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1&rec=99&run=13

种 植 业
【概述】 2013年,面对宏观经济放缓、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等诸多困难挑战,市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落实年、突破年”的工作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产业化经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全市农业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全市农业增加值270.4亿元,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11348元,增长13.5%。
种植业结构调整 坚持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确保粮食安全协同推进。全市种植经济作物484.1万亩,同比减少10.3万亩,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70∶30。设施蔬菜、食用菌等高端高效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蔬菜瓜果种植面积302.9万亩,同比减少1.4万亩,总产766.5万吨,同比增加3.3万吨。棉花种植119.9万亩,同比减少6.6万亩,总产11.2万吨,同比减少0.75万吨。花生种植59万亩,同比减少1.6万亩,总产17.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生态农业建设 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建户用沼气池5000个、大型沼气工程3处、中小型或联户沼气工程110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1%。实施“两减三保”行动计划,大力推广节肥、节水、节药和清洁农业生产模式,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0万亩,减施化肥7.3万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285万亩,减施农药420吨;推广全生物降解膜1.5万亩。新建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3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31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处、齐鲁最美田园2处,清洁乡村、生态家园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科技兴农 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建了食用菌、薯类2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积极与华大基因合作,建立了金乡县大蒜育种研究院;依托市农科院、美晶米业建立了2处院士工作站,全市农业院士工作站发展到8处。农业科研取得新成果,获省农牧渔业丰收奖7项、市农业丰收奖7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主推优良品种93个、先进科技成果58项。大力开展农民培育教育活动,完成“阳光工程”、农民创业、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辅导员培训1.8万人,普训农业实用技术人才10万人,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联合市委组织部在济宁市党建频道创办了《农事早知道》栏目,设置了农广课堂、农业动态、专家答疑等6个子栏目,为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执法活动 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制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和农资打假护农宣传活动,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2794家,查处非法经营种子3.4万公斤、化肥26.8万公斤、农药321.6公斤。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管“五项制度”,强化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强农惠农政策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贴9.5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各类农作物承保总面积840万亩,保费总额9108.8万元,已决赔付5000万元。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争取省市财政资金3600万元,对80个省级、40个市级重点扶贫村进行专项产业开发扶贫。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2037万元,对27个贫困村的生产路和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改造建设。实行第一书记帮扶省市重点贫困村制度,在310个省级、200个市级重点扶贫开发村安排“第一书记”重点帮扶。扎实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监管工作,实施项目997个,财政奖补资金4.2亿元,涉及110个乡镇、1358个村,受益农民102.4万人。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第一批57个村的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批333个村的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5.1万亩、总面积达到154万亩,占全市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20%。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67户、总计达到726户,经营土地千亩以上的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注册家庭农场574家,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782家、总计达到7015家。
(张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