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水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7&A=1&rec=84&run=13

建国后,潍坊市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大成绩,建成一大批拦蓄工
程, 地表水的拦蓄量达50%以上,除用于灌溉外,还用于发电和淡水养殖;地下
水也已大量开采利用。这对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防洪、抗旱等起了巨大作用。
但由于耕地率高,人口稠密,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需水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水
资源的相对数量很少。全市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值为26亿立方米,人均
占有332立方米, 是全国42个严重缺水的大中城市之一。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
资源已成为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当地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而降水量不足,蒸发量又大于降水量。据水
利部门52个雨量站1950-1984年35年资料统计,年降雨量,多年平均680.6毫米,
低于全省平均数的5%。 据气象部门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655.8毫米,则更低于
全省平均数。年蒸发量,多年平均1942.3毫米,全市大部分地区全年蒸发量为降
水量的2.8倍左右。 干旱指数年平均1.94,干旱已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大气降
水中仅有1/3多一点的水形成地表水; 不到1/10的水渗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
表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和,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加上容水量,构成的水资
源总量,潍坊多年平均39.2399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平均每亩耕地占有330.98立
方米, 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9%。人均占有500.4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
量的20%。平水年(P=50%) ,比多年平均低13.56%;偏枯年(P=75%),比多年
平均低47.12%。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自然地理、气候、开采技术、水利工程
等条件的限制, 全市域水利工程能够调蓄、 利用的水资源总量, 多年平均
26.0167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66%,占降水量的22.1%,可利用模数为15.04
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平水年为25.1998亿立方米,比平均值相差0.8169亿立方米,
低3.14%;偏枯年为20.4215亿立方米,比平均值相差5.5952亿立方米,低21.5%。
平均每亩耕地可利用水量只有219.45立方米;人均占有331.81立方米。
到1984年底, 全市地表水拦蓄工程总库容达到33.339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
15.8亿立方米。 拦蓄量以三查三定资料为依据,可利用水量多年平均为15.98亿
立方米, 占地表径流量30.67亿立方米的52%;平水年为15.3897亿立方米,略低
于多年平均数;偏枯年为12.401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数相差3.5785亿立方米,
低20.4%。
地下水补给量多年平均为14.0946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综合补给量8.1509亿
立方米,山丘区基流量5.9437亿立方米) ,占大气降水的12%;平水年13.9607亿
立方米, 略低于多年平均数;偏枯年11.583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相差2.5111
亿立方米,低18%。
地下水可利用量多年平均10.0367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补给量14.0946亿立方
米的71.2%。平水年9.81亿立方米,偏枯年8.02亿立方米。
另外,在平原地区地下水变幅带以下的储存水量 (多年平均地下水位以下至
60米)为97.8760亿立方米,平均储存模数21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这部分地下水
资源数量虽很大,但只能作备用和调节水源用。特枯年用,丰水年再补充起来,
不能持续动用,否则会因过量开采形成永久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
地下水水质。 潍坊市域地下淡水分布面积为1479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
积的85%。 总的来看,水质较好,矿化度一般在0.2-1克/升。矿化类型多为重碳
酸盐型, 以碳酸盐类钙组盐类第I型和第Ⅱ型为主,PH值7.4至8.5,属微碱水。
南部矿化度小于0.3克/升,北部为0.4-0.5克/升,总硬度16-33毫克当量/升。另
外,还有重碳酸盐钠组水和碳酸盐类镁组水,但分布不广。以上地下水适宜于生
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
涝洼及盐碱地区的地下水含氟量高。 据1979年调查,除临朐、五莲2县未发
现外,市境内有129处公社的1859个村,共有1398929人饮用高氟水,查出氟牙患
者651946人,内有氟骨症患者55188人,以高密、昌邑、寒亭、寿光等县(区) 为
重。
局部地区地下水含碘量过低, 长期饮用易于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自1961-
1981年先后在临朐、益都、昌乐、安丘、诸城、五莲、寿光等县和潍坊市查出病
区公社134个,患者595891人。
山丘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易溶元素钙、镁、钾、钠、硫等离子大量
流失,长期饮用引发克山病及大骨节病。1984年调查,五莲、安丘、益都、临朐
等4县共有病人341人。
地下高矿化度水除广泛分布于地下咸淡水分界线以北的滨海地区外,高密县
境内也有分布,矿化度大于5克/升,一般不能作生活及农田长期灌溉用水。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1984
年全市污水排放量达1.0102亿立方米,含砷、铬、酚、石油等有害物质逐年增加。

缺水现状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加,用水量剧增。全市域可利用
地下水量多年平均为10.0367亿立方米,自1980-1984年以来,地下水实际开采已
达到平均每年12.87亿立方米,超过平均值2.8333亿立方米,开采程度达到128%,
5年共超采14.2919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量大,从而造成地下水位连年下降,普
遍下降约3米。并出现大小不同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9处,主要分布在潍城周围,
大圩河到昌乐,青州到淄河,寿光、高密东北几个乡镇,总面积达968平方公里。
地下水位漏斗最深处达70米,低于海平面13.7米。据寿光县观测,该县北部侯镇
一带,由于大量开采深层淡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咸水乘虚而入,已南侵19.2平
方公里, 而且至今仍以每年500米的速度继续南侵。潍坊城区,1980年地下水埋
深为20.75米,而1987年已下降到40米。1980年各单位共有自备深井136眼,日供
水量为13万立方米,而1987年深井增加至348眼,日供水量却为7.2万立方米。前
者增加了1.5倍,后者却下降了近50%。
水的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全市域自流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在
0.3至0.5,毛灌水定额多在200立方米以上。机井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也只有0.6
至0.7。毛灌水定额在80至100立方米。工业用水方面,有些单位浪费现象也很严
重,万元产值耗水量大,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用水量今后还必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各水系
上中游均已建有大、中型水库,进一步增加拦蓄量已经没有多大潜力;在无特殊
措施的情况下,地下水可利用量一般也保持不变。通过开源节流,从相对数看,
也只能提供占需要量的34.7-57.6%,尚缺水1/2至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