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冶金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2&rec=74&run=13

【概述】 济宁市煤炭冶金工业公司所属地方矿井19对,核定能力1336万吨/年。其中, 生产矿井14对,核定能力976万吨,基建矿井5对,设计能力360万吨。2004年完成原煤产量1061.2万吨, 工业总产值38.23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38.59亿元,利税20.39亿元,各项经济指标比2003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4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济宁市煤炭冶金工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为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市煤冶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市煤冶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牢牢把握煤炭市场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市煤炭冶金工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经济效益、职工收入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基本建设、科技进步、职工培训都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场管理、文明生产、依法行政都更加规范有序,呈现出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局面。
一是原煤生产实现了控制目标。全年生产矿井共生产原煤1061.2万吨,同比压减64.6万吨, 下降5.7%,超核定能力10.4%,基本达到了省煤炭局下达的原煤产量控制目标,并使产量保持在千万吨以上,保持了全省地方煤矿第一的位置。

二是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38.23亿元,增长62.4%,实现销售收入38.59亿元,增长61.3%,实现利税20.39亿元,增长138.8%,利润15.19亿元,增长166.5%,增长幅度在全市名列前茅,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有崔庄、运河、鹿洼、横河四对矿井实现利税过两亿元,蔡园、金桥、唐阳、杨庄、太平五对矿井实现利税过亿元,单家村、欢城两对矿井实现利税五千万元,另有两对矿井实现利税两千万元以上,整体效益之高创历史之最。
三是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年内,系统共发生原煤生产死亡事故3起,死亡3人,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8,同比下降了0.08,远低于市政府和省煤炭局下达的控制目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建设矿井安全无事故,万米死亡率为零。有杨庄、落陵、鹿洼、蔡园、单家村、唐阳、崔庄、运河、横河、泗河等10对生产矿井和5对在建矿井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济宁市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又创历史新高。
四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929万元,同比增长207.3%。昭阳煤矿顺利建成转入了试生产,金源、星村、义桥等3对在建矿井加快了建设进度,开工建设了阳城煤矿,花园等矿加快了筹建步伐,筹备了宇能、肖云等矿井,另有三对矿井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使全市地方煤矿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五是管理水平显著加强。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2对矿井达到省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3对矿井达到省级“双基”建设先进矿井标准, 2对矿井达到省通风示范矿井标准,矿井装备、高产高效、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全国地方煤矿的前列。
六是职工收入大幅提高。系统内煤矿职工年均收入2.46万元,同比增长36%,比省属重点煤炭企业人均1.85万元工资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
七是执法能力明显增强。依法管矿、依法办矿、依法生产已在全系统形成共识。
八是先进单位和先模人物不断涌现。一年来,获得上级的各项荣誉接连不断,有一名同志被授与全国优秀矿长,一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十佳煤矿,一名同志被评为全省十佳矿长,一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矿长,一名同志被评为全省煤炭行业非煤产业十大杰出企业家, 十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安全评估A级矿井,两个单位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九是冶金企业有了新的复苏。济宁钢厂新上了一条轧钢生产线,年增轧钢产量35万吨、 销售收入11亿、利税0.2亿。微山稀土矿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改单型的挖矿石卖矿石为稀土深加工,增强了企业活力。

【抢抓机遇 经济效益再攀新高峰】 2004年,全国煤炭市场局部偏紧、煤价较高,煤炭销售形势良好,系统上下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合理安排煤炭生产,认真组织经济运行工作,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并为此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正确分析市场形势,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合理制订年度计划,狠抓开拓部署和采掘接续,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二是狠抓管理降耗增效工作,继续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 系统吨煤直接成本为127.96元/吨,使济宁市地方煤矿的吨煤成本始终低于国有重点煤矿,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三是紧跟市场形势,拓宽销售渠道,充分抓住煤炭市场紧俏、煤价持续上扬的良好机遇,开展全方位营销工作,落陵、蔡园、杨庄、金桥、单家村等多数矿井煤炭产销率达100%,全市地方煤矿实现了产销两旺。四是在煤炭产销两旺的形势下,多数矿井仍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出发点,狠抓产品质量,建立健全了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杜绝了“罗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使煤炭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100%。 五是以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为目标,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目前全市地方煤矿共装备使用采煤机组13套,其中综采机组7套,装备综掘机组3套,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综采、综掘机械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六是加强了情况调度,及时进行了经济运行分析,及时研究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经济运行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进行了转变,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

【突出重点 安全生产再创新水平】 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系统上下坚持以人为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市煤冶公司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在全市地方煤矿中继续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狠抓“双基”建设,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此,公司从规范管理入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市上下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空前高涨,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切实做到了以“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己任,在议事日程、工作安排、主要精力及现场组织上,都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来思考和决策。二是健全制度,认真完善落实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市上下层层建立了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事故追究制,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并落实了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了安全目标管理,认真实施了安全目标考核。三是严格奖惩,确保奖惩意见的落实到位。全市上下层层制订了年度安全目标和奖惩意见,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对所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有关规定进行了严肃查处,对全市地方煤矿的各级管理人员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四是认真开展“双基”建设,夯实打牢安全基础。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要求,抓基层、打基础,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和管理网络,对促进全市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设施。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安技措资金的提取使用上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据初步统计,一年来,全市地方煤矿投入使用安技措资金达5000多万元,使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进一步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六是搞好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素质。按照“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的原则,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仅公司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就达6289人次。七是突出重点,针对薄弱环节,认真开展了顶板管理会战、“一通三防”会战、提升运输会战,并开展了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多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八是认真开展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全市地方煤矿继续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认真排查了各种事故隐患,加大了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力度,实施了隐患的分级管理和督查,有效地减少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地稳定了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8,万米死亡率为0,有十对生产矿井和五对基建矿井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截止到2004年底,杨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2775天,落陵煤矿实现安全生产2628天,均已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创出了济宁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新记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加大投入 基本建设呈现新气象】 2004年,公司狠抓煤矿基本建设,抓资源,抓项目,一批投资规模大、装备先进的矿井相继开工建设,使全市地方煤矿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共有在建矿井5处,设计规模达到360万吨,另有3对矿井正在筹建之中,呈现出开工项目多、规模大的喜人景象。同时在建矿井的进度加快,工程进展顺利。昭阳煤矿已完成试生产验收工作,转入了试生产,金源、星村、义桥、阳城等矿也加快了建设进度,花园、宇能等矿加快了筹建步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将形成,进一步壮大了行业规模。在基本建设管理方面,对各基建矿井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充分利用煤炭市场较好的有利时机,大力筹措建设资金,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及职工参股方式,企业及职工办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矿井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对项目建设推行工程质量监理制,并依法加强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多个优质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矿井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市地方煤矿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非煤产业发展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和效益较好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通过项目的建设,使全市地方煤矿非煤产业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将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法行政 行业发展充满新活力】 济宁市煤冶公司按照《煤炭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办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一是对《煤炭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对行政许可涉及的一些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登记,对参加《煤炭法》培训考试合格的矿长颁发了合格证书。同时各煤矿企业也加大了对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力度,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企业依法办矿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二是积极用法律规范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2004年以来,部分矿井违法越界开采或擅自进入边界隔离煤柱,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公司与有关部门一同加大了查处力度,责令企业进行了停产整顿,收回了企业的煤炭生产许可证,并给予了相应处罚。三是依法进行监督,杜绝无证矿井进行生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多次组织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查是否持证生产,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查各种安全生产隐患,查各种整改措施,并开展不定期的安全督查,要求现有煤矿的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企业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必须齐全,使全市地方煤矿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四是强化了行业现代化管理。按照煤炭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各生产矿井、洗煤厂生产能力进行了核定,并严格按核定能力组织了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安”和“科技兴矿”战略。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进步之路,有一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提高开采上限及科技攻关,解放了大量煤炭资源,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同时注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积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五是认真组织进行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申办、变更、延续和年检工作。指导新办矿井及时办理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并对取证矿井进行了年度检查。六是严格安全准入,提高办矿门槛。要求新建煤矿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法规、产业政策和“三同时”的要求,必须达到《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条件。严格审批程序,严把初审关,确保新建矿井达到准入条件,实现安全生产。

【转机建制 企业改革步入新阶段】 一年来,各企业加快了改革改制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特别在职工参股入股方面,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宽了发展思路,成立了多家以职工股为主体的投资公司,进行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效探索,初步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时各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注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煤炭主业与非煤产业、数量速度与质量效益、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的有机统一,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忧患意识,使各项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也逐步深入,更加规范有序,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和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改革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采煤塌陷状况及综合治理基本上路】 济宁市为全国重点煤炭生产基地,目前,在济宁市所属辖区内共有省内5家矿务局以及省外3家从事煤炭矿藏的开采作业。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以3层煤为主的厚煤层占采掘面的相当比重。以地下开采煤层的不同,厚度达0.8~9米不等。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各地矿务局对矿藏的开采结束之日,将不可避免地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大量的采煤塌陷区,未来形势较为严峻。

全区煤田地处第四系冲积平原,陆地地势十分平坦,部分矿区地势低洼,湖区常年积水, 涝季积水较深, 旱季部分地段为沼泽。开采后,地面塌陷下沉较大,截至2004年底,共生产原煤7707万吨,实际塌陷面积28728亩(塌陷深度0.5—6米不等)。其中,绝产地是13815亩,已征用绝产地5344亩,征用绝产地费用15047万元;减产地10645亩,已补偿减产地13695亩,补偿减产地费用3896万元,累计支付土地塌陷补偿费19293万元。 随着煤层开发程度的增大和开采范围的扩大,到2020年预计还将增加采煤塌陷地84224亩。 因地表塌陷造成的土地荒芜导致了人地矛盾加剧,工农矛盾加深,给当地农民的捕养种植等也造成了影响。
为了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一方面遵循国家“占补平衡”和“土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煤矿的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针对突出的地表塌陷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划,各矿井先后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在规划实施中,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采取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果则果、宜建则建的方案措施,分期进行塌陷区的超前复垦和动态复垦工作。将下沉较小且已基本稳沉的塌陷地复垦为蔬菜大棚;对于下沉较大,原来为积水的地势低洼区,利用水面进行网箱养鱼,莲藕种植和水面养鸭;同时对于预计塌陷积水区实行预剥离其表土,利用矸石进行回填复垦部分耕地。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兴矿”之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三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采煤方法,以减小采煤塌陷程度,还进一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对矿井地表塌陷问题进行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并建议政府从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绿色开采企业,加快绿色开采步伐。

(薄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