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2&rec=156&run=13

【概况】 《济宁日报》是中共济宁市委机关报,现主办正刊、《都市晨刊》、四个
周刊、 两个专刊和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站。全社共有员工206人,其中61人具有
高级技术职务, 35人具有中级技术职务,6人具有初级技术职务。报社机构设党委办
公室、行政办公室、计财部、总编办公室、新闻编排部、新闻编辑部、政文采访部、
经济采访部、理论评论部、摄影部、新经济导刊编辑部、农村周刊编辑部、民主与法
制编辑部、文化周末编辑部、都市晨刊编辑部、房地产专刊编辑部、新济东编辑部、
群工部、时事编辑部、校对室、发行部、广告部、印刷厂共23个科室。另有曲阜、邹
城、兖州记者站。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晓玉,副书记、副社长傅华,纪委书记
李云(年底调整为助理调研员),副总编孙玉才,副社长李清法,副总编贾传宇、李
剑波、陈宝旗,工会主席刘存祥。
2004年以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济宁
日报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
市政府工作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
城市,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一年中,济宁日报社乘势有
为、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新闻体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新的
经营渠道和创收机制,呈现出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4年, 报社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 以开展“机关党支部建设年”和
“学习型报社”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涌现出了
积极向上的支部和优秀党员。获省、市及市直各级授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
作者” 及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荣誉的8人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5人。市委、市政府及
有关部门授予报社“新闻宣传” 、“国防教育”、“拥军拥属”、“五好支部”等8
项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由于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形象得到提升,由2003年市直机关
考核90多个单位中占第57位上升到2004年120个单位第36位。
【新闻改革和宣传报道】 (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1、围绕市委、市
政府中心工作,浓墨重彩做文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是2004年宣传报
道的重点。报社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五个统筹”的实践,在一版头条相继
开设了“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栏目,集中报道新
经验、新做法。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和“权威观点”,系统阐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
设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理论版刊发专家学者、权威人士相关言论、见解。同时跟
踪报道相关活动以及各部门、县市区举措,推出了一些典型纵深报道。配合全市的解
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大讨论,刊发“比学赶超看变化,干事创业
谋发展”和“执政为民,心系百姓”系列报道,先后共刊发通讯20余篇,形成了舆论
强势,充分展示了各级部门领导与群众同甘苦、与群众心连心的风采。同时在一版头
条位置开设“求真务实促发展”栏目,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对“平安济宁”建设、
创建文明城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宣传。在开设专栏的基础上,
采取文字、图片、言论多种方式相结合,济宁日报正刊、周刊、文学副刊相结合,典
型引路与动态性消息相结合,很快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平安济宁”建
设、文明城市建设、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报社还围绕推进重点项目建
设开设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巡礼”专栏,围绕培育壮大、拉长延伸“五大产业链”
开设了“聚焦结构调整亮点,拓展农民增收新路”专栏,突出宣传了中央“一号文件”
的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城市环境整治、创建全国
优秀旅游城市等,同时积极做好党的建设、文明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再就业、扶
贫济困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的宣传。

2、 突出特色,精心策划,不断革新报道方式。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报
社采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对大会的开幕、闭幕式首次进行网上视频直播,每日网上
读者点击达6万多人次, 得到了市领导同志和与会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报社把报
道2004中国(济宁)运河文化节和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作为宣传重头戏。策划了“运
河行”异地采访,沿运河两岸17个城市进行了历时20余天的采访,先后在《济宁日报》
发稿50余篇,大量稿件和图片被省级报刊、网站采用,不仅在济宁引起了很大反响,
而且在运河两岸城市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么大型的异地采访活动,完全依靠报社的市
场运作来完成, 在济宁日报社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精
心组织出版了40版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特刊》 ,全方位展示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
一生,展示了全国、全市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 强化典型宣传报道,推出一批打得响、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工作典型。嘉
祥疃里镇农机站站长朱庆来是报社隆重推出的重大典型。报社组织了由一副总编带队
的强大采访阵容,深入基层采访在一版头条采取文字、图片、评论相结合的方式,推
出了万字人物通讯,在全社会掀起向朱庆来学习的高潮。同时还策划了“朱庆来跨区
农机作业队随行记”,跟随朱庆来到河南采访,刊发了大批鲜活生动感人的稿件、图
片,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报社还推出了李营苗木、如意集团、武警曲阜市中队等一
批重大工作典型,苏存娥、吴善强、胡桂花、朱克荣、邵士胜、王继连、杨晓世、曹
恩禄、刘汉舒等一批重大人物典型。这些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涌现出的当代优秀人物、
重要经验,对推动全市社会的进步和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 以“三贴近”为指导,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实行开放式办报。1、整合
报纸资源,实行重大改版。报社将原来的四个周刊实行了扩版和整合,新出版《新经
济导刊》、《民主与法制周刊》、《农村周刊》和《文化周末》。正式创办了《都市
晨刊》。另外,报社创办的《房地产专刊》、《新济东》也正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欢
迎。
2、 在版面编排上进行重大改革,在版式上有创新。在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以
“天下新闻资源为我所用”的理念,大量使用新华社对济宁市有借鉴性的稿件和图片,
开设“关注”、“记者观察”、“热点追踪”、“神州视点”等栏目,将群众关心的
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予以刊发。按照增强视觉冲击力的要求,对各版的版式、标题、图
片采用多种编排手段,如全部使用横题,以全新的面孔推向读者。进一步改革会议和
领导人活动报道,对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进行了严格规定,压缩报道数量和篇幅、改
革报道形式,把更多的版面留给基层、留给群众。
3、 济宁日报网络媒体宣传有新的拓展。报社“东方圣城”网,它涵盖报社原有
的电子新闻采编系统,实现了新闻的视频、图文直播,进一步拓宽党的宣传领域。多
次进行视频直播,多次进行重大改版,先后开设了今日头条、图片新闻、地方要闻和
济宁论坛等十几个专栏,新增了济宁日报正刊及其所有周刊的宽带报纸版(即保持报
纸版面原貌的PDF版),新开设了专题报道、济宁文化、济宁旅游等十几个特色频道,
同时强化了频道的互动性、提高了亲和力,深得读者喜爱。

【报业发展和经营创收】 (一)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2004年,报社在办报和创收的结合上,根据报纸模块的不同特点,实行体制改革,面
向市场采取4种不同的办报模式。 一是前四版正刊采取稳定思想,稳住质量,稳定记
者、编辑队伍,集中精力办好正刊。二是周刊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根据版面和报
道范围下达一定的创收指标,如《新经济导刊》、《农村周刊》、《民主与法制周刊》、
《文化周末》等几个周刊,都有一定的创收任务。三是《都市晨刊》办报上,编委会
制定编辑报道方针,进行指导和把关,在经营上采取半市场化运作,晨刊自己承担印
刷、发行费用,其他按照市场化运作。四是另一部分周刊,由总编和分管总编进行指
导和把关,在经营上采取纯市场化运作,并负责发行、印刷办报所有费用,此外还必
须上缴报社部分费用,如《房地产导刊》等。通过体制创新改革,办报质量提高了,
经营创收增加了,还活化了管理体制。同时,报社完善记者站管理,建立健全所属注
册记者站,新设立兖州记者站,形成有曲阜、邹城、兖州三个独立工作的记者站,有
力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开展。
(二)举报社全力创收,经营创收大幅度增长。2004年,在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
下,报社上下一起努力,不断加大创收力度,广告创收达到1300万元,比2003年同期
增长30%,无论是广告总量还是增长幅度,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一是对广告经营体
制进行整合,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定了新的广告战略。面对激烈的报纸广告市场竞争,
在稳定广告政策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实施大客户战略,稳固全年广告形势。二是
继续实施挖掘开拓战略,不断拓展外地广告市场,增强了广告后劲。三是东方圣城网
站正式开通运转,拓宽了创收渠道。四是实施活动带动战略。报社在策划重大新闻报
道宣传时将广告经营结合起来, 结合纪念邓小平100周年、孔子文化节和中国记者节
等策划大型活动,有创收指标的部室积极努力,收到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五是成
立了报社文化传播公司。报社三产经营实现了近几年来零的突破。经过报社上下努力,
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同时2004年全年偿还旧帐近200万元,增加报社固定资产100多
万元,确保了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印刷厂坚持内强素质,狠抓管理,外拓市场,完成
全年的各项工作指标, 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报协评为优质级, 获省报协颁发的
“山东省报纸印刷优质奖华光杯”;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狠抓成本管理,全年印刷厂
完成销售收入800万元,实现利润110万元。

(三)报刊发行工作稳中有升,投递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市委党报发行领导小组
的精心组织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社党委把发行工作作为生存发展的重点工作摆在
重要位置,实行领导包区县、指标分解、政治荣誉、物质奖励和宣传报道相结合的发
行政策,全员发动,整体连动,克服报纸提价、征订发动晚、时间短、大部分县区农
业受灾、企事业单位经费紧张的不利因素,2004年济宁日报发行总量实现了稳中有升
的目标。报款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并足额全部到位。通过加强管理,节支增收,降
低成本,报纸发行费率由上年的29%,降低到26%,增加发行收入。为提高报纸发行
的时效性,投递服务工作加大了措施。一是狠抓保证投递质量管理,开展了“为订户
服务年活动”。定时深入基层订户督察投递时效和投递质量,据检查统计,订户满意
率达到98%以上。二是对发行工作进行体制改革。成立了报社发行中心,为下步走市
场化发行的路子打下了基础。三是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对发行站长、会计、发行员实
行合同化管理,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发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在城区建立了专门的
报纸零售队伍。总之,2004年度的报纸发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报纸
发行工作被省报协授予党报发行先进单位。

(四)创办综合新闻网站,拓展网站新闻宣传和创收平台。2004年网站建设取得
突破性进展,“东方圣城”网正式开通,成为济宁市唯一经批准能从事新闻采编、发
布的网站。在全市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中,多次实行视频直播,“两会”、孔子文
化节和嘉祥石雕节都进行视频直播,吸引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点击收看。这也是
继青岛日报、济南日报网站之后,山东省第三家进行新闻视频直播的新闻网站,先后
有烟台日报、泰安日报、日照日报等网站前来参观学习。除正在运行的东方圣城网外,
还在互联网上抢注了“孔孟之乡”、“济宁新闻网”、“中华文化标志城”、“东方
圣都”、“济宁都市圈”、“济宁网上商城”、“济宁购物网”一批等中英文域名,
拥有了大量网络资源,为济宁日报社的网络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东方圣城网
在自我完善、快速发展中创收11万元。报社新闻网站已成为济宁市新闻宣传和报业发
展的一个新平台。
(五)千方百计申请晚报刊号,努力打破制约报社发展的瓶颈。报社组织了晚报
筹备小组,由社长亲自挂帅,进行了一系列探路性工作。报社党委多次开会研究,并
外出调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利用一切可行渠道,加强与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的联
系。报社领导八上北京和济南,到省和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联系创办事宜。报告已经省
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六)启动建设新闻大厦。本着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改善办公条件的目的,报社
走联合开发的路子,积极筹备新办公地点联合开发。经过积极谈判,与房地产公司初
步达成协议。社领导通过现场办公,勘察地形,确定了新闻大厦综合商务楼的设计规
划和投资打算,拿出了规划设计方案和效果图,并已经市政府批准。现正在进行土地
评估和楼价建设设计。
【创新管理载体 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社务建设】 (一)用人灵活多样,人才
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报社党委本着适应办报和发展,调整人才结构,开拓人才渠道,
深化管理模式,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标,进行大胆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一套改革、
创新、发展的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一是在年初完成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聘
任制;通过竞争上岗,干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员工队伍精干,
岗位职责明确,调动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二是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需
要设岗定职,打破旧的编制限制,创新用人机制。三是实行了人才代理。从2004年开
始,对招聘使用的20余人,全部实行社会公开招聘,通过考试考核和试用期,签定合
同,对聘任的较高层次的急用人才实行人才代理制,搞活了报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四是初步拉开了分配档次。 从2004年开始,每人从工资当中拿出200元参与考核。实
行能量化的进行量化考核。

(二)强化管理,加强监督,增强报社凝聚力和向心力。2004年以来,报社党委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体制,激发了广大干部职
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报社的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1、着
力打造平安报社。为保证顺利开展“平安报社”活动,报社实行平安岗位责任制,成
立创建“平安报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管理,落实规章制度,全年报社安全生产高
效,方方面面,未发生任何事故,实现了“平安报社”的目标。报社行政后勤服务以
人为本, 科学管理, 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克服困难,为干部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2004年投入10余万元对报社生活区进行了暖气改造和房屋维修、环境绿化,仅暖气改
造一项就投入7万多元。
2、 严格财务管理,着力抓好资金运作。整合财务资源,编辑、广告、发行、印
刷各个环节的收支,实行了财务统管,财务收支、预算决算、分析等财务资源共享。
加大了与市财政、工商、税务、预算外等机关部门的联系,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并顺
利通过了财务、税务、预算外等部门的检查,报社财务管理获得市审计局、市地税局
纳税先进单位。为保证资金正常运转,克服了重重困难,利用一切关系,积极搞好资
金运作,2004年度偿还贷款235万元。新贷款200多万元,特别是争取到交行支持,从
而保证了正常运转。积极争取市财政政策,先后三次向市政府申请《关于改变资金管
理办法的报告》、《关于网站建设经费的报告》、《关于购买印刷机的报告》、《关
于配发商务用车的报告》。关于财政管理的报告受到政府领导的重视,多年未能解决
的问题,2004年得以圆满解决。

3、 创新管理载体,用优势文化打造团队精神。报社关心群众身心健康,组织全
体干部和职工200多人的健康查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关爱健康、增强素质健身活动。
举办第二届运动会,开展篮球、乒乓球、够级、象棋、跳绳、引体向上等运动项目,
有84人参与比赛,报社先后组织老干部、妇女同志等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培养爱国主
义高尚情操;扩大了报社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接受新疆喀什日报社干部买买提到社交
流挂职,接待了河南、陕西等省内外10多家新闻单位的学习考察,增进了报社间的交
流和友谊。
4、报社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高度重视,
两次查看地形,多次开会研究方案,挤出资金3万元,购置了3.5万株优质果树苗木,
组织干部职工到嘉祥波萁山绿化荒山,植树造林。还参加府河公园植树造林、环境绿
化活动。为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捐款1200元。在全市开展的实施“知识工程”、全民读
书活动中, 干部职工向基层捐赠图书138册。报社对金乡的扶贫包村联系点,扶贫帮
困。 为村里放电影,进行致富信息培训;改造电网,帮扶困难户。还想方设法筹集3
万元资金,帮助建成启用了集贸市场。
(三)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报社党委
以开展“三项教育”和“创五好支部,做优秀党员”活动为抓手,根据新形势、新任
务的要求,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充实学习内容,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做
创活动的渗透力和影响面,提高了新闻队伍和党员队伍政治、业务理论素质,促进了
党风廉政建设。报社部分领导成员,轮流参加了省、市委宣传部、党校分期分批组织
的集中培训;报社中层以上干部60多人参加市委宣传部、党校和新闻出版局、市新闻
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分期培训;报社的编辑、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参加报社组织的分期
培训。采取辅导报告、专题讲座、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使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到位,
不留死角。

(四) 加强思想、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1、深化党
性党风党纪教育。报社党委理论中心组坚持开展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的政治
理论学习,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职工观看《任长霞》、《郑培民》影视片。
报社党委组织全体干部到高新区、兖州新区现场考察学习,亲眼目睹济宁市强劲的发
展势头和现代企业的生产场面, 提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积极性。2、进一步强化各
类监督检查, 完善监督机制。2004年5月,成立了监督检查小组,建立了监督检查工
作职责。先后对报纸版面、业务考核、广告经营和借用公款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广
告实施清欠64万元, 清理职工临时借款5.7万元,取得成效。报社没有发现任何违反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人和事。
(李景中 房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