奖教”活动,
捐助嘉祥县韩垓乡王仲强希望小学40余名师生; 并利用市侨联教育基金资助困难归侨
侨眷学生; 全年接受海外侨胞捐款70万元,用于改扩建泗水县高峪乡、韩庄乡两处卫
生院,兴建汶上县义桥中学教学楼,改扩建梁山县馆里侨心小学。全年共在省、市级
报刊发稿达30余篇, 其中《齐鲁乡情》 刊登专版2个,《山东侨联信息》发稿5篇,
《山东侨报》 发稿13篇。全年编发《济宁侨联简讯》6期,对外寄发宣传材料1000余
份,扩大了对外影响。
(高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