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植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rec=28&run=13

济宁市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在山东植被区划中,境内东部属鲁中南山地丘陵
栽培植被、油松、麻栎、栓皮栎林区,西部属鲁西南平原栽培植被区。经长期人类活
动,地带性原始自然植被已被次生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所替代。境内现存植被有:针
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沼泽草甸、水生植物和农作物等多种类型。这些植被
类型因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的变化,其分布的区域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
地域内植物群落分布的差异。

东部山地丘陵区植被
东部山地丘陵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低山、丘陵、坡地、谷地、山间低平地兼有;
土壤类型多为棕壤,其次为褐土。植物群落为旱生种类。山顶、山坡以人工针叶林、
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主要树种有赤松、黑松、油松、侧柏、刺槐、麻栎、榆、
臭椿等;沙石山(岩浆岩山)多有黑油松林分布,青石山(沉积岩山)以侧柏林分布为主。
次生植被有:灌木类酸枣、黄荆、胡枝子、护山棘、黄护等;草本类白羊草、黄背草、
马唐、狗尾草、蕨、星星草、卷柏、鬼针草等。阳坡、半阳坡常见的植物群落为黄荆
~黄背草~酸枣;阴坡多为胡枝子、酸枣~羊胡子草、卷柏。山腰梯田经济林种有苹
果、梨、桃、山楂、花椒、板栗、核桃、枣、柿、杏等;农作物以甘薯、花生为主;
埝边有金银花、紫穗槐、白腊、黄花菜等;林间草丛以夏枯草、黄背草、马唐、地丁
为主。山下河谷平原、缓坡、低平地自然植被有毛莨、蛇床子、益母草、狗尾草、马
齿苋、野芹、野苜蓿、苍耳、野艾、小旋花、车前子等;栽培作物有小麦、玉米、高
梁、棉花、花生、芝麻、甘薯、大豆、烟草及多种蔬菜、瓜果。沟、渠、路、村旁树
种多为杨、柳、榆、槐、椿、桐、楝和毛白杨等。

中部山前冲积平原区植被
位于南四湖、京杭运河以东的中部山前冲积平原,地貌类型较为简单,岗、洼、
平地相间分布,土壤类型以潮褐土为主,其次为潮棕壤和砂姜黑土,此植被区垦殖历
史悠久,已全部为农田。自然植被以中生植物为主,主要有:灰菜、荠菜、小蓟、马
唐、蟋蟀草、马齿苋、画眉草、野燕麦、苍耳、狗尾草、茅草、欧西瓜苗、香附子、
酸模、野苜蓿等;湿生植物有:稻稗、芦苇、小旋花、泥湖菜、水芹、香蒲、三棱草
等;人工植被为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多种瓜菜,尤以小麦、玉米为多见;林木
树种主要有:毛白杨、刺槐、臭椿、苦楝、泡桐、榆、柳、桑等;果树为:苹果、桃、
梨、杏等。

西部黄泛平原区植被
位于南四湖、京杭运河以西高程在35.5米以上的西部黄泛平原区,地形缓平,地
貌简单,大部为低平地、微斜平地,其间分布着小型局部洼地,土壤类型多为普通潮
土、盐化潮土,局部为褐土和脱潮土、湿潮土。自然植被以旱生为主,湿生、水生为
次。盐化潮土区长有:碱蓬、红荆、柽柳等指示植物;湿潮土区生长芦苇、水葱、水
芹、鸭舌草、荆三棱、泽泻、眼子菜、茨藻、水蓼、槐叶萍等湿生和水生植物;普通
潮土、脱潮土区的植物群落与中部山前冲积平原区基本相同;人工栽培植被以小麦、
玉米、大豆、棉花为主;乔木有榆树、国槐、刺槐、毛白杨、柳树等;灌木有杞柳、
白腊、紫穗槐等;果木有苹果、梨、桃、枣、杏、柿、石榴等。

南部湖泊、低洼区植被
包括鱼台县、微山县和郊区沿湖地带海拔高程35.5米以下的滨湖平原区和湖泊,
地貌类型简单,多为洼地、湖滩地,部分为微斜平地,土壤类型多为水稻土、湿潮土,
亦有小面积砂姜黑土。自然植被以湿生、水生植物为主。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
而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地势较高农田区,旱作期主要生长小旋花、苍耳、红蓼、爬根
草、李氏禾、酸模、狗尾草、蟋蟀草等湿生草类,水作稻田内长有稻稗、三棱草、牛
毛毡、 水葱、鸭舌草、眼子菜、茨藻等多种水生杂草。湖区有3个植物带,一是滩涂
湿生植物带,植物种类有三棱草、牛毛毡、红草、节节草、白茅、灯心草、碱草、、
稗草、狗牙根、附地菜、泥湖菜、毛茛、两栖蓼、野胡萝卜、星星草等;二是浅水区
挺水植物带,优势植物为芦苇、菰、三棱草、水葱、马绊秧、红蓼、香蒲等;三是深
水区漂浮、沉水植物带,浮叶植物主要有莲、芡实、菱、金银莲花、品藻、浮萍、紫
萍等;沉水植物主要有眼子菜、菹草、茨藻、苦草、猩藻、金鱼藻等。此区人工栽培
植被,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林木优势树种有杨树、柳树、刺槐、榆树、泡桐、
臭椿、楸树、苦楝、国槐等;灌木为紫穗槐、杞柳、白腊;果树有苹果、桃、梨、柿、
石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