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2&rec=15&run=13

2004年,济宁市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
构大城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全市呈现出经
济快速增长、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安定和谐的好局面。

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财政总收入突
破100亿元、 达到10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06亿元,增长24.4%;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达到508亿元,增长42.7%;实际利用外资4.12亿美元,增
长1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2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3648元,
增长14.8%。全年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预期指标,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一、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牢记政治责任和重要使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
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
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按
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要求,着力抓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学习教育,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了7次集中学习活动,先
后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和理论研讨班, 并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
召开市十届五次全委会议,做出了《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
好发展的决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部署。召开市十届六次全委会议,做
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决议》,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
设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进行了具体安排。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牢牢坚
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总基调,进一步确立了“工业化与
城市化双轮驱动” 的发展路子,年初自加压力提出了“1155”的工作目标,7月份进
行大规模现场调度“看比评”鼓劲加压,11月份又分别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和骨干企业
负责人到兄弟市考察学习再掀解放思想热潮,进一步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坚
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创文明城市、创建文化名市,并提出“五城联创”。围
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召开20万人动员大会,扎实推进“平安济宁”建设。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得到了提高。

二、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统揽发展全局,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挑战,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施大调
整大开放,拉开大框架大格局,努力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始终突出调整这条主线,把中央加强
宏观调控作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新一轮调整
的重点放在资源的整合、产业的集聚、竞争力的提升、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上。调整优
化产业结构,膨胀做强第二产业,优化提高第一产业,推动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
比例调整为13.8:51.6:34.6;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有资本集
中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大招商带动大投入,
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
展。
(二)举全市之力培植“三大亮点”。始终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
和高新技术产业扭在一起,作为三大亮点着力培植。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
外经贸工作机制,坚持节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多措并举,孔子文
化节期间举办了国际儒商大会和第五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组织了中外知
名企业联谊及经贸恳谈会等,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港澳台、江浙沪地区组织了几次较
大规模招商活动。 外贸出口8.25亿美元,增长54.7%。14个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落
户济宁。全市民营经济总资产达到852.8亿元,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69家,8家企业进
入全省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现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
45.2%、 47.8%、45.3%。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31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

(三)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
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不懈地壮大
拉长畜牧、林果、蔬菜、粮棉油、劳务经济“五大产业链”,突出抓了生产基地、龙
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初步构建起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
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年粮食总产346万吨,增长6.8%,粮经比例调整到55:45。
全市规模龙头企业220家、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32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
个。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用于扶持产业化
经营, 认真落实“三补一降”等支农政策,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农民得到更多的
实惠。
(四)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
化,着力构建两大框架:一是构建“一个中心、五个基地”的大工业框架。围绕“三
个一批”狠抓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启动实施“创百亿企业”工程,一手抓现有
企业培植大集团,一手抓招商引资新上大项目。骨干企业加速膨胀,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达到1078家,新增309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20家,其中过10亿元的18家;
全市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45家, 其中过亿元的26家。突出抓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符
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大外”项目。凯赛生物科技园一期工程已投产,成为全球最大
的生物法大规模生产长碳链二元酸系列产品供应商;正在兴建的明治鲁抗医药公司,
维生素的生产纯度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德源纱厂一期工程基本竣工;里能煤炭地下
气化发电、 兖矿200万吨焦炭和40万吨甲醇等大项目也都已陆续开工,对区域经济发
展有深远影响的中国重汽商用车项目开工建设。 全市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1300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33个,嘉达、陆通轮胎一期等577个项目竣工投产。二是
构建“四大板块支撑、两大亮点牵动、组团结构布局、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城市框架,
拉动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积极配合省里编制济宁都市圈规划,正在调整
编修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济兖邹曲四大板块按照功能定位,加速互动融合。高新区、
曲阜新区建设步伐加快,两大亮点牵动作用日益凸显。实施新一轮“绿亮清”工程,
人居环境有新的改善,城市化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突出县域经济发展和
生态环境资源两大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协调发展。抓住省实施“双30战略”的
机遇,着力抓好3个经济强市、30个强镇和3个欠发达县、30个欠发达乡,对欠发达县
乡采取了较大力度的帮促措施和扶持政策,3个强市和3个欠发达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大
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有的实现了在全省位次的大幅度前移。积极推进生态市和循
环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提高。
三、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着眼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加快建设文化名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
和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牢固确立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
论导向,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控制力。建立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思想
政治工作网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
道德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孔孟之乡、文明济宁”这个主题,争创全省全国
文明城市,与创建平安济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生态市“五城联
创”,进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以“弘扬优秀传统,塑造诚信济宁”为重
点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窗口等群众文明创建活
动不断深入,全市新增省级文明单位20个、达到140个居全省前列,5个县市区被评为
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扎实推进,全市80%以上的村
已至少建成一条文明街,农村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济宁市创建“文明一条街”的经
验在全省全国宣传推广,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双拥
共建”富有成效,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积极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加快科教兴市步伐,连续开展三次“院士济宁行”活动,
引进新技术新成果300多项和高层次急需人才1500名, 聘请42名院士和专家担任政府
科技顾问,新建产学研基地10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巩固发展
“普九”成果,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
济宁学院一期工程竣工。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会展等文化产业,成功举办了
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国京杭运河文化节、农民文化
艺术节、世界思想家巅峰论坛,兴建完善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精品创作连续
几年荣获全省精神文明“精品工程”组织工作奖,相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曲
艺牡丹奖、全国杂技金狮金奖三个国家大奖。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配合国家
和省做好规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前期工作。
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市,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重视加强对人
大、政协、统战和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大事
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
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严格依法行政,逐步实现政府机构和工作程序
法制化,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
公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建设平安济宁构建和谐社会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开
展“平安济宁”建设,初步实现了确保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优化、人民群众安
居乐业“四个确保”的目标。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凸显期的现实情况,坚持抓早抓
小抓苗头,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
入开展“四大查”,着力抓好“九个一批”,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高度重
视预防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动灵活的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
信访工作坚持关口前移、责任下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处理突出问题和疑难案
件,全市到省信访量比上年大幅度下降,没有发生进京集体访和重复到省集体访,上
访量在全省排在14位,到省“三无”乡镇达到83%,整个信访形势平稳有序。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
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做到领导精力下移、目标责任下移、
防控措施下移、警力队伍下移、资金投入下移。广泛开展“平安市县”、“平安乡镇”、
“平安村庄”、“平安社区”等基层创安活动,85%以上的乡村和基层单位做到常年
不发生刑事案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严格实
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网格
化巡防工程和社区防范、治安承包责任制,采取“政府出资雇保安,保安巡防保平安”
和“保安进村”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维护鲁苏边界微山湖地区长期稳定协作机制
得到较好发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五、重视关心群众生产生活
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作为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实施系列“民心工程”,诚心诚
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
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积极改善农村生
产生活条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加快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积极推进乡村
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中心镇卫生院建设, 114万农户实现了改水改厕,农村新型合作医
疗试点人口超过70万。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下大力解决土地征用中侵
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权益、拖欠
和克扣农民工工资以及教育乱收费等问题。

构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格局。继续做到“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衔
接,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全市近12万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时
足额发放。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投入低保资金4580万元救助城
乡低保对象9.2万人。 在全市全面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近8000名破产企
业职工发放了救助“绿卡” ,对2万多名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实施了有效保障,失地
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逐步推开。 建立完善教育、 住房、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启动了
“万名特困生救助工程” ,3.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交付使用,部分城区困难群众迁
入廉租房。 深入开展“扶贫济困万人行” 活动,市直机关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了
1.8万个贫困户。 济宁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被中宣部、民政部向全国宣传推
广。
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
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五个方面
能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圆满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认真贯
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制定出台了《2004—2008年济宁
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考选聘任制、试用制和
全委会票决制,探索了对县长人选署名推荐、对乡镇长人选公推竞选。圆满完成了市
级群众团体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4万
人次。坚持抓好“四百人才工程”,启动实施了“212人才工程”和“百名MBA人才工
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村
“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展顺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扎实推进。连续第
5年选派市县乡万名机关干部蹲点包村。 加强和改进企业、街道社区、新型经济社会
组织党的建设。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
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四项纪
律八项要求”,狠刹奢侈浪费、收送钱物、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和婚丧大操大办借机敛
财之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突出问题的规定》,
重申和严明“十个不许”的廉政纪律,召开反腐倡廉大会对全市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
育。组织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到河北西柏坡参观学习,进行“两个务必”的教育。市委
常委带头向社会做出了廉政承诺。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纪律处分
条例》,全年共立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928起,处分党员干部833人。积极从源头上预
防和治理腐败,完善了廉政谈话和民主评廉制度,实行了函询、诫勉、领导干部个人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试行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选
拔任用监督检查制度。济宁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健全完善“三个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市委着手建立决策目标、执行
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在决策目标体系上,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决策,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常委会决策机制,
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政策信息机制、重大决策事项
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在执行责任体系上,年初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主要任务、
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进行分解细化,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逐一落实
到每位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并明确了完成时限、目标要求和相关工作部门。
在考核监督体系上,制定了《关于全市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试行意见》,
完善了考核指标、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连续四年开展“行风评议”和“万名代表评
机关”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营造风正气顺团结和谐氛围。加强各级班子自身建设,倡导团结民主、务实为民、
勤政廉政的作风,完善各项制度和工作规则,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认真执行
民主集中制,坚持发扬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统一,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高度重视加强市委常委班子的团结、市级几套班子的团结、新老同志的团结、上下之
间的团结。积极支持敢抓善管、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干部,提拔使用政治过硬、干
事创业、实绩突出的干部,批评教育只说空话、不干实事、作风飘浮的干部,着力营
造支持人干事业、鼓励人干成事业、激励人干成大事业的浓厚氛围。完善市级领导干
部联系点和包重大建设项目、包重要信访案件等制度。市委常委带头转变作风,多次
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从制度和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
会环境,全市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奋进的好局面。
(张波 张俊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