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1&rec=84&run=13

发展和改革
【概述】 2013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63名。内设办公室(挂政策法规科牌子)、人事科(挂离退休人员服务科牌子)、国民经济综合科(挂发展规划科牌子)、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固定资产投资科(挂行政许可科牌子)、利用外资与境外投资科、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科、农村经济科、能源交通科、工业科、高技术产业科、社会发展科、经济贸易科、财政金融科、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市县域经济发展办公室、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市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市援疆办公室(挂对口支援办公室牌子)、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公室、市服务业办公室21个职能科室。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1.54亿元,增长11%;人均GDP达到42796元,比上年增加3631元,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2.2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6亿元,增长21.7%。完成进出口总额52.3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33.3亿美元、增长4.3%;实际到账外资8.3亿美元,增长7.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5.9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1.1∶36.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提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个百分点。
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责 研究提出重大政策建议。精心起草申请省政府支持济宁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积极推动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申请的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被列入省部会商重要事项。“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改革实践”研究报告在国家发改委《决策内参》发表,引起国家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深入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3个牵头课题、23个参与课题及市发改委确定的11个调研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工作。逐月调度经济运行情况,按季度形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研究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基本思路,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加强年度计划宏观指导。组织实施201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调度计划执行情况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引导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力促在西部6市中率先发展。积极对接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研究提出济宁未来发展思路、定位、政策要求和意见建议。推动省发改委与市政府签订《加快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省规划,西部经济隆起带首批专项资金到位1.5亿元,为润峰集团等9家企业争取贷款贴息资金8696万元,项目个数和资金数额均居全省首位。全力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参与起草市委《关于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决议》,编制完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规划》,筹备召开加快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工作会议。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组织开展全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调度“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和县域规划实施情况,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协调推进都市区融合发展。成立都市区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委员会,完成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开展《济宁都市区空间战略与行动计划》和都市区基础设施、交通、工业、生态、商贸物流等“一总五专”六个规划编制,启动东西两大产业板块建设,实施了25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加快西部融合步伐,全力推进济宁铁路物流园建设。积极推动嘉祥县与济南铁路局签署物流园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编制了项目预可研和项目申请报告。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强化督导调度,县域整体实力大幅提升,2012年全市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7位、前移6个位次,10个县市区实现跨越进位。省县域办向省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专报,对济宁市先进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稳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援疆工作进展顺利,投入民生援建资金1.07亿元,成功签约30个产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15.8亿元。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强力突破工业经济。积极争取国家重点产业振兴、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及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6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2999万元。推动玉柴发动机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润峰车身及零部件等9个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或备案。积极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获得专项补助资金4470万元。辰欣药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方健制药、圣丰种业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培育省级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项目,3个县区、1个园区、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获省政府奖励资金130万元,万达广场等13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服务业载体项目。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培育服务业四大载体的意见》,印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争取国家、省引导资金1310万元,安排市级引导资金2150万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3.53亿元,支持包括河道综合治理、标准化养殖场、防护林工程等13类92个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兖州、嘉祥、鱼台、微山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提升基础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争取三峡新能源集团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红旗煤矿获省发改委核准,华能济宁热电厂项目上报国家能源局,农村电网改造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402万元。开工建设济徐高速南段项目,推进湖西铁路、跨湖高速、运河航道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铁路建设和涉及地方的相关事宜,推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济宁段)顺利进行。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680万元,扶持7个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项目。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办理节能审查和备案项目175个。
强化投资导向带动作用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把好项目核准、备案关,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配合中央、省进行4轮重点项目稽查,配合市纪委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积极争取各类建设资金。共争取中央、省资金7.45亿元、扶持项目189个。成功发行6支企业债券、融资51.5亿元,发行支数和融资额分别占全省的24%和21%,均居全省第一位。着力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介重点项目186个,申请贷款额度332亿元。深入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牵头完成全省加快转调创观摩会济宁现场观摩活动,成功举办两次全市科学发展观摩和两次工业项目观摩活动,市县联动集中开工四批合计492个重大项目,争取尼山圣境等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现代物流等基础设施,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1000万元。编制完成《济宁市棉花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建设粮食物流产业园、鲁西南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全力做好扩大外需工作。落实到位重要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6.2万吨,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博特精工关键功能部件等项目国外贷款到位3300万美元,普莱克斯独资建设邹城工业气体供应中心、如意集团收购韩国延承服饰株式会社70%股权等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
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统筹协调综合改革工作。代市政府起草印发《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26项改革任务责任分工。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牵头实施重大项目试行模拟审批模式,审批时限缩短为1个工作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现审批事项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监督。配合研究制定济宁市委、市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覆盖。着力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审减债务9613万元。
切实保障改善社会民生 加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申报审批社会事业项目48个,总投资18.65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7223万元,扶持一批教学实训设施、基层卫生和公共文化项目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编报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加快推进济宁新一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力支持创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参与编制《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核心区规划》,优化特区发展布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协调落实土地、资金等要素供应,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38亿元,占全省的30%以上。
(靳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