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济宁市监察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4&rec=13&run=13

·综 述·

中共济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监察局设办公室、综合监察室、研究室、干部管理
室、宣传教育室、案件审理室(挂政策法规室牌子)、信访室(济宁市国家行政机关
工作人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室(济宁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
室)、执法监察室、纪检监察室一室、纪检监察室二室、纪检建察室三室、济宁市行
政机关办事效率投诉中心(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13个室。济宁市行政机关
办事效率投诉中心(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内设综合科、纠风科、投诉一科、
投诉二科。市纪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为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机关编制总额88名,
其中机关行政编制79名, 工勤人员编制9名。市纪委书记编制单列。市纪委机关后勤
服务中心使用全额预算管理事业编制5名。 市纪委常委按上级有关规定配备;监察局
局长1名(由市纪委副书记兼任)、副局长4 名(其中1名副局长由党外人士担任,党
员副局长由纪委常委兼任) ;秘书长1名(正处级,有市纪委常委兼任);室领导职
数30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室主任的职级配备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济宁市
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投诉中心(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 配备主任1名(有市监
察局局长或市纪委常委兼任),副主任2名(副县级),科级领导职数4名。市纪委机
关后勤服务中心配备科级领导职数1名。
2006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
求,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政治保证。

·主要工作·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有新提高】 始终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
性工作来抓,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一是不断加
强廉政教育。坚持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勤政廉政、科学发展”、社会主义荣
辱观、学习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惩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活
动。加强谈话提醒教育,对群众有反映但构不成违纪的党员干部,进行警诫谈话。加
强集中教育,召开了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大会。开展了正反典型教育,大
力宣扬廉洁廉政的先进典型,利用监管改造场所开展警示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廉政文
化建设。积极实施廉政文化“六进”工程,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开展了廉政歌
曲传唱和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召开了儒家廉政思想与新时期廉政文化研讨
会。举办了12场“以廉为荣”专场文艺演出。发挥了“党风廉政之窗”、“廉政经纬”、
“行风热线”的作用,开展了网上评论工作。三是切实纠正违规问题。贯彻“四大纪
律、八项要求”,狠刹“五股歪风”,落实“十个不许”。查处20名参加赌博党员干
部,处分16人;对30名“跑官要官”的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清理纠正党政机关及领
导干部超标使用小汽车24辆; 压缩出国(境)团组9个、73人次。加强对重大节日、
重要环节廉政情况的监督检查。25名领导干部登记上交礼金11万元。继续对全市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进行清理纠正,入股人员全部退出
了股金。对领导干部违规建购干部职工住房问题进行了清理。四是积极拓宽监督渠道。
2096名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坚持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
廉等制度。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1043人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
1192人次, 诫勉谈话97人次,93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述职述廉。对1418名县级
以上领导干部和115名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评廉。 对县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
员的廉政档案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要情报告和违纪违法
线索移交机制。对党委换届工作加强了监督检查,保证了换届工作顺利进展。
【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新作为】 围绕加强宏观调控、新农村建设、保护
资源和环境、安全生产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治理。一是“五个
坚决纠正”取得新成效。查处了一批土地违法案件,处理65人。纠正房屋拆迁违法违
规行为21起。认真解决企业重组、破产和改制中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归还拖欠、挪
用和克扣职工工资531万元; 归还拖欠农民工工资959.45万元;累计解决拖欠工程款
7.03亿元。关停环境违法企业22家,查处62家。二是“四项专项治理”有新成果。全
面落实义务教育“一费制”和公办高中“三限”政策,实行了“两免一补”。查处教
育乱收费案件5起, 清退违规收费4.26万元。全市集中招标采购药品2.83亿元,占医
院用药总额的83%, 让利患者3000万元。推广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病种限价”
做法,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了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
“限额制”和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落实各项补贴资金1.9亿元。治理
公路“三乱” ,查处案件7起。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同时
对4起重大安全事故进行了责任追究。 三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市纪委、
监察局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全市查处376起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加强了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
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案件查处工作有新进展】
2006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581件,立案926件,党纪处分939人,政
纪处分80人,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13人。坚持办案工作格局,加强办案制度建设,严
格依法依纪办案,创新公开审理办法,实行“乡案县审”。坚持“一案双报告”制度,
发挥了办案的治本功能。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上缴现金、实物
300多万元。 全市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53件,涉案金额1580多万元,罚没款500多万
元。创新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开展了“开门大接访”、“信访老案积案专项治理”、
“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建设”、“走千村访万户”活动,接待群众1526次,解决问题
369个。
【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有新突破】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积极开展发展环境
“优、 亮、好”活动。一是监督更加有力。成立督导组,深入108个重点项目和企业
走访座谈,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组织发展环境“十大亮点”评选活动,发挥了典型
引路的作用。全市聘请优化发展环境监督员2017人,建立联系点1679个,确定重点联
系项目349个。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和“万名代表评机关”活动,接待群众1.8万
人次,提供咨询服务1.3万人次,受理投诉举报737件。二是惩处打击更加严厉。受理
影响发展环境问题投诉313件,查结311件。对13起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打掉干扰破
坏工程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团伙24个,惩处1110人。三是制度更加完善。制定了《优
化发展环境先进典型评选办法》、《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责任分工意见》、《济宁市创
新发展环境二十条规定》等一系列意见、规定,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
【源头防治腐败工作有新起色】
一是“六项改革”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进行,民主推荐、差额考察、投
票表决、任前公示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共精
减审批项目2801项,减幅达48.5%。对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
算,部分县市区建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认真开展“收支两条线”检查,查出“小
金库” 7个、违规资金5800多万元。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了投资项目
建设。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有了新起色。二是“四项制度”得到落
实。认真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
制度。进场交易建设工程645项,造价33.3亿元。“招拍挂”土地108宗、3427亩,实
现收益8.87亿元。 组织政府采购15.18亿元,节约资金2.94亿元。加强对产权交易的
监管,加快了工作步伐。三是“三务公开”得到深化。政务公开继续深入,逐步纳入
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厂务公开向纵深发展,全市1078家国有、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
业全部实行了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不断规范,进一步推进。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新成效】 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
总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对县市区和部分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
行了电视专题访谈,增强了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召开工作会议,分解工作任务,
落实工作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促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情况进行了考核,对34人进行了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注重加
强教育,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
主题实践、“学党章、知荣耻、转作风、创一流”、“三学三创”教育整顿和“创建
高绩效机关”活动。不断转变作风,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下基层巡回接
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明察暗访等形式,
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
(李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