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恶劣,生产力状况低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人口生育模式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自然生长一直比
较缓慢。
1949年境内的总人口320.5万人, 到1952年底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时,人口达
到337.6万人。3年间净增加17.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7万人,年递增率为1.75%。
1954~1957年, 出现了第一次生育高峰。1957年底人口达到377.3万人,比1952
年增长39.7万人,平均每年增长7.94万人。
1958~1962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1962年底济宁专区
人口为397.4万人, 比1957年增加20.1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4.02万人, 年递增率为
1.04%。
1963~1970年, 又出现了第二次生育高峰。1970年底总人口达到476.1万人,比
1962年增加78.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9.81万人,是建国后增加人口最多的时期。
1971~1975年, 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1975年底总人口为515万人,年平均增加
人口7.78万人。
1976~1978年, 人口生育节奏放慢, 3年共增加人口19.9万人, 年均增加人口
6.63万人。
1979~1983年,开始步入第三个生育高峰期。1983年底567.99万人,比1978年增
加35.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05万人。
1982年与1964年的人口普查数相比较,总人口由4073388人发展到5613409人,净
增加1540021人,增长37.8%;平均每年增加85557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9%。
1964年至1982年的18年间,济宁地区共出生2071700人,平均每年出生129481人;
死亡681321人,平均每年死亡42583人。出生和死亡相抵后,年自然增长率为16.4‰。
1985年,济宁市总人口达到582.73万人,到199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已达661.28
万人(不含梁山)。和1985年相比,总人口增加78.5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5.71万人,
是境内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