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3&rec=156&run=13

·领导人名录·

市 委
书 记 刘仲本
副书记 朱庆安
程福华
刘凡营
程大志
贺 民
常 委 刘贵芝
刘永胜
骆 军(女)
姚振西
周立实
徐茂江

市人大
主 任 周继民
副主任 张新华
闵庆荣(女)
陈长法
赵连友
张明达
李安喜
仇成全
于在水

市政府
市 长 朱庆安
副市长 程福华
朱正德
孔瑞云(女)
刘裕超(-2005.1)
李景鹏
高善东
刘继尧

市政协
主 席 聂凤银
副主席 李召芹
刘予群(女)
孟祥居
刘玉启
刘裕超
陈殿诚
肖合仁
张怀新
路广湘

市纪委
书 记 刘凡营

市武装部
部 长 邵士允
政 委 周立实
徐茂江

市法院
院 长 张群力
周 涛

市检察院
检察长 孔祥河
王瑞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市名由来 公元前221年设驺县,唐初改驺县为邹县。1992年10月,撤消邹县设立邹城
市。
政区 人口 全市总面积1618.7平方公里。 辖17个镇(街道办事处) 、 887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年底全市总人口112.4472万人, 总人口中男性58.5756万人, 女性
53.8716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38.9027万人,人口出生率10.99‰,死亡率6.22‰,
自然增长率4.77‰。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1.29亿元, 增长6.9%; 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9亿元,增长
22.5%; 第三产业增加值65.44亿元, 增长14.7%。 三次产业比重为7.94∶67.64∶
24.42。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3亿元,增长30%。实现财政总收入42.4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0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
余额175.3亿元, 比年初增加25.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8.9亿元,比年初增
加12.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4亿元,比年初增加11.1亿元。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84亿元, 增长11.8%。粮食总产48.87万吨,增
长3.01%;油料总产7.39万吨,增长3.40%;水果总产4.23万吨,增长23.11%;蔬菜总
产66.52万吨, 增长15.87%。肉类总产9.49万吨;禽蛋总产9.80万吨;奶类总产1.08
万吨。 水产品总产2.20万吨, 增长10%。 全年新增造林254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20.8%。全市年末农机总动力55.52万千瓦,增长3.37%。
工 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家,比上年增加4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24.3亿元,增
长21.9%,其中,地方工业完成53.55亿元,增长23.52%;实现工业增加值168.06亿元,
比上年增长33.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0.58亿元,增长15.84%;
实现利税71.06亿元, 增长30.19%;实现利润43.53亿元;增长42.3%,其中地方工业
完成增加值55.07亿元, 增长29.7%;完成利税7.82亿元,增长37.11%;实现利润4.3
亿元, 增长53.9%。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40.58%,比上年提高17.59个百分点。产品销
售率96.5%,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房地产投资5.8亿元。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14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
值21.57亿元, 增长27.56%。 全年污染治理资金支出3.493亿元,其中用于治理废水
2850万元,治理废气26980万元,治理噪声130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393万人、 8918万人公里,客运周转量比上年增
长1024万人公里; 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1516万吨、2716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3
万吨和4570万吨公里;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9亿元,增长7.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2.18亿元,增长8%;邮政业务总量310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185万户,移
动电话用户20.8万户,互联网用户1.34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9%。 外贸出口
17108万美元, 增长12.6%。 合同外资额25298万美元,增长1055.7%;实际利用外资
4588万美元, 增长2074.5%。主要旅游景点有孟府、孟庙、孟林、峄山风景区、“四
山”摩崖石刻、明鲁荒王陵地下宫殿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4万人次,增长4.1%;
旅游社会总收入9.23亿元,增长9.9%。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科教文卫 有职业高中(中专) 6所, 在校生1.4389万人; 普通初中37所, 在校生
5.4341万人。 小学189所,在校生6.8959万人。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6项,其中国家级
项目6项,省级项目13项,市级12项。有4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8项获市科技
进步奖。专利申请量127件。有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博物馆1个,档案馆1处。
有卫生机构44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36所,专科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防疫防
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4384人,实有医疗床位3288张。有体育
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枚,其中银牌4枚,铜牌4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35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6%。
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长13.83%;生活消费支出2444元,增长0.4%;农村居民人
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86万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6167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7%。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再就业人员1.8050万人。
【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合作建立农业食品实验室】 2005年6月4日,邹城市与意
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在择邻山庄隆重举行中意合作建立农业食品实验室备忘录签字仪
式。邹城市政府领导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卡那塔博士等有关专家出席仪式。农业
食品实验室的建立,对于加强邹城市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农业科技交流,加快
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升邹城市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改善
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未来邹城市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高度重视农业食品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把项目列为意大利外交部本年度重点合作项目。
【国家建设部污水处理项目检查组来邹城市检查工作】 2005年6月13日,国家建设部
综合财务司刘育明处长带领检查组对邹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转、污水处理收费情
况进行检查。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淮河流域南水北调治污的重点项目,可日处理污
水8万吨, 是治理污水、改善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建设部检查组认为,
邹城市委、市政府对污水处理工作资金投入大、效果好,污水处理厂建设质量高,设
施配套先进,出水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运转情况良好。刘育明处长对污水处
理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邹城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的运转情况,多方筹措
资金,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污水厂满负荷运转。二是要抓紧时间加快污水管网、
中水回用管网工程的配套建设。三是要加快污水处理厂改革步伐,走市场化运转的路
子,引入社会资金和外商参与污水处理工作,促进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四是要
加大对污水处理费征收的力度,严格按照省、市批准的收费标准进行征收,确保收足
用好,促进污水处理工程的健康发展。
【中央电视台在邹城市拍摄食用菌现场】 2005年9月,中央电视台七台《科技苑》栏
目组记者在省科技厅星火办副主任陈长景的陪同下,到邹城拍摄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现
场。中央电视台拍摄组一行深入到平阳寺镇食用菌示范园、菌种场、物料加工点和食
用菌加工企业现场进行了拍摄。近年来,邹城市注重发挥科技部门的综合优势,坚持
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加速邹城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
业来培植,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开发、高效益运行,实现一年示范、
两年突破、 三年建成省级食用菌强市”的发展规划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
展模式,深入扎实地开展了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的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市食用
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先进单位。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栽培生理项目负责人肯·萨瑞博士到邹城考察垄作种植】
2005年9月4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栽培生理项目负责人肯·萨瑞博士、山东
省小麦科技提升行动首席专家王法宏博士到邹城考察垄作栽培技术推广情况。专家们
听取了邹城市垄作推广情况汇报和实地察看垄作玉米间作大豆、芸豆现场后,对邹城
市发展垄作小麦间作越冬菜、套种玉米间作大豆、芸豆等高效种植模式,给予充分肯
定和高度评价。专家们指出,垄作栽培技术是一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新
技术,是种植方式的一次革命,应大力推广,节本增效;专家还对今后小麦玉米垄作
免耕栽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邹城市组团参加第六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成果丰硕】 2005年9月21~23
日,邹城市组团参加了在曲阜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会上,邹
城市采取展板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专利,突出高新技术,突出名牌产品,重点
展示了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60余种,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
参会人数达2800余人次, 收集科技信息4000余条。通过3天的对接洽谈,签订了“汽
车磨擦材料开发”、“多用活性碳”等科技合作合同37个,协议、意向46个,项目投
资额5.8亿元,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2对。通过参加博览会,真正达到了宣传邹城、
展示邹城、发展邹城的目的。
【孟子思想暨邹鲁文化研讨会在邹城市召开】 2005年9月22~23日,孟子思想暨邹鲁
文化研讨会在邹城市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全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当代城乡
规划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傅崇兰,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包心鉴,
济宁市委宣传部、社科联、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邀出席研讨会。邹城市委、宣传部的
领导等出席会议。
【韩国京畿道涟川郡代表团来邹城市参观访问】 2005年9月25~27日,韩国京畿道涟
川郡代表团在郡守金圭培先生、议长金昌锡先生的带领下来邹城市参观访问。邹城市
政府、 市人大领导参加了会见和宴请。邹城市、涟川郡自2004年3月份正式建立友好
交流关系以来,两市郡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先后在文化、经济等领域进
行了多次友好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两市郡之间的友谊。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
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韩国
客人对邹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邹城市良好
的城市环境留下了美好印象,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双方在经济、教育、行政、文化
等方面的友好交流力度,不断开拓两地合作新局面。参观访问期间,韩国客人还参加
了邹城市举办的孟庙祭孟活动、孟林牌坊揭牌仪式和孔子文化节客商联谊会,并参观
游览了邹城经济开发区和博物馆。
【海内外孟氏宗亲联谊活动在邹城市举行】 2005年9月26~28日,海内外孟氏宗亲联
谊活动在邹城市举行。联谊活动举行了孟氏宗亲祭孟仪式、孟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会
议和孟氏宗亲联谊会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选举增补了理事会成员。邹城市政协副主
席、孟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主持联谊会,韩国孟子学会会长赵骏河,邹城市六大班子
领导成员及来自海内外的孟氏宗亲、知名学者参加联谊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来邹城市考察】 2005年10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墨文川,省人大常委会秘书
长裴秀堂,省妇联主席赵玉兰,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贾万志,济宁市人
大常委会副主任连广生陪同下,到邹城检查指导工作。邹城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
常委会主任等陪同检查。
【省委书记张高丽来邹城市视察指导工作】 2005年10月3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
委会主任张高丽到邹城视察指导工作。张高丽视察了邹城市政建设,在择邻山庄主持
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座谈会,听取了邹城市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情况的汇报,对下一步工作
提出新的要求。
【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05年11月8~9日,创建全国优秀旅
游城市国家验收组一行4人到邹城开展工作, 并就邹城城市创优工作实施全面验收。
参加验收的有中国旅游报刊协会、省旅游局质量规范管理处、临沂市旅游局、济宁市
旅游局共同参加。经过全面检查验收,邹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省长韩寓群到邹城市检查指导工作】 2005年12月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到
邹城检查指导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建设情况。韩寓群实地察看了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
建设观场,听取了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主要负责同志的情况汇报,并与工程技术人员
进行了深入交谈,详细了解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通过现场察看、听取
汇报,韩寓群对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邹县发电
厂四期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和四期工程
建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精心组织,科学施
工,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督查组来邹城检查指导工作】 2005年12月11
日,国土资源部开发司副司长杨璐率领国务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督查组一
行4人,到邹城检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督查组先后察看了邹城市平阳寺镇、中心店镇采煤塌陷地治理现场,听取了邹城市关
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的汇报,对邹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工作取
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的工作,督查组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探索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05〕28号文件精神,
切实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抓紧抓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的矿业发展新路子。
【《邹城市志》(续修)工作初显成效】 2005年12月21日,邹城市举办《邹城市志》
(续修)撰稿人员培训班。培训班邀省、市史志办的领导专家进行了辅导。邹城市各
镇街、各部门、各企业、驻邹单位的168个单位的290名撰稿人员参加了培训。会议要
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撰稿人员要以《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的出台为
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学习有关续志知识,切实掌握志书的体例要求,把握修
志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和具体要求,切实提高采编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续修
新志工作。

·镇街道概况·

钢山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 苗存奎
主 任 朱以明
位于市区中部和北部, 面积36平方公里。 辖14个村民委员会, 8个社区居委会;有
34429户,105952人;非农业人口885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6‰。
国内生产总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672
万元、78491万元和4648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85%和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8080万元,增长10.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888亩,总产4385万吨;瓜菜1596亩,
总产4657吨; 种植业产值4752万元。全年造林10.6公顷,森林覆盖率19.8%,林果总
产81吨;林业产值693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330头,猪存栏1.13万头,羊存栏0.28万
只, 家禽存栏23.8万只, 畜牧业总产值8008万元。 水产品总量404吨,渔业总产值
339.7万元。有水库2座,总蓄水能力3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9339千瓦。街道企
业总产值29.9亿元, 利税2905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7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7
元,比上年增加641元。有小学8处,在校学生共345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
院3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1部。
千泉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 倪学贵
主 任 张 宏
位于邹城市城郊,面积36.2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委员会;有9913户,
33966人;其中女16638人,非农业人口156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4‰。
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56.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338
万元、39295万元和388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5%和82%。工业总产值12亿元,
增长71%; 实现利税8822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57万元,增长9%。全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2公顷,总产3606万吨;瓜菜111公顷,总产0.49万吨;种植业
产值639万元。全年造林15公顷,林果总产87吨;林业产值102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
1241头,猪存栏9598头,羊存栏0.22万只,家禽存栏19万只,畜牧业总产值4652万元。
水产品总量2232吨, 渔业总产值315万元。有水库1座,总蓄水能力194万立方米。农
业机械总动力5500千瓦。 街道企业总产值27亿元,利税19605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
业产值17亿元、 利税12352万元。财政收入15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10元,比上
年增加580元。有小学12处,在校学生505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3处。电
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55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5年,坚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发挥街道区位优势、资源
优势、土地优势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兴业。通过建立专业队伍,实行专业代理招商,做
好“以商招商”,“以外引外”的文章。街道多次组织人员前往浙江、福建、广东等
地开展上门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街道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
拿出专项资金重奖有功人员。2005年,共签订各类引资协议合同20余项,合同协议利
用外资6.7亿元,实际引进资金2.23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入7.25亿元, 新上在建项目16个,其中主要在建项目和协议合同有:投资2.2亿元占
地200亩的义乌商贸城一期工程、 投资2000万元的敬老院商业住宅楼、投资2000万元
的锦绣阁服务社等。此外,兴隆大市场二期工程、大屈矿山设备制造项目等正在洽谈
之中。
【市场建设飞速发展】 坚持以园区、市场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种载体建设。以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义乌商贸城、千泉装饰城、兴隆木材大市场以及郭庄专业市场等为基
础, 以市场促加工,以市场兴三产,努力形成规范的市场体系。2005年,投资2.2亿
元的义乌小商品城、投资2000万元的兴隆木材大市场、投资1000万元的匡衡农贸市场、
投资1200万元的“两孟”文物旅游市场、投资600万元的郭庄废旧物质市场、投资500
万元的郭庄水果批发市场、 投资400万元的兴隆汽车停配市场等。全街已形成各类专
业市场15处,年交易额达到16亿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
凫山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 康建国
主 任 牛永和
位于市境西部城乡结合处,距县城5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居委会);
有4980户,18729人;其中女9506人,非农业人口8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8‰。
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 比去年增长5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216万
元、 50667万元和344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52%和77%。工业总产值30.3亿
元, 增长57%;实现利税 26527万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92万元,增长
1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0公顷,总产0.44万吨;瓜菜155公顷,总产0.42万吨;
种植业产值4599万元。 全年造林26公顷,森林覆盖率18%,林果总产56吨;林业产值
970万元。 年末大牲畜存栏506头,猪存栏0.7万头,羊存栏0.38万只,家禽存栏10.7
万只,畜牧业总产值8680万元。水产品总量314吨,渔业总产值105万元。农业机械总
动力5206千瓦。 乡镇企业总产值30.3亿元,利税26527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
26亿元、 利税2亿元。财政总收入476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96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5002元,比上年增长15%。有小学7处,在校学生145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4部。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继续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总
收入29.7亿元,增长50%;利润完成2.02亿元,增长51%;上缴税金6281万元,完成全
年计划的170%, 增长20%;增加值8.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5%,增长51%;新发展
民营企业25家,完成全年计划98%,增长12%,总数达237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9个,
总数达到2481个。实行领导成员包重点企业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
遇到的难题。成立了工商联合会,定期组织会员交流经验、互通信息。采取以奖代补
的形式对骨干企业进行扶持, 办事处财政拿出355万元资金,对兖矿房地产、佳丽安
经贸、东方圣都、佳煤掘进4家骨干企业进行扶持。帮助奔腾漆业、金鼎公司2家企业
参加了邹城市贷款担保公司。截至年底,全街道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27家,税收百万
元以上5家。 建设综合市场,为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搭建平台。其中投资
1.28亿元的东方圣都、1800万元的前庙文圣商城、1000万元的巷里清真食品城一期工
程、 2000万元的国贸家俱商城等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的三里社区商贸服务
楼、 500万元的巷里清真食品城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北沙农机市场、后庙农贸市场
正在规划中。各种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发展个体工商户3000余个。结合地处城矿
区优势和消费群体集中的实际,以发展餐饮、购物、现代物流等三产为主,正在规划
建设凫山路、岚济路、宏矿路、矿建路4条商业街。
峄山镇
党委书记 王友卓
镇 长 时均礼
位于邹城市境内南部, 距县城11.5公里,面积106.4平方公里。辖50个自然村,50个
村民委员会;有1.3万户,5.2万人;其中女25740人,非农业人口1764人,人口自然增
长率7.9‰。
国内生产总值2.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11534万元、7062万元和53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3%和16%。工业总产值6375
万元, 增长18%, 实现利税463万元,增长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40万元,增长
27.4%。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41公顷,总产3.45万吨;瓜菜989公顷,总产3.83万
吨;棉花2.87公顷, 总产6吨;种植业产值14510万元。全年造林240公顷,森林覆盖率
8.7%,林果总产956吨;林业产值391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3039头,猪存栏1.25万头,
羊存栏3.6万只,家禽存栏31.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6449万元。水产品总量519吨,渔
业总产值117万元。有水库9座,总蓄水能力368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39161千瓦。
乡镇企业总产值8434万元,利税626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3415万元、利税339
万元。财政收入10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5元,比上年增加563元。有中学1处,
小学9处,在校学生37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
人24部。
【农业结构调整亮点突出】 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农
业。年内在东部丘陵山地,规划建设了双万亩枣林带,集中连片发展地堰枣林2500亩。
启动西部凫山山系万亩核桃园建设,发展核桃示范园300亩。吸引沂源客商投资120万
元在大故村兴建乌克兰系列大樱桃、 美国红提葡萄等林果种植示范基地300亩。在中
部,发展陆地瓜菜8000亩,其中纪王管区的红根蒜苗顺利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并成功注册了“邹峄红”绿色蔬菜产品商标,种植的3000亩红根蒜苗远销北京、天津、
寿光、济宁等10多个城市。畜牧业,以规模养殖和科学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养殖小
区和专业村,初步形成了店南肉鸭、留驾庄波尔山羊、纪前蛋鸡、贾洼瘦肉型猪等养
殖基地15个,养殖专业大户2400户,截止2005年底,全镇畜牧业总产值6449万元,人
均占有1200元。全镇发展以花生米加工、淀粉加工、肉鸭孵化等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到6家,较好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
【外经外贸实现新突破】 2005年,重点抓好外经外贸工作。一是培植外贸型企业。
兖州鑫源外贸公司和市外贸公司投资260多万元在李庄村建成集仓储、 出口一体的花
生加工生产基地。 协调贷款300多万元扶持大长花生制品厂进行花生米出口,年出口
创汇100多万美元, 其产品远销欧美、俄罗斯、哥伦比亚、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
区。二是发展外向型劳务。镇里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在市里设立了专门的劳务
输出介绍所,帮助外出劳力签订好劳务合同,搞好定向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富
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去年以来,共输出劳力7851人,出国18人。三是招引外向型项目。
积极派员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与韩国客商李根直达成协议,由其投资2000
万美元对峄山进行旅游综合开发;与日本客商初步达成花生米深加工意向;与台湾客
商宋先生达成兴办电子原件加工项目意向。
【民营经济方兴未艾】 认真落实各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业户
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延伸经营。发挥镇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石
材开采加工业。2005年全镇采石厂达80多处,生产销售花岗岩、石灰岩石子、料石10
万方,实现总产值1000万元。以镇驻地、峄山旅游区和野店商贸区为重点,采取集体、
个体、联合体等形式,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服务业。截至2005年底,全镇民营经济
实现总收入2288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实现工业增加值4295万元,税金362万元,
分别增长54%、52%;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947户,民营企业达到54家。
看庄镇
党委书记 王永玲
镇 长 李福亮
位于邹城市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辖48个自然村,39个村民委员会;
有9408户,36752人;非农业人口17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2‰。
国内生产总值6.7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11097万元、 36748万元和195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0.5%和107.4%。工业总
产值3亿元,增长56%;实现利税3050万元,增长57.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713万元,
增长15.9%。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32公顷,总产1.66万吨;瓜菜3909公顷,总产
1.83万吨;棉花25公顷,总产61吨;种植业产值20177万元。全年造林292公顷,森林
覆盖率16.3%, 林果总产56吨; 林业产值157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2045头,猪存栏
2.78万头,羊存栏3.2万只,家禽存栏32.1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7500万元。水产品总
量777吨, 渔业总产值656万元。有水库13座,总蓄水能力60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
动力3.6万千瓦。 乡镇企业总产值516亿元, 利税4926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
3.37亿元、利税1971万元。财政收入19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6元,比上年增加
410元。有中学1处,小学8处,在校学生32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
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54部。
【加快林果业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 为了扩大林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群
众致富奔小康,实行造、管、育并重,走出一条技术科学化、生产规范化和经营集约
化的路子,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05年,镇里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下发林果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多次组织林果业大户和农民技术人员,外出学习管理技术,
聘请专家开设培训班20余场,受训者3000人次。为了搞好督促检查,由林业站牵头成
立了督查组,深入果园,检查任务完成和技术服务情况,并把此作为年终评先的重要
依据。在林果发展上,实施荒山开发,依托金山大樱桃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
优势, 扩大种植面积,在林前村新建300亩大樱桃精品示范园,使全镇大樱桃面积达
到6000亩规模,逐步形成以大樱桃为主导,以油桃、凯特杏为补充的林果生产格局。
同时,按照邹城市山区建设指挥部统一规划,在镇西南凫山山系台山流域规划建设了
万亩核桃园,已发展2000亩。沿京福路两侧发展猪牙皂5000亩。在速生林发展上,依
托济宁万都木业公司,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农民积极发展成片速生林,
做好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和环镇路沿线的栽植,并初步形成了以104国道为轴线的
万亩速生丰产林。 目前,全镇已发展速生杨1万亩,加上大樱桃、猪牙皂等各类林果
数量达到260万株。
香城镇
党委书记 张玉彬
镇 长 陈 伟
位于邹城市东南部20公里处,面积177平方公里。辖123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委员会;
有22683户,人口84467人,人口出生率12.9‰。
国内生产总值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5711
万元、 10702万元和100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8%和54%。工业总产值1.0102
亿元,增长68%;实现利税49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07万元,增长12%。全年粮
食作物播种面积10272公顷,总产4万吨;瓜菜1320公顷,总产4万吨;棉花5公顷,总
产6吨;种植业产值18432万元。全年造林473公顷,森林覆盖率23%,林果总产4000吨;
林业产值3072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5460头,猪存栏7万头,羊存栏8万只,家禽存栏
43万只, 畜牧业总产值12596万元。水产品总量1801吨,渔业总产值1310万元。有小
型以上水库12座, 总蓄水能力1567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9000千瓦。乡镇企业
总产值2.0776亿元、利税1011万元。财政收入6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比
上年增加423元。有中学3处,小学21处,在校学生72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
医院2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3部。
【生态旅游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2002年以来,香城镇注重发展林果产业,生先后
在陈岭、 钟山、刘庄流域建成大枣、石榴、杏、桑园4个万亩经济林园区,生态旅游
农业初显规模。钟山流域万亩石榴园,暮春初夏,榴花点点,猩红似火,遍缀山野;
陈岭流域的双万亩枣林一望无际,林中有村,村中有林,初夏时节,农家房前屋后尽
是碧绿荫凉,淡淡的枣花蜂围蝶绕。刘庄流域2002年被国家评为水土保持千佳小流域,
流域内的省级国有林场——五宝庵山林场,山上峭壁林立、溪水长流,树木参天,尽
显原始生态风光,新建的万亩凯特杏园延连山下,花繁叶茂,绿杏成荫,被人们誉为
“天然氧吧”。大河滩村是全国“绿化千佳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三座小二型
水库,3200亩荒山,林在山中,村在林中。经过25年的封山绿化,枝叶没膝,动物出
没,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溪水潺潺,民风淳朴,林木覆盖率达96%以上。
张庄镇
党委书记 田慎华
镇 长 王福成
位于邹城市境东部, 距县城28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辖88个自然村,74个村民委
员会; 有19640户,6.8万人;其中女36824人,非农业人口153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6.9‰。
国内生产总值5.3亿元, 比上年增长2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4970
万元、 8195万元和25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8.2%和35%。工业总产值0.82亿
元,增长60.8%;实现利税696万元,增长59.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94万元,增长
14%。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61公顷,总产2.3万吨;瓜菜62217公顷,总产2.8万吨;
棉花32公顷,总产162吨;种植业产值13953万元。全年造林1067公顷,森林覆盖率34
%,林果总产9916吨;林业产值2241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9456头,猪存栏6.36万头,
羊存栏7.01万只,家禽存栏51.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2597万元。水产品总量1823吨,
渔业总产值1094万元。 有水库17座, 总蓄水能力2000万立方米。 农业机械总动力
19764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0.74亿元,利税611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0.74亿
元、利税611万元。财政收入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6元,比上年增加451元。有
中学2处,小学14处,在校学生65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
率达到每百人23部。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2005年,张庄镇把小城镇建设当成协调城乡和谐、带动农
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以城促农、以城带农、以城助农”的发展思路,
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对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功能。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城镇建设,以
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 两翼辐射向北扩展, 三年内完成镇驻地道路建设,全力打造
“四纵四横”便利的交通格局,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近
期目标, 为建成功能齐全、区域鲜明、布局合理,容纳1万人的新型小城镇奠定坚实
基础; 二是投资600万元,硬化镇驻地凤凰山路、莲青山路、顺河路等6条共计6公里
的道路, 安装路灯80盏,铺设花砖1万平方米,路沿石2000米,栽植女贞、国槐等绿
化苗木1000余株;三是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启动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以广场文化为
主体,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
一体的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品味和整体文化素质; 四是投资
120万元,加大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设病房楼1处;投资90万元,实施卫生院
门诊楼建设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着力改善群众医疗保障条件。
城前镇
党委书记 陈 伟
镇 长 席秋鸽
位于邹城市境东部, 距县城44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辖149个自然村,111个村民
委员会; 有26008户,86127人;其中女41608人,非农业人口2263人,人口自然增长
率6‰。
国内生产总值4.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1738
万元、8829万元和577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16%和16%。工业总产值2.3亿元,
增长49%;实现利税2200万元,增长5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877万元,增长14.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65公顷,总产2.2536万吨;瓜菜1062公顷,总产4.2186万吨;
棉花23.7公顷, 总产27吨; 种植业产值15574万元。全年造林670公顷,森林覆盖率
18.6%, 林果总产17257吨;林业产值8449万元。年末大牲蓄存栏5613头,猪存栏3万
头, 羊存栏2.95万只, 家禽存栏186.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25433万元。水产品总量
2597吨, 渔业总产值1391万元。有水库186座,总蓄水能力160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
总动力25000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4.1亿元,利税3981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
1.5亿元、 利税1410万元。财政收入25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比上年增
加498元。有中学2处,小学9处,在校学生776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2处。
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2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05年,新建饮水工程6处,改造2处,全镇累计有
95个村近7.8万人用上了自来水, 自来水接通率为86%;节水灌溉工程竣工5处,新增
灌溉面积3000亩; 新建大小桥涵168座, 新建拦水拦沙工程28座。 完成村村通油路
94.8公里,路肩复土134公里。全面完成土地详查工作,清理违法乱占土地30起。111
个村文明一条街建设全部通过验收,一类村庄达70多个。新增网通、联通、移动通讯
用户1000余户,程控电话总量超过10000部,有线电视安装完成13个村1000余户。
田黄镇
党委书记 孙 林
镇 长 秦玉祥
位于邹城市境东北部, 距县城30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辖84个自然村,51个村民
委员会;有12299户,43182人;其中女213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
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20.4万
元、1727.34万元和6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14%;实现利税60.6万元,
增长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547万元,增长1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29公顷,
总产2.6779万吨;瓜菜16888亩,总产3.4148万吨;棉花3000亩,总产181吨;种植业
产值11901.66万元。 全年造林85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林果总产1980吨;林业
产值2050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2800头,猪存栏5.505万头,羊存栏3.4万只,家禽存
栏29.729万只。有水库16座,总蓄水能力86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29495千瓦。
乡镇企业总产值1.92亿元,利税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6元,比上年增加194元。
有中学1处, 小学8处,在校学生共29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
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部。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年,镇党委、政府按照邹城市五大产业体系建设
“五年规划,三年完成任务”的要求,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
植面积, 花生种植面积达2.5万亩,粮经比例4∶6。在瓜菜种植上,坚持推广间作套
种技术,狠抓反季节种植,初步形成“河两岸,路两旁”的瓜菜种植带和“万亩小香
瓜”的规模种植基地,“万亩陆地瓜菜”已顺利通过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验收。林
果业注重发展板栗、 花椒等干鲜杂果,全镇营林总面积已达1.2万亩。同时,依托镇
“富农”农产品购销公司,注册了“十八盘”牌花椒和板栗,并通过农业部门的无公
害产品认证。 畜牧养殖业逐步壮大,以肖沟、栖峪村为中心的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和4
个万只养羊小区,通过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验收。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
渠道,2005年全镇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4473人,工资性收入超过4000万元。
大束镇
党委书记 贾祥猛
镇 长 刘景霜
位于邹城市东部, 距县城10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辖79个自然村,77个村民委员
会;有20274户,7.8万人。其中女35987人,非农业人口301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
国内生产总值10.3979亿元, 比上年增长24%, 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39079万元、 44550万元和20350万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22%、48%和37%。工业总产值
4.00亿元,增长130.00%;实现利税2329万元,增长137.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583
万元,增长2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45公顷,总产4.8万吨;瓜菜1024公顷,总
产4.2万吨; 棉花304公顷,总产874吨,种植业产值18503万元,全年造林720公顷,
森林覆盖率15%, 林果总产3792吨;林业产值1396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5702头,猪
存栏2.7万头,羊存栏2.76万只,家禽存栏43.9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7400万元。水产
品总量1135吨,渔业总产值986万元。有水库18座,总蓄水能力7.8万立方米。农业机
械总动力57870千瓦。 乡镇企业总产值7.13亿元,利税3828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
产值3.07亿元,利税1672万元。财政收入164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07元,比上
年增加649元。有中学2处,小学17处,在校学生共98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
医院2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1部。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03年以来,实施科教兴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
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连续四年获得邹城市“教育
工作先进镇”荣誉称号。在2003年累计投资1600多万元,搬迁新建9处学校的基础上,
2004~2005年, 投资175万元,新建大束中学学生宿舍楼、家属院,配备了高标准的
语音室、 微机室,增加了校园网,绿化校园2500平方米,硬化路面1万多平方米,建
成高标准的跑道、篮球场、足球场。另外,投资30万元为匡庄中学新建教师公寓6处;
筹备150万元, 修建了匡庄小学教学楼;投资15万元,为大束小学整修校舍、建设操
场;投资25万元,为6处小学购买电脑100台,新上较高标准的微机室。在此基础上,
注重学校考评制度管理,对教学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学校实施奖励。以双向选择、
差额聘任为依托,在教育系统逐步建立“聘任看实绩,上岗看能力,考核看实效”的
竞争机制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中心店镇
党委书记 秦贞红
镇 长 闵凡臻
位于(市、区)境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89.25平方公里。辖46个自然村,46个村
民委员会;有25031户,76899人;其中女37682人,非农业人口19788人,人口自然增
长率6‰。
国内生产总值33.583亿元, 比上年增长47.5%, 其中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17055万元、 60264万元、 418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6%和30%。工业总产值
22.2674亿元, 增长36%;实现利税13328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80万
元,增长12.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60公顷,总产4.1532万吨;瓜菜483公顷,
总产2.2416万吨;棉花13.5公顷,总产13吨;种植业产值10969万元。全年造林200公
顷,森林覆盖率26.5%,林果总产3100吨;林业产值356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905头,
猪存栏1.6736万头, 羊存栏1.4192万只, 家禽存栏140.7013万只, 畜牧业总产值
21921万元。水产总量203吨,渔业总产值25万元。有水库8座,总蓄水能力219.8万立
方米。 农业机械总动力71000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30.2250亿元,利税17845万元,
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16.7808亿元。利税10327万元。财政收入4387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4899元, 比上年增加594元。有中学1处,小学9处,在校学生3587人,适龄儿
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6.7部。
【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2005年,围绕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服务理念,营造宽松
的发展环境,推进了全镇民营经济发展。一是组建专门队伍,为重点企业服务。为了
保障兖矿集团投资22亿元5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镇里专门成立项目服务小组, 强化政
策宣传,协调周边环境,先后排解各类纠纷20余件次,得到投资者的赞誉。二是开辟
服务窗口,扶植中小企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常年帮助企业办理手续、
协调关系,先后为企业办结各类手续50余件次,其中,主动为天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明兴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凯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3家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帮助
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政府贴息、企业联保等方式为园区企业协调贷款500万元。
采取缓交出售金、免除部分土地租金、协调贷款等方式,支持部分老企业技术改造,
其中,中心水泥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完成立窑改造,使产量由10万吨上升至20万吨。
三是兑现优惠政策, 回报民营企业。对符合优惠政策的5家园区企业,分别授予“支
持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奖企业”称号,并按比例返还了企业缴纳的部分税费28万元。中
心店镇全年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 比去年增长57%,完成企业增
加值10.2亿元, 新上1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累计达到16家。招商引资合同利用资金
24.37亿元(含甲醇项目),境外资金2607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8.3亿元。
【探索推进村庄管理新路子】 2005年,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引导村民参与村庄管理,
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一是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1000元
以上的非生产性项目开支,村干部的人事变动调整,村办企业的租赁、出售等11项政
策性、法律性强的事项,需经过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方可实施。
二是实行群众评议班子工作制度。对村委会全年工作,从基础性工作和民主评议两方
面进行考核。其中,民主评议每半年一次,由村干部就财务管理、廉政建设、工作实
绩等内容进行述职,村民代表、党员等根据群众反映,为村干部划票、计分,其成绩
记入考核总成绩。 对考核总分前20名的村庄,镇政府分别给予20000~1000元不等的
奖励。三是开展“四无”村庄创建活动。实践直接奖励村民工作模式,对年度内实现
“四无”(即无计划外生育,无大月份持证私自流引产,无到镇两次以上集体重复访、
邹城市及以上集体访、济宁市及以上个人访,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民转刑恶性案件
目标) 村庄, 年终由镇财政为其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支付个人应缴纳的10元基金。
2005年, 全镇46个村庄中,有38个村庄达到“四无”标准,符合奖励条件村民4.5万
人,中心店镇共垫付合作医疗基金45万元,不仅减轻农民负担,还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推进了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安全稳定等工作的开展。
【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得到巩固】 2005年,注重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出
台惠农政策,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种养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得到巩固。一是调
整粮食种植模式。 出台补贴50%小麦垄作机械购置款优惠政策,补贴29万余元,带动
全镇购置垄作机械34台,规划实施了以鲍店路(东渐——大东章)两侧为主的双万亩
小麦垄作,并统一购进蔬菜种,无偿发放给种植户,发展越冬菠菜、蒜苗、油菜间作
套种。落实良种补贴政策,推广小麦良种4.8万亩,其中市政府规划外1.2万亩,镇财
政按照市级标准给与12万元补贴。二是扩展瓜菜种植规模。组织技术培训、补贴购种
资金,积极扶持早春覆膜脱毒土豆种植,以大元、溪湖、尚寨、南营等村庄为中心,
连片发展5000亩。 全镇全年瓜菜种植面积达4.1万亩,其中反季节瓜菜1.61万亩。三
是提升林果种植档次。 在104国道两侧,采取建协会、创品牌等方式,打造无公害优
质果品种植基地,基地生产的“富东”牌草莓、桃先后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出台优惠政策,推广集体投资,村民植树,专人看护,收益分成的成功经验,速生林
规模扩展到5100亩。四是优化畜禽养殖结构。规范散户养殖,推进进术进步,在稳定
蛋鸡养殖基础上,培植了生猪、肉鸭等养殖项目,拓宽了畜牧业的增收空间。年末奶、
肉牛存栏达1913头, 绵山羊1.42万只, 优质生猪1.7万头, 肉鸭2.4万只, 肉蛋鸡
140.7万只。
唐村镇
党委书记 姚振西
镇 长 崔德桥
位于县(市、 区)境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36.8平方公里。辖29个自然村,28个
村民委员会;有6590户,3.57万人;其中女1.73万人,非农业人口1.22万人,人口自
然增长率5‰。
国内生产总值14.2亿元, 比上年增长6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476
万元、6061万元和221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和89.8%。工业总产值5.4亿
元,增长67%;实现利税7219万元,增长71%。农林牧副渔总产值12460万元,增长1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22公顷, 总产1.5万吨;瓜菜611公顷,总产2.5万吨;种植
业产值3338万元。 全年造林150公顷, 森林覆盖率17.2%,林果总产40吨;林业产值
1496万元。 年末大牲畜存栏1466头,猪存栏0.9万头,羊存栏1.32万只,家禽存栏18
万只, 畜牧业总产值560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9600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12.9亿
元, 利税7219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9.08亿元、利税4753万元。财政收入460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172元,比上年增加637元。有中学1处,小学5处,在校学生
24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3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4部。
【纺织工业初具规模】 2005年初,立足现有纺织企业实际,突出民营经济特色和
集群效应,确立了“打造纺织工业镇”的目标。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
准建设,按照方位特点和发展现状,作出了纺织、建材、工商服务、生活居住、垃圾
处理“5区”规划,进一步完善乡村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处垃圾处理
场、2处中心绿地;首批规划并建设了前唐等5个村庄,获得了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称号。为了把招商引资落到实处,镇里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和目标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以纺织工业知识为重点,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建立调度制度,定期邀请外资企业主,研究有关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对客商作出优
惠承诺;同时,严厉打击路霸、街霸、地霸以及其无故干挠工程施工建设等不法行为;
坚持“项目联办、人才联用、资金联股、城镇联建、平安联创”五联方针,树立地方
与企业“一盘棋”意识,建立地企联席会议制度,与驻地企业联合招商,招商领域进
一步拓宽,营造了地企携手、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截至2005年底,共建成纺织企业
6家,其中2家办理了自营进出口权证书。2005年,镇纺织业总产值近亿元,实现利税
700多万元,安置劳动力1200人。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强镇战略】 2004年以来,党委、政府把发展沼气生态建设作为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创建文明小康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推进“生态家园富
民强镇计划”,取得良好成效。2004年,首先在西龙河村10户家庭先行试点,采取上
级补一点、财政拨一点、群众拿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60万元,实施 (建沼气池,改
厨、改圈、改厕) “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后来推广到全村。至2005年底,
西河村已发展到100户农家。 生态家园建设的实施,使人们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生产、
生活习惯,利用自来水冲刷人畜粪便,再利用人畜粪便产生的沼气供热照明,沼液用
做农作物肥料,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每年每户
可节省煤、电、肥料等费用1000余元。2005年,仅此一项,西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
余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30元,同比增长12.8%。为了推广扩大生态家园建设成
果,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服务体系,镇里成立了生态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组织27
人的生态家园建设工程队伍,开展业务培训,细化分工、明确任务,保证工程发挥长
久效益,又能独立外出施工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荷泽、枣庄等周边县市镇村前来
参观者达3000余人。
北宿镇
党委书记 杜厚廷
镇 长 刘晓林
位于邹城市西郊平原地带,距城区仅5公里,面积74.93平方公里。辖45个自然村,45
个村民委员会;有13600户,8.3万人;其中女性4万人,非农业人口3.3万人,人口自
然增长率4.5‰。是一个集农业型、城郊型、工矿服务型于一体的新兴文明重镇。
国内生产总值33.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6927
万元、8541万元和503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39%、47%。工业总产值2.8亿元,
增长38%,实现利税3283万元,增长38.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27万元,增长6.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47.8公倾,总产4.62万吨;瓜菜1427.3公倾,总产6.25万吨;
种植业产值14243万元。全年造林1.8万亩,森林覆盖率26%,林果总产968吨;林业产
值1198万元。 年末大牲畜存栏1970头, 奶牛存栏325头, 黄牛存栏1645头,猪存栏
4.25万头,羊存栏1.2万只,家禽存栏8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1000万元。水产品总量
6081吨,渔业总产值325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22.5万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23.6亿
元,利税8332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23.6亿元、利税8332万元。财政收入368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6元,比上年增加245元。有中学2处,小学11处。适龄儿童
入学率100%。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0部。
【荣获“全国文明镇” 称号】 多年以来,北宿镇立足实际,抓巩固、求提高,全面
建设“文明镇”,有力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镇文明村庄、文明单
位达45个,“十星级文明户”7000余户。连续18年被确定为“省级文明镇”。2005年
被评为“全国文明镇”。
【镇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把握“依
托城区、服务矿区、融入园区”的发展定位,全面做活经济发展外向化、区域经济一
体化、民营经济产业化“三篇文章”。一是充分发挥驻北宿企业雄厚的资金优势,与
驻地企业联合上项目。二是借助驻地企业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实现地企人才资源的
有效对接,解决地方企业在技术力量、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方面制约企业发展的关
键因素。三是充分利用驻地大企业对外联系广、信息渠道多、市场网络宽的优势,引
进创办工企业项目。突出园区带动效应,力促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以园区完善的基
础设施、优惠的发展政策和优良的外部环境,促进现有企业快速发展,引导现有民营
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和嫁接改造,逐步向园区聚集;同时充分激活辖区内丰富的民间资
金,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市、镇经济园区投资兴业。截至2005年底,全镇民营企业逐步
形成了9个项目集群和产业带。
太平镇
党委书记 陈兆存
镇 长 李凌志
位于县(市、区)境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84.8平方公里。辖68个自然村,62个
村民委员会;有19063户,64971人;其中女31198人,非农业人口31198人。
国内生产总值29.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1441
万元、63030万元和308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56%和68%。工业总产值13.13
亿元, 增长62%;实现利税7689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825万元,增长
2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04公顷,总产4.7万吨;瓜菜2163公顷,总产8.6万吨;
棉花22公顷,总产46吨;种植业产值19750万元。全年造林100公顷,森林覆盖率12%,
林果总产700吨;林业产值1800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2000头,猪存栏3.4万头,羊存
栏2万只, 家禽存栏8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0685万元。水产品总量286吨,渔业总产
值9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57504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26.8亿元,利税16725万元。
财政收入129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2元,比上年增加536元。有中学1处,小学
18处, 在校学生57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
70部。
【经济持续发展 综合实力提升】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强镇富民的主体
工程来抓,以此推动镇域经济发展。2005年,加大园区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开展地
企五联共创, 全镇工业五大产业链条初具规模。 截至年底,入园项目21个,总投资
7.2亿元,合同利用资金13.6亿元, 实际利用资金5.7亿元;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
资1.5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3.8亿元,自营出口440万美元。个体工商
户已发展到2146家,民营企业34家,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8家,从业人员14500人, 实
际入库税金1560万元, 固定资产投入5.3亿元,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6.2亿元。在园区
基础设施建设上, 新建道路两条共2500米,铺设高压线路2500米,实施园区绿化、亮
化、净化工程,实现“六通一平”。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总体目标,加大调整力度,开
展农业招商, 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出了“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全年共推
广优质专用小麦6万亩, 垄作小麦面积4.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5万亩。豆角及
其它大陆菜5800多亩,冬暖式蔬菜大棚1985个,弓大小棚1.12万个。无公害蔬菜生产
面积扩大到6000亩,豆角、园葱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畜禽存栏量120万头
(只),肉蛋奶产量19200吨,畜牧业产值1.2亿元。探索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
经济合作组织38个,切实起到了上联企业,下联农户,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作用。
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输出总人数累计9511人,收入5000余万元,发展固定输出地100
多处。
平阳寺镇
党委书记 唐庆华
镇 长 孙海运
位于邹城市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40.1平方公里。辖22个自然村,30个村民委员
会; 有14370户, 5.9万人;其中女20663人,非农业人口2.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5.3‰。
国内生产总值13.25亿元, 比上年增长18%, 其中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20000万元、78750万元、337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0%、35%和40%。工业总
产值78750万元,增长35%;实现利税1250万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66
万元,增长14.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7公倾,总产19317万吨;瓜菜650公顷,
总产2.67万吨; 棉花1公顷,总产3吨;种植业产值3000万元。全年造林400公顷,森
林覆盖率21.3%,林果总产156吨;林业产值138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535头,猪存
栏2.9万头,羊存栏2.1万只,家禽存栏39.3万只,畜牧业总产值7125万元。水产品总
量22吨, 渔业总产值126万元。水库总蓄水能力2.2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20256
千瓦。乡镇企业总产值1.25亿元,利税1250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1.25亿元、
利税1250万元。 财政收入369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15元,比上年增加215元。
有中学1处,小学9处,在校学生315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
及率达到每百人45部。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龙头企业
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主导产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日趋
优化。2005年,食用菌生产继续推行“三包一奖励一扶持”优惠政策,新建科技示范
园, 培植食用菌专业村3个,食用菌种植大户46户,新发展食用菌40万平方米,在河
南夏邑等地发展食用菌基地30万平方米。2005年被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
镇”、“省级环境优美镇”、济宁市“十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华源食品公司被评
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内新发展速生林、各类优质经济林果1000多
亩, 在湖心岛、横河、刘行、邢村等地发展彩叶树苗繁育基地500亩;5000多亩西红
柿、芹菜、横河西瓜、无籽西瓜、夏芸豆等大路瓜菜、大棚菜等均取得较高收益;优
质专用小麦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
【招商引实现新突破】 2005年,更新招商理念,创优发展环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
新突破。全年共达成招商引资合同、意向26项,引进各类项目19个,其中河南客商投
资1500万元的绿源食用菌、浙江客商投资800万元的光宇碳业等企业相继建成并投产。
同时,发挥矿区优势,优化发展环境,激活民间资金,新上民营企业20余家,形成以
煤炭运销、器械制造、生物化工、编织制衣、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民营经
济发展体系。 截至年底,全镇民营企业已达1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工商户
1200多个,纳税额已占全镇税收的80%以上。全镇85%以上的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
变劳务输出镇为劳务输入镇。
郭里镇
党委书记 谢显正
镇 长 史传龙
位于邹城市西南部,距城区27公里,面积85.9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有12134户,
46407人;其中女22160人,非农业74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6‰。
国内生产总值6.9亿元, 比上年增长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891
万元、8971万元、124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8%和19%。工业总产值5.9789亿
元, 增长112%;实现利税9568万元,增长23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47万元,增长
1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18公顷,总产40637吨;种植业产值6644万元。全年造
林360公顷, 森林覆盖率24.3%,林果总产260吨;林业产值1240万元。年末大牲畜存
栏3160头, 猪存栏0.88万头,羊存栏1.6万只,家禽存栏28万只,畜牧业总产值9296
万元。 有水库5座,总蓄水能力36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5.2万千瓦。财政收入
10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20元,比上年增加210元。有中学1处,小学14处,在校
学生45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8部。
【林业建设突飞猛进】 2005年,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大搞荒山绿化,重点
实施生态防护林和经济林建设工程, 南部山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7万亩,省级
生态公益林1万亩, 淮太防护林0.4万亩,栽植侧柏、火炬等树木710余万棵;丘陵山
地,建成以国杏、凯特杏、香椿、核桃为重点的经济林0.7万亩、桑园基地0.3万亩。
北部平原,大搞田间林网建设,建成林带6条、方田林网212个,栽植优质速生杨树40
万棵,形成了4万亩网格式用材林网。2005年,完成了万亩中低产田项目区林网建设,
栽植速生杨树20余万棵。 全镇树木总量达1200万棵。森林覆盖率24.3%,比2004年增
幅2.5%,居邹城市第一位。林木数量的增加为郭里镇营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群
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间作种植效益显著】 2005年,郭里镇党委、政府把推广实施小麦-越冬菜-玉米-秋
菜一年四种四收的垄作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群众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的要求,沿太黄路、郭
石路、 邹两路24个平原村落实垄作面积21363亩。为了推动小麦垄作工作的实施,镇
出台了《小麦垄作实施方案》 ,印发《宣传提纲》2万份,落实农机、良种补贴优惠
政策,全镇购买垄作机械62台,补贴良种32万斤,并免费为群众提供菠菜、油菜、香
菜等菜种1万余斤。 秋涝灾害期间,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克服困难,抢抓时机,顺利完
成小麦垄作播种21363亩, 间作种植了菠菜、油菜、香菜等越冬作物,提高了土地的
复种效益。
【招商引资增效益】 2005年,按照“项目立镇、民营兴镇”的思路,全年共招引外
资项目9个,启动两期扩建项目2个,合同引资88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524万元。新
增规模工业企业4家,新发展民营企业8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80户,民营企业注册资
金达到13140万元,民营经济入库税金9568万元,增长56%。年内全镇兴起建筑建材、
电子元件、 石材加工、水利安装、食品酿造、煤炭航运、服装针织、粮食购销等8大
产业,推进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石墙镇
党委书记 卞玉杰
镇 长 张传秋
位于邹城市西南部, 距县城15公里,面积149.3平方公里。辖73个自然村,75个村民
委员会; 有22482户,80036人;其中女38425人,非农业人口2628人,人口自然增长
率1.8‰。
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 比上年增长3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6915
万元、27100万元和2798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25%、39%和21%。工业总产值2.5亿元,
增长35%,实现利税2500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46万元,增长14%。全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36公顷, 总产6.58万吨;瓜菜421公顷,总产1.33万吨;棉花
219公顷, 总产256吨;种植业产值10460万元。全年造林750公顷,森林覆盖率16%,
林果总产1160吨; 林业产值2276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8500头,猪存栏2.1万头,羊
存栏4.5万只,家禽存栏7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7215万元。有水库11座,总蓄水能力
25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46380千瓦。乡镇企业总值7.2亿元,利税6800万元,其
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7.2亿元、利税6800万元。财政收入20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155元,比上年增加385元。有中学2处,小学19处,在校学生6578人,适龄儿童入学
率100%,有医院2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8.68部。
【世界银行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开工建设】 国家开发办批准的利用世界银行贷
款实施的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位于石墙镇驻地东北部,区面积3.5万亩,涉及17
个行政村, 受益人口2.3万人。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新修硬化各类田间道路90公里,
新挖疏通排水沟190公里,建桥涵633座,新打机井70眼,配套73眼,建泵房70间,铺
设PVC地下管灌187公里,铺设地埋电缆24.4公里,农田林网植树23万株,购置实验仪
器40台(套),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个,总投资达1300万元。为了抓好项目区建
设, 改变农业落后面貌、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石墙镇全力以赴,集中会战,从
2005年10月开始动工,严格按照“四高八化”的要求,坚持田、水、沟、路、林、电
综合治理, 到2005年12月底,实施涉及14个行政村、2.3万亩耕地的第一期工程,动
用土方18.8万立方米, 新修高标准农田道路35条、共54公里,新挖疏浚排水沟104公
里,全面完成了道路框架工程。项目区综合开发完成后,将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
相通、沟相连、井灌配套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效显著】 石墙镇是全市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试点
镇,自2004年11月启动以来,通过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严格管理,探索出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管理的新路子。2005年,全镇报销总额523786元,其中报销数额6000元以上
的8人, 3000~6000元的48人,报销最高额6996.10元,受益总人口15726人。2005年
秋季,镇卫生院成立专门队伍,为没报销医药费的“参合”群众进行免费体检,确保
每一位“参合” 群众从中受益。通过积极宣传,全面发动,成功组织6.1万名群众参
加了第二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1.4%,比去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同时,加
强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重点整顿合作医疗管理队伍,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方便
就医,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
(周广志 胡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