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1&rec=35&run=13

政法工作
【概述】 2013年,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不断深化平安建设,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政法维稳各项任务,继续保持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好局面。在全国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大会上,济宁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推进平安济宁建设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一打一防、打防并举”工作布局,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组织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春季严打等专项集中行动。紧紧围绕“新的霸恶势力不能产生,老的霸恶势力要彻底打光”的工作目标,深化打霸除恶斗争,2013年打掉黑恶势力团伙98个641人,受到了省委副书记王军民,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才利民的肯定。据省公安厅、省统计局调查,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了新的提高,分别达到96.12%、96.54%,比上年提高0.12个和0.25个百分点。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委政法委出台了《全市政法系统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国家安全局和市工商联、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建立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系会议制度。9月26日,召开了政法工作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交流座谈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10月15日,召开了市政法系统支持惠普项目建设现场会,制定了八项具体措施,全力支持服务项目建设。组织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打击整治发票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组织开展了“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政法干警联村联企活动。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大接访活动,畅通信访渠道,努力化解各类矛盾。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从源头化解矛盾,依靠群众解决问题,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当地。在全国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上,济宁市做了典型发言。深化鲁苏边界微山湖地区稳定机制。两市六县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共同研究、第一时间解决,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稳定。在徐州市、济宁市共同召开了第21、22次鲁苏边界微山湖地区稳定工作联席会议,在维护边界稳定、建立安保协作机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鲁苏边界微山湖地区已连续11年没有发生影响边界湖区稳定的事件。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全覆盖工程 全力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制定了视频监控全覆盖两年规划,2013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总建设任务的76%,政府投资建设监控摄像机达到3.8万台,社会单位自建监控摄像机10.4万台,同比分别增长67.5%、56.2%。基本建成了覆盖中心城区、重点城镇、主要街区、繁华地段、公共场所、交通道口和治安复杂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扎实开展“社区六进”活动。从2012年10月开始,在全市开展了以消防、车管、危管、流管、网管、物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六进”工作,截至2013年底,“社区六进”工作的整体推进率达67.2%。4月19日,省委书记姜异康到济宁高新区金色嘉苑社区视察调研时,对济宁市“社区六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大力实施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全年基本实现了城市社区网格化全覆盖,各县市区划分网格达1380余个。开发建设了济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平台系统硬件设施初步安装完成;平台软件15个模块已基本完成,并初步测试成功。深入推进“零发案”创建活动。全市“零发案”小区、村庄、单位达到80.3%,单位内部“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8.5%,创建“零发案”公交线路17条。坚持和完善全警种、全时空、全方位巡防工作,在济宁城区布建60个巡防岗点,有效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督导考核,确保维稳责任全覆盖无缝隙 建立“宝塔型”维稳责任体系。市委政法委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牵头起草了《平安济宁建设目标责任制管理实施细则》,对稳定工作目标任务实行项目化、标准化管理,将平安济宁建设细化分解为8大工程33个项目,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确保做到无缝隙、全覆盖。建立重大维稳任务指挥部体制。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敏感期,建立由市委政法委书记任指挥长,市委办公室、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信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维稳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全市安保维稳工作。利用公安视频系统,现场调度,现场指挥,提高了维稳指挥效能,圆满完成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09·28”案件庭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济宁视察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强化对政法维稳工作的监督考核。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信访、综治、安监、宣传、公安、食品药品安全等7个部门,分块考核,定期汇总,就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网络舆情、食品药品安全等稳定工作每月通报。在通报考核情况的同时,注重分析研判当前稳定形势,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对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问题,及早提醒,举一反三,防止积累激化。
坚持从严管理,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 强化教育转变作风。注重从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出发,组织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解放思想大讨论、“争做为民服务标兵,争创群众满意机关”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干部修身计划”,强化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组织干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了一村一警全覆盖。坚持做到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干警思想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抓好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思想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坚持抓队伍转作风,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狠抓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认真解决政法队伍中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规范日常工作,严格遵守考勤、请销假、值班等一系列制度;提高工作效能,推行转变作风、工作职责、办理实事等公开承诺制度;加大正风肃纪力度,要求政法机关领导干部要“一岗双责”做到严字当头、敢抓敢管,对政法队伍中的违法违纪“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打造学习型队伍。围绕创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队伍的目标,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与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了一批教育培训基地,实现干警培训常态化。全年全市政法机关共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培训班344期,培训15000余人。动员学习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利用法学会机关刊物《济宁法治》平台,引领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的新动向、新思维。开展了“民富市强、法治护航”征文活动;围绕丰富和发展法治济宁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姜元峰 陈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