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2&rec=149&run=13

·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5年, 是山东省重点大学,设学于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故里――曲阜,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设
有新校区。学校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形成了“勤奋,朴实,团结,
进取” 的优良校风,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约11万名合格毕业生, 为山东省的经济建
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4年“高校综合竞争力评
价报告” 显示,曲阜师范大学在487所一般大学排名中,综合评价列31位,科学研究
列13位,教学水平列34位。
学校现有24个院系,50个本科专业,25个研究所,2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7个
省级重点学科, 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教育部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
心、 山东省激光偏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学校聘有院士2人,
特聘教授8人, 教职工2430人,专任教师1269人,其中教授199人,副教授242人,国
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
拔尖人才11人,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0人,享受政府特贴
25人。截至2004年6月,有普通本专科生25578人,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生1727人,
成人教育在读生14393人,学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法等9个门类。

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一直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
大专业、小方向”的培养模式,积极深化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1995年到1997年原省教委组织的全省高校教学
工作评估中,学校获得全省本科师范院校第一名的好成绩。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
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本科教学工作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肯定。在1996年、1997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一等奖。2000年以来,学校应届本科
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 2004年达35.95%,有的专业高达67%以上。近
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约保持在90%,向来以“作风朴实,业务扎实”而受到社会的广泛
好评。
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研
项目,在中国古代文学、应用数学、孔子儒学、基础数学、激光偏光技术、运筹学、
自动化、物理化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领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九五以来,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38项, 其中省部级以上165项, 发表论文8825篇,出版著作
421部, 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2项(其中国际水平9项, 国内领先39项),获科研奖励
25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05项),2000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论文排名中列第51位,
居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居全国师范院校第10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博士、硕士授权学科专业涵盖哲学、法学、
教育学、 文学等8个门类。有16个学科专业获准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
硕士学位, 12个方向开展了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拥有1个专业硕士学
位授权专业。近年来,毕业研究生考博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
继续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学校拥有全国第二个成人教育硕士点,曾获得过两
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过一项国家教育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在两次教育部
成人教育质量评估中都名列全国前6名。
学校建有国内最早的孔子研究专门机构——孔子文化学院,在孔子儒学研究方面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九五”重点课题多项,多次举
办国内外儒学学术会议, 广泛进行学术交流。2000年5月,依托学校的孔子文化学院
和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及海外投资者联合创办了中外合作孔子文
化大学。
学校办学条件雄厚。占地2535亩,校舍建筑面积72.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
设备总值1.37亿元,图书馆藏书261万册。学校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有《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数学杂志》和《现代语文》。学校是
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200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科院校之一, 先后与美、日、韩、
法、俄、澳等国的25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葛 赏)

·济宁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本科高等医学院校,创建于1952年,1987年1月,经原国家
教委批准,定名为济宁医学院。
学院拥有济宁和日照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68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0多万平方
米,藏书70万册,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766多万元。济宁
校本部坐落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的济宁市。日照校区坐落在
黄海之滨、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日照市。日照校区占地1426亩,校舍建筑面积
为25万多平方米。
学院现有研究生、本专科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1500人。学院现有教
职工802人,专任教师5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2人,讲师119人,其他高级专业技
术人员87人。还聘有院外兼职教授、副教授200多人。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专科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设有临床学
院、预防医学系、护理学系、精神医学系、药学系、信息科学技术系、社会科学系、
成人教育学院、管理学院9个院系和基础医学部、实践教学部2个部,下设65个教研室,
9个研究所和16个研究室。 其中,职业卫生与环境医学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9所附属医院、60个实践教学基地。

50年来,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
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
%左右,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也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自1987年以来,共开展科研
课题596项,取得科研成果462项,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982篇,出
版专著641部, 出席各级各类学术会议1566人次,交流论文1561篇。50多年来,学院
在振动病、行为医学、流行性出血热、肿瘤分子病理与免疫病理、血液稀释治疗心脑
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和优势。
学院主办的《济宁医学院学报》和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连续21年被评为“济宁市精神文明建设
先进单位”,连续17年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6年被授予“山
东省文明学校”光荣称号。
学院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二万余人,普遍受
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为我国医疗卫生
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常洪义 崔德行)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概况】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溯源于1951年成立的滕州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71
年在济宁师范学校和曲阜师范学院附中整合的基础上恢复重建,1998年济宁教育学院
并入。
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 校园占地面积278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总值1100万元,图书馆藏书35万册。建有多媒体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阅
览室和55个专业实验室。 设有13个系、26个专业,学制3年,其中师范类专业16个,
非师范类专业10个。普通在校生4960人,成人在校生1808人。另有艺校、附高、附中、
附小等4个附属学校。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党委书记:王应进,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家英,党委副书
记:贾西安,党委成员、副校长:张照峰、冯铭诚、王胜运、马培强、刘德胜,党委
成员、工会主席:种衍新,党委成员、艺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时圣成。学校现有教
职工703人, 其中专任教师433人。教授27人,副教授130人,副高以上教师比例达到
36.98%,师生比为1:12;有博士后2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10人,硕士82人,在读
硕士61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7%;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2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6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狠抓教育质量。建校以来,已
向社会输送了各类人才4万多人, 成为济宁市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毕业生中考
取了大批硕士生、博士生,其中包括我国第一个运动生理学博士和第一个书法艺术博
士。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加大科研管理力度,科研成果丰硕。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
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高校党的工作条例,从思想上、组织
上、作风上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
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有力的
组织保证。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特别是加大了在中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
党员的力度。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的若干意见》、《关于
加强和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的通知》,
规范了党员发展的若干程序。首次执行了党员发展票决制和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发展党
员大会制。本年度,学校党校举办了第2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
1000余名,测试合格率100%。共发展师生党员273人。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的“三进”
工作。进一步加强“两课”建设,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切实发挥了“两课”
的主渠道作用。以道德主题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和家庭美德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开拓校
园文明建设的途径,丰富校园文明建设的内涵,提高校园文明建设的档次,校园文明
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教学工作】 学校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加快上本科步伐作为重要
工作来抓。积极探索专业发展新模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确定了在部分系实施主辅
修教学方案。按照本科院校的标准,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结合学校上本科的要求,
认真开展了先进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的研讨活动,组织教学单位主任
外出考察学习。积极、稳妥地做好教学体制、办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各项筹备工作,
制定了《济宁师专学分制教学计划修订意见》、《学分制实施方案》,启动学分制管
理。出台了《济宁师专精品课程建设意见》,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规划目标、质量标准
和实施方案。 评审通过了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5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获省级
教学成果奖2项。 制定出台了《济宁师专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开展了首届教学优
秀奖评选工作,共评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圆满完成了2004年招生的宣传、生源
组织、专业考试、网上招生和录取工作,共录取学生1530人。重新修订发布了《济宁
师专教育实习规程》,完成了2004届毕业生教育见习、实习工作。2004年的专升本工
作取得了新成绩, 共有981名学生考入本科深造,考取率占应届毕业生的51.7%,占
报考人数的62.7%,在全省名列前茅。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及格率90%,优秀率25%,
首次全省非英语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格率72%。开设了全校艺术欣赏课。进一步
落实了《济宁师专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和《济宁师专关于设立
教学督导组织的决定》。

【科研工作】 强化科研管理,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度,省教育厅科研立
项4个,市科技局立项3个,学校立项10个。全校共获得科研奖励37项,其中获省教育
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
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校级科研成果奖22项。2004年学校公开发表论文316篇,
其中核心期刊89篇。
【教师队伍建设和干部人事工作】 对照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标准,以培养、引进
高学历教师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
培养、吸引高层次人才,优化教师结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凝聚教师队伍,教师队
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切实加强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04年选派了12名
科级以上干部到省、市委党校培训学习。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
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实际, 按照“公开、 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坚持干部
“四化” 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了6名副处级干部。围绕学校搬迁和升本
科的工作大局,积极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年
度专业技术考核工作。
【学生工作】 在全校团员青年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实现宏伟蓝图,奉献青春
智慧”、“升本建院、我有责任”等主题活动和大学生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
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积极参与“大
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2004年又有6名毕业生奔赴新疆志愿服务。团省委授予学
校“2004年度山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工作优秀组织单位”。积极探索学
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
见》,积极做好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的选拔、任用工作。积极筹措资金,继续拓宽勤
工助学渠道,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扶持力度。认真做好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咨询
和社团建设工作。

【招生与就业】 2004年招生1530人,其中师范专业1202人,非师范专业328人。
在就业指导方面,广开渠道,加大了就业形势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指导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人才就业供需见面会,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
就业率,就业率达到94.6%。
(李凡路 李岩)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0年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
11月,济宁市政府又将济宁农业学校和济宁财政学校并入。总占地658.56亩,固定资
产1.6亿元, 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万册。设有机电工程、计算机工
程、 汽车工程、生物与化学工程、文法、经济管理、 外语七个系,一个基础部,全
日制专科在校生5600人。教职工846人(农校201人, 财校115人),其中,正高职称
10人, 副高职称264人(农校77人,财校45人)。是首批,同时也是山东省唯一参加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山东省10所高职骨干示范性院校之
一,山东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审时度势 干事创业 加快建设发展】 2004年4月5日,市委书记办公会议决
定,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不再与济宁师专合并、参与济宁学院建设,要独立发展建设,
并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济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为贯彻这一决定,学院及时将工
作思路调整为“转弯子,换思路,谋发展”,并采取有力措施,稳住了教职工的思想
情绪,保持了学院局势的稳定。与此同时,抓住这一时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
持下,重新确定了学院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并以较快的速度启动了校园规划建设和
校舍基本建设。原100亩的征地工作已基本落实到位,占地500亩的校园总体规划已纳
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 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图书楼、办公楼、工科教学楼、实验
楼已开始施工建设,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及运动场所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并即将开
工。认真贯彻落实济政字[2004]80号文件精神,与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按照有关程序认真开展工作,于2004年12月31日圆满完成了整合工作。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打造整体办学特色】 加强学习,与时俱
进。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中央及省、市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及时掌握、了解高职教育发展的动态、信息及有关情况。
有计划地组织多层面人员,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优秀高职院校考察、学习,
不断接受新事物,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思路,确保办学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大量社会调
查、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新增8个专业已获得省教育厅批准,专业建设初具特色。
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学院特色、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
为主线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持续保持对教学较高的资金投入,全年新
增仪器、 设备及图书资料值达400万元。积极围绕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增设职业技能培训点和资格证书认证点,并以学生为主面向社会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证书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投资300多万元,用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增建或改建校外实训基地6处,并充分发挥
它们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相结合的校内
外联合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鼓励政策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坚持有
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学工作规范等方面的学习,多方采取措施,增
强教师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荣誉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多形式、多渠道,积极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
高其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实施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进修
学习,年内共选派了20余名中青年教师到高一级院校进行中短期进修学习,有85名教
师在职读研,其中4人在职读博。通过组织听课评课,开展优质课和优质实训课评奖,
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搞讲座、作学术报告等活动,促进教师
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对新聘青年教师,实行岗前试讲和岗前培训制度,并为
他们配备了指导教师,制定培养计划,确定专业方向。同时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
能力的培养,组织他们下基层,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教师
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机电系教师王申银在由省劳
动厅、教育厅等6厅局举办的、有30多家大型企业和高校100余名选手参加的全省数控
大赛上取得第二名的佳绩。年内又有22人晋升高级职称,其中4人晋升为正教授,9人
晋升为中级职称,教师职称结构有了明显改善。重视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有关
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研工作管理机制已初步形成。实施优惠政策,支持鼓
励教师立足本职,围绕教育教学搞科研,拨专款10万元作为院科研基金,对在科研工
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给予隆重的表彰、奖励。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有了
明显增强和提高, 有1项课题获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立项,原省级7项、市级5项、院级
14项在研课题进展顺利,多人次获省市社科成果奖;2部学术专著已出版发行,146余
篇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其中3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和国家级刊物上。

【严格工作责任 完善工作制度 强化各项管理】 出台了20余个内部管理工作
文件,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对考勤制度进行了修订、
充实、完善,并严格执行,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管理;出台了《院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
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院系两级管理以及处室管
理进一步规范完善,责、权、利更加明确,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适应新形势、
新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已具雏形。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实现了良性运作。院
系两级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职责更加明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监控体系、教
学评估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档案等教学管理新秩序建设基本完成,并得
到了较好的落实。常规教学管理到位,力度进一步加大,正在进入规范化、程序化的
管理轨道。严肃考风考纪,实行教考分离,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等,有力促进
了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正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科学化。采取措施,积极探索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出台了《创收管理与收益
分配暂行办法》,支持鼓励系部及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合理开发资源搞创收;充分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资源、教师的技术资源、学生实训中的人力资源,对外开展
有偿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加工。加强学生管理网络建设。进一步理顺了院系两级学生
管理关系,明确了各自的管理职责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职责和管理关系。挑
选工作能力强,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和辅导员,并多方采取措施,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一律
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并对严重违纪和学习成绩不达标者实行一票否决。规范、高效的
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已基本形成。高度重视学校治安及学生安全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
议,研究部署治安和安全工作;增加治安保卫人员;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相关器械设备;
经常地对学生开展有关安全防范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操作,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
能力;经常性地检查校园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评估、食品及饮食卫生检查等,及
早消除安全隐患。一年来,校园治安环境良好,未发生任何大的安全事故。

【坚持就业导向形成工作合力 全力做好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 全面发动,精
心组织,全力做好招生工作,2004年普通生共招收1960余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
任务目标。 2004年成人在校生810人, 网络教育在校生426人,电大开放教育在校生
2004人,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在校生420人,普通中专和电视中专在校生792人,电视
中专直升在校生195人, 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及各种继续教育培训、 考核达到
16000人次。 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
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
生寻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使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推进民主治校、民主管理】 党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健全完善,
发展党员124人。 较好地坚持了党委会议制度、书记办公会议制度、院长办公会议制
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活动。围绕学院发展,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较好
地坚持了周二政治学习和寒暑假集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在教职工中大力弘扬正气,
积极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务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管理和教职工良好思
想观念、 精神风貌的形成。7月下旬,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院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和17个学院管理规章制度,使学院内部分配制度
改革得以顺利地落实实施。

【全力支援 积极参与济宁学院建设 为济宁学院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将济宁学
院的建设视为已任,选派精兵强将集中精力投入建设,确保了建设质量和工期。组织
中层干部、教职工代表、离退休的老同志到建设工地参观,了解济宁学院的建设发展。
在人、财、物等方面,都为济宁学院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梁玉振)

·济宁市技术学院·
济宁市技术学院系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济宁市技工学校,创建于1958年
10月。经过40多年的发展,学院在师资建设、教学质量、内部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
取得了长足发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已成为能培养技师、高、中级技能型人才的技
术院校。
学院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电工、电子、电力拖动、机
械原理、 计算机、力学、金相、数控模拟加工、PLC和直流调速等教学实验室、多媒
体网络微机教室等10余个,先进的实验设备,保证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学院有
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70%,形成了一支教学
经验丰富、 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院有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实
习工厂, 大中型实习设备150余台。建立了标准化的实习教室、实习车间。实习场以
教学为主,坚持产训结合,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合格人才。结合学生实习生产TD101、
TD102半自动和自动续本铁线订书机、胶订包本机,其中TD102自动续本铁线订书机获
山东省优质产品。学院分高级技工部和中级技工部,在籍学生4500人。高级技工部开
设的专业有:数控与机加工、机械装配与维修、电气工程、焊接与钣金等。中级技工
部开设的专业有:钳工、机床切削加工、电工、焊接、电钳、服装制作、电子与微机
应用等。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发扬“团结、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风,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高中级技能人才,他们遍布全省各地、
各条战线,大都成为生产技术骨干,一部分成为中高级工程师、技师、当代企业家,
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学院在济宁市委、市政府和省高校工委的关心支持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团
结实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协调,组织教学和管理,注重
师资培养、培训,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省、市政府授予“教学质量
优秀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先
进单位”等。
【按需培养 扩大规模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认真分析生源状况及就
业形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内部挖潜,实施联合办学,2004年录取新生1836人,使
在籍学生达到4500人,当年招生与在籍学生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坚持以就业促招生,
积极联系用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举办了大型企业用工洽谈会,邀请全市50多家大
中型企业与学生直接见面,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2%。同时,济南军区继2003年在学
院招收士官后,2004年继续招收预招士官43名,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扩展了学院
的服务功能。
【提高认识 积极贯标 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学
院健康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作为国家重点技工学
校,积极探索在内部管理上建立和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使学院的管
理更加科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此认真学习贯彻《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
管理标准》,制定了“以人为本,启迪心智,厚德重技,传承创新,培养学有专长的
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质量方针,明确了学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宗旨和质量方向。经
过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按照“标准”建立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的建立进一
步明确了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相互间的关系,规范了工作程序,使得干部和职工
工作更主动、自觉。各部门之间、干部和职工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工作质量、
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学院坚持按照国家重点技校的标准,
深化教学改革,围绕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调整教学大纲,精心安排教学计划,抓住教
师和课堂这个关键,始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环节从
严要求。严格教风、考风,对重点教学管理环节做到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全面
实行了模块教学,狠抓了《生产实习模块教学实施方案》的落实,按照《生产实习模
块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做到了每个专业的实习课题与专业理论课,由同一名实习指
导教师传授, 同步进行,紧密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共有10个专业、700
人参加技能鉴定考试,共有690人获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工合格率达100%,
中级工合格率为98%。有37人获得优秀毕业生证书。高、中级工合格率超过了学院制
定的内控目标。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全省钳工第一名,电工、数控车床第二
名;获全国数控车床第三名、高级钳工第四名的好成绩,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教
育厅等6部门授予“培养技能人才先进单位” 称号;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
“全国技工学校技能竞赛决赛雏鹰奖” ;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6部委
颁发的“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突出贡献奖”和“数控技能奥林匹克第三
名水晶奖杯”。

【以人为本 德育先行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院始终将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
学生管理主线,围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正
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了规
章制度建设,制订修订各种制度20余个,并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制度在管理中的作用,
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广泛开展了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
活动。举办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演讲比赛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举行了法制
教育报告会,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月活动,通过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校报等宣传
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思想教育氛围。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2004年有15
名学生光荣入党,200名学生加入了团组织,108名优秀共青团员受到学院党委的表彰。
【以教学为中心 产教结合 充分发挥学院的产学研功能】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
根据市场形势,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压缩产品库存,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努力搞好生
产经营, 提高产品质量,年生产订书机200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
有条件,发挥学院多功能作用,积极认真地做好全市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
年共组织7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焊工、电工、钳工、车工等714人进行了鉴定,其
中鉴定高级工248人,中级工360人,初级工109人。同时开展了4次由劳动部认可发证
的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级考试工作, 共鉴定人数300人。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做好技师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承担了通用工种技师培训及考核工作。扩大
了鉴定范围,积累了鉴定经验,提高了鉴定水平,为做好技师、高级技师的评审鉴定
打下了基础。

【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丰富师生员工文化生活,学院
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这次历时两个多月的活动中,共有万余人次参
加了包括演讲比赛、歌手大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书法摄影展、手工艺制作、科
普展览、技能大赛等18个活动项目,丰富了师生员工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
提高了师生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展示了集体的力量、
团结的力量,为学院今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加强党建及群团工作 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进一
步加强党务和群团工作,院党委制定了《关于党务及群团工作的意见》,就理论学习、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学生教育、建设“平安学院”、纪检监察、群团工作和老
干部工作分解细化为26项工作指标和要求,使每项工作有标准、有要求、有时限,扎
实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教师精神面貌好,学术空气
浓,2004年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类学术刊物上登载论文、报告近70余篇,达到历史最高
水平。学生守纪律爱学习,操行优良率达到96.57%,工作秩序好,全年安全无事故。
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干部选拔工作。新发展党员18名,为14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按
照干部管理条例调整选拔了10名中层干部。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
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活跃了职工生活,增强了凝聚力。认真组织老干部开展
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使他们心情舒畅,生
活愉快。通过学习和加强组织思想建设,各基层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建立学院科协委员会为广泛开展科研、教研活动创造了条件】 在市科协的大
力支持下,成立了学院科协委员会。科协成立后,建立了各分会组织和规章制度,组
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对外联系,组织了论文评奖,奖励发表论文63篇。参加
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经委组织的济宁市首届“讲敬业爱岗,比科技兴企”竞赛活动,
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市科协进步三等奖一项,参加2004年济宁市科学计划
项目招标活动, 两项课题中标,获科研经费3.5万元。同时多渠道开展学术交流和技
术协作活动,举办了科普展览和知识竞赛,推动了群众性科普活动的开展。
(冯延臣)

·济宁市第一中学·
【概况】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 是一座百年历史名校。学校占地
面积160亩, 分东西两个校区,有84个教学班, 学生4800余名。在职教职工432人,
专任教师336人,其中高级教师189人。学校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拥有物理、化学、
生物实验室24个、仪器室16个、微机室4个、多功能教学演播室2个,图书馆藏书16万
余册,常年订阅报刊杂志500余种。
【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学校坚持把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体现。 认真组织全校领导干部学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通过多种形式经常对党员干部进
行政治思想教育,并要求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和现代教育理论,做教育教学的
行家里手。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根据“坚持原则,慎重发展”的
原则,及时把要求进步,德才兼备,具备入党条件的师生纳入到党组织中来。注重师
德建设, 制定了师德考核管理办法,对师德进行年度考核。2004年学校共有3位老师
和28位学生成为预备党员,2名老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师德
标兵”。

【培元固本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学
校领导班子坚持“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注重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
工程抓紧抓好。在2004年的学校工作中,重视骨干教师培养,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培
养力度,实施“名师兴校”工程和“名师带动”战略,出台了《济宁一中名师培养计
划》。对新分配的青年教师,提出“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挑大梁”的奋斗目标。
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听课、观摩教学,定期推选教学新秀上特色课。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由教学新手向教学能手转化,骨干教师由经验型向科
研型转化。2004年,政治教师房兆春老师荣获市“中青年专家”称号,在2004年山东
省优质课评比中,化学老师闫琼琼、地理老师王东峰、美术老师万璐璐获“省优质课
一等奖”,语文老师孙伟荣获“省优质课二等奖”。
2、 注重教育科研,提高专业化水平。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
教育科研, 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先后制订了
《济宁一中科研工作条例》、《济宁一中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
教育科研活动中,学校推行“三全”与“三进”。“三全”即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
全过程管理;“三进”即让教育科研进头脑、进课程、进活动,渗透到各个教学领域。
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1项、子课题70余项。教师先后发表在省级刊物
上的文章达30余篇。

【依法治校优化学校运行机制】 2004年学校突出了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目标,
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均依据有关规章制度运作。实现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和
规范化。 1、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书
记担任组长,副校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政教处主任、教导处主任、
总务处主任为成员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一名副校长负责具体抓落
实,配有专(兼)职人员。把依法治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和年度工作
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依法治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加强学校各项制度的
建设,一是制订岗位职责,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循。二是制定《学生常规》、《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建立《学生奖学评优制度》,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鞭策后进学生努力向上。
2、 加强法制教育,实施综合治理。学校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素质教
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法制教育与课堂文化教育相结合。二是
把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三是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运用学
校法制园、橱窗、墙报等学校法制宣传阵地普法。四是把法制教育与师风师德建设相
结合。在教师中开展杜绝学校教师以教谋私、体罚学生等违法现象。五是构建学校、
家庭、社会联动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整治校区治安工作,为师生营造一个文明、
安全的校园环境。制定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编印校本课程《安全教育手
册》 , 健全综合治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由于成绩显著,2004年学校被评为首批
“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突出中心 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1、加强了教学过程管理。一是加强了对教
学的宏观调控,统一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管理措施,明确了三个年级不同
阶段的目标、任务,使教学呈现统一、有序、协调、良性的发展状态。二是严格落实
教学常规,在抓好常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加大了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优化了备课
方式;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和学科分管领导负责制;加大了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增
加学生评教次数;加强了教学质量评估,加强对目标生、边缘生的帮辅,重点在“保
优、促中”工作方面下工夫。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的科研意识,
积极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研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探讨不同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继续加大对
教科研投入的力度,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在济宁市设
立的首批新课改实验学校之一。抓住高一实行新课改的时机,各教研组用新理念研究
课程标准,探究教法、学法。学校制定的《济宁一中新课改试改方案》得到了上级领
导和兄弟学校的广泛关注。曾在临沂会议、烟台会议作重点介绍,该方案在全市教育
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3、 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条件下学校教学的侧重点,
强化了“名牌、奥赛、艺术、飞行员、运动员”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现实,
面向主体,努力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首先,有计划地招收了具有美术、
音乐、体育特长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已具备的各种专用教室,最大限度地挖掘了
学生成才潜力。其次,自高二开始,成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的奥赛辅
导班,广泛培养,重点育苗。
正确的办学思路, 严格的教学管理,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有了全面的提高。
2004年,学校再次被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先进学校”、“高中艺体特长生培养先
进学校”等光荣称号。2004届英语备课组以全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市教育局
评为“高中教学先进学科”。学校飞行员基地班有12名同学被空军飞行学院录取,再
次被山东省招办、济南空军招飞中心授予“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学科奥赛,捷报频
传,在全国举行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有76人次获得国家、山
东省一、二等奖,学校再次被评为“全国奥赛金牌学校”。
4、 配合教学中心工作,指导团委积极开展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指导团委工作,
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先后举办了“英语之星大赛”、“一中辩论赛”、“京
杭大运河环保协会活动”、“情系一中”大型文艺晚会,在全市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济宁日报》济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2004年,学校团委荣获了团省
委颁发的“山东省中学优秀团委”称号,后又被团市委推选为“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加大投入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为给在校寄宿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生
活环境,2004年,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东校区原有公寓和食堂全面进行了
改造; 在西校区新建改造学生公寓4000多平方米,增添新床500多张,并全部安装了
暖气、电风扇,确保了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拥有良好的休息环境。新建食堂1000多平
方米,可同时容纳五百人就餐,洗涮池、碗柜、消毒柜、电水炉一应俱全,确保了就
餐环境清洁卫生、舒适安全。
(强淑国)

·济宁市育才中学·
济宁市育才中学是一所现代化的高标准省级规范化高级中学, 位于济宁市高新技术
开发区,占地面积9万8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有教职工287人,在校学
生7000人。学生来自西藏、新疆、四川、贵州、内蒙、北京、上海等八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设计新颖,校舍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和集办公、实验、电
教、语音、微机、会议、艺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楼,以及高标准的图书科技楼、
学生公寓、餐厅等。先进的闭路电视教学和管理系统、千兆校园网、全方位监控标准
电子考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高标准电子音像阅览室、实验室、国际标准的塑胶跑
道成为学校的亮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教学能手16人、省级教学能手29人、市级教学能
手76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各15人,发表教改论文986篇,超过10%的学生
获得市级以上主管部门的奖励。自1999年第一届毕业生起,建校九年送走了六届毕业
生, 实现了五次飞跃。1999年首届高考以总人数402人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二;2000年
有五名同学同时被北京大学录取,本科上线人数跃居全市第一位;2002年高考本科上
线突破了1000人; 2003年16岁的祝峰同学以685分、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夺取了
山东省高考理科状元,成为济宁市自恢复高考以来的首位省状元;2004年,杜斌同学
又摘取了济宁市高考理科状元,并有四位同学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每年总是一如既
往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国防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已
纷纷在学校挂牌建立了生源基地。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
省第一名培养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十佳学校、国家
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中学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学校
等荣誉称号。
(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