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2&rec=125&run=13

【概况】 济宁市地方税务局组建于1994年8月。1998年10月,全省地税系统机构管
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受省地方税务局和济宁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按照有
关规定, 负责济宁市地方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征收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
2004年,局长隋云宽,副局长马守亮、许从法、焦广营,纪检组长高杰,总经济师韦
如凯,总会计师张东华。到2004年底,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税收管理科、征
收管理科、计划统计科、财务装备科、组织人事科、政治工作科、监察室、信息管理
中心、纳税服务中心、机关党委等12个科室,有市稽查局、市直属征收管理分局、市
涉外税收管理分局、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等4个直属单位,下辖市中区、任城
区、曲阜市、邹城市、兖州市、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汶上县、梁山县、泗水县、
微山县等12个县市区局和67个分局。共有干部职工1764人,其中党员1369人,占78%;
大专以上学历1470人, 占83%。担负着全市73266户国有、集体、三资、私营企业和
个体工商户的地方税收征管工作。2004年,市地税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
局,按照税收服从、服务于“五个统筹”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1155”的奋
斗目标,围绕提高“两个比重”,聚财为国、收税为民,依法治税、服务社会,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

【全市地税收入各项指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2004年,全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
展和经济运行质量的逐步提高,为地方税收带来了充足的税源,尤其是煤炭行业经济
效益的大幅提升,拉动全市地税收入再创新高,地税收入增幅、增加额和各项收入指
标也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突出表现为:一是地税收入增幅大。截止到9月底,全市地
税收入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是近年来收入进度最快的一年。截止到12月底,全市累
计完成各项地税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35.8%,增收10.1亿元,仅增收的税收就相
当于上年地税收入的1/3强, 全市地税收入总量在全省继续稳居第四位。二是地税收
入质量好。全市地税收入不仅总量大,而且收入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作为地方税收三
大主体税种且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完成
87543万元、151520万元、38157万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72.5%,继续保持了强劲增
长的势头,其他地方小税也普遍实现了稳定增长。全市各级地税部门还紧紧抓住县域
经济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征管,挖潜堵漏,较好地解决了全市地税收入中长期
存在的中央级、省级、市县级收入增幅倒三角排列的问题,在地方小税快速增长的带
动下,市县级收入增幅明显,达到28%,为提高“两个比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三
是均衡入库水平高。 除了2个月份收入增幅略低之外,其余10个月份月收入增幅均在
20%以上。而且,各县市区地税收入全部实现增长,大部分县市区收入进度超过了时
间进度,地税收入月月好、季季好、全年更好,均衡入库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虽
然全市地方税收形势总体较好,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较多,特别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
政策的影响难以估计。从年初,各级地税部门对组织收入工作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
调查摸清税源、层层分解任务的基础上,旬分析、月调度、季考核,基本做到了科学
把握收入。具体工作中,搞好了重点税源、主体税种、重点征收单位、涉外税收、新
增税收的监管,牢牢掌握了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充分发挥了稽查促管、促收、增
收的作用,深入开展了对货物运输业、电力系统、医药生产及购销、金融业、餐饮娱
乐业和重点房地产大户的税收专查, 全年共检查纳税单位810户,查补入库税款4068
万元,加收滞纳金118万元,罚款772万元;增强执法刚性,全年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
32次,移交涉税案件12起,追缴税款、罚款486万元,协助催缴税款301万元,联手打
击假发票案件22起, 查获假发票76136份,批捕、拘留人数17人,有力地打击了各种
涉税违法行为;严格减免缓税的审批和欠税清查,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市范围内的税源
普查,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漏征漏管;加强了收入计划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局领导班子
成员、 科室包保责任制。5月中旬,在省、市政府召开财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
提高“两个比重”之后,根据全市经济和税收的实际情况,主动调整年初税收计划,
把市县级收入增长目标提高了3个百分点, 快速地回应了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
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

【出台并实施新的税收管理办法大见成效】 自年初起,针对疏于管理、淡化责
任、奖罚不明、活力不足、税源控管乏力的问题,进一步转变治税思想,更新管理理
念,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抓大控中定小、税收征管责任区、社会综合治税、纳税评估、
有奖发票、税控机、电子申报和双委托申报”等一些新的税收管理方法,大见成效。
一是深化社会综合治税。截止到12月底,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共与2608个职能部门签订
了社会综合治税文件或控管协议, 收集涉税信息25824条,新增税款3717万元,并延
伸了信息利用链条,努力实现与日常税收管理业务的衔接和融合。11月份,争得市政
府同意,以市政府的名义酝酿出台了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社会综合治税考核奖惩的实
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各职能部门参与社会综合治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深化地
税发票改革。在推行地税发票“双奖”的基础上,争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餐饮等
行业推广安装税控装置5606台,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以票管税、以机控税作用凸显。
2004年1—11月份,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的餐饮、住宿等八个行业共入库营业税13316万
元, 同比增长16.51%,增收1887万元。抓好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管理,同时对
代开票纳税人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率征收税款,有效防止了税源流失,堵塞了税收漏
洞。三是推行“抓大控中定小”征管办法。市、县两级地税部门直接监控的重点税源
企业715户,其中市局监控的154户企业全年入库地方税收24亿元,占全市地税总收入
的63%。按照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业户、账目不全或账目虽全但不实的
小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纳税业户, 实行了微机核定征收,全市完成微机定税32378户,
占个体定期定额户数的72.04%, 微机定税后月税负增长15%以上。四是建立征管责
任区。科学合理地划分片管范围,落实片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奖惩措施,
大力推行税收征管责任制,切实把征收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抓到位。全市
设立一级征管责任区17个、二级征管责任区102个、三级征管责任区438个,明确片区
管理员1035人。五是积极开展纳税评估。积极探索开展纳税评估的有效方式、方法和
途径,初步建立了纳税评估的基本模式,使纳税评估在强化征管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全市确定纳税评估对象800户, 已进行评估分析793户,共调查核实789户,已下达评
估结论789户,评估发现有问题单位545户,共发现问题1814条,其中转主管征收单位
552户,自查补缴税款1709万元;转稽查部门57户,稽查查补税款223万元。同时,积
极开展了纳税信誉等级管理, 评定A级纳税人150个、 B级纳税人7351个、C级纳税人
3811个、D级纳税人215个,分别占企业户数的1.3%、63.77%、33.06%、1.87%。

【地税“三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在服务纳税人方面,建立健全了包括宣传咨
询、申报纳税、法律救济等内容的纳税服务制度,完善了包括限时服务、首问责任、
全程服务以及文明礼貌准则在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并以12366热
线电话、地税网站、办税服务厅为主要服务载体和平台,全方位开展了为纳税人服务
的活动。各级地税部门还不断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试行了“税务约谈”和“查前
辅导”制度,将税收检查的关口前移,切实提高了税收检查的针对性,较好地化解了
征纳矛盾。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自觉地把地税工作置身经济发展大局中,2004
年6月, 在市局积极建议以及市政府、省地税局的努力争取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
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调整山东省济宁市枣庄市境内部分煤炭企业资源税税额的通知》,
将吨煤资源税税额由1.2元调高到2.4元。这项政策的出台,预计年增加地方税收9600
万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审批质量为重点,加强涉税审批事项管理,营造了良好的经
济发展环境,全市共审批和审核上报减免企业所得税130户,减免税金额31674万元;
减免营业税、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1户,减免税金额1.9万元;减免资源税3户,减免
税金额420万元;减免房产税25户,减免税金额676万元。审批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
抵免企业所得税16户, 抵免税额4281万元; 审批税前弥补亏损189户, 弥补亏损额
10243万元;审批税前扣除财产损失164户,损失金额9806万元。在服务社会方面,认
真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军转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税
收优惠政策, 全市共审批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1500人,减免税款300万元,为促进社
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围绕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加强地方财源建设等内容,
积极主动地开展税源和政策调研,相继向市政府提出了加强对监狱企业税收政策的管
理、利用税收杠杆治理采空塌陷地等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地税部门的职能作用。

【地税基层工作向“六好”渐进】 2004年初,在正确把握基层建设现状的基础
上, 编制了地税基层建设三年规划,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基层建设成为班子队
伍好、管理基础好、信息技术应用好、执法服务好、完成任务好、廉洁勤政形象好的
“六好基层单位”,并将2004年确定为基层建设年。为确保基层建设奋斗目标的顺利
实现,真正把基层建设的各项内容、各项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全市各级地税部门以
创建“六好基层单位”和“标准化基层分局”为载体,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三级联
动,强力推进了基层建设工作。
【“法制地税”建设步伐加快】 在往年工作重心向基层建设、征管基础建设转
移的情况下,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依法治税,坚决杜绝新的空转虚收、混级混库混税
种问题的发生,坚决杜绝有税不收,人为控制收入的问题。具体工作中,一方面,深
入领会《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
依法清理地税行政许可项目,对不符合法律规定设定的,坚决废止或修订。在清理项
目的同时,全面、准确地梳理许可的实施主体、条件、程序、期限等基本要素,确保
地税部门实施许可的各项要素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另一方面,在全市地税系
统深入推行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执法岗责,严格执法评议和责任追究,基本做到
了谁的权力谁行使、谁的责任谁承担、谁有责任追究谁。

【信息化技术在地税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增强】 2004年4月27日,将全市的税务
登记、申报征收、会统报表等有关信息成功地结转到市局征管数据库内,圆满完成了
全市地税数据市级集中工程。8月16日至9月20日,又积极稳妥地开展了电子申报和双
委托申报改革试点工作,并在试点成功后全面推开。截止到年底,全市电子申报户数
4134户,其中成功户数2981户,成功率72.11%;双委托户数23284户,其中成功划转
户数15940户,成功率68.46%。实行“双委托”报税的业户已超过了“双定户”的80
%,电子申报业户已超过了企业登记纳税户数的80%,取得了明显成效。电子申报和
双委托申报纳税系统上线运行后,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纳税申报,既节省了
纳税人的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地税部门的征管压力。
【地税干部队伍管理更加先进和严格】 围绕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
一核心任务,不断优化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特别是以开好民
主生活会为契机,加强班子的团结,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围绕培养和造就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研究制定了全系统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中长期规划,并认真
组织了落实。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干部选拔使用中引入聘任制,在干部使
用中全面推行了岗位能级管理,有效解决了干部选拔的质量保证和使用中的动力机制
问题。围绕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两权”监督,认真组织内审和抽查,并加大
了巡视检查工作的力度。同时,与市检察院联合形成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案,深入开
展了专(兼)职纪检监察员到纳税户廉政回访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预防机制。

(田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