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冶金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3&rec=78&run=13

【概况】 济宁市煤炭冶金工业公司所属地方矿井19对,核定能力1336万吨/年。其中,
生产矿井14对, 核定能力976万吨,基建矿井5对,设计能力360万吨。2005年系统完
成工业总产值44.99亿元,增长17.9%,实现销售收入44.64亿元,增长14.1%,实现利
税25.19亿元,增长18.7%,利润19.23亿元,增长26.9%,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
水平。
原煤生产实现了控制目标。 全年地方煤矿生产矿井共生产原煤1028.06万吨,同比
压减33.14万吨, 下降3.1%,超核定能力5.3%,实现了省煤炭局下达的原煤产量控制
目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有4对矿井即运河、崔庄、唐阳、鹿洼实现利税过3亿元,
横河煤矿实现利税过2亿元, 金桥、杨庄、单家村、太平、蔡园等矿井实现利税过亿
元,整体效益创历史最高。
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年内,系统共发生原煤生产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全市地
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9,同比下降了0.09,基本建设矿井万米死亡率为0.38,均
低于市政府和省煤炭局下达的控制目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有杨庄、落陵、鹿洼、
蔡园、 单家村、唐阳、崔庄、运河、横河、太平、金桥、昭阳等12对生产矿井和4对
在建矿井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杨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3140天,创济宁市地方煤矿安
全生产新记录。
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2对矿
井达到省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6对矿井达到省级“双基”建设先进矿井标准,
3对矿井达到省通风示范矿井标准,8对矿井被评为全省安全评估A级矿井,矿井装备、
高产高效、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全国地方煤矿的前列。职工收入大幅
提高。系统内煤矿职工收入2.32万元,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执法能力明显增强。依
法管矿、依法办矿、依法生产已在全系统形成共识。
先进单位和先模人物不断涌现。有2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2名同志
被授予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2个煤矿被评为全省煤炭行业十佳煤矿,1名同志被授
予全省煤矿十佳矿长,2名同志被授予全省煤矿优秀矿长,1名同志被授予全省煤炭行
业非煤产业十大杰出企业家,4对矿井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安全评估A级矿井,8名同志
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优秀矿长,1个单位被评为全省职业道德十佳单位,1名同志被评
为全省职业道德十佳个人,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3个单位被评为全
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狠抓经济运行 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2005年,系统上下把科学发展观摆到煤炭发
展的突出位置,坚持“统筹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兼顾并重,统筹煤炭主业与非
煤产业的同步发展,统筹数量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增长,统筹改革发展与安全和稳
定的有机统一”的发展思路,坚持走新型煤炭工业化道路,紧紧围绕增盈提效、建设
高产高效矿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做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加强了经济
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强化市场走势分析,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了情况调度,
适度调控煤炭产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认真落实了成本目标责任制,
加强了成本核算, 使系统吨煤成本保持在148.24元/吨, 大大低于省属重点煤矿
260.06元/吨的水平,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三是加强了企业财务、资金、投资为重点
的内部管理,降低了管理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四是提升了营销理念,积极运用现
代化的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开展营销工作,不断优化用户结构和市场流向结构。五是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全市地方
煤矿共装备使用综采机组8套、 高档普采机组9套,采煤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六
是狠抓了产品质量控制,加强了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杜绝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
的发生,使经济运行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转变,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
根据上级要求和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安全工作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全市地方煤矿中继续开展
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狠抓“双基”建设,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
动。从强化安全监管入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认
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国务院令第446号)
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5]72号)精神,
健全完善了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明确了安全监管职能。二是督促引导各煤矿企业健全
完善了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事故追究制、各工种操作规程,逐级落实
各项制度,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考核和安全奖惩“三项制度”。层层制订了
年度安全目标,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了安全目标管理,认真实施了安全目标
考核,狠抓了奖惩兑现,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了严肃查处,使各项制度落到了实处。
三是认真开展煤矿“双基”建设,深入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夯实打牢安
全基础,使安全管理体制和管理网络更加完善,对促进全市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积极引导煤矿企业加快煤矿安全技术装
备升级改造和数字化监控,使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上级要求,督促煤矿
企业严格按照《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
理问题的若干规定》标准,提足用好安全专项资金,并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据初步
统计, 2005年,全市地方煤矿投入使用安全费用资金达1亿多元,对矿井的安全生产
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五是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
的安全技术素质。仅公司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就达5042人次。六是认真开展
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七是狠抓了隐患的排查治理,
加大了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力度,实施了隐患的分级管理和督查,有效地减
少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八是严格控制超核定能力生产,加大了对严重超能力生产矿井
的处罚力度,先后对5处超能力矿井进行了通报处理。
【加快新井建设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年内,全市共有在建矿井4处,设计规模达
到315万吨,另有3对矿井正在筹建之中。义桥煤矿已完成试生产验收工作,转入了试
生产,金源、星村、阳城、花园等矿也加快了建设进度,霄云、义能、龙祥等矿加快
了筹建步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将形成,进一步壮大了行业规模。同时,不断探
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着眼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方向,在资源管理、规划
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调整优化了煤炭产业结构,提高了煤炭资源
储备和接续能力。一是组织编制了全市地方煤矿“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纳入了全省
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为规范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了对基本建
设矿井的督查和监管,依法加强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优良品
率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矿井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了对矿井资源回收率的监管,
对矿井储量及回采率进行了审查,对部分矿井提高资源回收率的规定进行了批复。四
是对部分符合条件的矿井进行了生产能力核定,为其合理生产奠定了基础。五是积极
鼓励煤炭企业“走出去”开发煤炭资源,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六是积极引导企业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非煤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
市场前景和效益较好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全市地方煤矿非煤产业上了一个大的台
阶。
【实施科技兴煤 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一是认真落实全省煤矿“十一五”技术改造
规划指导意见,加快对不适应要求的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有效解决煤矿生产、安
全的薄弱环节,使煤矿主要生产系统更加合理,生产布局更加优化,安全监测监控系
统更加完善,为实现合理集中生产和均衡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以发展综合机械
化为重点,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不断提升煤矿装备现代
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紧紧围绕煤炭生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技术难
题,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四是加大了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
强了煤炭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继续深化改革 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各企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特别在职
工参股入股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进行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效探
索,初步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时各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注重当前利益
与长远利益、煤炭主业与非煤产业、数量速度与质量效益、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的有
机统一,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忧患意识,使各项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企
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更加规范有序,职工参与的积
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竞争激励机制,推动
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活力明显增强。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提高服务水平】 在市保持共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和督导组的指导协调下,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阶段的各项
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整个教育活动期间,全体党员坚持边学边改边提高,认真
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工作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两不误、
两促进,并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2005年,市煤
炭冶金工业公司改组为市煤炭工业局,为依法履行职能、实现依法行政提供了组织保
障。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
时,认真清理了行政审批程序和审批事项,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加强行政
执法,开展了执法检查,使全市地方煤矿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运作的轨道。认真组
织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申办、变更、延续和年检工作。指导昭阳、义桥煤矿及时申办
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对取证矿井进行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年度检查,提出了年检意见,
协助山东煤矿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了环保年检,为欢城、泗河、杨庄、横河等矿办理了
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变更手续。坚持行业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审查审批了大量安全生产
技术方案和措施,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潘述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