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4&rec=20&run=13

2015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127起,死亡 69人,受伤 110人,直接经济损失 632.32万元,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连续 13年实现控制指标“双下降”。
安全生产红线强化工作济宁市委、市政府先后 5次召开常委会、紧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由 16位市级领导分别带队到县市区、重点企业进行督导。出台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提高了较大事故的扣分权重。建立了“三个一批”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有 684家企业被列入“三个一批”进行重点督导。不间断地开展驻济新闻媒体济宁行活动,曝光隐患企业,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氛围。
安全生产行政责任体系完善党委政府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党委常委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作体系。建立了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制度,为每位市级领导配备了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协助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 9个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研究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提出加强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等。
网格实名制安全管理体系济宁市安委会分三个阶段组织各级各行业进行广泛的生产经营单位实名制确认工作。全市有 20224家生产经营单位完成了实名制登记,有 1797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市级监管平台的信息化初步录入,县乡企全部建立了实名台账。数字化信息监管平台已开始运用。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体系济宁市政府出台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细则》,召开了全市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年动员会议,建立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十大体系”,成立了专门推进机构,开展了百个示范企业培育活动,全市申报主体责任示范企业 140家,76家企业命名挂牌。建立了分级分类监管和标准化达标制度,在全市25个行业领域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和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济宁市有 106家非煤矿山企业开始实行分级分类,其中 A级 3家、B级 15家、C级 57家、D级 31家。其他工商贸企业中共有 532家达到安全标准化,其中一级企业 3家、二级企业 82家、三级企业 447家。
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在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等 22个行业领域开展了 2015年度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了重点时段安全大检查、百日安
全集中整治等阶段性活动,建立了备案督办、联合执法、黑名单、约
谈警示等制度。市级层面拿出 150万元为参保企业免费排查隐患。开
展了全市危化品行业安全督查、非煤矿山领域专项检查、罐区安全治
理、“大快严”集中治理行动等。截至 2015年底,市县两级共投入政
府公共性检查资金 876万元,组织检查组 1130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6733家(次),查改各类安全隐患 16118条,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1374起,
整治违规违章行为 1537起,停产整顿 291家,暂扣吊销有关证照 35个,
关闭取缔 222家。在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中,加大了对重大安全隐患挂
牌力度,全年市安委会办公室共对 176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了挂牌督
办。整改完成 165处,申请延期 2处,其余 9处正在整改中。
安全生产宣教体系建立了党政领导和企业高管人员专项培训制
度,将党政领导、企业高管人员的培训纳入年度干部教育计划,全市
共培训党政领导、企业高管人员 1565人。完善安全资格人员考试体系。
成立了济宁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开发了特种作业人员实际操作
模拟考试系统,已考试“三类岗位人员”31038人次。强化安全生产宣传。
把新安全生产法宣贯纳入了普法内容和普法考试,编制了新法考试题库,已考试 3872人。制作了安全生产公益广告长年在电视台播出,在广播电台开播了《说说你身边的隐患》栏目,在《济宁日报》开设了“绷紧安全弦,济宁在行动”专栏,发布了新法普法短信息,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精心组织了“安全生产月”活动,连续三年被国务院
安委会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月”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体系针对经济开发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的实
际问题,在市直管的 3个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专职的安监机构,封堵了
监管漏洞。在行政许可集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建成的全市安全生产
综合监管系统,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专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相统一的安
全监管工作机制,实现打非治违常态化、制度化,依法依规坚决治理
纠正违规违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