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文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rec=23&run=13

水文
微山湖的容积和面积随水位的升降而增减。以二级坝为界,上级湖允许最高水位
(防洪水位)36.50米,兴利水位34.20米,死水位33.00米,最大容积23.19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13.95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6.56亿立方米,死库容2.68亿立方米;下级湖允
许最高水位35.00米,兴利水位32.50米,死水位31.50米,最大容积24.12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16.34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4.72亿立方米,死库容3.06亿立方米。合计,南
四湖最大容积47.31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30.2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1.28亿立方米,
死库容5.74亿立方米。

南四湖水位与面积、容积关系表
表2-1

┌────┬──────────┬───────────┐
│水位(米)│面积(平方公里) │容积(亿立方米) │
│ ├──┬───┬───┼───┬───┬───┤
│ │合计│上级湖│下级湖│合计 │上级湖│下级湖│
├────┼──┼───┼───┼───┼───┼───┤
│30.00 │29 │0 │29 │0.03 │0 │0.03 │
├────┼──┼───┼───┼───┼───┼───┤
│30.50 │148 │0 │148 │0.47 │0 │0.47 │
├────┼──┼───┼───┼───┼───┼───┤
│31.00 │262 │0 │262 │1.49 │0 │1.49 │
├────┼──┼───┼───┼───┼───┼───┤
│31.50 │359 │0 │359 │3.06 │0 │3.06 │
├────┼──┼───┼───┼───┼───┼───┤
│32.00 │568 │87 │481 │5.25 │0.18 │5.07 │
├────┼──┼───┼───┼───┼───┼───┤
│32.50 │820 │235 │585 │8.77 │0.99 │7.78 │
├────┼──┼───┼───┼───┼───┼───┤
│33.00 │1089│439 │650 │13.58 │2.68 │10.90 │
├────┼──┼───┼───┼───┼───┼───┤
│33.50 │1225│566 │659 │19.31 │5.12 │14.19 │
├────┼──┼───┼───┼───┼───┼───┤
│34.00 │1262│599 │663 │25.53 │8.04 │17.49 │
├────┼──┼───┼───┼───┼───┼───┤
│34.50 │1264│600 │664 │31.83 │11.04 │20.79 │
├────┼──┼───┼───┼───┼───┼───┤
│35.00 │1265│601 │664 │38.16 │14.04 │24.12 │
├────┼──┼───┼───┼───┼───┼───┤
│35.50 │1266│602 │664 │44.55 │17.09 │27.46 │
├────┼──┼───┼───┼───┼───┼───┤
│36.00 │1266│602 │664 │50.92 │20.14 │30.78 │
├────┼──┼───┼───┼───┼───┼───┤
│36.50 │1266│602 │664 │57.29 │23.19 │34.10 │
└────┴──┴───┴───┴───┴───┴───┘

微山湖的水位和蓄水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一年之内7~9月水位最高,水量最大,4
~6月水位最低, 水量最小,1~3月和10~12月水位、水量适中;年与年之间水位水
量变化较大,丰水年水位高,水量大,枯水年水位低,水量小,平水年水位水量适中,
但平水年之间水位水量变化较小。1961~1982年南四湖水文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上级
湖常年平均水位33.87米,变动范围33.74~34.00米,下级湖常年平均水位32.28米,
变动范围32.08~32.48米。 1953~1983年31年水文资料统计,上级湖最高水位36.35
米(1957年7月29日) ,最低水位31.95米(1982年7月12日,低于死水位);下级湖最高
水位36.26米(1957年8月3日),最低水位30.21米(1982年7月9日接近干涸);此31年间,
平均最高水位:上级湖34.80米,变动范围34.60~35.00米,下级湖33.30米,变动范
围33.00~33.61米; 平均最低水位:上级湖32.90米,变动范围32.72~33.08米,下
级湖31.50米,变动范围31.34~31.66米。平均最大水量:上级湖12.87亿立方米,变
动范围11.64~14.09亿立方米, 下级湖12.96亿立方米,变动范围10.98~14.96亿立
方米;平均最小水量:上级湖2.67亿立方米,变动范围1.95~3.38亿立方米,下级湖
3.23亿立方米,变动范围2.73~3.73亿立方米;微山湖平均最大水量25.83亿立方米,
平均最小水量5.90亿立方米。
微山湖水资源中可利用水量常年均值为12.73亿立方米,其中上级湖10.73亿立方
米, 下级湖2.0亿立方米。1962~1982年20年水文资料统计:微山湖汛期平均蓄水量
18.48亿立方米, 非汛期平均径流量8.28亿立方米,平均降雨量3.79亿立方米,平均
引黄退水量2.36亿立方米;非汛期平均蒸发量7.10亿立方米,平均渗漏量0.21亿立方
米,平均泄水量8.44亿立方米。
微山湖属国内大型富营养型湖泊。 湖水酸碱度呈中性至偏碱性,矿化度0.48克/
升,硬度 (德国度) 10.8度,总碱度3.06毫克当量/升,溶解氧8.71毫克/升,耗氧量
3.9毫克/升,含氮量0.825毫克/升,含磷量0.018毫克/升,硅酸盐含量6.32毫克/升,
含铁量0.092毫克/升。

气象
微山湖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周围陆地比具有温度偏高、积温较多、无
霜期较长、相对湿度和风力较大、降雨和光辐射偏少的气候特点。
太阳辐射微山湖区太阳辐射值季节差异明显, 夏季36~39千卡/厘米2, 春季
34.5~36.0千卡/厘米2,秋季23.5~25.5千卡/厘米2,冬季18千卡/厘米2,年
辐射总量平均为115千卡/厘米2,较周围陆地偏少5千卡/厘米2。
日照微山湖年日照时数在鲁西南属高值区,全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530小时左右,
南、北有一定差异,微山平均2630.4小时,济宁2490.5小时,湖、陆日照差异甚微。
气温微山湖区气温受水体热容量的影响,具有升温慢,降温亦慢的特点。年内平
均气温14.2℃, 比陆地偏高0.5℃,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陆地偏小;季平均气
温分别为, 春季14.5℃,夏季25.6℃,秋季15.3℃,冬季1.4℃,气温变化的一般规
律是:春、秋、冬季湖内气温高于陆地,而夏季湖内气温又比陆地明显偏低;湖区历
年(1959~1983年) 极端最高气温40.6℃(1967年6月4日鱼台),极端最低气温-22.3℃
(1967年1月3日,微山) ;湖内稳定在10℃以上的天数为230天,比陆地多16天,湖内
平均活动积温4740度,比陆地多150~200度。
水温湖面-20厘米深处年平均水温16.3℃, -50厘米深处16.4℃, -100厘米深处
16.2℃;年内7月份水温最高,-20厘米深处28.8℃,1月份最低,-20厘米深处5.0℃;
日内8时水温最低, 16~18时最高,表水日较差冬季为2.0℃,春、夏季约3.0℃,秋
季为1.3℃,湖底水温日较差较小。此外,湖内无霜期一般为204~213天,比陆地长5
~14天;湖面结冰期1~2个月,比陆地结冰期短15~30天。
降水1964~1983年降水资料统计, 湖内年均降水量700毫米,比沿湖陆地少60毫
米; 年内各季降水极不均匀,夏季降水多而集中,占降水量的60~65%;冬季降水最
少,仅占年降水量的5%左右;各月间降水量差异较大,1~3月和11~12月降水量均低
于20毫米, 4~5月和9~10月均在50~100毫米范围内,7~8月均在200毫米上下。年
均相对湿度湖面高于陆地, 下级湖高于上级湖,日平均相对湿度,湖面为72%,陆地
为60%,一日之内早晨相对湿度最大(86%),傍晚次之(73%),中午最小(51%)。
蒸发湖面年均蒸发量1490毫米,比陆地少212毫米,年内以5~7月份蒸发量最大,
月均200~300毫米,1~2月和11~12月份蒸发量最小,月均50~80毫米,其他各月蒸
发量为130~200毫米。
风湖面风力大于陆地。全年以东南风居多,频率12%,东、东南风次之,频率9~
11%; 冬季盛行偏北风,春季由偏北风转向偏东南风,5月份频率达到16%左右,夏季
形成东南季风优势, 6、7月份达到盛期,频率为16~19%,秋季风向由南转北,湖区
北部多偏北风,频率10%,南部仍有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7~3.8米/秒,最大风速
湖内马口点达4.8米/秒;年内4月风速最大,9月份风速最小。湖东岸有三处风口,分
别为两城山区的黑风口,风向多西北;东风口,风向多东北;唐湖乡郗山风口,风向
多东北。风口风力一般比周围大2~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