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魏晋南北朝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7&A=1&rec=26&run=13

三国魏,占据中原,拥有13州68郡国,与吴、蜀成鼎足之势。其地方行政制
度承袭汉制,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今市境当时为魏国地,属青、徐2州,
北海、齐2国,乐安、城阳、东莞3郡,共20县。
北海国,232年(三国魏太和六年)改置,国治平寿,属青州。辖9县,其中平
寿、剧、朱虚、营陵、都昌、下密6县在今市境内。
齐国,属青州,州、国均治临淄。辖10县,其中南丰(正始元年置。 治所在
今寿光县丰城村南)、益都(治所在今寿光县城南益城村)、广3县在今市境内。
乐安郡,郡治高苑(治今邹平县东北苑城镇),属青州。辖8县, 其中寿光县
在今市境内。
城阳郡, 郡治东武,属青州。辖10县,其中9县在今市境内,即东武、诸、
平昌、姑幕、昌安、安丘、淳于、高密、夷安。
东莞郡,郡治东莞(治今沂水县东北),属徐州。辖4县, 其中临朐县在今市
境内。
西晋、东晋、十六国
两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混乱时期,政局动荡,政权迭相更替。北方
先后出现16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今市境内,有后赵、前燕、前秦、后
燕依次占据。至400年(东晋隆安四年),地归南燕,其政区建置,皆相因袭。 晋
代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282年(西晋太康三年)的稳定时期,今市境属青、
徐2州,北海、乐安2国,城阳、东莞2郡。
北海国,国治平寿,属青州,辖5县,其中平寿、都昌、下密3县在今市境内。
乐安国,国治高苑,属青州。辖10县,其中寿光、益都2县在今市境内。
城阳郡,郡治东武,属青州。辖11县,其中诸、东武、平昌、姑幕、昌安、
淳于、高密、夷安8县在今市境内。
东莞郡,郡治东莞(治今沂水县东北),属徐州。280年(西晋太康元年) 分琅
琊郡置。辖8县,其中广、临朐、朱虚、剧、营陵、安丘6县在今市境内。
南北朝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继东晋、十六国之后又一个南北政权对峙的时期。这一
时期郡县的设置既滥又多。《隋书》载;“或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
空张郡目”;“或是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到南北朝末
年,全国的州增至300多个,郡增至600多个,出现官繁民敝,十羊九牧的状况,
部分州郡有名无实。今潍坊市境,南朝地归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南朝宋,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辖有22州,238郡,1179 县。
今潍坊市境属青、徐2州,齐、高密、平昌、北海、东莞5郡。
齐郡,郡治临淄,属青州。辖7县,其中益都县在今市境内。
高密郡,郡治桑犊,属青州。辖6县,其中淳于、高密、夷安、营陵、昌安5
县在今市境内。
平昌郡,郡治安丘,属青州。辖5县,其中安丘、平昌、东武、朱虚4县在今
市境内。
北海郡,郡治剧县,属青州。辖6县,其中剧、都昌、平寿、下密、胶东(在
今昌邑县城西南)5县在今市境内。
东莞郡,郡治莒县,属徐州。辖3县,其中诸县在今市境内。
北朝魏, 统一北方后,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辖有111州,
519郡,1352县。今市境属青、胶、南青3州,齐、北海、东武、高密、平昌、东
莞6郡,22县。
齐郡,郡治临淄,属青州。辖9县,其中昌国(治今临朐县城) 、益都、般阳
(治今临朐县城东南) 、西安(治今临朐县城西)、安平(治今临朐县城西北)5县在
今市境内。
北海郡,郡治平寿,属青州。北齐改为高阳郡。辖平寿、下密、剧、都昌、
胶东5县。
东武郡,郡治姑幕,属胶州。529年(南北朝北魏永安二年)置,北齐省。 辖
姑幕、扶淇(在今诸城市境内,治所无考) 、梁乡(在今诸城市境内,治所无考)3
县。
高密郡,郡治高密,宣武帝延昌中复置,北齐移治东武,529年(南北朝北魏
永安二年)属胶州。辖5县,其中高密、东武、夷安、平昌4县在今市境内。
平昌郡,郡治郚城,属青州。晋惠帝时复置。辖6县,其中昌安(治今安丘县
城东南)、淳于、营陵、安丘、朱虚5县在今市境内。
东莞郡,郡治莒县,属南青州。496年(南北朝北魏太和二十年) 由东徐州改
置。辖3县,其中诸县在今市境内。
此外,南朝宋侨立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今寿光县五台乡)和乐城县( 今寿光
县东洛城乡),556年(南北朝北齐天保七年)均废。